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頁| 關於讀書共和國| 大量團購| 索取圖書目錄| Podcast數位傳聲
會員中心 0 FAQ 線上讀者回函
熱門搜尋關鍵字: 魔戒 沙丘 大谷翔平 蝙蝠俠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3) 惶然錄 德川家康 官網獨家
TOP
首頁> 人文社科館>人文科普>社會史地> 飛彈、政客與祕密外交:台灣問題專家四十年的深度觀察

飛彈、政客與祕密外交:台灣問題專家四十年的深度觀察

Playing with Fire: The Looming War with China over Taiwan

出版品牌:遠足文化

作者:康培莊 John F. Copper

譯者:劉泰廷、許劍虹

ISBN:9789869484527

出版日期:2017-09-06

定價:NT$  520

優惠價:75NT$390

促銷優惠 |

3月全站優惠|單書75折

3月全站優惠|五本7折

3月全站優惠|三本73折

內容簡介 |
━1970-2017美中台關係發展史━
台灣問題專家逾四十年精深研究的結晶之作

 
台海風雲密布,本書勾勒出這幅心驚膽顫的景象。
★跨越四十年、涵蓋美中台三邊全方位觀點、最新的國際關係研究。
★台美斷交前夕至今,美中台三邊外交最鉅細靡遺的記載。
★美國台灣問題專家逾四十年精深研究,畢生首部中文翻譯著作。
★作者特別為中文版增訂2006年英文書出版後至2017年的發展。
★以第一手觀察和資料詳述美中台關係發展史。
 
「對任何一本書的讀者而言,瞭解作者的『出發點』有其啟發性,也就是他或她的背景、偏見和看待議題的方式。雖然我在美國的中心地帶出生及成長,但到了而立之年,台灣幾乎是我的第二個家。」──康培莊
 
康培莊是美國首屈一指的台灣問題專家,對台灣和中國議題非常熟悉,至今筆耕不輟。這本書是他四十多年觀察、思考和寫作的累積。作者在自序中提到他在1963年來到台灣,親眼見到台灣創造民主化和經濟起飛的「雙奇蹟」,也目睹幾次台灣大選的混亂局面和台海危機。從這樣的「出發點」開始,他共寫了26本關於台灣的專書,這本書便是交織了浪漫風情和現實主義的集大成者。
 
《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敘述1945-1954台灣如何成為國民黨政府最後一塊根據地,聚焦於飄搖不定的台美關係。到了《飛彈、政客與祕密外交》,則從1970年代尼克森/季辛吉與中國祕密外交到今日中美交鋒,緊扣著美中台三邊關係,屢見美國國會與白宮/國務院在台灣問題上各執己見且意見相左,與《意外的國度》中的猶疑不定和百花齊放大異其趣。而中國的崛起,注定要與美國爭奪霸主,一如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記錄古希臘兩次重大戰爭之一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美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以及經濟對政治、軍事的影響,再次印證了「修昔底德陷阱」──崛起中的強權挑戰霸權的情形下,一場戰爭在所難免,而夾在中間的台灣勢必捲入戰局。英文書名「玩火」(Playing with Fire)意指「險局」,暗示了「三方在玩火」或「台灣是引發戰火的易燃物」,也就是「台灣上方的中美戰爭」。
 
本書也有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結構,五個部分緊密聯繫,作者以跨學科研究,清晰而詳細地梳理台灣、中國與美國三方的外交互動和政策演進,以及幾十年來台海潛在引爆點的細節和全貌。當我們看盡書中生動的情節後,更能發覺全書結構之嚴峻,也更能看到事情的真相。這本書橫跨了四十多年的歷史,說它是一本關於二戰後美中台外交政策的發展史並不為過。對中國而言,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是重大的轉變,在此過程中他必須時時提防軍方和黨內保守派伺機反撲。美國則因尼克森的乒乓外交和破冰之旅而翻轉其冷戰策略,開啟了冷戰時期後半場的壓軸戲:聯中制俄;到了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門事件,中美關係發生了天搖地動的改變。而台灣在面臨台美斷交後的險峻國際情勢下,蔣經國也必須以推動民主化的策略,來換取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輿論支持,日後李登輝等人執政下的「民主台灣」,也在台灣與中國的外交戰中屢次發揮功效。
 
在某種程度上,所有外交政策或多或少都反映了執政者所面臨的國內困境,而所有決策者都在追求能紓解內部壓力、引導國內輿論的外交政策。作者在書中鉅細靡遺地描繪美中台的決策者如何度過一場又一場政治危機,其中不乏引火自焚的例子;在作者看來,這種為確保其核心的政治利益而不惜反覆操作的行徑如同「玩火」。本書適時為我們回顧了長年來台灣在外交和戰略上的措施與得失,也提供了我們自省的角度,作者特別為台灣讀者撰寫2006年之後的發展,也對蔡英文政府當下面對的國際挑戰做了新的觀察。關注台灣和兩岸關係的讀者都不應錯過。

「美中台三邊外交自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來的清晰記載。康氏勾勒一幅令人膽顫心驚的景象,並向世人述說爭端解決機制失靈可能在台海造成的影響。」──
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邁阿密大學政治系教授
 
