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頁| 關於讀書共和國| 大量團購| 索取圖書目錄| Podcast數位傳聲
會員中心 0 FAQ 線上讀者回函
熱門搜尋關鍵字: 官網獨家 小熊點讀 朴相映 一群喵 工作細胞
TOP
首頁> 人文社科館>人文科普>社會史地> 彎腰,為島嶼種下希望的人們:孕育新農業生命的在地故事

彎腰,為島嶼種下希望的人們:孕育新農業生命的在地故事

出版品牌:遠足文化

作者:陳吉仲/總策劃 簡惠茹/採訪撰文

ISBN:9789865083373

出版日期:2024-12-25

定價:NT$  450

優惠價:75NT$338

促銷優惠 |

202507全站優惠|成書單本75折

202507全站優惠|成書三本73折

內容簡介 |

《彎腰,為島嶼種下希望的人們》數位專輯

https://event.bookrep.com.tw/activity/2025/0110/index.html

 

百年來,農漁民用篤實誠懇的雙手撐起

咱的土地、咱的家,是人人生活的基石。

面對全球市場與氣候變遷的挑戰,
他們的努力該如何在時代巨浪中穩步前行?

 

從政策突破到產業升級,從保障農漁民基本生活到拓展綠色產業鏈,

一個個動人的真實故事與觸動人心的改革努力。

串起一部農漁業的時代紀錄,
更是一堂關於土地、責任與未來的啟示課。

閱讀本書,向這片土地學習,向改變的力量致敬!

第一級產業的農漁業,看天吃飯,用篤實、誠懇的雙手,撐起百年以來咱的土地、咱的家,成為人人生活的基石。

    本書以八個篇章,串起自2016年起迄今,農漁業政策一步一腳印的革新歷程,傳統產業積累、創新、再出發。尤其與民生關鍵議題,更跨越重重挑戰,逐步轉化為重大政策的執行,為台灣帶來細水長流的影響。包括:照顧保障農漁民的福利、創新外銷與通路變革、為農業金融奠基、產業鏈再造、著眼未來的食農教育與長輩照護政策。

    全書採訪超過六十位站在第一線的農漁會總幹事和農民朋友誠摯分享,透過講述「農」、「漁」的真實故事案例,透過每一個感動人心的生命故事,訴說台灣農漁業賣力往前走時,背後所有人的努力與付出!

◆◇ ———本書特色———— ◆

  • 第一手訪談農漁會總幹事和農民朋友親述如何打破「靠天吃飯」的宿命,打造穩定未來。
  • 深入探討農漁業升級與再造,從挑戰到突破的完整紀錄。
  • 完整實例借鏡,為農漁業邁向永續提供珍貴啟示。

 

◆◇ ———本書精彩重點收錄———— ◆

 

為篤實農民打造生活保障

  • 政策1:安心從農的農民福利政策

為了照顧農民福利,經過多年努力,農民四大福利體系「三保一金」逐步落實。

 

「農民健康保險」與時俱進,讓農民健康保險的既有給付增加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農保要能達到「人地脫鉤」,以及擴大納保對象,才能讓真正務農的實耕者可以參與農保。

 

「農民職業災害保險」,從農的職業災害風險是其他行業的四倍。既是專業,就要有職災保障。開辦農民職業災害保險的初衷,就是要完整農民福利。

 

「農民退休儲金」的規劃,要幫農民健全退休制度,讓農民真正成為一份專業的職業。農民退休生活由老農津貼加上農民退休儲金,提供雙層保障。

 

  • 政策2:避免看天吃飯的政策型農業保險

農民的收入來源,是農作物的產量乘上價格,但是產量和價格的變化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如天災、病蟲害等,加上全球氣候變遷加劇,災害類型也更多樣,務農的風險越來越高。為了確保農民收入穩定、分散風險,實施政策型的收入保險是全球趨勢,灣則是在二○一七年,正式推出第一張政策型收入保險的保單。從二○一七年到二○二三年間,農業部已開發出二十七種品項、四十三張保單,讓農民務農生活更有保障。

