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頁| 關於讀書共和國| 大量團購| 索取圖書目錄| Podcast數位傳聲
會員中心 0 FAQ 線上讀者回函
熱門搜尋關鍵字: 官網獨家 小熊點讀 朴相映 一群喵 工作細胞
TOP
首頁> 人文社科館>商業財經>經貿理財> 富士坑:美國製造的真實故事

富士坑:美國製造的真實故事

出版品牌:感電出版

作者:勞倫斯・塔巴克

譯者:方佳馨

ISBN:9786267523377

出版日期:2025-07-02

定價:NT$  550

優惠價:79NT$435

促銷優惠 |

新書折扣

內容簡介 |

赴美投資的背後,遠比你想像得更複雜!

本書揭示,台灣企業在全球政治與資本博弈中,

如何成為主角,卻也可能被當成籌碼?

 

作家 顏擇雅——導讀

資深媒體人 陳鳳馨——推薦

 

《經濟學人》直指美國陷入工業幻想的當下,

全球政府正端出補貼、政策與減稅牛肉,力拼製造業回流;

但這些計畫真的是機會?還是包著黃金的陷阱?

 

這本書對所有關心科技產業、境外設廠與全球供應鏈風險的人來說,

是一記警鐘,也是一次現實撞擊。

為什麼一場百億美元等級的「美國製造」計畫,

會一步步變成沒有加害者的騙局。

 

時間來到2018年6月,威斯康辛州的一片農地上,舉行一場盛大的動土典禮。

美國總統川普、州長沃克,還有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齊聚一堂。

前一年,富士康承諾投資100億美元,創造13,000個工作機會。

川普在動土儀式上豪情萬丈,稱這將是「世界第八大奇景」,標誌著「美國製造」的復興。

 

這一刻,威斯康辛州彷彿看到了希望:一個沒落的工業州,即將成為下一個矽谷。當地居民期待穩定的工作,地方政府憧憬稅收和經濟繁榮。然而時間來到現在,如果你親自走訪芒特普萊森特,你會看到什麼?一片空曠的園區,幾棟孤零零的建築,還有尚未兌現的承諾。富士康的實際投資只有6.72億美元,僅為承諾的6.7%。創造的就業機會只有1,454個,遠低於先前喊出來的目標,更別說富士康自己的營運目標。2023年,富士康將部分土地賣給了微軟。

 

\\\台灣企業從沒像現在這樣,需要掌握台美文化差異///

 

書中揭露,富士康的補貼模式很大程度上變成了企業與顧問公司之間的利益輸送,而非對勞動者和社區的投資。當這項投資計畫失敗時,沒有人承擔責任——州長繼續競選,企業繼續尋找下一個補貼機會,留下的只有失望的居民和蚊子工廠。但這本書要說的,不是富士康如何欺騙美國,而是一個更深層的問題:當政治與產業鏈上下交相賊,赴美投資遠比你我想像得更複雜,當地方政府用天價補貼換取「榮景」,我們能否看懂其中的鋩鋩角角。

 

富士康在威州的故事可能已經結束了,但赴美擴大投資設廠的故事才剛開始。川普重返政治舞台,台積電宣布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總投資金額1650億美元),不只是台積電,環球晶、廣達、緯創、緯穎、英業達、仁寶、和碩等科技製造大廠,當然還包括本書的主角鴻海,許多台灣企業將加碼在美國投資或設廠,提高在美國的生產比重。部分台廠正在擴大廠區、購買機器設備、並尋求更高的營運資金。

 

顏擇雅推薦:「美國很難得有一個聯邦、州、郡、村每一級政府都牽涉到的失敗招商案,主角竟然是台商,還寫成一本書。如今赴太平洋對岸投資的台灣製造商,已比當年多很多。台灣人從沒像現在這樣,需要掌握台美文化差異。光這點,就構成現在需要閱讀《富士坑》的一大理由。」

 

\\\對台灣企業與投資人來說,這本書的警訊非常清楚///

 

1.跨國企業進駐美國,不代表能逃離中國供應鏈

2.美國市場不是企業的天堂,而是高風險戰場

3.全球供應鏈與台灣企業的國際戰略警示

 

我們正站在同樣的十字路口。美國開出史無前例的補貼計畫、喊出「去中化」、宣稱要重建製造業。台灣企業看似搭上順風車,但實際上,很可能正被捲入下一場「高成本、高風險、低回報」的全球實驗。恐怕,問的不是「要不要去美國」,而是——我們準備好面對「美國現實」了嗎?

