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reads 4.1星,超過3,000則評價!
★亞馬遜 性心理與諮商 暢銷書
★《今日美國》暢銷書
「關於這個仍然禁忌的話題,這是一本易於理解的指南,
揭示了我們最親密的聯繫不僅能夠持續,甚至能夠繁榮。」——《ELLE》
「任何想要重新想像極致性愛樣貌的情侶,都必須讀這本書。」
──蘿蕊.葛利布,《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作者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艾蜜莉.納高斯基(Emily Nagoski)
她是印第安納大學健康行為博士、前史密斯學院健康教育總監,
從事性教育已25年,參透健康行為、諮商、心理學,
專門教授人類性慾、親密關係與溝通、壓力管理及性教育。
本書探索一個被嚴重誤解的主題:長期關係中的性愛;
隨著戀情持續,性慾和滿足感勢必減少?
怎麼在長期關係中,維持雙方(或多方)快樂的性生活?
作者從壓力、身體意象到關係困境,和「性愛應該要怎樣」的想法,
探索如何在生活中創造極致性愛,以及遇到困境時該怎麼辦。
▍常見的假議題:「該怎麼維持火花?」
不會主動想做=不愛了、不適合?想享受性愛數十年,
你不該追求慾望,真正重要的是——愉悅,
慾望,就像每天狂滑社群媒體、看了很多貼文還是不開心;
而愉悅出自喜歡,就像收到關心的禮物,想到原來有人在心裡掛念你……
怎麼獲得愉悅?作者帶你畫出你和伴侶的「情緒平面圖」,
了解如何進入色慾心境,移開阻擋你們抵達那裡的所有障礙。
▍關係會變,我們可以應對
身體會改變,生理和心理都可能遭遇困境:生病、創傷、殘疾、老化,
這些困境都可能影響性愛,而本書將幫助你:
‧健康溝通:沒性致時,怎麼避免針對任何一方、不讓你或他感到羞恥
‧練習原諒:別想像傷痛從未發生,而是一起做做看「假如呢白日夢」
‧情感加溫:轉換不同脈絡、感官刺激,允許自己變得慾火中燒!
放開剎車,踩下油門,重新想像長期關係中的性愛,
從無性關係到極致性愛,在生活中創造屬於你們的愉悅。
【書籍延伸內容】
首刷期間限定,贈杜蕾斯官網購物9折優惠券!
一起高潮 ✕ Durex 杜蕾斯
◎活動說明:凡購買新書,可享杜蕾斯官網購物9折優惠,比親密更親密,心與身都愉悅的極致感受!
◎兌換期限:2025年5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兌換方式:兌換辦法詳情請見書中折扣小卡。
艾蜜莉.納高斯基(Emily Nagoski)
前史密斯學院健康教育總監(Director of Wellness Education)暨講師,主要教授領域為女性性慾。艾蜜莉在印第安納大學專門研究人類性慾,取得健康行為博士學位,並同樣在印第安納大學取得諮商碩士學位,同時也於金賽機構性健康診所(Kinsey Institute Sexual Health Clinic)完成臨床實習;就讀德拉瓦大學期間主修心理學並取得學士學位,輔修認知科學與哲學。
艾蜜莉在印第安納大學任職期間,於金賽研究中心(Kinsey Institute)受過臨床與研究訓練。現在她結合性教育和壓力教育,教導女性在自己體內活得自信而喜悅。
現定居於麻薩諸塞州,與兩隻狗、一隻貓和一位漫畫家同居。
廖桓偉
淡江大學經營決策系、東吳大學企管研究所畢業。曾任網路電玩編譯、出版社編輯,希望引進更多有趣(且暢銷)的書,透過翻譯來感動讀者,譯作有《男性廢退》、《成功預測交易的專業盤勢判讀》(方舟文化出版)、《自由選擇的錯覺》等。
【摘文1】「我不想做」
講個重點:有些人即使想要性愛帶來的其他事物,但仍然不想做愛。他們會說:
「我已經忘記上次我真的很想做愛是什麼時候了。」
「我很少會真的很想做愛。我覺得我以前想做的時候,我真正想要的是認同,不是性愛。」
如果你就是這樣,讓我告訴你,沒人要求你「想做愛」!你可以透過非性愛體驗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和慾望。
人們不想做愛的理由很多。或許他們是無性戀──也就是說,他們沒有被勾起性慾的經驗,即使他們可能在戀愛或審美方面受到別人的吸引;或者,他們可能體驗過許多失望、痛苦或不想要的性愛,而他們的身心已經認為性愛不值得追求;或許他們以前體驗過性吸引力、有過很棒的性愛,但壓力太大、過於憂鬱、焦慮、沮喪或疲憊。假如你的生活沒有休息、愉悅或享樂的餘地,那麼不想做愛也很合理。
在上述情況中,下一步最好是取得你自己或伴侶的許可,讓你「不必試著想要做愛」。對無性戀者來說,這種「不必嘗試」的許可,等於是擺脫「必須的性能力」這種文化陳述──它會讓不想、不喜歡或經常做愛的人覺得自己很失敗。假如你不必再試,你就永遠自由了!
