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頁| 關於讀書共和國| 大量團購| 索取圖書目錄| Podcast數位傳聲
會員中心 0 FAQ 線上讀者回函
熱門搜尋關鍵字: 魔戒 沙丘 大谷翔平 蝙蝠俠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3) 惶然錄 德川家康 官網獨家
TOP
首頁> 生活館>心靈養生>宗教> 和佛陀賞花去(野人十週年增訂版)

和佛陀賞花去(野人十週年增訂版)

出版品牌:野人文化

作者:釋見介∕文 釋見澈∕圖

ISBN:9789865830311

出版日期:2013-08-01

定價:NT$  300

優惠價:75NT$225

促銷優惠 |

3月全站優惠|野人、小樹75折

內容簡介 |
走過花園,發現處處是佛陀……
 
朝開暮謝的藍星花,提醒人「把握當下」;
從黑眼花的注視中,學習慈悲的凝視。
以花草觀心,照見生活中的煩惱與困頓的解脫之道。
 
◆中國時報2005年美好生活書獎
◆誠品、金石堂暢銷榜
◆新聞局第25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本書為中國時報.浮世繪版「佛法祕密花園」專欄集結而成,內容以花草植物為媒介,將七十種花草、七十種心情與修行之道訴諸文字。文字清新淡雅、簡短流暢,佐以樸實有味的鉛筆素描畫,更襯托出行文間的寧靜禪意。文末並附有「心靈小花圃」,簡介文中提及的植物,並提點讀者修行方向,讓身心忙碌的現代人,在尋常的花花世界裡,求得身心安頓的可能。
全書分為「煩惱花園」、「修行花園」、「寂靜花園」、「幻影花園」和「慈悲花園」五大章節,隨著花園中一花一草、一樹一葉的發芽、結苞、綻放、凋萎、謝落……,一頁又一頁的佛法便在當下為你展開。
 
 

得獎推薦

◆中國時報2005年美好生活推薦書
 
◆誠品、金石堂暢銷榜
 
◆新聞局第25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走過花園,有人看到花紅葉綠、蝴蝶飛舞,有人看到殘根敗枝、污泥遍布,也有人,什麼都沒看到;而見介師走過花園,遇見處處盡是佛陀。這本書也是見介師獻給人間的一座花園。因為心境的不同,走過這花園,也許,有人讀到佛教、有人讀到文采、有人讀到閒情逸致、有人讀到一位出家人的故事……,但我猜,其實,見介師最希望讀者您闔上書本後能讀到的是,自己生命的祕密花園。
 
──夏瑞紅﹙前中國時報.浮世繪版主編、上善人文基金會董事﹚
 
 
 
認識見介師多年。不多言語,喜好天然花草的她,也袖藏一支好文筆。透過《和佛陀賞花去》,見介師的個性、喜好,以及她對佛法的見解,都如潺緩清流般呈現。即使是出家人輕貪愛、重捨離,從見介師的字裡行間,仍能讀出一份她對家鄉及親人深沉的摯愛。

──奚淞﹙作家、畫家﹚
作者簡介 |
﹝作者﹞釋見介
喜愛自然與追求人生真理,目前隱居鄉間修行及寫作。著有《因果,怎麼一回事?》、《文殊菩薩小百科》(橡樹林出版)、《和佛陀談天說地》(野人出版)、《和佛陀一起雲遊四季》(橡實出版)等書。
 
﹝繪者﹞釋見澈
喜歡塗鴉、爬山與閱讀,熱愛佛法,目前從事佛教書籍編輯工作。插畫作品有《因果,怎麼一回事?》、《和佛陀談天說地》、《和佛陀一起雲遊四季》等書。

 

