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頁| 關於讀書共和國| 大量團購| 索取圖書目錄| Podcast數位傳聲
會員中心 0 FAQ 線上讀者回函
熱門搜尋關鍵字: 官網獨家 小熊點讀 朴相映 一群喵 工作細胞
TOP
首頁> 文學館>文學小說>歐美文學> 暴風雪:托爾斯泰經典小說新譯

暴風雪:托爾斯泰經典小說新譯

出版品牌:櫻桃園文化

作者:列夫‧托爾斯泰

譯者:何瑄、魏岑芳

ISBN:9786269835911

出版日期:2025-05-21

定價:NT$  380

優惠價:79NT$300

促銷優惠 |

新書折扣

內容簡介 |

本書收錄七篇以生死為主題的短篇小說,包括〈暴風雪〉、〈三死〉、〈瓦罐子阿柳沙〉、〈瘋人日記〉、〈人要多少地才夠〉、〈三隱士〉、〈主人與雇工〉。死亡是托爾斯泰一生汲汲探究的問題,他幼年經歷父母早逝、親戚的生老病死,青年從軍目睹戰場士兵的搏殺陣亡,成為父親後送走五位早夭的孩子,打獵時面對動物的死前掙扎……每一個生命走向死亡都是獨立可觀的事件,他細細觀察人面對死亡的行為表現與內心幽微轉折,思索其中的意義,試圖探求「死為何物」的過程中,同時也將之轉化為小說創作的珍貴材料。

這幾篇小說以不同形式、角度來理解「死為何物」,包括迷途旅人徘迴在死亡邊緣的經驗、貴人與凡人甚至非人(樹木)的瀕死感受、人意識到死亡終將到臨的恐懼、人面對死亡的瞬間感悟。托爾斯泰藉由這些走向死亡的生活故事來探索生死奧義,帶我們察覺死亡的形態、感知瀕死者的心理。

值得注意的是,末篇〈主人與雇工〉與〈暴風雪〉的情節相似,卻又富含新意,兩部作品相隔約四十年,彷彿是老年托爾斯泰與青年托爾斯泰的對話。

面對死亡,是托爾斯泰終其一生的課題,也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必修課。

作者簡介 |

列夫‧托爾斯泰(Lev N. Tolstoy, 1828-1910),俄國小說家、思想家,他的文學作品是世界文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也是現實主義文學殿堂的瑰寶,他的宗教哲學與道德觀被稱為托爾斯泰主義,包括簡樸生活、自我道德完善、寬恕一切、不仇視他人、不以暴抗惡等觀點,透過他與志同道合的追隨者在俄國及全世界推廣,影響了包括甘地領導的印度獨立運動,以及二十世紀以來的反戰運動。

出身貴族,父母早逝,少年時期在姑媽的照顧下成長,大學時期思索人生目標後決定退學,回家鄉自學、務農。之後在兄長邀約下從軍,五年的軍旅生涯參與了重要的克里米亞戰爭,親身見證了戰爭的殘酷與非理性,退役後積極參與文藝圈,發表的小說獲得好評,便堅定走向創作之路。史詩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讓他站上世界文學的舞台,接著《安娜‧卡列妮娜》更讓他走向小說藝術的巔峰;在此之後,他醉心探索宗教哲學,一八八○年代是他人生觀的轉變期,發表《懺悔錄》、《我的信仰》等宗教哲學議論文章,身邊漸漸聚集追隨者,開始積極推廣托爾斯泰主義,到了十九世紀末的長篇小說《復活》,大致反映了這時期的心路歷程。最後,他也因為宗教哲學觀與東正教會漸行漸遠,雙方正式決裂。

托爾斯泰曾被諾貝爾和平獎與文學獎提名數次,但晚年的他已經不願獲得任何獎,甚至對外明確表達拒絕。托爾斯泰生前不顧妻子的反對,宣告自己的著作權開放給社會公眾,以便普及閱讀。現在來看托爾斯泰的遺產,應該不單是文學藝術,也不只是思想觀念,還有「托爾斯泰的精神」。

譯者簡介 |

何瑄,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碩士。喜愛文字與旅行,現為兼職譯者,著有童書《成語怪探:沒道理的A、B計畫》上下冊、譯有《外套與彼得堡故事:果戈里經典小說新譯》、《托爾斯泰短篇小說選集II》、《我們》等,另有散文專欄發表於《天下雜誌》「換日線」。

魏岑芳,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學士、碩士,曾獲教育部赴俄交換獎學金,赴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研習一年。現任職於科技業,仍盡力在忙碌生活中持續保有對俄羅斯文學翻譯的熱情。自小從偉人傳記中認識托爾斯泰,有幸學習俄文,並親訪亞斯納亞‧波良納──托爾斯泰的出生、生活與長眠之地,得以更貼近他文字中的真誠與對信仰的探問。譯有《伊凡‧伊里奇之死》、《傻子伊凡》、《對〈鋅皮娃娃兵〉的審判》。