對於有過許多壞經驗的人來說,你不必試著想要做愛,仍可以創造出一個環境,治癒被糟糕或不想要的性愛帶來的傷害(我在第五章會談及從受傷到痊癒的循環;在第七章直接處理創傷、忽視與虐待等問題)。試著聯繫各種愉悅感吧,先從非性愛類型的愉悅感開始──吹在你臉上的一陣微風、你喜愛的香味、一口美味的食物、或看著你最好的朋友大笑。
對於被壓垮和累垮的人來說,透過不去試著想要做愛,可以讓焦點從「我和我的伴侶該怎麼更想要做愛」,變成:「我該怎麼幫助我和伴侶獲得更多休息和幫助?」
人們回答「我不想做愛」的時候,背後有很多痛苦的故事,包括痛苦的陰道酵母菌感染、停經時所經歷的身心變化以及各種創傷經驗。諸如此類的事情會使你不想或不喜歡做愛,尤其當伴侶似乎沒有意識到,他們應該為這些歷史騰出空間、溫柔以待時。但或許最重要的是,當人們回答自己不想、不喜歡做愛時,就透露了自己是在盡義務,例如「我覺得自己是在盡義務,像在表演」、「我覺得不舒服,但這是義務」、「感覺就像我的伴侶只在乎自己的高潮,而我覺得我在盡義務」。
所以我在本書花了很多時間,允許大家別再試著去做愛、想要做愛或喜歡做愛,這是為了協助讀者擺脫義務的感覺,並協助伴侶認清「創造空間」的必要性──這個空間裡沒有壓力、期望或義務,每個人都多了一點自由,能夠在一個既安全又自主的情境中探索愉悅感。
自己一個人安靜地思考上述這些問題的答案,這樣當然不錯,但我鼓勵你跟伴侶(有的話)、朋友或治療師談談。人們想跟伴侶做愛時,他們想要的東西可是五花八門,近乎無限。我不曉得你想跟伴侶做愛的時候是想要什麼,但我邀你思考這個問題。
你的答案很可能會隨著時間改變,因為你的環境也會改變。現在就寫下你的答案,然後明年、5年或20年後再回顧,看看你對自己寫的東西有什麼感覺。
【摘文2】油門與剎車
藉由回答「當我想做愛時,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你就能建立一種概念:你甘願為了做愛而不看電視的理由是什麼?假如我們知道為什麼跟伴侶做愛很重要,接著就能專心思考:該怎麼創造一個框架來辦到這件事?