書摘 |
【摘文1】
 
增訂版序 重逢在佛法的花園裡                       釋見介
 
我把佛桌前兩盤變黃的梔子花收起。這是前天到花園中採下的,初夏以來梔子花開得又多又好,傍晚採下一大把盛開的白花,放在鑲著藍花的淺碟子裡供佛,夜裡和佛陀一起聞著花香,覺得世上再也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事了。
只是花香短暫,只消一天一夜,花色枯萎、轉黃,原本的清香也轉淡。這時就得把舊的花朵撤下,再換上潔白如玉的新鮮花朵。所幸園裡依舊有初綻的新花,挺立枝頭。
在梔子花開的季節裡,我的心就在採下鮮花的歡欣與收拾殘花的慨嘆中,時起時落著。
這是個不斷流轉又不斷幻滅的世界,當然也是個不斷生起的世界。佛經說「一切諸法悉皆如夢」,我們在諸法生時歡喜,在滅時哀傷,卻不知整個世界其實猶如幻影,任何事物或現象莫不來去匆匆,轉瞬即逝,它們來如風雨,去似微塵,無法久住,欲覓無蹤。而在體認虛幻的過程中,我們依然要學習佛菩薩的「同體大慈,無緣大悲」,不畏人生苦短,積極地奉獻自己,自利利他。
《和佛陀賞花去》一書於二○○五年四月出版至今已整整八年了,當初的三個單元「煩惱花園」、「修行花園」、「寂靜花園」,是以原始佛教的四聖諦「苦、集、滅、道」為架構撰寫,如今增訂版增加了「幻影花園」、「慈悲花園」,也就是大乘佛教強調的「空」與「慈悲」的部分,重新撰寫了十篇文章,並將原來舊有的文章加以編輯、修改。
這大千世界與人的內心的確是一個廣大的花園,除了顯示眾生無邊煩惱的「煩惱花園」,啟發修行解脫之道的「修行花園」,透露生命寂靜消息的「寂靜花園」之外,還有時時揭示著無常如幻、身心與世間如幻的「幻影花園」,以及傳遞慈悲度眾精神的「慈悲花園」。花園中的一花一草、一樹一葉都在發芽、結苞、綻放、凋萎、謝落著……,只要你將眼光轉向那裡,一頁又一頁的佛法便在當下為你展開。
由於增訂版的因緣,我再次閱讀過去所寫的文章,那些曾經相遇、相會的各種植物花卉,以及自己曾經歷的點滴,彷彿不曾遠去,是如此歷歷如繪。當時的回憶,如今自是回憶,只是被推到記憶的更底層了;而當時的「當下」,如今也成回憶。
時間之河總是川流不息,不曾為誰停留。站在人生的任何一個渡口,你都無法永久落腳,隨著來到眼前的每個階段的船筏,繼續新的旅程,因此「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過去已過去,現在也將成過去,未來則將又成為現在,「諸行無常」,無時無刻不在流變著,猶如花開、花謝,花謝、花開。
那麼,佛陀看到的又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我想佛陀看到的是一個「生滅」的世界,也是一個「不生不滅」的世界。無論花開或花謝,就只是生滅、生滅罷了,因緣聚合而生起,因緣離散而壞滅,當中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獨存的我,能掌控一切法的生起與壞滅。
就大乘佛教來看,任何事物或現象看似生滅,實則不生不滅,因為皆是「無常變異」、「因緣和合」,是「緣起」,也是「空」,稱為「緣起性空」。它當體即空──生滅現象的本身即是「空」,「空」無法與之分離,可以說任何事物或現象皆具備「空寂性」,相依相緣而本性空寂,因而說是不生不滅的。
若我們能看到生滅背後的不生不滅,將心安住於「空寂」之中,也就不會因花開花謝而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能體會到一絲寂靜與自由的滋味,並能以智慧抉擇出每個當下的心念與行為,更圓融、慈悲地待人接物。
初夏的風,帶來了一絲清涼,世間的百花已然盛開,那些花花草草正對我們訴說著佛法,讓我們重逢於佛法的花園中,再隨佛陀去賞花,相信在這些尋常花草中,我們也能看到佛陀所看到的世界。
 
 
【摘文2】
 
推薦序 花園行                           夏瑞紅(作家)
 
