ㄅㄆㄇㄈ,ㄉㄊㄋㄌ,誰會念兒歌?  
  會念的請舉手!會念的請開口!

  這兩本兒歌集裡的37首兒歌,是專門為了讓低幼小讀者一邊念唱兒歌,一邊愉快學習ㄅㄆㄇ而創作。裡面有:

動聽的音樂性
  每一首兒歌,都以一個注音符號為「主角」。不論是聲符或韻符,會一直重複變換出現。明快響亮的節奏韻律,能吸引幼兒的耳朵,從傾聽到張嘴,跟著朗讀念誦。不僅可以「徒歌」,只念標題;也可「入樂」,搭配CD,一起合唱!

動人的情意
  兒歌的世界裡,萬物有情。幼兒可以在兒歌情意教育的陶冶中,涵蘊出一顆溫良柔軟的心。
  「ㄅ」那些背著布娃娃,抱著布娃娃的童年時光,將隨著兒歌陪伴孩子成長。
  「ㄇ」想一想,成熟的麥子和農夫伯伯之間,到底藏著什麼令人微笑的祕密?
  「ㄦ」山和風的耳朵,能聽見很多聲音。可是媽媽的耳朵,卻只聽得見小寶貝的哭和笑。

豐富的題材
  兒歌的題材豐富多元,皆是取自孩子熟悉親近的生活經驗。從生活出發,更能擴展提升幼兒對周遭環境的觀察與學習。
  「ㄖ」描寫的是公車上形形色色的人。看一看,每個人都在做什麼呢?
  「ㄠ」和「ㄟ」在洗澡和睡覺,這些最日常的生活中,就是最常聽到兒歌的時刻!
  「ㄥ」雷聲轟隆隆!下雨嘍!有人走在雨中,有人躲雨向前衝,有人等待美麗的彩虹。雨中的景色,多麼不同啊!

詩意的美感
  兒歌用字雖淺顯易懂,卻能提供詩意的美感經驗。培養幼兒對文學藝術的敏銳度與感受力。
  「ㄕ」沙沙作響的樹葉聲,開啟了聽覺,也開啟了想像。不論樹梢上是小松鼠,還是發光的月亮,都是一個很美的晚上。
  「ㄣ」摹色和摹狀描寫金色的太陽。像車輪的太陽滾動起來,靜態的畫面變成了動畫。夕陽西下時,快快打開門,讓滾了一整天的夕陽進來休息休息吧!
  「ㄩ」秋天,橘子紅了,菊花開了。小小孩吃橘子、賞菊花,不知不覺慢慢的長大了。生命就像色彩繽紛的果實和花朵,隨著不同歲月時節成長和變化。

遊戲的趣味
  兒歌能引起幼兒共鳴,當然要有趣味性。內容活潑詼諧與想像生動外,設計肢體律動的遊戲,更能增加動感。
  「ㄍ」小火鍋滾了,咕嚕!咕嚕!來學學小排骨怎麼跳舞,小香菇怎麼轉圈圈,小蛤蜊怎麼打嗝吧!
  「ㄎ」小鈕扣,大口袋。口袋像個大嘴巴,裡面裝著好吃的零嘴?還是好玩的小玩具?口袋裡裝東西,就像心裡藏了一些小祕密呢!
  「ㄧ」一邊念兒歌,一邊拍拍皮球,踢踢皮球。這個擬人化的小皮球,像不像就是小朋友自己?

  ㄅㄆㄇㄈ,ㄉㄊㄋㄌ,誰會念兒歌?
  會念的快舉手!會念的快開口!
  小鳥會念:ㄐㄐㄐ。
  小蛇會念:ㄙㄙㄙ。
  公雞會念:ㄛㄛㄛ。

  還有還有,蜜蜂(ㄈ)、蝴蝶(ㄏ)、蟾蜍(ㄔ)、蠶寶寶(ㄘ)、獨角仙(ㄉ)、白天鵝(ㄜ)、牛和鳥(ㄋ)、猴子(ㄗ),以及小馬(ㄚ)……好多的昆蟲和動物,也都來陪伴小讀者一起念兒歌,一起學ㄅㄆㄇ喔!

  隨著寶貝逐漸成長,開始對周遭環境產生好奇,小小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嘗試體驗多元的感覺,使用小手小腳探索世界,寶貝的學習力與好奇心總讓爸爸媽媽們驚喜不已。那麼,如何在家中滿足孩子的求知欲,保有學習興趣,又能增進親子互動呢?就從ㄅㄆㄇ創意唱遊開始吧!

0∼2歲創意唱遊小技巧
  0∼2歲幼兒是利用聽覺(耳朵)和口腔的動作與外界接觸並學習,所以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在睡前或親子時光聆聽《ㄅㄆㄇ唱學兒歌》的音樂CD,當歌詞中提到了身體部位、日常用品、蔬菜水果……時,爸爸媽媽可以跟著歌詞,碰碰孩子的鼻子、嘴巴、手腳……或者帶著孩子去摸一摸物品,更可以一起找一找兒歌中提及的蔬菜水果或動物,藉由朗朗上口的動聽兒歌,增加孩子對於物品的認知以及詞彙的累積量。親子一起動動口、動動手腳,訓練眼力和聽力,一同當個小小探險家!