性愛究竟重不重要,你的大腦對比其實很有意見。這是基於一種大腦機制所致。第一次得知這件事時,會感覺很具有啟發性,但一旦懂了之後,你會覺得自己其實一直都明白此事。
事情是這樣的:管理性反應的大腦機制有兩個部分:油門與剎車。油門會察覺環境中所有跟性愛有關的刺激物──一切你所看到、聽到、聞到、碰到、嚐到、想到、相信或想像的事物,加上你體內所有跟性愛有關的感覺──而它會傳遞出「性」奮的訊號,這種訊號我們許多人都很熟悉,它無時無刻都在潛意識運作。所有類型的事物都可能啟動這個油門,包括伴侶的聲音、看見性感的身體部位,或看著對方做某件跟性愛無關的事情,使你很欣賞他,覺得能當他的伴侶真是幸運……「當我想做愛,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多都能夠啟動這個油門。
至於剎車,則會察覺所有不要「性奮」的好理由──一切你所看到、聽到、聞到、碰到、嚐到、想到、相信或想像的事物,加上體內被大腦視為潛在威脅的感覺──然後傳遞「冷靜下來」的訊號,這個剎車也無時無刻都在潛意識中運作。所有類型的事物都可能拉緊剎車,包括關係衝突、壓力、精疲力竭、創傷、身體意象問題、性愛方面的負面文化訊息、擔心被小孩打斷、床笫之間的惱人摩擦等。
任何特定時刻的性興奮程度,都是「油門啟動多少」和「剎車拉多緊」之間的平衡。
當人們在性功能的任何層面遇到困難(無論是高潮、慾望、興奮或愉悅),有時是因為油門受到的刺激不夠。我有一位老友,已婚、有兩個小孩,跟她的伴侶溝通非常融洽;她用不同的角度思考「想做愛時,我是想要什麼?」這個問題。她問道:「什麼樣的性愛,值得我不去做其他事情?」她思考這個問題之後,跟伴侶說:「我真正喜歡的是你有時候會拉我的頭髮,尤其是當你從後面幹我的時候,你知道嗎?」
這時,她的伴侶怎麼回答?他說:「哦!好耶!這個我會!」她這麼直言不諱,有困擾到他嗎?他有感到被批判或評斷嗎?才沒有呢,因為他只聽到自己已經做得很好的事情被稱讚了。
有時就是這麼單純。
但是,通常情況沒有這麼單純。問題之所以存在,通常不是因為油門缺乏刺激,而是因為剎車受到太多刺激。剎車啟動了,因為對你的大腦而言,此刻性愛並非優先事項。
這意味著你感到不興奮、沒慾望、不愉悅,都很正常。你可能擔心財務或小孩;你可能工作壓力很大;你可能正在與伴侶爭執;你可能覺得你有義務做愛來滿足伴侶,但其實你比較想邊摺衣服、邊聽Podcast;或者你覺得性愛很痛苦、無聊或不愉快。這很正常!沒有失常!性反應方面的問題都可以透過改變情境來修正。
試著問自己這些問題:
.什麼東西會啟動油門?這些東西會增加性愛的興奮、愉悅和興致。
.什麼東西會拉緊剎車?這些東西會減少性愛的興奮、愉悅和興致。
.該怎麼創造能幫助你催油門,甚至還能放鬆剎車的情境?
請隨意、不假思索地寫下你覺得能幫助你放鬆剎車、催油門的東西。
我在工作坊和研討會中請大家寫這些清單,至今已有10年以上的經驗。我會在本書另外提供表格,分享一些常見的油門和剎車。如你所見,有些東西對某些人來說能催動油門,對其他人來說卻是踩了剎車。對某些人來說,與伴侶做愛時,如果有被打斷的可能性,那就是一種剎車;但他們自慰時,幻想這種風險反而讓人「性奮」。
你可以再問自己和伴侶一個問題:當你回想以前能夠輕易愉悅起來的時光,你當時對工作、財務、家庭或世界局勢有什麼感受?
許多人,尤其是性愛方面有困難的人,通常能夠列出一大堆拉緊剎車的東西(小孩!工作!我伴侶的父母!錢!新聞!我好累!),但接著他們就任由自己被妨礙,只試著去想像能夠催油門的東西。無論什麼時刻,假如你覺得自己卡住了,不妨回想你曾有過的正面性經驗或性幻想,並思考這種經驗或幻想為何對你有用,這樣通常會有幫助。
【摘文3】愉悅就是脈絡當中的體感
愉悅是性愛幸福的衡量標準──也就是你喜不喜歡現在的性愛,愉悅就是衡量標準。那麼愉悅到底是什麼?
這個感覺好嗎?有多好?糟嗎?有多糟?