作者簡介 |

勞倫斯・塔巴克Lawrence Tabak

資深記者,居住於美國威斯康辛州的麥迪遜市。他自學生時代起便開始撰寫文章,作品見於《紐約時報》、《大西洋月刊》、《Fast Company》等知名媒體。塔巴克對富士康在威斯康辛州的投資案進行深入調查,最初以系列報導的形式發表,後來集結成書。

譯者簡介 |

方佳馨

  陽明大學醫放系畢業,股齡二十年。與編輯結婚後半身踏入出版業。

目錄 |

導讀 沒有加害者的一場騙局/顏擇雅

 

前言 我們每天都在被富士「坑」

富士康威斯康辛計劃時間軸

 

第1章 夢想新居幻滅

第2章 富士康進軍美國:夢想還是騙局?

第3章 富士康又畫了什麼大餅?

第4章 誰做的電視

第5章 土地掠奪:居民的抗爭

第6章 拉辛——鏽帶的典型縮影

第7章 TIF重鎮謝拉德

第8章 猴猴做代誌

第9章 瓦西里.列昂惕夫與投入產出經濟影響分析

第10章 「飛鷹」盤旋下的經濟幻象

第11章 富士康的瘋狂茶會

第12章 閃閃發光的海市蜃樓

第13章 點石成空術:當政府自封經濟預言家

第14章 風兒似乎把不祥之物帶進城了

第15章 從地方發跡的貪婪

第16章 蠱惑人心的TIF

第17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

第18章 深入富士坑

第19章 從輪迴到覺醒

 

後記 新合約

more
書摘 |

第2章 富士康進軍美國:夢想還是騙局?

 

2017年7月26日,白宮東廳舉行的活動氣氛異常尷尬。沃克看起來特別不自在,也許是站在川普身邊的緣故,而川普在2016年總統選戰時,曾毫不留情狠狠批評沃克及威斯康辛州的經濟狀況。沃克一再把「富士康(Foxconn)」講成「富士坑(Fox com)」,還鬧出堪比《王牌大間諜》(Austin Powers)的蠢事——他自信滿滿地宣布:「這個計劃價值非常驚人:1千萬美元!」站在一旁的眾議院議長萊恩立刻拍了拍他的肩膀小聲提醒,沃克這才慌忙改口:「我是說100億美元!」接著,他又把富士康旗下的夏普誤認為夏普的競爭對手索尼(Sony),讓整場活動更加滑稽可笑。

郭台銘演講的濃重口音則帶來另一重挑戰。他不斷提到「AI、5G、AK生態系」,讓現場聽眾摸不著頭緒。我後來才搞清楚,AI指的是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5G代表更快的數據傳輸(也就是更快的網速),而他口中的「AK」其實是「8K」——意思是電視螢幕上每平方英寸的像素數更多,也就是更高的畫質。但⋯⋯這怎麼就成了一個「生態系」?

