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十八世紀準噶爾帝國滅亡,
會讓新疆、蒙古與西藏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新清史宗師挑戰民族主義的經典之作.全球唯一中譯本
★大清盛世的輝煌篇章,卻是大草原游牧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今天的中國版圖,其實是清帝國在1600-1800年間向西擴張的產物。中國西征,征服了「中央歐亞」──也就是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將現今的新疆與蒙古納入版圖,牢牢控制西藏。乾隆皇帝誇耀大清盛世的「十全武功」,泰半都是這場西征的成果。
然而,清帝國並非佔據一塊無人地帶。清帝國摧毀了當地另一個同樣也想成就自身霸業的帝國:準噶爾蒙古帝國。透過一系列野心勃勃的外交策略、軍事行動與經貿進逼下,準噶爾帝國曾經存在過的痕跡,幾乎遭到連根拔除。
「中國西征」雖然開啟大清歷史的偉大篇章,奠定中國版圖的疆界基礎,卻也終結最後的草原游牧帝國,終結數百年來的無邊界時代,更埋下日後宗教與種族衝突的種子。
★七種語言、三方視角.首次完整呈現
要全盤檢視中國西征的歷史,就不能只有清帝國的單一視角,也不能僅仰賴中文史料。本書以「中央歐亞」為歷史舞臺,並將西征的大清帝國、東進的俄羅斯帝國,以及意欲匡復成吉思汗霸業的準噶爾蒙古帝國,同樣視為此一舞臺上的主角。
為了處理本書驚人的時空跨度與多方視角,本書除了中文與英文史料,還嫻熟兼採蒙文、滿文、俄文與日文等多達七種語言的史料。唯有藉由過去中文世界較少企及的多方視角,既關照帝國征服者塑造歷史的方式,亦挖掘歷史失語者的低聲呢喃,才可能完整描繪三大帝國彼此相爭、橫亙兩百年的精采史詩。
★地理環境、外交戰略、軍事後勤、全球比較.面面俱到分析
所謂「中央歐亞」,西起烏克蘭大草原,東至太平洋沿海地區,北從西伯利亞森林的南緣,一路向南延伸到西藏高原。此區自然環境多變、語言文化與民族複雜,廣袤千里且缺乏明顯邊界。
當大清、俄羅斯與準噶爾三大帝國在此交會,環境如何形塑其經濟、貿易模式與社會文化?如何影響三方之間的國際關係與合縱連橫?任何稱霸此一區域的帝國,又是如何克服山川地貌對軍事後勤與政治統治造成的障礙?
本書不只跳脫征服者與民族主義的單一視角,更將清帝國與歷史上其他殖民帝國進行比較。《中國西征》看似從中國史出發,卻整合了政治、經濟、環境、軍事等面向,並將中國西征的歷史,重新放回全球史的脈絡。
★中國西征的故事,改變理解中國、帝國與殖民歷史的方式
在十八世紀以前,游牧民族也曾是歷史舞臺上的主要參與者。中國西征以後,最後的草原游牧帝國終結,也終結了自由來去的無邊界時代。世界史上的偉大篇章翻過新的一頁,游牧民族卻永遠喪失與定居農業社會競爭的機會。但是,中國西征的歷史從未遠去。
清帝國摧毀準噶爾,寫下征服者的故事。不只改變了世界對中央歐亞的認知,也改寫了「中國」的定義。這樣的敘事,也被日後的中華民族國家繼承。新疆、蒙古與西藏自此被視為中國領土,中國也自認各族皆統一在多民族國家之下。
《中國西征》的歷史,反映了「中國」被建構與詮釋成中國的過程。本書透過豐富多元的史料,帶領讀者穿透當代的民族國家框架,重新省思歷史上變動的「中國」定義與不同可能。
清帝國征服中央歐亞後,如何掌控今天的新疆、蒙古與西藏?後代史家如何將這種控制正當化,影響後世的中國(華)民族主義?又是如何改變中國對伊斯蘭世界與蒙古的關係?當今中國政府在這些地方的治理政策,又與當年清帝國的作為有何呼應?
清帝國征服中央歐亞的歷史,至今仍深刻影響當代中國
蒙古帝國的最後輓歌,是否仍在歷史失語者的耳邊迴響?