「一部來自兩岸關係研究權威的重要作品。任何對東亞安全有興趣的讀者皆不容錯過。」──郝志堅(Dennis V. Hickey),密蘇里大學政治系教授
 
「康培莊(John Copper)教授累積其畢生研究美中台議題之精力與見解,將之傾囊而出,成此佳作。此書娓娓道來三十年(1987-2017)間,橫跨台灣內政、兩岸和台美關係之時空發展。其論述經緯以1995-96年間台海危機爲基點,往前回溯並往後延伸兩岸之滄桑恩怨及台美關係的利害糾葛。全書不只提供讀者美中台三方博弈全域的歷史脈絡和宏觀架構,也使其體認到美中台三者互動關係之難解難分。因各方主政者之見解風格不同,民心走向之因時事地改變而瞬變,國內黨政利益互兢相逐,導致各方面對涉外事務之錯綜複雜而難以輕下斷論。尤以台灣在『兩大之間難爲小』的格局下,決策者更不得不在國際現實與完美理想間權衡妥協,以尋求國家最大平衡點,維護其基本生存空間。閱讀本書撫今追昔,適逢美中台三方政權更迭之際,本書最大的貢獻在於,讀者可以用廣角的視野觀看台灣內政和外交的處境,而得到更多層次之深度解析。在此對這本學術著作的作者與譯者,致上深深的敬意與謝意。」──李偉欽(Wei-chin Lee),威克.佛瑞斯特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教授
 
「本書是美國學者莊康培在長期對台研究積累基礎上的力作。作者從1989年『天安門事件』起筆,以時序為線索推進,對台灣、中國大陸與美國三方的外交互動和政策演進作出了清晰而詳細的梳理。作者特別為台灣讀者撰寫關於2006年之後的發展,也對蔡英文政府當下面對的國際挑戰做了新的觀察。關注台灣及兩岸關係的讀者都不應錯過。」──林夏如,香港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課座副教授
 
「康培莊教授著作等身,也曾赴國會外交委關係委員會作證。如書名所示,作者認為台灣的獨立傾向可能促使中美兩國開戰。相較於中美關係的其他時期,作者花費心力敘述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來的發展,一開始把焦點集中在1996年的台海危機──中國試圖以飛彈威懾台灣,引來美國派遣艦隊至台灣海峽,以展示華盛頓力挺台灣的決心。包括我在內的許多觀察家,對於美中關係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我認為,美中關係可望於衝突、競爭和合作的複雜架構下持續發展,而兩國在地緣政治、經濟和外交上將繼續過招,未來華盛頓和北京不太可能在任何議題大打出手,即使涉及台灣的地位。」──Choice
 
「本書回顧最近幾十年的歷史,以支持作者的論點。康氏研究兩岸發展逾四十年,並在書中以跨領域的角度評估兩岸關係的發展。」──中西部書評(California Bookwatch)
 
「作為一位細心鑽研、作品頗豐的學者,康氏以過去數十載中美關係發展為背景,說明兩國越來越可能因台灣問題而對決。他分析天安門事件對中美關係所造成的破壞、飛彈防禦的議題,以及國民黨歷次敗選的發展。康氏指出政治人物討好利益團體可能帶來的危險──台灣的政治人物一面忤逆北京,一面期待美國馳援相挺,實際上在玩一場高風險的政治遊戲。」──《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書評
 
「台獨的發展極有可能成為引爆中美交戰的熱點。本書作者依時序記錄了美中台三邊自1989年天安門事件到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的發展。」──《參考書目和研究書籍通訊》(Reference & Research Book News
 

作者簡介 |

康培莊(John F. Copper)
美國羅德學院(Rhodes College)史坦利.巴克曼(Stanley Buckman)傑出教授,國際研究系榮譽教授。畢生關注台灣和兩岸關係發展,著有亞洲和國際事務相關書籍逾三十種,與學刊、雜誌合作編輯四十多本專書,並發表七十多篇論文。
他在亞洲從事教學和研究逾十三年,1983到1989年白宮和國務卿任命他為東西文化中心的理事會成員。他曾多次赴美國參眾兩院的外交關係委員會及眾議院亞太事務委員會作證;1997年獲頒國際交流獎。現為美國中國研究學會的董事會成員及《亞洲事物》(Asian Affairs)學刊編輯委員。他曾被列入世界名人錄、美國名人錄、傑出人士、現代作家、公共政策專家年冊及亞洲研究名人錄。
著有《面對新世紀的台灣:政治和外交事務評論集》(As Taiwan Approaches the New Millennium: Essay, 1999)、《紛擾中的台灣:陳水扁政權評論集》(Taiwan in Troubled Times: Essays on the Chen Shui-bian Presidency, 2002)、《鞏固台灣民主》(Consolidating Taiwan's Democracy, 2005)、《審判中的台灣民主:陳水扁時期和其後的政治變化》(Taiwan's Democracy on Trial: Political Change During the Chen Shui-bian Era and Beyond, 2010)、《台灣:民族國家或省份》第六版(Taiwan: Nation-State or Province, 2013)、《國民黨重新執政:2008-2012年的台灣大選》(The KMT Returns to Power: Elections in Taiwan 2008 to 2012, 2013)、《台灣(中華民國)歷史辭典》第四版(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2015)、《中國的對外援助和投資外交》三卷(China's Foreign Aid and Investment Diplomacy, Volume 1-3, 2016)
 

譯者簡介 |

劉泰廷
中興大學法學(國際關係)博士,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德國杜賓根大學歐洲當代臺灣研究中心訪問學者。曾旅居加拿大十五年。其研究興趣包括兩岸關係、中國外交政策和東亞國際關係。
 
許劍虹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專事中美關係研究,目前擔任《航空最前線》採訪編輯,業餘從事國軍與美軍二戰老兵的口述歷史,著有《飛行傭兵:第1美籍志願大隊戰鬥史》。