就這樣而已。就判斷一種感覺舒不舒適而言,愉悅應該是世上最單純的東西。下次吃你最愛的食物時,請留意愉悅是什麼感覺──食物的外觀、質感、香味和口味。請留意愉悅對你身體形成的影響。
愉悅其實很單純,但這不代表它一定很容易辦到。我們被灌輸了關於愉悅本質的謊言,正如我們被灌輸了關於慾望本質的謊言。別人告訴我們,性愉悅應該既容易又明白,如果並非如此,那就是哪裡出錯了。對某些人來說,體驗愉悅就像在找《威利在哪裡》(Where’s Wally?)當中的威利:實在太令人挫折了,不禁開始懷疑自己為什麼要找。
別人告訴我們,愉悅來自「被對的人以對的方式碰觸對的地方」,而如果那個人碰你那個地方,你有時很舒服、有時卻沒有很舒服,那就是有問題。這些謊言出現於電影、戀愛小說和色情片,主角可能剛逃離反派的魔掌、甚至只是被生活累死和壓垮,但伴侶A碰了伴侶B身體上的「神奇開關」,然後其他事情都不重要了,伴侶B膝蓋軟掉,兩人的生殖器有如通電。
假如愉悅對你的作用是這樣,那當然很棒。
但對其他人來說,愉悅並不是「用對的方式碰觸對的地方」,而是「在對的外在環境和內在狀態之下,被對的人在對的時間以對的方式碰對的地方」。簡言之:就是對的脈絡中的整體感受。
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搔癢。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被搔癢,但你能想像一個場景:一對情侶在嬉鬧且情色的氛圍中已經興奮起來,而伴侶A搔癢伴侶B,感覺很舒服!但假如同樣一對情侶正在為了錢吵架,而A試著搔癢B,這樣會很舒服嗎?還是說,B只會想揍人,而不是依偎著對方?
因為愉悅是對的脈絡中的整體感受,這意味著任何感覺很好、很棒、很舒服、還好、很糟的感受,都取決於你體驗時的脈絡。
有意識的愉悅跟有意識的疼痛不一樣。因為疼痛是危險訊號、警告我們可能不安全,所以它在我們的大腦中是優先的。
愉悅可能有回饋感,但考慮到我們的基本生存需求,疼痛是最優先的。疼痛是個粗魯的顧客,堅持引起你的注意:「喂!喂!聽我說!出問題了!喂!」疼痛也很頑固,就算痛苦的事件已經結束、傷口已經痊癒,它仍可能持續很久。你解決了這個奧客的抱怨,但還不夠,只要有事情令你回想起這段不好的經驗,疼痛可能又會開始抱怨。
有意識的愉悅就比較脆弱。愉悅是害羞的動物。我們可以從安全的距離觀察牠,但如果我們靠近得太快,牠就會跑走。假如我們試圖捕捉牠,牠就會恐慌。你必須先跟愉悅感建立信任,牠才會允許你靠近觀察牠。
當我們的大腦將來自身體的訊號解讀成危險的跡象時,就會產生疼痛,而當腦中已經有很多其他的危險訊號時,大腦就更可能將某件事情解讀為危險跡象。如果你有壓力,大腦幾乎會把任何事情都解讀為威脅。在你已經很痛苦時,其他感受就更可能被當成額外的痛苦。當你感到不安全、不舒服、不信任、受威脅,或任何受到傷害的風險,你的大腦會立刻準備將一種感受解讀成不舒服、惱人,甚至痛苦的。
當我們感到「足夠」安全的時候,就會產生愉悅。夠信任、健康、受歡迎、風險夠低。每個人對「足夠」的門檻都不同,而且會隨著情況改變。但當我們創造出夠安全的脈絡,我們的大腦就有餘力將任何體感解讀為愉悅。
「脈絡」是你的內在狀態和外在環境的總稱。本章稍後及本書接下來的所有內容,我們將會討論該怎麼創造一種脈絡,讓你的大腦能夠輕易獲得性愉悅。至於現在,你只要認清一件事:一種體感今天感覺很舒服、明天卻沒這麼舒服,這是很正常的,單純是因為脈絡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