☆美國亞洲協會最高學術榮譽 列文森圖書獎(Joseph Levenson Book Prize)
★《維梅爾的帽子》作者、古根漢學術獎得主卜正民(Timothy Brook):
「當代學界之傑作。亞洲研究領域已經有數十年未有這種作品,從未有人以如此全面的眼光來寫形成於十八世紀的內亞。本書涵蓋兼具地域廣度與時間厚度,智識層面涉及之淵博令人印象深刻。」
★《中國的戰爭文化:帝國與清朝軍事》作者、紐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衛周安(Joanna Waley-Cohen):
「奠基在多種語言上的嚴謹研究,濮德培令人信服地主張大清征服中央歐亞地區對當地與全球都同等重要。本書引領讀者深入探究邊疆環境、國家成形與大眾傳播時代之前對歷史紀錄的控制等交互關聯的議題。其研究之細緻,替比較帝國史與近代認同形
成研究樹立新的標竿。」
★英國皇家亞洲學會、杜倫大學(University of Durham)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創辦人麥克.狄倫(Michael Dillon):
「文字優雅,論點縝密,書中所選插圖精美絕倫。」
★《古代中國與其強鄰》作者,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狄宇宙(Nicola Di Cosmo):
「對十八世紀的中國來說,成為帝國究竟意謂什麼?本書對此議題追根究柢,出色研究了帝國擴張與邊疆歷史。濮德培對大清帝國的擴張進行大量而詳細的研究,替近代早期中華帝國、俄羅斯帝國與鄂圖曼帝國的比較研究貢獻了重要面向。本書締造了真正傑出與一流的學術成就。」
★《中國歷史評論》,華盛頓與李大學東亞研究中心教授貝杜維(David A. Bello):
「濮德培認為完善的軍事後勤是中華帝國能夠鞏固中央歐亞的關鍵因素──這種精密與完善也能在作者書寫的編排中看見。本書掌握史料之廣泛,堪稱英語世界對此一議題最完整的研究──或許沒有哪種語言能有此等研究,能夠如此廣泛地觸及當今中國與世界史上如此眾多的議題。」
★《外交事務》雜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白魯恂(Lucian Pye):
「濮德培這部重要著作,挑戰了過去史家過度側重中國與西歐列強鬥爭的做法,認為更重要的歷史事件是大清帝國、準噶爾蒙古與俄羅斯帝國對中亞統治權的爭奪。本書追溯大清如何崛起,如何建立對西藏、新疆與內蒙古的統治宣稱並延續至今:透過軍事征服與鎮壓,貿易政策、經濟發展與高效管理。濮德培拒絕屈服於陳舊的傳統思維,成功賦予這一議題新生。」
★《中國研究書評》,胡仲揚(Franklin J. Woo):
「不只是一本深入中央歐亞政治與文化的傑作,還是一部批判性思考與糾正過去歷史寫作錯誤的典範之作。」
★《美國歷史評論》,印第安納大學中央歐亞學系教授艾騖德(Christopher P. Atwood):
「對清朝與準噶爾蒙古這場曠日廢時的百年戰爭,首次有人以西方語言進行廣泛研究。大清究竟是如何擊敗準噶爾蒙古、確保其對中央歐亞的征服成果?無論是這一領域的專家學者,或是對此一主題有興趣的學生與讀者,這本開創之書都是必讀。」
★《太平洋事務》,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榮退教授黛安娜.拉里(Diana Lary):
「一本豐盛之書,文筆優美,圖文並茂,製作精美。光是拿著、讀著,都是一種享受。本書有個戲劇性的主題:十七至十八世紀的大清如何征服中央歐亞。作者夾敘夾議,講述的雖然是歷史故事,但又充滿現代意義。大清版圖的擴張,對當今中國、北亞、中亞的地緣政治仍舊留下巨大的影響。本書學術基礎無可挑剔,作者使用了多達七種語言的豐富史料,足堪稱為權威之作。」
★《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荷蘭萊頓大學教授吳勞麗(Laura Newby):
「濮德培為了解釋大清如何征服中央歐亞,對超過百年的邊疆關係、軍事戰役、後勤與外交戰略進行研究。他以乾隆皇帝作為引子,從大清王朝的故事開始講起。但是,
濮德培又不厭其煩地表明,這本書不只是大清帝國的故事,而是大清、俄羅斯與準噶爾蒙古這三個偉大帝國在十七、十八世紀的歐亞大陸中心爭權奪利的故事。濮德培巧妙地從大量各國一手史料中開闢了一條新的路徑,藉此回應了中國近代史學界許多重要課題:民族與國家認同、邊疆管理,以及中國在世界史上的地位。」