書摘 |

作者序
 
對任何一本書的讀者而言,瞭解作者的「出發點」有其啟發性,也就是他或她的背景、偏見和看待議題的方式。
雖然我在美國的中心地帶出生及成長,但到了而立之年,台灣幾乎是我的第二個家。我在亞洲待了十五年之久,而在所有亞洲國家裡,我在台灣待的時間最長,總共超過五年。一九六三年,我第一次來到台灣。我曾在大學讀中文,並獲得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提供的機會,至台灣繼續進修。我在萬華——台北市的舊城區——落腳,並以一小筆錢從一戶人家承租一間套房。當時的我並未意識到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我不會在萬華遇到任何外國人。房東有四個小孩常跟我互動;由於他們之中沒人懂英文,使我的中文進步神速。同時,我在這裡也常聽到台語和日語。
當時我沒有意識到台灣的經濟即將起飛,政治上開始邁向民主——經濟和民主發展成為台灣所謂的「雙奇蹟」。我有時回想,當時每天穿梭於台北大街小巷的我究竟從這個國家學到什麼。我想到以前某位大學時期的教授曾說過……台灣是一座經濟「荒漠」,永遠不可能遍地開花,因為其人口密度太高——每當我身處人擠人的地方時,總是想起這句話。除此之外,台灣幾乎沒有天然資源,資金貧乏(並且無法扭轉此一情勢),其政府也在一九四九年內戰失利後受到國際社會的質疑。我的教授真是錯得一塌糊塗!
台灣擁有最重要的資源——人才。由於台灣人聰明、勤奮,並積極儲蓄,因此當其開始發展經濟時,台灣擁有充裕的資金。國民黨政府從內戰的挫敗中學習,並大刀闊斧地改革,其中包括經濟私有化(就許多重要的工業仍屬國有而言,台灣採取社會主義經濟模式)和政治民主化(雖然此發展剛開始主要以地方政治為主,並以漸進的方式推進)。
我也從課堂上學到,發展中國家必須提防在經濟上過度依賴他國,而資本主義模式會導致收入和財富不均。台灣顯然是個例外。在台灣於全球貿易市場上大發利市,並把過半的出口集中在美國的同時,過度依賴並未成為大問題。另一方面,由於台灣經濟成長的速度快到勞動市場供不應求,因此財富不均也未演變成嚴重的問題。因此,台灣的發展經驗否定了上述兩個概念。然而,其中我學到的一件事正確無誤:當人均收入攀升到某種程度後(通常是五千美元),民主化會隨之而來。若人民開始爭取民主,而絕大多數人也會因此得益的話——例如台灣的情形——上述經濟和民主發展的關係確實有說服力。然而台灣與美國之間的緊密往來也是台灣得以邁向民主的關鍵因素。美國不僅是台灣的楷模和守護者,也是每年台灣留學生負笈千里的目的地。
雖然我在完成台灣的課程後即返回美國,但是三年後,我接受淡江大學的邀請,返回台灣教書。一九七九年我返回美國並與另一位作者共筆,出版了我的第二本專著《兩個中國的糾葛》(A Matter of Two Chinas)。我開始對美國的對中和對台政策產生濃厚的興趣;與此同時,華盛頓與台灣斷交,並把大使館遷至北京。然而,美國國會採取行動──推出《台灣關係法》——透過立法確保美國和台灣能繼續保持有意義的外交往來。在這本書中,我試著討論此一情勢可能會如何發展。
我也對台灣的選舉感興趣;選舉是我在台灣留學和任教時特別感興趣的議題。我曾目睹台灣民眾熱烈參與地方選舉。這使台灣的地方政治逐步完成民主化。地方政治的發展進而孕育出台灣的「草根式民主」。國民黨和台灣民眾皆意識到,若台灣希望能繼續在國際政治中保有正當地位,其必須完全落實民主。一九八○年——美台斷交的翌年——蔣經國籌劃了一場競爭激烈的全國大選。這場選舉充滿活力,並成為政府領導層開始民主化的起點。蔣經國在策劃這場選舉的過程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使台灣首次的全國大選有時候也被稱為「由上而下的民主化」。一九八三年,台灣再次舉行了全國大選;一九八六年,具競爭力且可望與國民黨一較長短的民進黨成立。民進黨的出現使該年年末的選舉變成兩黨的競局。
一九八四年,我和來自台灣的學者陳博中(George Chen)共同撰寫《台灣的選舉:中華民國的政治發展和民主化》(Taiwan’s Elections: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Democratiz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並在書中討論台灣民主的早期發展。一九八八年,我繼續寫了《無聲的革命:台灣的政治發展》(A Silent Revolution: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aiwan)。兩年後,我完成了《台灣:民族國家或省分?》(Taiwan: Nation-State or Province?)並交付出版社發行。我在書中討論台灣的地理環境、歷史、社會、經濟、政治、外交和國防政策等,並試著回答一個「大哉問」:究竟台灣是個國家,還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由於該書廣受好評,因此出版社希望我能推出再版。出版社之後向我透露,在一系列談論台灣的英文書籍當中,《台灣:民族國家或省分?》是第一本再版的專著。其第六版於二○一三年問世。
一九九一年,我完成了《中國外交:華盛頓-台北-北京》(China Diplomacy: The Washington-Taipei-Beijing Triangle)。我在書中回顧那些支撐美國對中暨對台政策的官方文件,並試圖說明這些文件產生的背景和過程,以及其代表的意義為何。一九九二年,某間頗負盛名的出版社請我執筆《台灣歷史字典》(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aiwan),作為其國別系列叢書的一部分。我應邀執筆,並於隔年出版。我也陸續更新此書的內容,並於二○一五年推出最新的第四版。
興趣驅使我持續就台灣的民主發展和兩岸關係筆耕不懈──
曾於一九九七年前每年固定出版一本專書。一九九七年,台灣政府授予我國際交流獎(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ward)的殊榮。我偕同妻兒赴台北領獎,並順便參加國慶大典,與李登輝總統和其他政府高層見面。在世紀之交時,我寫了《台灣的政治奇蹟》(The Taiwan Political Miracle)和《當台灣面向新世紀:政治和外交事務文集》(As Taiwan Approaches the New Millennium: Essay on Politics and Foreign Affairs),並再版了《台灣:民族國家或省分?》一書。
至此,中國已在鄧小平的市場資本主義和台灣模式的根基上經歷二十年的超高速經濟成長。兩岸關係有所緩和,進而帶動雙邊貿易;台灣錢大量流入中國,而觀光客和台商也大批湧入中國。然而,兩岸榮景的背後仍有一絲隱憂——台灣似乎愈來愈依賴中國,而兩岸的政治死結也愈來愈難解(也許是無解)。面對中國,台灣民眾的心中充滿許多矛盾。兩岸盤根錯節的關係還有一個軍事面向。一九九五年,在李登輝赴美宣揚與北京立場(台灣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完全衝突的台灣法理獨立主張後,中國在台灣海峽進行飛彈演習還以顏色,導致台海爆發危機。美中因此於一九九六年台灣舉行首次總統直選劍拔弩張。李登輝當時競選連任;中國對他恨之入骨。
    兩岸關係在陳水扁於二○○○年上任後更是急轉直下。在中共眼裡,陳水扁和民進黨代表「分離主義份子」,他們不僅刻意觸怒中共高層,同時也威脅把美國捲入兩岸的爭端——某種程度上猶如一九五○年代在金門和馬祖一觸即發的準戰爭。二○○二年,我主編了《風雨下的台灣:陳水扁政府文集》(Taiwan in Troubled Times: Essays on the Chen Shui-bian Presidency),並在書中診斷當時冷若冰霜的兩岸關係。我也在隔年出版《鞏固台灣民主》(Consolidating Taiwan’s Democracy)一書。
二○○六年,我出版了《飛彈、政客與祕密外交:台灣問題專家三十年的深度觀察》(Playing with Fire: The Looming War with China over Taiwan),並在書中回顧一九九五到九六台海危機及其後續效應。當時美中明顯具備開戰的要素,唯獨欠缺點燃台海戰火的東風。事實上,台灣海峽被喻為全球情勢最緊張的熱點。雖然危機的狂瀾終究退去,但暗潮依然在台海的深處流動——下一場危機很有可能更驚心動魄。
我在二○一○年出版了《審視台灣民主:陳水扁時期以來的政治發展》(Taiwan’s Democracy on Trial: Political Change During the Chen Shui-bian Era and Beyond)和《國民黨重拾權柄》(The KMT Returns to Power),並於二○一三和二○一五年接連再版了《台灣:民族國家或省分?》和《台灣歷史字典》。近年,我把心力分散在專著、期刊論文和部落格文章上,討論二○一四和二○一六年的選舉和當下的政治氛圍。我目前正在撰寫一本關於民進黨於二○一六年重新執政的專著。
我共寫了二十六本關於台灣的專書,其中包括與他人共筆或合編的專著,以及部分專著的第二、三、四、五、六版。回顧過往——台灣歷經經濟和政治奇蹟,兩岸關係經歷起起伏伏,美國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等——我很慶幸自己在這段期間曾生活在台灣,並對這個特殊的地方產生學術研究的興趣。
 
