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頁| 關於讀書共和國| 大量團購| 索取圖書目錄| Podcast數位傳聲
會員中心 0 FAQ 線上讀者回函
熱門搜尋關鍵字: 安柏帥煮廚房 短線交易日線圖大全 Stay True 琉球怪談 毒藥的滋味 吐派克 官網獨家
TOP
首頁> 生活館>藝術美學>其它> 藝術、知覺與現實

藝術、知覺與現實

Art, Perception and Reality

出版品牌:木馬文化

作者:宮布利希、霍赫伯格、布萊克 (Sir E.H.Gornbrich, Julian Hochberg, and Max Black)

譯者:錢麗娟

ISBN:9789863597223

出版日期:2021-03-24

定價:NT$  380

優惠價:75NT$285

促銷優惠 |

9月全站優惠|單書 75折

9月全站優惠|三本73折

內容簡介 |

英國藝術史家宮布利希╳美國心理學家霍赫伯格╳美國哲學家布萊克

三大領域重量級學者的世紀交會

藝術再現本質的深度探索,西方藝術理論必讀經典

 

★英美長銷半世紀,繁體中文版首度上市

 

  《藝術、知覺與現實》是一本幫助讀者瞭解20世紀西方藝術史的優秀書籍,薈萃了西方六、七年代知名的藝術史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的重要觀點及論述,儘管這些代表性的學者在其研究目標和切入點上存在很大差異,但各人所論都對經典的分析和解讀式的形成有所貢獻。

 

  本書以1972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塔爾海默講壇」上三位大師級演講人──宮布利希、霍赫伯格、布萊克──的講稿整理而成,由現象學家曼德爾鮑姆精心編選,主要討論藝術、知覺、現實之間的關係,即各藝術門類之間的共通性,其中涉及藝術如何再現或反映現實的問題,也涉及對藝術以及對──經由藝術再現的──現實如何感知等問題。

 

  藝術史家、心理學家、哲學家的研究通常各行其道、少有會合,但「藝術再現」這一本質問題卻為這三個領域提供了共同交流的基礎,形成了三篇既相對獨立又彼此關聯的講座文稿,並最終形成本書:

 

〈面具與面容〉| 藝術史家 宮布利希

  作者以他在《藝術與錯覺》中論述的有關漫畫的一個章節為基礎,形成演講稿〈面具與面容〉,核心問題是「我們如何感知生活和藝術中的相貌相像性?」,宮布利希搜集了許多豐富多樣的案例,羅列了許多針對這一論題或相關論題的文獻範例,並由此拓展到了對「相貌相似性」心理學理論的研究,最終得到對「移情理論」的認可。

 

 〈論事物與人的再現〉| 心理學家 霍赫伯格

  作為第一位研究「人眼運動」的心理學家,霍赫伯格是視覺感知研究領域長達半個世紀的領軍人物。文章中探討的主要問題是我們對繪畫中的人和事物如何感知。霍赫伯格透過四個原因試圖解析這個問題,他的解釋理論在兩個方面具有鮮明特色:其一,它強調了人們在視覺感知過程中的主觀性、目的性、選擇性;其二,它肯定了經驗和習得性的重要性。

 

 〈圖像如何再現〉| 哲學家 布萊克

  前兩篇文章中的觀點是直接將繪畫或攝影看作是現實的再現物,布萊克則對此基本共識發起質疑,在開篇就提出了「是什麼讓那些『自然主義』的繪畫或照片成了對其主體的一個再現?」這個問題。作為語言哲學家,他首先區分了「有原初場景」和「無原始初場景」的兩種繪畫,將前一種情形成為「描繪了一個主體(或原初場景)」,將後一種情形成為「展現了一個主體(或內容)」,進而將第二種情形列為重點討論對象,試圖尋找出構成「繪畫展現主體」的充分且必要的條件。

 