★《中國柏拉圖論文集》(Sino-Platonic Papers),首爾國立大學教授金浩東 (Kim Ho-dong):
「本書講述最後的游牧帝國(準噶爾蒙古)如何瓦解,如何在十七、十八世紀遭到中華帝國與俄羅斯帝國兩大強權瓜分。本書細節牢牢建立在中文、滿文、蒙古文與俄文等多種不同語言的史料基礎上。濮德培的興趣之廣令人驚嘆,幾乎涵蓋了整個歐亞大陸;而他對歐洲史與社會科學領域文獻的掌握之深也令人震驚。無怪乎讀者能信服於他的比較歷史論述,並對本書結論深信不疑:大清國的形成與歐洲國家的形成並無多大區別。這本書應該推薦給所有亞洲史與歐洲史學生與學者。本書毫無疑問是美國史學界的輝煌成就,更替未來歷史分析立下了一個難以超越的新標竿。」
濮德培(Peter C. Perdue)
新清史重要領軍人物,過去曾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現為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博士畢業於哈佛大學歷史和東亞語言學系,研究領域為現代中國與日本社會經濟史、邊疆史與世界史。涉略與精通語言高達14種,包括中文、蒙文與滿文。著有《疲憊的大地:1500-1850年間國家與湖南的農民》。2006年以《中國西征》一書獲得美國亞洲協會最高學術榮譽的列文森獎。
葉品岑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碩士。專職翻譯。譯有《廣場與塔樓》《凱因斯對戰海耶克》《午夜的佩拉皇宮》《時光的製圖學》《古蘭似海》《我的應許地》等書。
蔡偉傑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學士、碩士,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中央歐亞學系碩士、博士。現任深圳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為蒙古時代以降的歐亞世界史及內亞與中國關係史,著重於帝國、族群、移民與法制史領域。近年來除了從事學術研究以外,也透過網路媒體,積極推廣蒙古及內亞的相關歷史知識。
林文凱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臺灣社會經濟史、臺灣族群史、臺灣法律史、歷史社會學。
推薦序 孔令偉(哥倫比亞大學東亞暨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譯者序 蔡偉傑(深圳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前言
緒論
第一部 中央歐亞的國家形成
第一章 地理環境、國家建構和民族認同
第二章 明朝、莫斯科大公國和西伯利亞(1400-1600)
第三章 中央歐亞的域內互動和滿人崛起(1600-1670)
第二部 三大帝國在中央歐亞競逐權力
第四章 滿人、蒙古人和俄羅斯人的衝突(1670-1690)
第五章 嚙雪:噶爾丹的滅亡(1690-1697)
第六章 帝國過度擴張和準噶爾的倖存(1700-1731)
第七章 最後的打擊(1734-1771)
第三部 帝國的經濟基礎
第八章 駱駝背上的火炮:生態結構與經濟局勢
第九章 拓殖與屯田
第十章 收成與賑濟
第十一章 貨幣與商業
第四部 固定邊疆
第十二章 橫越大地
第十三章 帝國如何標誌時間、撰寫歷史
第五部 遺產與意涵
第十四章 書寫征服的民族史
第十五章 在歐洲與亞洲的國家創建
第十六章 在清代興衰中的邊疆擴張
致謝
附錄與年表
前言
本書的研究開始於較為和平的時期,純粹是出於對世上某個罕為人知的區域,以及帝制中國史上某個被忽略的主題,有求知的好奇心。在今天,這項研究碰觸到了容易引發爭議的痛處,對中國人和對我們來說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已經說服了聯合國安理會,把「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歸類為恐怖組織,與此同時還發起了「西部大開發」的願景計畫,要把「中央歐亞」(Central Eurasia)和中國內陸區拉進改革開放二十年來創造的經濟網絡。雖然我相信中國在可見的未來將持續控制這塊區域,我不做任何預測。倒是帝國征服的遺緒,仍沉重地籠罩著中華民族國家的未來。