2∼4歲創意唱遊小技巧
  孩子在2歲後逐漸增加表達能力,與和人互動的動機,也開始注意周遭人事物的不同與變化,這時候就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唱唱跳跳玩律動。由於孩子的肢體穩定度增加,也能夠模仿他人的動作,所以爸爸媽媽可以藉由此套書中節奏感十足的兒歌唱遊,編排屬於自己的ㄅㄆㄇ之舞。
  除此之外,嘗試陪著孩子一起念出「相關詞彙」,例如在「ㄅ」的單元裡,練習說出鼻子、布娃娃、嘴巴……親子的歡樂時光,就在陪著孩子一起唱跳律動,藉由詩意的韻文歌詞,一步步認識注音符號的發音方法。

4∼6歲創意唱遊小技巧
  孩子到了4歲後越能掌握口語表達技巧,也越能運用與人互動和溝通表達的能力,這時家庭中的親子創意遊戲可以增加角色扮演、改編歌詞的項目嘍!  例如讓孩子扮演老師,讓他發揮自創的風格來教爸爸媽媽如何正確讀出注音符號,而且孩子的手部動作趨漸穩定,能夠執行精細動作,更可嘗試拿起彩色筆,在書上或是紙上,描寫出想要教爸爸媽媽的注音符號。
  除此之外,4∼6歲的寶貝正是創意無限的年齡,爸爸媽媽也可以陪孩子一起改編書中的歌詞,像是把布丁、報紙、寶貝……放進「ㄅ」的單元裡,一起為注音符號進行創意歌詞大變身吧!

  生活處處皆學問,聰明的父母在創意的生活中陪伴孩子累積各式學習經驗,將會讓親子關係與成長學習過程更添美麗色彩。

  這套《ㄅㄆㄇ唱學兒歌》能化身為課堂大幫手,把快樂學習、集中識字、閱讀思考……都落實在小一前十週的課堂。

用法1. 讀一讀,說一說
  老師配合課文教學的同時,選擇注音相應的兒歌,或主題相關的兒歌,帶領學生一起朗讀、討論,在互動情境下,學習注音符號,延伸主題教學。例如配合「ㄇ」的學習,可選讀這首:

  麥子麥子一粒粒,麥子麥子頭低低。
  麥子麥子請問你,藏著什麼小祕密?
  為什麼農夫伯伯摸摸你,臉上就會笑咪咪!

  利用兒歌裡的提問,請學生說一說:「如果你是麥子,你有什麼小祕密?」或閱讀兒歌欣賞的短文後,問學生:「農夫伯伯跟麥子說謝謝的原因是什麼?」如此可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力,深入理解文字的意思與意境。
  若是延伸主題教學,以「聲音」為例,老師可以從書中選讀「ㄦ」這首兒歌,和學生聊一聊生活中還有哪些聲音,或示範用注音符號標記聲音,讓學習更容易記憶、更有趣。

用法2. 感受節奏
  作者善用疊字詞、並列句式,以及標點符號的運用創作出節奏感十足的兒歌。以「ㄉ」這首為例:

  大雨點,小雨點,吊在屋簷盪鞦韆。
  大雨滴,小雨滴,掉到稻田溜滑梯。
  點點滴滴!點點!滴滴!點點滴!滴!

  驚嘆號放在重複字詞的不同位置,就產生了不同的節奏趣味。老師帶著學生朗讀兒歌之後,一起討論作者這麼安排,讀起來有什麼感覺,鼓勵學生嘗試改變驚嘆號的位置,讀起來是否更好聽。
  這套書附有音樂CD ,老師可以讓學生聽一聽、唱一唱音樂版本的兒歌,感受配上音樂後,兒歌的節奏跟自己的朗讀有什麼不同。

用法3. 聽音辨識
  這套兒歌有集中識「字」的特色,協助孩子辨識易混淆的聲符,如ㄓ和ㄗ;或韻符,如ㄝ和ㄟ、ㄣ和ㄥ。
  請學生製作字卡,例如ㄓ和ㄗ,再聽老師朗讀ㄓ或ㄗ的兒歌,聽一聽兒歌中出現比較多的ㄓ或ㄗ,學生高舉字卡表示答案,如此還能培養學生專注聆聽的習慣呢!

  我始終相信,課本(教材)只是一個導引,延伸學習才是重點。而教室裡的教學不只是讀懂課文,學會生字與造句,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學習樂趣,養成閱讀習慣。上述的活動建議,如果老師願意一試,相信在小一的前十週,會是一個豐富、活潑、有學習力和閱讀力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