 

靠人成事,不再靠天吃飯

  • 政策3:翻轉認命農業,以冷鏈+加工提升農民收益

農漁會建置冷鏈和加工系統,可以讓自己的經濟事業大幅提升收益;農漁民透過農漁會收購農漁產品,則可以確保價格不會被有心人士操控,農民收益才會有保障;農業部則可以有效提升整體產業結構韌性,不會因為價格波動引起民眾恐慌,國家糧食安全更得以確保。

 

  • 政策4:打破市場壟斷定價的洋蔥與紅豆

「不知道能賣給誰」,道出紅豆農民長期以來的困境。洋蔥則是因為產期集中,在沒有冷鏈設備之前,採收之後,兩個月內就要盡快銷售完,因此常常遇到產銷失衡的問題。

大家都在關心,下一個產銷失衡的農產品是哪個品項?後來,盤點所有農漁產品,宣布做好冷鏈、加工和內外銷「三支箭」的政策方向,將外銷產業全面升級。

 

  • 政策5:文旦大聯盟策略聯盟打團體賽

台灣文旦產業把危機化為轉機,重新調整產業結構,其中,農會和農業部全力推動的「文旦大聯盟」,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從二○二○年到二○二三年的文旦產地價格,主產期平均產地價格都維持在史上最高。這些都是文旦大聯盟的農會和農業部合作,共同從專業出發的努力成果,這才是真正幫助到灣文旦農民,讓文旦產業永續。

 

  • 政策6:稻米與雜糧契作開創農會新經濟事業

高雄市美濃區從菸城變成冠軍米鄉;打造花蓮富里米,不斷開創新品種;由灣本島種植、產銷履歷保障的高梁酒「一穀作契」,這些都是多贏的結果。就金酒公司來說,可以獲得穩定的原料;就農會來說,可以擴展經濟事業;就農民來說,可以有更好的收入;就農業部來說,可以藉此調整農糧產業結構,增加品質好的稻米生產、減少稻米總生產面積,增加雜糧耕作面積;就灣來說,可以維持雜糧的糧食自給率。

 

綠色產業 照顧最在乎的人

  • 政策7:農會超市大翻身,穀倉活出新風貌

農會超市大翻身,許多農會更善用閒置空間,例如穀倉改建,打造農特產展售中心,或是成立農產文創園區,結合食農教育、綠色照顧與當地農產特色,打造新型態的農遊體驗遊程,不僅提高農產品的知名度,也找出當地獨有的農業焦點,更讓遊客學習到深度、在地的食農教育內容,讓六級化農業得以實現。

 

  • 政策8:意想不到的農會:綠色照顧與食農教育

近年來,除了發展經濟事業和信用部以外,各地農會也貢獻一己之力回饋在地,例如配合政府政策推動綠色照顧和食農教育,農會運用既有的農業資源和人力資源,服務農村長者,同時為農業永續發展,也從中找到展開下一個百年農會的重要社會意義。

 

推薦序

蔡英文(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第十五任總統)

真心推薦

  1. 林全   前行政院院長
  2. 蘇貞昌 前行政院長
  3. 陳建仁 前行政院長
  4. 陳菊   監察院院長
  5. 曹啟鴻 前農委會主委
  6. 林聰賢 前農委會主委
  7. 陳駿季 農業部長
  8. 詹富智 國立中興大學校長
  9. 陳志峰 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院長
  10. 楊明憲 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
  11. 鄭武樾 台灣卜蜂董事長

黃茂雄 東元集團會長

作者簡介 |

陳吉仲/總策劃

 

陳吉仲出生於屏東縣萬丹鄉社皮村農家,雙親為萬丹農民,種植紅豆、稻米等作物和飼養母豬,陳吉仲自小協助家裡的農務直到讀大學為止。1994年取得國立台灣大學農經所碩士學位,1999年取得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農業經濟所博士。