真高興見介師這本新書出版了!
高興,不只因為這本書是《中國時報》浮世繪版「佛法祕密花園」專欄的集結本,浮世繪工作同仁陳斐雯、鄭至勤、李永平和我,都感到「與有榮焉」;更因為,這麼一來,我們總算可以給讀者「一個放心的交代」了。
這專欄在浮世繪刊出以來,不斷有讀者急切詢問出書消息,也有好幾家出版社積極洽商。我真高興這些無意嘩眾取寵,只是靜靜沉吟的修行文章,能引起那麼多熱情回應,這讓我們再次肯定,正心誠意是有大力量的種子,永遠不會被埋沒。
見介師有一面能照見尋常花草無言說法的心鏡,更有一支可以生動傳譯的妙筆。我要感謝她過去一年來,為浮世繪版增添的靈氣馨香。
說起我與見介師相識的過程,也有一段文字因緣。
我喜歡讀香光寺編印的一本季刊《香光莊嚴》,不論其思想旨意,光從文字、美編、印刷品質,就常讓我暗揣幕後必有專業高人。多年前某日,我在其中讀到一篇編輯手札,談的是日常生活中諸多顛倒癡迷造成的「天大的笑話」,文字活潑逗趣,但思維嚴謹、寓意精深,令我「貪愛」不已,於是,立刻去電要求轉載,不料對方居然婉謝,我不死心又修書一封,限時專送。最後,我不但轉載了文章,還「賺到」一個專欄「天大的笑話」(見介師與見澈師一九九八年在浮世繪合寫的專欄,後由時報文化集結出版)。
寫那篇編輯手札的人,就是當時《香光莊嚴》的主編──見介師。
相識以來,我與見介師好像才見過兩次面,但我們一直保持書信往返,感覺已是陳年老友。見介師常給我細緻的關懷與提醒,讓我覺得很親、很溫暖;另一方面,她也曾因自覺應對間的粗疏,而給我寫一封深重愧歉懺悔的長信,讓我驚詫之餘,凜然見識到一位行者在內觀反省的幽徑上,那如履薄冰的腳步。
走過花園,有人看到花紅葉綠、蝴蝶飛舞,有人看到殘根敗枝、污泥遍佈,也有人,什麼都沒看到;而見介師走過花園,遇見處處盡是佛陀。這正是花花世界的有趣吧!所有再真實的存在,本質上也不過是依附著「心的境界」而生起的幻影,境界一換,就如夢似露了。
這本書也是見介師獻給人間的一座花園。因為心境的不同,走過這花園,也許,有人讀到佛教、有人讀到文采、有人讀到閒情逸致、有人讀到一位出家人的故事……,但我猜,其實,見介師最希望讀者您闔上書本後能讀到的是,自己生命的祕密花園。
願──花園裡的每一朵花,都完全綻放。
寫於二○○五年四月
 
 
【摘文2】
 
推薦序 花開花謝,總是修行好時節                  奚淞(畫家、作家)
 