目錄 |

目次:

暴風雪

三死

瓦罐子阿柳沙

瘋人日記

人要多少地才夠

三隱士

主人與雇工

 

【導讀】 托爾斯泰與向死而生的藝術 文/江杰翰

【編後記】 文/丘光

【托爾斯泰年表】

more
書摘 |

◤小說摘文

暴風雪

譯/何瑄

 

1

 

晚上六點過後,我喝完茶,從驛站出發。我已經想不起站名了,只記得位於頓河州,靠近新切爾卡斯克。當我用皮襖與毯子緊緊裹住自己,跟阿柳沙並肩坐在雪橇上時,天色已經黑了。驛站外頭似乎溫暖而寧靜,儘管沒有下雪,卻看不見一顆星星;天空看上去極低,與鋪展在我們面前的潔白雪原相比,又顯得無比漆黑。

雪橇駛經幾座黑黝黝的風車磨坊──其中一座正笨拙地轉動巨大葉片。離開小鎮,我發現道路益發窒礙難行,寒風變得更加猛烈,襲向我的左方,將馬尾與鬃毛全吹向一邊,並將馬蹄與雪橇滑木掃開的雪強勁地捲起又吹散開來。我聽不見雪橇鈴鐺聲響,一股凜冽的寒氣竄入袖口直達背脊,腦中忽然浮現驛站長的勸告──最好不要上路,以免徹夜迷途,凍死在路邊。

「我們不會迷路吧?」我問車夫,卻得不到回應,我把問題說得更清楚些:「那個,車夫,我們到得了下一站吧?不會迷路吧?」

「只有天知道了。」他頭也不回地說:「你瞧,地面風勢多強,都看不到路了。我的天啊!」

「你不如直說,有沒有可能送我們到下一站?」我繼續追問:「我們到得了嗎?」

「應該可以。」車夫回答,他還說了一些什麼,可因為風大,我聽不清。

我不願意折返,可是頂著嚴寒的暴風雪在頓河州的空曠草原上整夜亂跑,感覺實在很糟。此外,儘管黑暗中我看不清車夫身影,可不知為何,我就是不喜歡他也不信任他。車夫縮著腿坐在駕駛座正中央而非側邊,他身材過於高大,聲音懶洋洋的,頭頂的帽子也不像驛站的制服帽──太大了,不停隨風搖擺;他趕馬的方式也不合規矩,雙手握著韁繩,像冒充車夫坐在駕駛座上的僕役。重要的是,不知為何,我就是不信任他,或許是因為他用頭巾包住雙耳──總之,我不喜歡架在我面前的這副彎駝背脊,感覺沒什麼好事。

「要我說,還是回去比較好。」阿柳沙對我說:「這樣亂跑有什麼意思!」

「上帝啊!你瞧,暴風雪刮得多厲害!完全看不到路了,眼睛都睜不開了……我的天啊!」車夫抱怨道。

我們走了不到一刻鐘,車夫便勒住馬,把韁繩交給阿柳沙,艱難地移動雙腿離開座位,跳下雪橇尋找道路,寬大靴子踩在雪地發出咯吱咯吱聲響。

「怎麼了?你去哪裡?迷路了嗎?」我問道,可車夫並未回答我;他轉過頭,避開刺目的寒風,離開雪橇向外走去。

待他回來,我又問:「如何?找到路了嗎?」

「什麼也沒找到。」他脾氣忽然變得暴躁,語氣很不耐煩,好像迷路是我的錯。接著又慢吞吞地將大腳伸進前座,戴著結凍的手套分開韁繩。

「接下來怎麼辦?」我們重新上路時,我開口問。

「還能怎麼辦?就看上帝帶我們去哪了。」

於是馬兒繼續拉著我們小跑前進,牠顯然已卯足了全力,駛過的地方有些積雪深達四分之一俄尺,有些則是脆弱光滑的冰層。

儘管天氣寒冷,衣領上的雪花卻快速融化;地面風勢逐漸增強,天空開始稀稀落落飄下雪來。

顯然,只有上帝知道我們身在何方,因為我們又走了一刻鐘,連個里程標都沒看到。

「那個,你覺得呢?」我又問車夫:「我們到得了驛站嗎?」

「到哪一個驛站?如果我們掉頭,讓馬兒自己跑,牠們會帶我們回去;繼續前進可就難說了,我們只會害死自己。」

「嗯,那就回去吧。」我說:「確實如此……」

「那麼,回去嗎?」車夫再問一次。

「是,是,回去吧。」

車夫鬆開韁繩,馬兒跑得更快了。儘管我並未察覺已經掉頭,但風向變了;不過片刻,透過飛舞雪花,我又看見那幾座風車磨坊。車夫努力打起精神,跟我們聊起天來。

他說:「不久前,有輛雪橇從另一處驛站返回。他們在草垛裡過了一夜,直到早晨才抵達。幸虧他們躲在那些草垛裡,不然所有人都會凍死──天氣太冷了。可還是有個人凍傷了腿──三週後死亡。」