媒體隨即大肆吹捧這項計劃。報導指出,富士康將投資100億美元,創造一萬三千個「能養家餬口」的工作機會,並生產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消費電子產品:比鄰居家還要大的電視。威斯康辛州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密爾瓦基哨兵報》(Milwaukee Journal Sentinel)以〈富士康時代在威斯康辛啟動〉為標題,將此事件渲染為一場重大突破。州長沃克在密爾瓦基舉行慶功宴,他興奮地向群眾宣告:「這將向全世界宣示——我們成功了!」他激動的情緒甚至反映在活動紀念徽章上,徽章上印著:「歡迎來到威谷」(Welcome to Wisconn Valley,注:就是威斯康辛、富士康,加上矽谷的意思)。這個名稱象徵富士康的進駐將促成一個科技產業聚落,與矽谷分庭抗禮。為了換取這項投資,威州政府承諾提供30億美元的激勵補助,當地各級政府也投入大筆資金來支持計劃。商業選址領域的權威雜誌《選址雜誌》(Site Selection Magazine)迅速推出長達十頁的專題報導,標題為〈大獎入袋〉,將富士康投資形容為重大勝利。在產業選址領域,經濟發展計劃能在白宮正式宣布極為罕見,甚至讓人興奮到忽略計劃本身的細節。隔天,專門探討選址決策的Podcast幾乎只圍繞這場活動本身大談特談,而非投資案的實質內容。同一時間,威州議會民主黨領袖戈登.辛茲(Gordon Hintz)內心一沉,他原本期待在2018年的州長選舉擊敗沃克,但此刻,這個希望正在破滅。「當時我的想法是——完了,我們輸定了。」2019年,他這麼跟我說。

富士康並不是無緣無故突然對美國製造業展現興趣。這與川普的競選承諾完美契合——他承諾要重振美國製造業,同時揮舞關稅大棒,懲罰那些將生產線外移的企業。川普對於貿易平衡一事無比執著,然而,無論美國向中國出售多少噸黃豆,都無法與中國製造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大量湧入美國市場匹敵,尤其是大尺寸電視這類高價商品。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能在威斯康辛生產、組裝電視螢幕,這將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的一大步。

早在2016年4月20日,川普就曾在印第安納波利斯(Indianapolis)的印第安納州立博覽會場(Indiana State Fairgrounds),面對四千名支持者舉辦造勢晚會。當時,他提到一段在網路上爆紅的影片,由暖通空調製造商開利(Carrier)的一名當地工人用手機拍攝。影片中,一名經理對著大批員工宣布:「為了保持競爭力,並確保公司長遠發展,我們最好的選擇,就是將印第安納波利斯廠的生產線遷往墨西哥蒙特雷(Monterrey)。」話音剛落,現場立刻響起一片憤怒的叫喊與哀鳴,甚至罵聲不斷。

川普對現場群眾表示,他之所以特別關注開利,是因為「這是一個典型案例」。開利早在1970年代末就被獲利豐厚的聯合技術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收購,如今卻決定將生產線外移。「當然,我還可以談談福特(Ford),大家都知道,它們正大規模把生產線轉移到墨西哥;納貝斯克(注:Nabisco,著名的餅乾和休閒食品品牌)也正在把巨大工廠遷至墨西哥。」接著,他預演了未來當上總統後的日常抱怨風格:「我坐在家裡看新聞,結果看到開利裁掉了一千四百名員工!」

川普承諾拯救這些工作,並全面振興藍領階級的就業機會——這個承諾幫他贏得了關鍵的「鏽帶」選民,最終助他當選總統。至於那些開利的工作呢?聯合技術公司毫不掩飾地照樣把生產線轉移到墨西哥,即便該公司獲得州政府提供的700萬美元減稅補助,也未改變決定。2018年1月,剛被裁員的開利員工蕾妮.艾略特(Renee Elliott)接受路透社(Reuters)採訪時說道:「是啊,他(川普)救了一些工作,沒錯,他做到了。但他沒救到我的工作,他沒救到製造業的工作。他救的是辦公室人員,懂嗎?」艾略特曾在2016年的總統大選中支持川普。

後來,在某次訪談中,川普依然無視現實,憶述自己曾把白宮幕僚長萊恩斯.蒲博思(Reince Priebus)叫來,對他說:「給我一份宣布要搬離美國的公司清單。我可以親自打給他們,每通電話五分鐘,他們就不會走了,OK?」