摘文
 
後記(摘錄)
 
那是歷史性的一天。有人甚至說,「歷史性」不足以形容這天如何令人震撼。二○一六年十一月八日,美國民眾選出唐納.川普為下一任美國總統。川普以不小的差距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川普的勝選翻轉了美國內政和外交政策,並警示中美和台美關係可能大幅改變──或許會永久性地調整。觀察家幾乎異口同聲地指出,川普是華盛頓-北京-台北三邊關係不穩定的因素。許多人聲稱,川普瞬間為美中台三邊關係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怎麼說?原因為何?
川普的勝選來得毫無預警。許多觀察家及兩位總統候選人的支持者──尤其是希拉蕊陣營──都對選舉結果大感意外或震驚。大部分的民調、賭盤和媒體都自信滿滿地預測希拉蕊會脫穎而出。就局勢而言,民主黨是多數黨,而希拉蕊不僅公職歷練豐富(川普則完全沒有經驗),其顯赫的背景也廣為人知(希拉蕊曾是第一夫人,並在柯林頓卸任後當選美國紐約州參議員並接任國務卿)。此外,相較於共和黨,在競選期間民主黨也擁有卓越的宣傳能力和雄厚的財力──最有錢的候選人通常能贏得美國大選。希拉蕊也獲得現任總統的支持;歐巴馬不僅民調支持率高,他也努力為希拉蕊站台。此時,共和黨內鬨的跡象越來越嚴重(甚至有許多黨內高層公開反對提名川普)。
最後,對於美國可能出現史上首位女總統這件事,大部分的民眾感到既進步又興奮。相較之下,主流媒體把川普的形象描述得不堪入耳。川普在競選期間因口無遮攔、攻訐各方而惹惱許多人。川普的對手大肆抨擊他的言論,並指控其內容下流無恥,甚至足以讓他失去競選總統的資格。媒體報導壓倒性地看好希拉蕊。事實上,希拉蕊最後也以相當大的差距──將近三百萬票──贏得普選票。美國的新聞媒體就此大做文章,並指出希拉蕊實際上贏得大選。他們強調普選票在民主政體裡才真的有意義。然而,總統大選的關鍵是代表各州選票的選舉人票,全國得票數不重要。這是過去逾兩百年美國選出總統的方式。有別於直接民主,美國是一個採取聯邦制的共和國。
進一步來說,美國的體制決定了候選人將如何競選。候選人不追求在全國的普選票中勝出,而是將策略聚焦在贏得選舉人票。因此,他們忽略那些他們確信能穩拿或必輸的地方,而且不在那些地方競選。
 