為了學科研究之便,專家通常把這個區域一分為二。一為「內亞」(Inner Asia),傳統上包含現代(內、外)蒙古、滿洲、新疆和西藏,歷史上主要是說漢語、蒙語和滿語的省分。二為「中亞」(Central Asia),一般是指由前蘇聯界定的突厥民族地區,學術文獻大多是以俄文寫成。但我們不該用簡單的俄文、中文畫分界定一個文化區域,特別是在幾世紀以前中、俄兩國都尚不存在的近代早期。「內亞」有作為亞洲內部分區的功能,和東亞、東南亞與南亞畫清界線;但如果單純依據前述中蘇邊界畫定內亞的界線,會使人產生誤解。「亞洲」直到二十世紀前都是個歐洲概念,不為當地原住民所接受。它在東邊與南邊有頗為顯而易見的海洋邊界(忽略地位不明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波里尼西亞),但在西北邊則沒有明確邊界。
這些地理名詞反映了如今已消失的二元區分。我傾向使用「中央歐亞」,這個用語如今由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唯一的中央歐亞研究系(印第安納大學)採用。這個用法比較罕見,但沒有其他詞彙的歷史包袱。這個詞彙提醒我們「歐洲」與「亞洲」皆是生硬的人為區分,以及俄羅斯在此界定中的尷尬處境。我在書中多數時候使用「中央歐亞」,但不至愚昧地堅持前後一致,唯有在討論明確指涉中國這一方時才使用「內亞」。
書名是我審慎斟酌的成果。取名「中國西征」,因為這是受到當今中華民族國家認可的征服故事。不過,它其實是「大清的征服」而不是「中國的征服」,因為主要參與者大多不是漢人。至於選用「中央歐亞」而不是更常見的用語如「內亞」、「中亞」、「蒙古」或「新疆」,則是用來顯示帝國獲得疆域的幅員廣闊以及界線模糊。中國史家會喜歡的書名大概像是「蒙古與維吾爾民族統一在清朝多民族國家之下」;俄國人和蒙古人可能會選擇「好戰的滿清入侵蒙古民族」。每個選詞用字都有政治意義,沒有哪個詞彙是中性的。不過,部分詞彙仍較為超然、客觀。自始至終,我嘗試強調書中描述過程的「前」民族國家特徵。十八世紀的士兵和商人,並不會根據民族國家的框架思考;他們追求自己眼中的利益,而我們應該恢復並尊重他們的觀點。儘管如此,他們的作為替民族主義打下了必要的基礎。本研究批判民族主義,也展示帝國與國族之間的連續性。
年代的始末並不固定。我們可以從努爾哈赤誕生的一五五九年開始,或是俄羅斯首度進入西伯利亞的一五八二年,或是滿洲地區首度宣布建立帝國的一六一六年,或對抗噶爾丹(Galdan)之役的一六九〇年。同樣的,這個故事也可以結束在阿睦爾撒納(Amursana)去世的一七五七年,或最後一次鎮壓突厥斯坦叛亂的一七六五年,或是蒙古土爾扈特部(Torghut Mongols)「回歸」清朝疆域的一七七一年,乃至延伸到俄羅斯對中央歐亞的最後征服的十九世紀中期。歷史之流連綿不斷,所有的歷史分期都必將削足以適履。我將在全文指出各個重大轉捩點。
無庸置疑,這本書篇幅甚長。倘若能找到一本關於這個主題的可靠研究,我絕不會如此滔滔不絕。但本書遠稱不上清代中國與中央歐亞關係的全面分析,甚至單單連準噶爾戰事的分析都不夠全面。出乎意料又令我恐懼的是,這個針對「邊緣」主題看似頗為聚焦的研究,竟迅即揭開一片由檔案、文件以及二手研究組成的浩瀚汪洋。我因時間或精力不足而尚未深入研究的檔案和問題仍多不勝數。到頭來,書中有待回答的問題,比得到解決的問題多太多。我只希望藉由堅定主張中國的西北活動的重要性,可以刺激其他人踏上這條邊陲蹊徑。
儘管本書部頭甚大、內容龐雜,但結構卻很簡單。全書在結構分析與敘事之間交替。第一部架設舞臺,檢視十七世紀之前競爭產生的生態條件,以及朝代決策形成的背景。第二部講述核心故事,從清在滿洲地區的崛起、蒙古國的建立,以及俄羅斯人在十七世紀早期的到來,直到十八世紀末權力的鞏固。第三部回到結構分析,分析征服者及其競爭對手必須克服的經濟與環境限制。第四部檢視那些將征服合理化的文化展演和象徵再現,以及其留給後世的遺緒。最後,第五部總結了可能的啟示,給予現代中國,以及研究中國與其他地方的國家建構的現代理論家。我嘗試平衡對待參與衝突的各方主要勢力與其動機,但由於史料大部分以中文寫成,無論橫看側讀,偏見仍無可避免。本書主要描繪清朝統治者以及他們所形塑的世界,但也試圖從「後世的不屑一顧」(the enormous condescension of posterity,借用史家湯普森〔E. P. Thompson〕之語)中拯救在戲裡賣力演出的其他人。對於本書所論帝國的善惡,我不採取任何立場:這種判斷並非史家的責任。但我堅信他們的征服並非歷史必然,我堅信抵抗與和解都值得娓娓道來,並堅信這個鬥爭的過程留下的痕跡至今仍未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