川普剛上任時,白宮宣布成立「創新辦公室」(Office of Innovation),由女婿賈瑞德.庫許納(Jared Kushner)領導,目標是吸引亞洲企業在美國設廠。回應來得又快又耐人尋味——甚至在川普正式就職之前,日本軟銀(SoftBank)董事長孫正義便現身川普大樓(Trump Tower)大廳,承諾投資500億美元。當時,軟銀正積極推動旗下電信公司Sprint與T-Mobile的合併案,孫正義顯然心繫這場交易,並公開表示自己期待「一個放寬監管的時代」。他手裡拿著一張紙,上面印有軟銀的製造合作夥伴——富士康的標誌。媒體問到富士康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時,軟銀含糊其辭,只說正在「評估美國的投資機會」。接下來幾年,軟銀確實透過創業投資基金在美國大舉投資,其中包括向陷入困境的WeWork商業不動產公司投入185億美元。然而,這類投資對美國製造業的就業幾乎沒有影響。就在川普就職典禮的兩天後,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也對外宣布,他將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計劃雇用三萬至五萬名員工,但對具體的投資內容卻隻字未提。

2017年7月,白宮正式宣布富士康投資案的前後,一場緊鑼密鼓的角力戰已在幕後展開。早在年初,富士康便聘請了全球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安永負責選址評估。安永的選址與投資激勵專家布萊恩.史密斯(Brian Smith)負責起草需求建議書(Request for Proposal,簡稱RFP),並發送給符合條件的經濟發展機構。到了3月,史密斯聯繫了威斯康辛經濟發展局WEDC(內部人士私下稱為「小雞雞」Wee-Dick)的高級職員科爾曼.派弗(Coleman Peiffer),並提出一項計劃:富士康初步需要40英畝的土地,並有機會擴展至750英畝,計劃創造兩千個就業機會。對WEDC這類機構來說,這無疑是一項大案子,畢竟能創造數千個就業機會的投資計劃並不多見。一開始,WEDC為這項計劃取了一個代號:「大計劃(Project Grande)」,這個代號可能反映它們高度重視此事,或是象徵這筆交易的龐大規模,又或者⋯⋯只是某位官員最愛的星巴克飲品尺寸。當然,其他州政府與經濟發展機構也收到了相同的需求建議書。美國各地幾乎都有這類機構,主要由州政府或地方納稅人資助,負責吸引投資、促進經濟發展。

拍賣會正式展開。隨著競標漸漸白熱化,這項產業開發計劃的規模也在不斷膨脹。在初步需求建議書發出一個月後,WEDC接到創新辦公室的通知:這筆交易的規模比最初宣稱的大得多——投資額暴增至100億美元,並承諾創造一萬個就業機會。如果這個計劃在此之前還沒有被州長沃克列為最優先事項,那麼現在絕對是當務之急。沃克的政治生涯幾乎建立在「創造就業」的承諾之上,2010年,沃克首次競選州長之際,對自己推動經濟增長一事自信滿滿。在他看來,這套促進經濟的「成功方程式」再簡單不過:把企業稅砍到幾乎為零,拔除所有「官僚障礙」(包括環保監管),將州立經濟發展機構從商務部拆分出來(後來他乾脆直接廢了商務部),然後親自掌控WEDC,成為機構主席。他預計,在他的領導下,WEDC將兌現他的競選支票,在四年內創造二十五萬個就業機會,讓他成為共和黨內的經濟奇蹟締造者。然而,現實遠沒有他想像的那麼簡單。即便2010年至2017年全美的經濟持續擴張,七年過去,他仍然遠遠達不到自己當初許下的二十五萬就業機會承諾。

富士康的競標很快就達到威斯康辛州前所未見的高度,競爭對手多達七個州。2017年5月5日,沃克在白宮與富士康高層會面,這場會議不僅促成了額外的競標,還讓富士康代表團親赴威州,實地考察選址。到了5月底,威斯康辛州端出一份價值12億5千萬美元的激勵方案,平均每創造一個工作機會的成本高達12萬5千美元,遠高於全國標準。但這場競標仍未結束。沒多久,部分州開始認為這筆交易「代價過高」,俄亥俄州等競爭者選擇退出。