「現在沒那麼冷,風雪也小一點了。」我說:「可以繼續趕路嗎?」

「氣溫雖然回暖,可還在下大雪啊。現在回頭,看起來比較容易,其實風雪更強勁。假如是郵差,或許還能按照自己的意願繼續趕路;可讓乘客凍傷了──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後我該如何向先生您交代呢?」

 

2

 

這時,我們身後傳來一陣三駕雪橇的鈴鐺聲,它們很快便追上我們。

「這是特快雪橇的鈴鐺聲。」車夫說:「這種鈴聲全驛站獨一無二。」

確實,第一部雪橇的鈴聲順風傳來,清晰可聞,無比優美:純淨、響亮、低沉,還有輕微的顫音。後來我才知道,這種三鈴繫法源於獵人的習俗──將聲響悅耳的大顆鈴鐺擺在中間,與兩邊的小鈴鐺組成三度音。這種三度音和顫動的五度音於空中相互應和,在空曠荒涼的原野中出奇悅耳、動聽。

車夫說:「特快雪橇來了。」當三輛雪橇的領頭雪橇趕上我們時,他高聲問後方車夫:「路況怎樣?還能走嗎?」可對方只顧著吆喝趕馬,沒有理他。

特快雪橇經過我們身邊,鈴聲旋即隨風而逝。我的車夫應該覺得尷尬,對我說:「我們走走看吧,先生。他們才剛駛過,轍印還很鮮明。」

我同意了。我們再次掉頭,頂著厚重積雪,逆風緩緩前進。我盯著道路側邊,以免偏離那幾輛雪橇留下的轍印。大約走了兩俄里,轍印還很清晰,後來只看得出雪橇滑木留下的淡淡痕跡,很快地,我就分辨不出是轍印抑或是風吹起的一層雪了。因為一直注視著滑木濺起雪花的單調景象,我眼睛都花了,便改為看向前方。

第三個里程標我們還看得見,卻怎麼也找不到第四個。我們仍如同先前一般行駛,忽而逆風、忽而順風,時而向左、時而向右。最後,車夫說我們偏右了,我卻說偏左;而阿柳沙肯定地說,我們又走回頭路了。我們又停下來幾次,車夫伸出那雙大腳,爬下雪橇去找路,卻徒勞無功。

有一次我也走下雪橇,好似看見一條路,想探探真假。可我頂著風艱難地走了五六步,便判定到處都是相同的白色積雪,道路只是我的錯覺而已──但這時我已經看不到雪橇了。我喊叫起來:「車夫!阿柳沙!」然而,我感覺自己一開口,聲音就被風捲走,瞬間吹散了。

我走回雪橇原本停留的地方──它不見了;我又向右走──同樣不見蹤影。現在回想起來都還有點不好意思,當時我用高亢、尖銳、甚至帶點絕望的聲音又叫了一次:「車──夫──!」然後發現他就在我兩步之外,黑漆漆的身影,手拿鞭子,頭上的大帽子歪向一邊,忽然出現在我面前。

他領我回到雪橇邊。

「幸好天氣不冷。」他說:「要是遇上嚴寒──那就糟了!我的上帝啊!」

「放開韁繩,讓馬帶我們回去吧。」我坐上雪橇,說:「回得去吧?車夫?」

「應該可以。」

車夫鬆開韁繩,用鞭子在轅馬的轅鞍上抽了三下,我們再度出發。走了約半小時,忽地前方又傳來熟悉的三道鈴聲;與上回不同,這一次是朝我們迎面而來。還是先前那三部雪橇,已經卸下郵件,後方還拴著幾匹馬,正要返回原驛站。三匹高大的馬兒拉著特快雪橇,伴隨清脆鈴聲,疾馳於前頭。一名車夫坐在駕駛座上,精神奕奕地吆喝駕馬;後方的空雪橇各有兩名車夫,他們坐在座位中間,開心地大聲交談。其中一人抽著煙斗,被風吹旺的火光照亮他部分面容。

看著他們,我為自己不敢上路感到羞恥,我的車夫或許也有同感,因為我倆異口同聲道:「跟著他們走吧!」

 

(本文摘自《暴風雪:托爾斯泰經典小說新譯》)

 
more
詳細資料 |

書籍代號:CL007

商品條碼EAN:9786269835911

ISBN:9786269835911

印刷:單色

頁數:272

裝訂:平裝

| 同類型書籍 |
變形記及其他:卡夫卡中短篇小說選【逝世百年紀念.德語文學名家新譯精選】(首刷限量:Aura微光咖啡聯名設計,卡夫卡擬人化「厭世酸酸」濾掛咖啡)
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三版)
鹽的代價
傑克:基列系列第四部,美國當代文學經典《遺愛基列》續作
公開的祕密:諾貝爾獎得主艾莉絲•孟若短篇小說集12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