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巿場,去死吧》之後,累積十七年香港沉鬱
詩人陳滅移台,抒寫離亂香港的辛冽
香港苦笑但你不會看得出
它永遠,一副官方批准了的臉
——〈香港的吻,和人民〉
「爍金為刃、凝土為器、氣湧成歌」
——鴻鴻序
「香港的味道為何?無須心虛,《離亂經》其實遍拾皆是。從前一個時代的批判,到後一個時代的緬懷;從高歌到哽咽,還有許多,可嘆是離開了才可能盡情訴說。香港文學不會止步於此,但在《離亂經》之後,勢必要翻向下一章了。」
——鴻鴻.推薦序
大廈的價格飛揚
工作的人們想著
面對世界的瘋狂但自己瘋狂不起
無法不變得正常
——大廈的人們總想像瘋狂
——〈大廈輓歌〉
何處是人們夢想中的香港?
理想是什麼都留給夜車去闖
但司機放棄找續——他放棄的已經夠多
八達通嚴謹、可恨也只有它在意
處處記錄人民比貨幣更無從的流浪
——〈香港有落〉
但願香港歸來
實際是去得更遠
去吧香港,去如浪
萬化皆謳歌引證你倔強
香港你應該倔強
——〈香港倔強秘境〉
陳滅(陳智德),香港出生、成長,臺灣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及博士,師承梁秉鈞(也斯)教授,從事香港文學研究。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助理編輯、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客座副教授,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著有論著《根著我城:戰後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學》、《板蕩時代的抒情: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散文集《樂文誌》、《地文誌》、《抗世詩話》、詩集《市場,去死吧》、《低保真》及詩選集《香港韶光》等等。
創作歷程由八、九〇代開始,1985年獲第十二屆青年文學獎「新詩初級組」第三名,1986-88年在《公教報.青原篇》、《突破》開始發表詩作、散文和小說,1992年獲東海文藝創作獎「新詩組」首獎,1994年獲八十二年度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社會組散文類佳作」,1996年與樊善標、杜家祁等十四人共同創辦《呼吸詩刊》,2001年與葉輝、崑南、廖偉棠創辦《詩潮》,2012年獲選為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之香港作家,2014年憑《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獲「第七屆香港書獎」,2015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藝術家獎(藝術評論)」,2019年憑《板蕩時代的抒情: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獲第十五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文學評論組雙年獎」。
序:汽笛再響,迷霧中仍有我──讀陳滅《離亂經》/鴻鴻
卷一、離亂經
睡痴鳥
無聲譜
香港茶餐廳
離亂經
空心的城
呢喃雨
半途短暫,但無限
台北雨
玻璃門
霧港話別
幻夢如真歌
卷二 香港給我的信
香港斜巷
香港浮沉
香港的吻,和人民
香港入雲
香港極力去遺忘
香港若夢
香港千萬人家
香港倔強秘境
香港未睡
香港給我的信
卷三 我不知道香港往哪一個方向吹
催淚的記憶
看不見的星宿
香港的掙扎
香港的抒情
香港的流動
香港的婦女
香港的輪廓
無歌的香港
一個人的香港
我不知道香港往哪一個方向吹
復刻香港
卷四 十四行詩二十二首
不良時代
重見渡輪
隱沒的水晶
藍色小馬夢
奇幻的城
藝文款款丹
時雨滋潤的島
香港縹緲已盡往心際幻化
山雲我夢
盂蘭舊話
九龍公園之中國花園──擬南來詩人
瓶中十四行──致楊牧
時代的報告──記2016南亞地震
丸月臨歧
秘密香江
舞者之葉
幻象銷盡
香江晚影
雲影莫名
讀者的目錄
灰色軌跡
積木校園
卷五 加鹽的咖啡
加鹽的咖啡──紀念也斯先生
咖啡曲
玻璃曲
蟲類的鬥爭
雲彩的味道
劇痛春啼
看不見的六四
貓踫翻了酒瓶
凌亂屋
藍色的結他手
父親變了宇宙人
卷六 發了一場香港夢
香港韶光
發了一場香港夢
顛簸時代
中老年大廈
大廈輓歌
水滴史
香港有落
客途旺角
香港冷了
紙香港
卷七 粵劇詩箋
幽蘭默禱—《雙仙拜月亭》
石上流泉—《獅吼記》
烽煙五內—《龍鳳爭掛帥》
澄明感通—《洛神》
青鳥脫穽 —《再世紅梅記》之「脫穽救裴」
後記:超越、無語的呢喃
附錄:創作年表簡編(1985-2025)
大廈輓歌
窗戶鑲嵌在大廈
它想飛去但飛不動
不知被什麼纏繞,纏繞
人們在被壓縮的居所內
以歌唱想像飛翔
燈泡也鑲嵌在大廈
亮麗卻閃不動
它想熄滅但滅不了
大廈居民的生活、工作也同樣
想念著街上抗爭的人們
窗戶飛吧!但它飛不動
它無法擺脫大廈
一切未睡的、無夢的人們
想念著升降機
飛去,但總飛不動
大廈的價格飛揚
工作的人們想著
面對世界的瘋狂但自己瘋狂不起
無法不變得正常
──大廈的人們總想像瘋狂
大廈的人們最懂得傷感但何必透露
升降機刻印著他們的傷痕
大廈的價格飛揚
大廈的人們也知道它換算著
人們昔日未能估量的創傷
人們知道,真正上升的到底是什麼
按揭、利息、售價或者工資原來都歇力
把自己分別出;但人們心知那意思不都是一樣!