2017年6月初,為了爭取富士康,州長沃克與核心幕僚租用了密爾瓦基西北互惠保險公司(Northwestern Mutual Insurance)的私人飛機飛往日本大阪,考察富士康從夏普手中收購的大型LCD面板廠。這趟出差花了納稅人37,500美元。這場參訪顯然讓沃克印象深刻,回到美國後,他立刻將威斯康辛州的出價提高至22億5千萬美元。但這場競標仍未結束,密西根州成了最積極的競爭對手。隨著2018年州長選舉逼近,沃克不可能輕易讓這筆交易溜走。一份經濟影響報告指出,富士康的工廠將帶來龐大的附帶經濟效益,於是沃克和州政府團隊再次提高出價。2017年7月12日,沃克與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在拉辛會面,並在沃克的個人信箋上手寫了一份協議。根據這項協議:威斯康辛州將提供高達30億美元的補助,其中包括對富士康工資總額17%的退稅,以及對其資本投資的10%退稅。富士康則承諾投資100億美元,用於工廠建設與設備採購,並雇用一萬三千名員工。然而,工廠的具體選址仍未確定。

一開始,富士康只要求40英畝的土地,但到了5月,需求已經擴大到200英畝。6月中旬,地方經濟發展機構接到通知,富士康的主要供應商將隨後進駐,因此選址範圍需要超過1,000英畝,才能容納這些企業。到了7月中,富士康再度提高要求,並告知選址官員,它們不只是要建工廠,還計劃打造一座「智慧城市」,因此需要2,300英畝的土地。這座「智慧城市」不僅包含工廠,還會有住宅區、人工湖,甚至還有優雅的噴泉。根據富士康深不可測的官方說法,這個計劃將「透過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改變建築數據分析方式,推動智慧建築與智慧城市技術發展,實現舒適、安全與永續的目標。」

簡單來說,這座城市不只是生產螢幕,還要成為一個AI驅動的未來願景。一開始,各方就達成了一項關鍵共識:富士康不會支付任何土地費用。地主方的地方政府必須負責購買數千英畝土地,並提供基礎建設資金,包括擴建道路、興建下水道、每日供應數百萬加侖的高品質密西根湖湖水。

 

第10章 「飛鷹」盤旋下的經濟幻象

 

那份促使威斯康辛州將數十億納稅人的錢投入一家高獲利亞洲科技公司的報告,是在2017年7月初由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提出的,整份報告簡潔扼要,只有十三頁,名為〈量化「飛鷹計劃」在威斯康辛州的潛在經濟影響〉,同一個月,該報告被獨立立法新聞服務機構「惠勒報導」(The Wheeler Report)公諸於世。對顧問公司來說,這類報告多半是一種制式作業,數字雖然會變,但報告內容約有一半是在解釋方法論與術語,從這個客戶到那個客戶,讀起來幾乎大同小異。

幾乎所有經濟影響報告都有一個共同前提,也正是富士康報告的基石:所有經濟開發支出都會產生超越開發本身的附加價值。這個原理叫做乘數效應(multiplier effect),是經濟影響報告的「祕密武器」。其中,乘數永遠為正,且建立在看似具體的資料上(比方說區域特性或產業數據),但實際上仍受主觀判斷左右,也有很大的彈性操作空間。富士康工業園區那樣的新企業不會單獨存在,它會在地方與區域層面產生連鎖效應。這種現象四處可見,比方說軍事基地或大學附近發展出來的商圈,或新開主題樂園帶動周邊餐廳設立等等。而將這些附帶發展量化為新增工作機會的方式,就是使用乘數來表達。舉例來說,乘數2.7代表每創造1份正職工作,將會額外帶來1.7份由連鎖效應所產生的間接或誘發性工作機會。乘數的總效益通常來自兩部分的加總:間接效應(為支持像富士康這樣的工廠所產生的經濟活動與相關職缺),以及誘發效應(來自富士康直接與間接員工所花費的薪資,例如食物、居住與日常消費所帶動的就業)。安永在報告中使用既有的產業與地區指標,預測每新增10個富士康職位,將額外帶來17個工作機會。