川普勝選為華府權力圈和美國主流媒體上了一課
 
川普之所以勝選,是因為許多選民對政府積怨已久:政府(或華府權力圈的政治精英)對其領導人民的權力(和能力)過於傲慢、中產階級和勞工的惡劣待遇(導致兩者人數縮水)、國內政治的腐敗(尤其是與中央政府息息相關的全球主義、漏洞百出的貿易協議,以及移民問題)、美國民主的敗壞(反映在威權和集權主義的崛起;行政命令的氾濫和一連串讓華府官僚權力膨脹的法院判決),對政府的信心嚴重下滑(一連串民調都如此反映),以及美國國際影響力的衰退。
川普這個初生之犢與華盛頓交情不多,但也因此占了優勢。歐巴馬很受歡迎,但他的政績卻令人側目,選民想要改變。希拉蕊無法提供選民解藥,因為她的競選政見是繼續推行歐巴馬的政策。相形之下,川普的選舉策略令人耳目一新──尤其當我們回顧美國總統大選,而且無比卓越。他以非常有效的新方式運用社群媒體。
無論如何,華盛頓、左派和美國主流媒體不歡迎川普的勝選,對整體局勢過於輕描淡寫。多數人看好希拉蕊;選舉結果讓他們目瞪口呆。許多人為希拉蕊的敗選辯護,儘管他們的說法左支右絀。媒體和民主黨認為,問題出在種族歧視、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士.柯米(James Comey)及其他「因素」。當然,俄羅斯也是問題之一。他們也提出其他藉口──在他們看來,川普未贏得理直氣壯。他們難以接受敗選的結果,而且憤恨不已。他們在大選落幕後拒絕接受川普的勝利或川普接任總統的事實。他們認為川普的勝利必須被推翻。為了翻轉大選結果,他們嘗試對選舉人團施壓,以期改變他們(具強制性?)的選票。民主黨高層甚至在國會提出廢除選舉人團的法案。
美國在選戰期間嚴重分化,而就某些重要的層面而言,此一情形在選後不但未見好轉,反而變得更糟。華盛頓、希拉蕊的支持者、媒體、好萊塢和美國學界都毫不留情地攻訐川普,其外交政策更是首當其衝。川普在競選期間聚焦於國內議題,對外交政策則輕描淡寫。而當他提到外交政策時,主題通常圍繞著貿易議題──尤其是不公平的貿易關係和美國因此而付出的代價──美國為安全夥伴付出過於高昂的代價。川普的話聽來刺耳、挑釁意味濃厚。
川普批評中國的經濟政策造成美國的貿易赤字;他認為這是美國工作機會流失、企業倒閉和國力衰退的根本原因。川普的言論充滿爭議且極具挑釁。然而,川普對於美國的困境有其解方;他認為美國的窘境來自前朝差勁和愚蠢的談判者。川普提議對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課徵百分之四十五的關稅,以平衡中美貿易的逆差。此外,川普也建議把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currency manipulator)的標籤──一項具有法律和其他後果的嚴重指控。美國主流媒體偕同民主黨和希拉蕊支持者,共同抨擊川普針對中國的激進倡議,及其未經思考的即興意見和極具風險的政策建議。此外,川普不在乎傳統的國際秩序和美國外交政策的諸多原則。他是偶像破壞者,也是反叛者。
自由派記者提出警告:川普的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將帶來非常不好的後果。他們斷定川普會開啟貿易戰爭,並削弱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許多人認為,對於外交政策的生疏和難以捉摸的個性讓川普成為一個「明顯的危險」。然而川普和他的支持者則認為,全球貿易秩序和國際體系已老舊不堪,而且無力延續其運作模式。他們宣稱,國際體系未能有效地處理全球貿易、恐怖主義、人口遷徙(尤其是流向歐洲和美國的人)等諸多嚴重的問題。除了前述問題,他們也宣稱美國的國際影響力正在下滑。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一敗塗地,「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和「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定」(TTIP)已失去生機,而美國與中俄──兩個威脅美國的核武強權──的關係則陷入多年以來的新低潮。美國的外交政策亟需改頭換面。我們也可以委婉地說,川普與民主黨和自由派媒體處於對立的兩極,互相以激進的言詞攻擊對方;後者公開表現出對川普的不屑與厭惡,川普及其支持者則以極度不誠實和立場偏頗來形容他的反對者。
這是後來廣為人知(或聲名狼藉)的「台美熱線」的背景。二○一六年十二月二日,台灣總統蔡英文致電給新任美國總統川普。如同許多其他國家的領導人,她向川普的勝選表達恭賀之意。蔡英文也表示,她希望台美之間能繼續維持密切關係。雙方通話約十分鐘。兩人的談話輕鬆,內容未涉及任何重要或緊急的事情。或許除了台灣內部,我們可預期該事件會在幾天內落幕,不會掀起任何波瀾。然而,這通電話瞬間引起各方關注。美國媒體批評川普破壞規矩,並指控他將開啟與中國的戰爭。從後續發展來看,看似短期詆毀川普的「報導熱潮」(feeding frenzy)持續了好一陣子。媒體首先指控川普不善思考,隨後又認定問題不在於此,於是轉而批評川普嚴重的外交失誤。從來沒有一位美國總統會與台灣領導人直接對談;過去四十多年美國恪守一中原則,僅與北京保持官方往來。如此的默契是中美關係得以運作並維持和平的基礎,也是雙邊關係的全部。現在該怎麼辦?
 