 

研究興趣包含氣候變遷、環境經濟學與農業政策,並發表許多國際期刊。教學之餘,他亦參與社會運動及社會團體,1988年還是學生的他就參與520農民運動,2010年與莊秉潔等學者號召學界連署反對國光石化開發案,2014年參與太陽花學運;為台灣農村陣線成員,曾於2016年擔任台灣農村經濟學會理事長。

 

他是台灣農業經濟學家,曾任我國首任農業部部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政務副主任委員、國立中興大學主任秘書、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農業經濟學系助理研究員、台灣農村經濟學會理事長等職務。

 

簡惠茹/採訪撰文

 

出生於宜蘭,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學士、國立清華大學社會所碩士。曾任報紙及雜誌記者。

 

目錄 |

目錄

推薦序 新農業政策:讓台灣農業更具競爭力,跟上新時代、創造新價值  蔡英文
作者序 那些年我們共同成就的農漁大事   陳吉仲

  • 打破農業宿命,給予農民安心的未來
  • 安心從農的農民福利制度
  • 避免看天吃飯的政策型農業保險
  • 翻轉命運,讓值得的人事物,發光發熱
  • 翻轉認命農業,穩定提升農民收益
  • 打破市場壟斷定價的洋蔥與紅豆
  • 文旦大聯盟:策略聯盟打團體賽
  • 稻米與雜糧契作開創農會新經濟事業
  • 永續農業,照顧最在乎的人
  • 農會超市大翻身,穀倉活出新風貌
  • 意想不到的農會:綠色照顧與食農教育

結  語

致  謝

附錄一 新農業政策的推動成果

附錄二 二○一六~二○二三施政大事紀

more
書摘 |

精彩試閱 ① 陳吉仲:三保一金,完善農民福利制度

 

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日,農民運動的訴求之一,就是爭取農民保險,前總統李登輝先生當時為了回應農民,自一九八九年起,全面實施農民健康保險。但是,農保其實只有生育、殘障和喪葬死亡三種給付,而且直到二○二三年這三十五年間,給付金額從未隨不斷升高的物價指數做調整,保障農民的範圍相當有限。

 

為了真正完善的農民保險,農民健康保險就要與時俱進,在前總統蔡英文女士執政時,除了提高農保月投保金額之外,所增加的保費由政府負擔,農民負擔的保費不變,各項給付皆提高。此外,針對新申請參加農保者,應予強制參加農民職災保險,以保障農民遭遇職災的經濟安全。

 

開辦農民職業災害保險的初衷,就是要完整農民福利。原本的農保設計,並不具有職業災害保險的概念,勞工和公務員皆有職業災害保險,但農民卻沒有真正的農民職災保險。從農者受傷機率很高,好比天氣太熱在田間中暑昏倒,採摘水果從高處摔下來等。我的父親就曾被有腐蝕性的農藥噴到眼睛,必須緊急送往醫院、住院治療,但住院期間並沒有職災保險可以申請理賠。所以,農民經常自嘲「受傷只能糊牛屎」,就是因為農民受傷沒有任何保障,往往只能自掏腰包醫治。

 

  • 農會擔任最佳應援

為了讓從農受傷的農民和家庭經濟安全獲得保障,我們參考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於二○一八年十一月一日起,試辦農民職業災害保險。首先,第一道要克服的關卡,就是要讓農民健康保險主管機關改隸屬於農業部,才能取得辦理農民職災保險及訂定相關子法之授權依據。經過跨部會不斷的溝通協調,才順利讓事權統一。再者,「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試辦辦法」在二○一八年十月九日訂定發布後,又面臨「誰來執行」的問題。農會是在第一線最了解農民的農業組織,因此我們請農會來受理農民參加職災保險的申請,加上農會本來就有保險相關部門,可說是最適合承辦這項工作的角色。