安永的這份報告所描繪的經濟影響若真能實現,會相當驚人。對於推動者而言,這份報告就像一劑強心針,但對那些願意深入檢視數字的人來說,內容則顯得大膽到近乎浮誇。報告預估,該計劃將吸收1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並在四年間每年雇用多達10,100名建築工人。回顧十年前大阪類似工廠的建設照片,可以見到密密麻麻的起重機,宛如碼頭上排得整整齊齊的帆船桅杆。報告指出,這100億美元當中,有超過一半將支付給威斯康辛本地的供應商——儘管大部分的資本支出會用於大型製造設備,由亞洲的供應商獨家製造。2020年1月,我訪問了產業專家兼供應鏈顧問鮑伯.歐布萊恩(Bob O’Brien),他表示,對於平面顯示器工廠來說,製造設備的成本「至少占總成本的三分之二」。這麼簡單、只需一通電話就能得知的產業事實,在所有的經濟影響報告與投資報酬分析中竟從未提起,也沒有人質疑模型結果的合理性。

根據安永的報告,這10,100個建築職位將帶動威斯康辛額外創造6,000個間接與誘發性的就業機會。一旦工廠開始運作,富士康承諾的13,000名員工平均年薪將近5萬4千美元。屆時,整個富士康園區將「支撐超過35,245個威斯康辛州的就業機會」——不是「大約35,000萬個」,也不是「30,000到40,000個」,而是精準到個位數的35,245個。這種精確數字在經濟影響報告中非常常見,往往也是刻意安排的,為的就是營造一種公式背後極度嚴謹的數學神祕感,讓人相信這是一套能精算至「每一位員工、每一塊錢」的系統。報告最後下了結論:這些新增的就業每年將為州政府帶來1億8,100萬美元的額外稅收。

然而,儘管這份報告的預測數字看起來精準無比,內容卻充斥著但書與前提。細看就會發現,投入報告的數據由委託方提供,未經審核;使用的建模軟體則是由IMPLAN授權,安永不為其準確性負責。威斯康辛的供應鏈效應,是根據當地產業之間既有的關係推算出來的,但問題是,富士康工廠將會是西半球第一座超大型面板工廠,也就是說,這些推估所仰賴的產業關聯其實來自不同型態工業體系的經驗。另一個重大問題在於,富士康的龐大園區設計得比一般工廠更為封閉,這不僅是地理位置使然,也與功能配置有關。舉例來說,一般工廠很少會包含員工居住設施,然而富士康的許多員工(例如持有H1-B簽證的亞洲工程師,或住在宿舍的移民勞工)並不會在周邊社區找地方住,也不太可能像當地電子產業的技術員或工程師一樣,在社區內自由消費。區域性的公司通常歸當地人所有,並在當地設立總部,利潤會留在社區內,而不是像富士康那樣輸出到遠方的執行高層和股東手中。

2018年9月,我訪問了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的經濟學家大衛.史文森(David Swenson),他跟我說:「若未精確掌握投入的資料,就不可能產出可信的結果;而我可以肯定,富士康當時不願公開商業計劃的所有細節。你還得掌握供應鏈的具體資訊,這些企業真的在威斯康辛嗎?我懷疑沒有。如果沒有這些資料,只能依賴預設模型,而預設值未必符合計劃的實際情況。」我向IMPLAN集團的首席經濟學家索瓦德森描述,這份報告把威斯康辛視作供應鏈效應中唯一的供應來源時,電話那頭陷入了長長的沉默。我問:「妳是不是覺得有點尬,不太好說?」她又停頓了一下,才回答說:「你居然透過電話都感覺得出來?!」

 

more
詳細資料 |

書籍代號:3FPE0006

商品條碼EAN:9786267523377

ISBN:9786267523377

印刷:單色

頁數:336

裝訂:平裝

| 同類型書籍 |
只要看起來很厲害,就可以了!巧妙直入人心的暗黑心理學:優雅的狡猾才是王道,90個讓你穩居優勢的必勝人心攻略【暢銷紀念版】
從AI到AI+:臺灣零售、醫療、基礎建設、金融、製造、農牧、運動產業第一線的數位轉型
贏得好人緣的「精準回話術」(二版):6大說話技巧x 40個溝通心法,不論「拒絕」或「接受」,一開口就讓人頻頻點頭、好感倍增
房間裡的大人:我與歐盟、歐洲央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大債角力戰
跑鞋革命:Reebok創辦人喬.福斯特稱霸全球的品牌傳奇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