川蔡通話事件
 
在「事件」(有些媒體以此稱呼川普和蔡英文的熱線)發生以前,習近平致電川普並恭賀他贏得總統大選。據說其他中國官員曾討論中國有意對外大肆採購的計畫。他們向川普再次提起採購計畫,此舉可望改善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並為美國的勞工帶來工作機會。習近平稱蔡英文的賀電是「台灣的小動作」,並認為此舉不會影響中美關係──一切都在掌控中。中國或許會懲罰台灣;自二○一六年一月蔡英文和民進黨從台灣總統大選脫穎而出後,中國即對台灣展開一連串的懲戒措施。
但川普表示,他不會受中國「宰制」。川普再次把美國的貿易赤字歸咎於中國「糟糕的」貿易政策。他反問:「為何他國能要求我不接聽來電?」接著,川普投下一顆名符其實的臭氣彈(stink bomb)。他在十二月十一日的美國《福斯新聞》專訪中指出,除非美國能在貿易等各方面與中國進行交易,否則他不知道美國為何需受限於一中政策。簡言之,川普正在操弄聯結政治(linkage politics),他試著壓制中國。這使得中共高層再也無法從容以對。與中共關係密切的《環球時報》指出,川普「在外交上如小孩般天真,一中政策不能買賣。」
在美國,媒體引述美國學者的說法,宣稱中國可能「允許與美國的關係惡化,以展現在台灣問題上的決心。」此一說法暗示中美在台灣問題上可能爆發一場新危機。情況進而急轉直下──《環球時報》宣稱,若川普「摧毀」一中政策,北京「將以武力犯台取代和平統一,作為解決台灣問題的優先選項。」還有,中國將援助美國的敵人,包括提供武器給華盛頓的對手,而川普的動作也會危害中國在北韓核武問題上提供給美國的協助。向來乏味無趣的中國外交部則強調,他們「嚴正關切」美國的作為。最後,一位外交部發言人也應聲附和,台灣當局會後悔成為美國的籌碼。
四天後,十二月十五日,中國海軍在南海地區──中國宣稱擁有這個區域的主權,美國則挑戰此說──捕獲一架正在測量海水質量(鹽量與水溫等)的美國無人潛航器。該事件發生在距離蘇比克灣僅五十英里的海域;蘇比克灣曾是美國在亞洲最大的軍事基地之一。中美船艦的對峙非比尋常,尤其是近距離交鋒──中國海軍距離美國的無人潛航器僅五百公尺的距離。根據某位美國政策專家的說法,該事件再次證明「美國的區域權威已日漸式微。」
雖然歐巴馬政府的五角大廈提出抗議,但其力道頗為溫和。中國隨後交還無人潛航器,而整起事件似乎就此告一段落。中國似乎贏得這場小爭執,並在川普的批評下保住顏面。美國軍方不打算與中國正面衝突。然而,事後一些報導指出,美國無人潛航器更陰險的任務是探測海底和收集數據,以協助美國監測中國停泊在海南島的潛艦。
川普立即在推特上發布訊息,表示他不想取回無人潛航器;川普的回應為表面上已透過協商解決問題的中美相關單位埋下衝突的伏筆。因此,關於南海議題的緊張氛圍提升了。事實上,川普的回馬槍也讓各界留意到,他所提倡的「以實力帶來和平」政策背後的現實,將與中國在南海的填海造陸政策產生碰撞。此外,中國軍方正在新造的陸地上建造軍事設施,因此未來爆發更多嚴重的衝突幾乎勢所難免。
與此同時,十二月十日中國派遣能裝載核彈的轟炸機繞行台灣,接近台灣的領空。北京同時派遣戰鬥機護航,以備不時之需。當中國軍機靠近日本領土時,日本立即派遣F-15戰機提防中國軍機。美國也派遣EP-3和RC-135偵察機緊盯中國軍機的動態。 事後解放軍空軍發布多張轟炸機飛行的照片。由於照片背景包含台灣第一高峰玉山,導致許多觀察家認為解放軍已進入台灣的防空區。不久後,中國官媒又發布轟-6K轟炸機試射飛彈、摧毀一棟四層樓高建築物的照片。有人認為照片中的建築物近似蔡英文辦公室所在的總統府。
中國空軍不到一個月對台灣進行的第二次「包圍」(第一次是在十一月二十五日),讓許多觀察家警覺到,繼經濟和外交之後,中國已開始採取「第三種策略」──軍事行動,來「修理」台灣。或許中國正同時採取所有的策略……這種想法讓人驚恐萬分。中國海軍也在台灣鄰近海域進行演習。從蔡英文就任總統到二○一六年底,台北宣稱中國曾四度入侵台灣領海,而其中兩次發生在蔡英文與川普通完電話之後。有人便「自然地」做出結論:台海情勢明顯升溫……「戰爭之犬」已被放出來了。
 