 

  • 農民退休儲金,讓農業成為真正的職業

每次一到選舉期間,增加老年農民福利津貼就會變成選舉話題,每位候選人都喊著要加碼照顧農民。老農津貼確實是給農民老年生活的一個保障,隨著物價指數調漲有其必要性,才能反應物價水準,這是社福津貼調整機制的一環。二○二四年,老農津貼調漲到八千一百一十元,對老人家生活所需來說,不無小補。

 

但是,若把「農民」作為一份職業來看,老農津貼不能直接視為退休金。一位農民務農辛苦了大半輩子,如果退休後只能領八千元的老農津貼,這會讓務農的人看不到未來,也無法吸引更多青農投入農業,畢竟老農津貼是福利的概念,並不是完整的退休制度。根據勞保局二○二二年的統計,勞工退休金平均月領一萬八千元,比起老農津貼的金額,差距確實很大。

 

因此,在二○二○年總統大選前,前總統蔡英文尋求連任之際,我們提出「農民退休儲金」的規劃,要幫農民健全退休制度,讓農民真正成為一份專業的職業。我們特別是採取「儲金」的方式,而不是「年金」,因此對政府財政負擔壓力不會太大。農民退休儲金是參照「勞工退休金」制度,設立農民退休儲金個人專戶,提供未滿六十五歲、實際從事農業工作的農保被保險人,且未領取相關社會保險老年給付的農民自願參加,並且依照農民提繳比率,在一~一○%的範圍內自行決定,政府對等提繳金額。

 

農民退休生活由老農津貼加上農民退休儲金,提供雙層保障。若按老農津貼每四年依照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以及農退儲金設算條件,如果農民從四十歲開始提繳農退儲金,六十五歲退休後,老農津貼加上農退儲金可月領兩萬四千元;三十歲就開始提繳的話,更可以月領三萬七千元。也就是說,越早提繳,退休之後就能領越多。

 

我想要說的是,當一個職業變得專業以後,就不會被當作弱勢。所以,農業要讓更多青農投入,讓專業農增加,農業才能永續。無論是精進農保、開辦農民職災保險、推動農民退休儲金,都是要讓農民成為一個專業的職業。

 

 

精彩試閱 ②  農業保險,才能避免靠天吃飯

 

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研究領域就是美國農業保險,相關論文也曾發表於經濟學期刊。經過學術上的模擬驗證,證明農業保險可以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減少農民的損失和影響,因此我認為,這一定要去推動、必須要去推動,才能避免農民看天吃飯,讓農業真正往前走。

 

「救助」和「保險」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既有長久以來台灣農業政策的作法,由政府補貼農民的損失,後者則是風險管理的概念。唯有從等待救助轉為自主管理經營風險,才能讓農業成為專業經營的產業,也才能達到農業永續。

 

  • 政策型保單的必要性

過去在智庫幫忙當時正在參選的前總統蔡英文準備政策白皮書的時候,我就已將農業保險寫入白皮書中。二○一六年初的霸王級寒流造成農業很大的損失,當時參選總統的小英就有宣示,未來執政的話,一定要實施農業保險。

 

前總統蔡英文執政前,國內只開辦了一張梨保險保單,而且是屬於市場型保單,由民間保險公司擔任保險人。但是,市場型保險的保障範圍有限,畢竟私人公司還是有其商業考量,因此勢必還要有政策型保單,才能真正保障農民損失,不會血本無歸,可以得到合理的保險理賠。

 

由於部分農作物相關數量及價格等的統計數據不完整,導致商業產險公司無承作意願或配合政策需要辦理,因此由政府規劃開發保單,再由政府指定的農民團體(例如農會)來擔任保險人,就是政策型保單的執行方式。

 