  本書亦為其他「非視覺類」藝術學習者提供了一個闡述非視覺藝術與視覺藝術共通性的良好切入點,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關注藝術通感問題和藝術普遍規律,擴展跨域視野和研究方向。

作者簡介 |

宮布利希Sir E.H.Gornbrich, 19092001

英國藝術史家。生於維也納,早年在維也納大學獲博士學位。圖林科學院、瑞典烏普薩拉皇家藝術與科學院、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院、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生前主要任職倫敦大學瓦爾堡研究院,曾任該院院長,並在牛津、劍橋、皇家藝術學院等名校任兼職教授。獲得過史密斯文學獎、黑格爾獎、巴爾札恩獎、維特根斯坦獎、歌德獎等多項殊榮;宮氏被公認為是藝術史、藝術心理學、藝術哲學等眾多領域的巨擘領袖。

 

霍赫伯格Julian Hochberg, 1923—)

美國心理學家。生於紐約,曾先後就讀於紐約市立學院(紐約市立大學前身)和柏克萊加州大學,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此後輾轉任教於康乃爾大學、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並在哥大心理學系榮退。作為研究「人眼運動」的心理學家,霍氏是視覺感知研究領域長達半個世紀的領軍人物。

 

布萊克Max Black, 19091988

美國哲學家。生於亞塞拜然,長於倫敦,後加入美國國籍,猶太人後裔。早年在劍橋大學王后學院主修數學.後在倫敦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先後任教於倫敦教育學院、伊利諾大學厄巴納一香檳分校、康乃爾大學.以哲學教授在康乃爾大學榮休。布氏在數理哲學、邏輯哲學、語言哲學等諸多領域卓有建樹。

譯者簡介 |

錢麗娟

1974,愛爾蘭科克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目錄 |

導讀/圖像生態的優先性閱讀藝術知覺與現實》的三種方法────龔卓軍

前言────曼德爾鮑姆

第一章/面具與面容────宮布利希

第二章/論事物與人的再現────霍赫伯格

第三章/圖像如何再現────布萊克

more
書摘 |

前言 莫里斯曼德爾鮑姆 Maurice Mandelbaum

  藝術史家心理學家、哲學家的研究通常各行其道少有交集因為在多數情況下他們的研究目標和研究方法有著極端的差異性甚至在處理同一類問題時也會明確展現出這種差異不過有關藝術再現的本質問題為三個領域提供了共同交流的基礎本書所輯錄的三篇既獨立又相互關聯的講座文稿正是這種交流的體現

  恩斯特漢斯宮布利希的藝術與錯覺》(Art and Illusion: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一書最能激發學者們對藝術再現問題的興趣此書對該問題的後續研究產生了深刻影響在對該書的評論中尼爾森古德曼呼籲學者重視其哲學意義古德曼還透過自己的著作藝術語言》(Language of Art引發哲學家對這些問題更深層的興趣。「塔爾海默講壇」(Thalheimer Lectures)第二系列的講座薈萃了藝術史家心理學家、哲學家對藝術再現問題的思索這些思索將會對這個研究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宮布利希教授的論文面具與面容以他在藝術與錯覺中一個有關漫畫的論述章節為基礎在本文中宮布利希將該議題拓展到了對相貌相似性physiognomic likeness此問題的整體性詰問此詰問的關鍵在於在某一個個體豐富多變的面部表情──不僅情緒變化會影響表情較長的時間跨度也會使面容發生改變──之中是如何存在一種支撐性的身分特徵圍繞對特徵的學習洞見、熟練掌握宮布利希引領讀者見識豐富多樣的案例以及許多針對此論題或相關論題的文獻範例這些論述反映出宮布利希對心理學理論的興趣這興趣更加突出地體現在他對移情理論」(the theory of empathy的辯護中他將該理論視為一種適用於多種──關乎相貌相似性識別的──現象的解釋