更盛大的軍演與軍備競賽
 
一樁對兩岸關係更具殺傷力的「事件」接著爆發。中國舉行了近期聲勢和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十二月二十五日,在中國軍機繞行台灣的兩星期後,中國的新航空母艦「遼寧號」和一支艦隊穿越台灣以東的沖繩和宮古島,在回程時行經台灣宣稱擁有主權的東沙群島,最後穿越南海、抵達中國在海南的基地。有些分析家認為,這場軍演的目的是對台北和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發出警告。對台灣政府而言,這是一場威力十足且明顯具威脅意味的軍力展演。台北派出F-16戰機做為回應。然而,當下的大問題是:美國是否力挺台灣?從種種跡象看來,答案是肯定的。歐巴馬在總統任期尾聲簽署了二○一七年度《美國國防授權法案》(U.S.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其中一項條款旨在擴大台美聯合軍演的範圍。許多觀察家認為該條款和法案中的其他條款的目標都在「綁住中國」。但此舉能發揮多少效用?無論如何,北京將視美國的舉動為一種挑戰。
幾乎與此同時,歐巴馬簽署了作為二○一七年度《國防授權法案》一部分的《反外國宣傳與造謠法案》(Countering Disinformation and Propaganda Act)。美國此舉也把中國置於容易抨擊的位置。有些觀察家認為,歐巴馬接二連三的舉動,若非終於對中國「強硬起來」,就是試著逼川普對中國永遠採取「戰爭姿態」,如同之前他對俄國干預美國大選所做的懲罰性抵制。換句話說,歐巴馬刻意製造對立,讓川普與中國來往時必須面對許多阻力,甚至更嚴重的後果。有些觀察家甚至表示擔憂,歐巴馬正試圖把川普和中國推向戰爭。歐巴馬會這麼做嗎?顯然歐巴馬對川普破壞其歷史定位的舉動充滿敵意,不打算與川普好聚好散。美國的主流媒體殷切期盼歐巴馬能帶來一齣好戲。他們似乎不在乎是否會促成戰爭,因為他們極度厭惡川普。
無論如何,川普並沒有被中國的軍力展演所震懾;他將威脅和恐嚇遊戲升高到核武的層級。川普在推特上表示,美國必須大幅加強和提升核武能力。為了強調所言不虛,川普隨後向MSNBC某節目主持人表示:「軍備競賽啟動了,我們會在每個項目上脫穎而出並擊敗對手。」對眾多專家而言,他們腦海中可能浮現兩個想法。首先,美國的核武能力在歐巴馬的領導下變得積弱不振,因此川普必須嘗試扭轉美國的頹勢,川普的觀察適切地回應美國戰略部署能力的衰退。其次,過去雷根領導下的美國透過軍備競賽讓蘇聯破產。今日美國可以對中國故技重施!美國的敵人──尤其是中國──確實已汰換老舊的彈頭和發射系統,以更好更新的軍備取而代之。軍備競賽早已展開,而美國早就瞠乎其後了。美國必須扭轉此一情勢。然而,美國有辦法在能力和時間上打敗中國嗎?更重要的是,美國的口袋比中國深嗎?情況似乎不甚樂觀。
無論如何,中共高層未以製造更多核武或導彈回應美國。顯然他們不想接受川普的挑釁(不是因為他們的經濟實力不足)。或許他們也不希望升高中美本質上仍以口水戰為主的角力。此外,北京留有不對稱作戰這一手……如前所述,「不對稱作戰」是中國對抗美國的主要戰略,包括廣泛運用各種武器和策略。解放軍在有些武器和策略運用上更勝美軍。重要的是,近期中國在其他方面也突飛猛進。顯然中國不打算「善待」美國,而且另有盤算……中國官員初步以「刻意突顯」中國和「在不打烊的推特板上胡搞」等兩項指控來回應和譴責川普。西方媒體支持中國。一位西方記者寫道,新華社言下之意是要川普閉嘴,並指出「迷戀『推特外交』是不智之舉。」北京得一分!
 