如同政客總以為人們都不懂政治
──所以他們也毋須太有技巧地去欺騙
香港就這樣變得很容易
意思是變得太隨便或是已放棄?
只太容易發笑或變得憤怒
想不透為什麼無法平伏
纏繞的一切,只有人們居住的大廈知道
大廈想發笑但它總是緘默
它不會告訴你價格何時再上升
大廈大廈它以為人們都很喜歡它
居民想苦笑,想苦笑就立刻苦笑吧!
只有這一事可以自主遂意
最後知道看錯了不是窗戶鑲嵌在大廈
而是人們被鑲嵌在大廈
發著光,耗用自己以血汗沉澱出的工資
人們想飛去但就是飛不動
只有在欣賞煙花時化作一束燈光
感到片刻的浪漫但很快發現自己
被鑲嵌在另一幢大廈參與那「幻彩詠香江」
像成為廣告,人們感到噁心但不能表露
隨著一晃一晃的燈光,人們笑著,笑著
人們竟無法不順從地參與,就像進入了潮流
最重大的失去自主不是被奴役
而是喪失對不自主的認知,或至少掙扎
就像大廈的下一代都不再稱自己為大廈
當上一代被拆卸、被發展、被保育
大廈不知自己拆卸後會否上天堂
會的,就像有信仰的行善人
也許大廈會留下它不滅的靈魂?
像它所哺育的居民
逃不出一再遷徙的命運
離去前不禁回頭、躑躅,再回望:
分解前的大廈變換神態
剎那間凝固了居民的靈魂
大廈飛吧!但它飛不動
它把飛翔的責任留給了我們
居民殷切呼喚它入夢:
大廈再見,就這樣再見
大廈再見,就這樣再見
(2011.10)
一個人的香港
雲散,有沒有現出香港的心?
霧散,只暴露人民的心
燈號凌亂,燈燼寂寥
香港什麼時候漸變無心?
已脫落的由汽車承載
直至街道成灰
香港就此煙消雲散
因為一個人的心不算是心
一個人的香港不算是香港
獅子下山,皇后失業
大道空餘無法投遞書信
筆劃間有腳步和蜿蜒的路
有硝煙、書頁和傷痕
有列車、蝙蝠和食物
潛入手機永為影像
盼待文字倜儻呼應
一介蕭索未墜天星
但香港請別如此看我
雲散,有沒有現出香港的心?
霧散,可留下勞動者的剩餘價值?
幸見香港影像有笑靨永恆
但一個人的永恆不算是永恆
一個人的香港不算是香港
(2022.03)
山雲我夢
列車載雲歸去,誰殘留心緒
喚眾多不耐煩的下班者儆醒?
影子殘留舊物我們腳踏不碎
只踏碎萬千喚不回的幻景
啼鳥常入我夢,山雲離我城遠去
驀見眾人形影不離共對的香港
殘缺人面如幻燈怕遇強光萎褪
不怕變幻只怕那「幻彩詠香江」
以幻彩泯滅香江的色彩,不自主
不覺察眾人勞苦憂患未了暗淚垂
紫荊花等待我們撫慰它好去入睡
白雲也詢問我們歸期但未有期
列車如再開行盼與我夢共馳騁
寄語燕雀遠飛前先啣去我們的影
附記:本詩題寄許翔威的現代音樂作品《六月詩》之「山雲」。該作品為長笛與結他二重奏,2013年6月6日晚於香港大會堂劇院演出時,我與另一詩人洛楓參與詩歌朗讀。
(2013.05)
瓶中十四行──致楊牧
不知那彼岸此岸
可有你懷念的陳世驤
一九三零年代京派北平
六零年代學運柏克萊
是否同處一個塵世?
但知喧嚷中幾番倜儻
都從你深靜的花蓮開始
不知那彼岸此岸
如何教你耿介蘊藉詩才
竟闖進幻彩詭譎香江
幸有一域清水灣迴盪近岸鳥語
回應你更深邃的山風海雨
或許紛亂中幾番憂世抒情
仍自你幽澹的花蓮超越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