  在朱利安霍赫伯格的論文中占據中心位置的不是移情理論」,而是視覺感知中伴隨掃視過程而被喚起的種種預期霍赫伯格提出的這個理論具有包容性被認為能夠在不依賴於兩種古典感知理論──一種是被他稱為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的經驗主義理論另一種是與之相對的格式塔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又譯完形心理學)──的情況下揭示視覺組織的基本原理

  霍赫伯格教授爭論的焦點是當我們在看一幅畫時我們所看到的東西並不能僅僅依靠視覺系統中的特定刺激物來獲得解釋他還辯稱即便不根據特定刺激物而是運用腦域活動理論a field-theory of brain),也依然不能消除此解釋難題取而代之霍赫伯格認為視知覺所涉及的是有目的的技能型序列行為skilled sequential purposive behavior)。他滿懷興致地追蹤視覺行為的序列狀態,如何導致我們視覺世界圖案形成的許多根本特徵。他尤其關切與藝術再現關聯甚切的有關客體的經典形式」(the canonical forms of objects的學說透過對我們的視覺期待所編碼的東西做理論闡述──解釋了這些經典形式得以形成的基礎正是在這一點上以及在關於表達」(expressiveness移情」(empathy的討論中霍赫伯格的論文與宮布利希的觀點有了直接連結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儘管在其他一些方面有不同意見,霍赫伯格證實了宮布利希的那些觀點

  麥克斯布萊克的論文初看與前兩位學者關係較遠因為前兩位學者關注的是感知過程而布萊克想要說明的是一個從屬於概念分析的問題當我們說一幅畫描繪」(depicts再現represents)了某些事物的時候這意味著什麼儘管布萊克運用的方法及他所關注的事實類型與前兩位學者完全不同他在分析中涉及的議題卻與另外兩篇文章的主要論題直接相關例如宮布利希和霍赫伯格都不認同用陳述因果經歷」(the causal history account說明一幅畫描述一個特定客體的意義但他們並未在文章中證實此觀點確切有誤事實上這恰恰是許多行外人樂於接受的說法而且一旦這種說法被接受就會導致審美理論上的不良後果具體涉及到寫實性再現抽象藝術真理等方面如果適時閱讀了藝術與錯覺並且領悟了宮布利希和霍赫伯格的這兩篇論文讀者就能避免這些錯誤認知因而布萊克教授在文中的敏銳聲明意義重大,提出「對因果經歷的陳述並不足以充分說明構成再現的原因同樣布萊克對於作為錯覺的描繪」(depiction as illusion的批判性分析與宮布利希和霍赫伯格關於圖像性再現」(pictorial representation的觀點直接相關

  當然布萊克論文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並不局限於上述議題例如他對於資訊概念現今的用法做出批判性分析就對釐清這幾乎已無所不在的概念具有重要貢獻此外他的論文還提出了一些關於哲學分析的有趣議題闡述了各種判準如何形成一個集群skein),從而切合我們對特定概念的用法即使這些判準單獨看時不足以為該概念提供充分且必要的特徵

宮布利希和霍赫伯格兩位教授的研究也將引起行內同仁的特別興趣宮布利希教授聚焦的是一個具有顯著重要性的中心問題霍赫伯格教授提出了一種能將各種實驗資料合併在一個理論框架內的方法。 這些論文因而在其各自的領域內均出類拔萃而且它們同樣也會受到藝術史家和心理學家的歡迎

  本系列講座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哲學系發起由塔爾海默基金會Alvin and Fanny Blaustein Thalheimer Foundation資助在此一併致謝

more
詳細資料 |

書籍代號:0EHR0076

商品條碼EAN:9789863597223

ISBN:9789863597223

印刷:單色

頁數:192

裝訂:平裝

| 同類型書籍 |
韓國影視講義1:戲劇──電視劇本創作&類型剖析
奈良手記(二版)
講故事是一種真誠的表演
如何寫行書:破解行書筆法與筆順
卡語錄─時尚大帝Karl Lagerfeld經典語錄(精裝)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