中國測試美日防衛第一島鏈
 
表面上,中共高層也認為啟用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進行首次的海上對空實彈演習和殲-15戰機的實戰模擬,已構成一次綽綽有餘的有力回應。顯然這是一次令人畏懼的武力展示。接著中國賞了美國一記大耳光──中國軍方宣布其(仍在量產中的)航空母艦應該派赴美國西海岸。軍事專家大為震驚,美國本土處於近距離的核武威脅之下!此發展勾起許多人對一九六二年古巴飛彈危機的回憶。中國的航母「打擊群」隨後航向南海──世界上最敏感和危險的熱點之一──舉行演習。此舉造成廣泛的影響。
首先,中國啟用遼寧號的能力來自二十年以上的努力;中國試圖打造能主宰該區域的現代化海軍。此外,這也是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海軍的藍海霸權首次在該區域(或任何其他區域)遭受實質的挑戰。更重要的是,此一發展是中國努力打造一系列平台和武器的一部分,包括反艦彈道飛彈、反艦巡弋飛彈、潛艦、水面艦艇、軍機、指揮與控制系統、高性能電腦、情報、監控和偵察能力。中國似乎正火力全開地挑戰美國在東亞的海上霸權地位。雖然中國提升海軍實力的名義是,協助保護能源和原物料進口及掌控海上通道等,但它卻走向軍事現代化的主要目標──台灣和南海,尤其是啟用遼寧號。更準確地說,航空母艦打擊群可協助中國軍方以更強的力道攻擊台灣東部,並進一步提供其執行對台任務的空軍和海軍的防護。中國國台辦表示,航母的另一個用意是警告蔡英文當選以來「越來越猖獗」的台獨勢力。
遼寧號登場的背景也值得關注。由於近期中美關係倒退,顯然台灣在中國軍方高層眼中已成為炸藥般的問題。解放軍高層因此宣稱──顯然是一次預警,若川普改變一中政策,就是「跨越紅線」。然而公式中還有另一個因素:中共高層正面臨許多國內問題的考驗,包括經濟降溫、地方政府和企業債台高築(導致國際貨幣基金發出警告,該情況可能造成嚴重的危機)、資本外流、習近平的改革停擺(包括造成地方政府反彈的反貪腐行動)等。此外,中共高層正為二○一七年底指標性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做準備。基於上述情況,北京挑起了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觀察家說,他們能感受到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氛圍……這是否也是衝突爆發前的序曲?
而與這一切兜在一起的是,在中美猜忌加深的情形下,蔡英文的角色變得愈來愈舉足輕重。她對中國網民的「陰謀」表示警惕,並指出「他們試圖以假新聞削弱我們(台灣)的團結。」蔡英文提及中國轟炸機飛越台灣玉山的照片和台灣的食品安全(蔡英文把它與國家安全相連結);政府在網頁上擘劃「闢謠」專區,並承諾解決假新聞的問題。台灣正為可能更嚴重的衝突未雨綢繆。蔡英文在得到美國友台人士的協助下,「號召」台灣上下團結一致的舉動顯得更有影響力。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暨川普的顧問約翰.波頓(John Bolton)認為,美國應該增加對台軍售並在台灣駐軍。尼克森當年將美軍撤出台灣;美軍應該永遠不會再回到台灣。贊成美軍返台是一個激進的親台想法。
同時,美國的主流媒體和學者指控川普全盤推翻美國的對中政策。他們指出川普甚至親口說出這些話,其自豪而直白的態度讓許多政策專家啼笑皆非。此時,向顧客提供情報和預測的史塔特福(Stratfor)公司如此形容川普執政下的中美「角力」:美國已「厭倦」國際體系,而民族主義「已敲響中美的門戶」。
當川普的執政團隊──包括各部會首長──現身於眾議院,在回覆議員質詢中公開他們對中國的看法時,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口水戰幾乎每天都呈現升級的態勢,隨時可能往衝突的方向推進。國務卿人選雷克斯.提勒森(Rex Tillerson)公開表示,美國應該阻止中國進入其在南海建造的人工島嶼。提勒森說:「我們必須向中國傳遞清楚的警訊。首先,必須停止建造島嶼;其次,美國不允許中國進入這些人工島嶼。」提勒森接著指出中國的行為「近似」二○一四年俄國強併克里米亞的舉動,而後者正是歐巴馬「無作為」下的結果。
中國的反應來得既迅速又強勁。根據中國《環球時報》的一篇觀點評論,「假如提勒森想迫使一個核子強權退出它自己的領地,那麼他最好加強美國的核子戰略。」還有「假如川普的外交團隊以目前的方式對待未來的中美關係,那麼雙方最好為一場軍事衝突做足準備。」在川普指定的國防部長──綽號「瘋狗」的詹姆士.馬提斯(James Mattis)身上,我們也可以觀察到川普政府如何透過刺激中國來製造衝突。馬提斯隨後公開表示,中國正試圖以「朝貢模式」重新打造中國的對外關係;倘若中國繼續在「南海地區欺凌他國」,美國應該「平衡」來自中國的威脅。馬提斯在宣誓就職的聽證會上宣稱,美國當前的主要挑戰是俄國的蠻橫與中國在南海的活動。他建議華盛頓應該積極做好軍事準備。馬提斯認為俄國、恐怖主義和中國在南海的作為,讓美國正遭受自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襲擊」。
比任命馬提斯更挑釁的是,川普還任命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掌管新成立的國家貿易委員會(National Trade Council)。納瓦羅向來對中國嚴詞批評且立場親台;他的任命案讓台灣拍手叫好。納瓦羅的著作不遺餘力地批評中國,包括被拍成紀錄片的《致命中國:中共赤龍對人類社會的危害》(Death by China: Confronting the Dragon: a Global Call to Action)這本書。影片的開頭是一把中式匕首插入一張美國地圖,鮮血不斷從洞口湧出。這部片反映了納瓦羅的觀點──中國是促成美國龐大的貿易逆差、進而造成工作外流、工廠倒閉的邪惡國家。納瓦羅支持川普指控中國操縱匯率;因此,美國能合理地向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課徵百分之四十五的關稅。他進一步宣稱中國正在落實一種「扭曲式的資本主義」(a perverse form of capitalism),此舉不僅削弱美國經濟,中國甚至與一些危害美國利益的美國企業攜手合作;他認為中國的種種作為必須劃下句點。由於納瓦羅是川普顧問團隊中唯一學有專精的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各界認為他會在造成中美齟齬的貿易問題上擁有左右政策的影響力。(未完)
 

more
詳細資料 |

書籍代號:2WXA0015

商品條碼EAN:9789869484527

ISBN:9789869484527

印刷:黑白

頁數:456

裝訂:平裝

| 同類型書籍 |
民主的弱點:民意,如何成為世界強權操弄的政治武器
漢文與東亞世界: 從東亞視角重新認識漢字文化圈
與中國無關
照見日本:從明治到現代,看見與被看見的日本觀光一百五十年史
1624-2015台灣漁會大事年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