起初,農業發展條例只有寫政府必須開辦農業保險,但沒有完整法規依據。所以,我們從二○一六年起,採取各種方式,先行試辦農業保險,並逐步完整法規。農業部於二○一七年提出「農業保險法」草案,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後、由總統公布,於二○二一年一月一日正式施行。

 

精彩試閱 ③  拓展外銷新興市場,將石斑魚賣向全世界

 

以石斑魚來說,台灣二○二一年的石斑魚年產量約一萬七千公噸,主要產區為屏東(四○%)、高雄(二五%)及台南(二五%)等,其中內銷占六成,外銷占四成。

   

以往,對國內一般民眾而言,石斑魚並非家庭餐桌上的常見菜,而是在餐廳或宴席上才吃得到的大菜。這是因為處理石斑魚對一般家庭來說並不容易,由於石斑魚的骨頭硬,魚鱗很難刮除,如果沒有經過加工並且處理成魚片的話,國內市場的接受度低,難以拓展銷售管道。因此,中國禁止石斑魚進口對台灣的石斑魚產業來說,可說是一大噩耗。如何在短時間尋求新的外銷市場,同時加大內銷市場力道,才能不讓石斑魚價格崩盤?這是從漁民、漁會到農業部,無不絞盡腦汁要處理的問題。

 

後來事實證明,石斑魚價格並沒有於一夕之間崩盤。根據農業部漁業署統計,二二二年龍虎斑產地池邊價格平均為每公斤二百五十.三元。當年遭中國禁止後,二二三年價格沒有受到劇烈影響,仍維持在二百四十九元。此外,石斑魚更成功的拓展了其他的外銷市場,賣向價格更好的高消費市場。二○一九年至二○二一年,台灣石斑魚外銷中國的出口報關價格,每公斤約為六到九美元,二○二三年外銷美國,每公斤約三十一美元,同時還成功開拓了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及以色列等新興市場。

 

二○二二年十一月,台灣石斑魚更成功的進軍日本迴轉壽司連鎖店。高雄市興達港區漁會在農業部見證下,與日本藏壽司簽署台灣冷凍石斑魚切片的採購備忘錄,讓台灣石斑魚成功開拓新的日本通路,而且是符合日本生食等級需求的加工魚片。此外,石斑魚在美國的市場也逐漸打開,二○二二年出口美國的石斑魚翻倍成長,來到七十一公噸,出口值達一百一十九.五萬美元,二○二三年更首次突破百噸,來到一百零八公噸,產值在三百三十六萬美元左右。

 

在內銷部分,則透過了「班班吃石斑」的計畫,幫中小學生的營養午餐加菜,讓學生有機會認識及品嘗石斑魚這項台灣漁產,不僅可以補充營養,還能發揮食農教育的精神。儘管這項政策不斷被攻擊,是讓學生吃產銷過剩的魚產品,但石斑魚的營養美味是事實,內銷得以擴大也是事實。全聯等連鎖超市通路所販售的石斑魚切片,消費者也給予正面迴響。以前很難可以買到以及吃到的石斑魚,現在超市就可以買得到,在家就能享用石斑魚肉質鮮甜Q彈的美味料理。

 

在外銷或內銷的雙重拓展之下,成功穩住了石斑魚價格。順利度過難關的兩個關鍵工具,就是「冷鏈」和「加工」,讓經過加工的石斑魚,可以賣到台灣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

 

 
more
詳細資料 |

書籍代號:SU0B0004

商品條碼EAN:9789865083373

ISBN:9789865083373

印刷:彩色

頁數:288

裝訂:平裝

| 同類型書籍 |
田野的技藝:自我、研究與知識建構
帝國為什麼會衰敗:條條死路通羅馬,關於西方政治社會的再思考
通往投降之路:三個男人與二戰終結的倒數計時
神國日本荒謬的愛國技法:一切都是為了勝利!文宣與雜誌如何為戰爭服務?大東亞戰爭下日本的真實生活
近代中國(2冊套書)世紀中國+美國與中國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