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忘了帶走的——
我窗前的
明月
安貧逍遙,寫盡日本的精髓
享譽世界的「詩僧」良寬
良寬,日本江戶時代最負盛名的詩僧,以俳句、和歌、漢詩與書法四絕,活出了詩意人生。本書精選其代表作共500首,依創作形式與人生階段細緻編排,展現他從山中草庵到人間交遊的心靈軌跡。
這不僅僅是一本詩選,更是詩人真實生命的流轉。他以簡淨語言書寫自然、人情與禪意,詩句如風、如月,如孩童的手毬,真摯無偽。無論是與童子遊戲、與友人唱和,或獨坐庵中望月、雪夜沉思,他的文字始終洋溢著慈悲與自由。
川端康成曾讚譽良寬是日本精神的象徵。陳黎與張芬齡以深厚詩學素養譯註導讀,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走進這位詩僧澄澈寬廣的內在世界。
「認識一個良寬,等於認識日本人心中的千千萬萬良寬。」——鈴木大拙(禪學家)
「良寬的詩歌和書法,皆超脫了江戶後期,從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日本近世的習尚,而臻於古代的高雅之界;直至現在,其書法和詩歌仍深受日本人民珍愛。」——川端康成(作家)
良寬(1758-1831)
日本江戶時代後期詩僧,號「大愚」。自幼聰慧,精通和歌、俳句、漢詩與書法,成年後出家為曹洞宗禪僧,曾隨名師修行十二年,悟道後歸隱越後家鄉,過著清貧簡樸的生活。他不立門庭,寄居草庵,坐禪修行,流轉山野,時而下山至鄰近村裡托缽乞討,與村童玩手毬、唱歌同樂,與農人共飲,暇餘時創作。他的詩風純樸自然,語言平易,情感真摯,展現出濃厚的人情味與禪意,深受世人喜愛與推崇。
陳黎
詩人,翻譯家。著有詩集,散文集,音樂評介集等二十餘種。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台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時報文學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等。2005年獲選「台灣當代十大詩人」。2012年獲邀代表台灣參加倫敦奧林匹克詩歌節。2014年受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
張芬齡
詩評家,翻譯家。著有《現代詩啟示錄》,與陳黎合譯有《辛波絲卡詩集》,聶魯達《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精靈:普拉絲詩集》,《拉丁美洲現代詩選》,《微物的情歌:塔布拉答俳句與圖象詩集》,《萬葉集:369首日本國民心靈的不朽和歌》,《古今和歌集:300首四季與愛戀交織的唯美和歌》,《星羅萬象一茶味:小林一茶俳句500首》等三十餘種。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小品文獎,並多次獲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2017年與陳黎同獲「胡適翻譯獎」。
編譯序:天上大風,良而且寬
——俳句、和歌、漢詩、書道四絕的詩僧良寬
【俳句110首】
新年之句
春之句
夏之句
秋之句
冬之句
無季之句
【和歌240首】
住居不定時期(1790-1796,33-39歲)
五合庵時期(1796-1816,39-59歲)
乙子神社草庵時期(1816-1826,59-69歲)
木村邸內庵室時期(1826-1831,69-74歲)
與貞心尼唱和歌作(1827-1831,70-74歲)
【漢詩150首】
五合庵時期(1796-1816,39-59歲)
乙子神社草庵時期(1816-1826,59-69歲)
木村邸內庵室時期(1826-1831,69-74歲)
時期不明者
陳黎、張芬齡中譯和歌俳句書目
山村
盡淹沒於蛙鳴
聲中……
☆山里は蛙の声となりにけり
夏日薰風
把一朵白牡丹
送進我湯裡
☆青嵐吸物は白牡丹
我的愛情啊
彷彿用葫蘆捕泥鰍
一按即滑走
☆我が恋は瓢で泥鰌を押す如し
小偷忘了帶走的——
我窗前的
明月
☆盗人に取り残されし窓の月
莫懷疑——
雪花的顏色即
佛法的顏色……
☆疑ふな六出の花も法の色
伊勢海邊
波靜——
啊,真想聽
春浪說
古昔事……
☆伊勢の海浪静かなる春に来て昔の事を聞かましものを
晚風中
芒草花上
露珠
亂舞,秋月
踟躕
☆夕風に露はこぼれて花薄乱るる方に月ぞいざよふ
我身如
浮雲
無牽掛之事——
風怎麼想,
我怎麼漂泊!
☆浮雲の待事も無き身にしあれば風の心に任すベらなり
長長的春日,
跟孩子們
玩手毬——
啊,一天
又過去了
☆霞立つ永き春日を子供らと手毬つきつつこの日暮らしつ
春來,
眾樹
花綻放——
隨去年秋天紅葉
凋逝的孩子們
卻不會回來
☆春くれば木木のこずへに花は咲けども紅葉ばの過ぎにし子等は帰らざりけり
這些白雪
是多麼
無情之物啊,
居然在君要來之日
下個不停……
☆心なき物にもあるか白雪は君が来る日に降るべき物か
如果我們的心
不變,我們將像
攀纏的地錦
永在一起,一千年
八千年……
☆心さへ変はらざりせば這ふ蔦の絶えず向かはむ千代も八千代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