「香風時來,吹去萎華,更雨新者,如是不絕……」
昔讀佛經,逢佛陀當眾說法時,常有天花飄墜的幻麗場景,令我驚異、感動。學佛多年,漸漸瞭解到其實在大乘經典奇蹟式的華麗文辭背後,有其真實寓意。
佛說緣起。在佛陀的分析中,身心世界無時無刻莫不處於剎那、剎那的生滅變化中。向人們揭示出自然現象本質的佛陀,當其說法之際,這大千世界有多少花朵正在開落;而有情心靈中,又有多少念頭正在生滅。佛經中「諸天雨華」,或應不只指出物質界花朵,也意指心靈花朵罷。
幸聞佛法的我們,當亦在花裡聞法、花裡修行;感念世尊時,我們更以鮮花供佛。近讀見介師一系列藉花卉植物談佛法的散文,篇篇玲瓏剔透,彷彿一連串披光帶露的花串,從中便也感受到一份鮮花供佛的美意了。
認識見介師多年。不多言語,喜好天然花草的她,也袖藏一支好文筆。十分清簡的袍服下,誰能猜出她已經出家有十六年之久了?
透過新編成《和佛陀賞花去》散文集,見介師的個性、喜好,以及她對佛法的見解,都如潺緩清流般呈現。即使是出家人輕貪愛、重捨離,從見介師的字裡行間,仍能讀出一份她對家鄉及親人深沉的摯愛。
見介師俗家姓楊,是在高雄縣美濃鎮世代居住了兩百多年的客家家族。「說到我出家因緣,實在是十分單純的。」一回,見介師對我笑說:「讀專科學校時,我參加佛學社團,對佛法很喜歡。不久,一道選擇題就發生了──想繼續深究佛法,在當時似乎只有出家一途。出家呢,還是不出家?」
作為被鍾愛的家中長女,又處在傳統謹嚴的客家家庭,她之選擇出家,一定令父母非常為難罷。這份情懷,充分流露在見介師撰寫父親與椰子樹的短文裡:
『爸!這片椰林種多久了?』我問。『就是你出家那年我開始種的,你出家多久,這椰子樹的歷史就有多久。』父親站在椰林前對我說……」
接著,作者追問:「這片田,在小學任教的父親從來都是無條件借給鄰居耕作,為什麼會在我出家那年種滿椰子樹呢?」總而言之,這是父親的一個決定。
父親的椰子樹長大成蔭、結實纍纍。每年他帶著椰子汁,到寺廟探望出家的女兒。作者道:「那滋味總是點滴在心頭」。
如此,父親投身椰林以堅持對子女的愛。「每次回去,我一定去看看和我出家年資一樣的椰子樹……微風吹過,椰子樹沙沙作響……,父親就在這裡度過多少我不在家的日子啊!」作者因此從天下父母不求報償、無悔付出的親情中,體會到了何謂菩薩的大悲心。
「堅固不移的決定,可以為親情,也可以為佛法。」作者在這篇精短的散文中,把父親的愛與椰子樹的蒼影合而為一,進而成為她自己對佛法的堅持,其堅牢一如古印度神話中暴風雨神因陀羅的石柱。
「回顧起來,我受父親的影響很深。」見介師說:「父親一生甘於淡泊,不求名利,愛好天然。我也是這樣,不喜歡人為堆砌造作,偏好從大自然裡印證一份對佛法的體悟。」
見介師當年出家,純屬於一份少女對佛法觸及人生無常及苦痛的敏感,便決定了自己要追尋「離貪、瞋、癡煩惱,證無上解脫」的目標。十六年過去了,從外表看不出歲月在她容顏上留下多少痕跡。她光風霽月地笑說:「世事經歷愈多,我皈依於佛陀的心意益發堅定。」
兩年多來持續寫作,至此成為《和佛陀賞花去》的精采成績。觀內容,包括了「煩惱花園」、「修行花園」、「寂靜花園」中,共計六十種品目的花草植物。雖然篇章名目活潑逗人,但細讀之下,其中藉自然審美所帶出的佛法,卻都十分中肯。從中,可以看到見介師對「法」的堅持。
大自然可親、可近;佛陀的法揭示的無非是大自然所深藏的理則,也應當是可親、可近的。在佛法的緣起分析中,身心世界瞬息生滅流變,一如自然裡花開花落。至於該如何修行,讓我們試摹擬佛陀的話語,或可以如下這麼說:
花開,令人喜悅。那就享受這喜悅罷。可是,你能不能放下隨後生起的貪執呢?
花謝,令人悲傷。那就看清這苦楚罷。試試看,你能不能安忍這份苦?而不生起心裡的排斥和瞋恨呢?
還有那無花的時節,彷彿無苦也無樂。能稱它是「無聊」,還是「平靜」?這時節,莫起造作,放下愚癡,你或許能得到澄明如鏡的觀照力呢!
如是人生際遇在樂、苦、不苦不樂三種基本感受中,隨因緣而輪轉;而修行人則在花開、花謝以及心境的生生滅滅中,一點一點地放下自己的貪、瞋、癡,自在解脫的心也就漸漸分明了。
見介師,祝福你,祝福我,祝福大家。
 
 
【摘文3】
 
作者序 做個自在賞花人                          釋見介
 
初春的夜裡,獨自誦經。白天內心起伏的心念、情緒,像海浪退潮般漸漸平靜了。佛陀慈眼低垂,彷彿凝視著桌上那朵斜插於瓶內的陸蓮花,那錦緞似的重重淡紅花瓣,如雲霞一般,緩緩舒綻著……。
佛陀也在看花開花謝嗎?
清晨,到佛堂,乍見陸蓮花謝落了一片花瓣,靜靜地躺在佛前。晨曦初露,天邊一注微光,從窗外斜射進來,照在看著落花的佛陀身上。世間是這般生生滅滅,燦似花開,萎如花謝。何時我們才能像佛陀一樣看穿這無常世界,淬煉出真實的智慧,而不再忽悲忽喜、茫然無依呢?
《和佛陀賞花去》一書,原是中國時報浮世繪版「佛法祕密花園」專欄的結集。撰寫這些文章期間,我正面臨修行歲月中重大的轉折──離開出家十幾年的寺院,尋覓一種新的修道生活。不論雲水行腳或隱居潛修,時近中年的我,總帶著一種「靜看花開花謝」的心情。
每在一處落腳,我習慣栽種些植物,那些綠意盎然、花枝招展的花花草草,或清麗脫俗,或嬌媚明豔,也有的香氣芬芳、暗暗襲人,令人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平添了幾許悠閒,也帶來無限生機。
我喜歡爬山。任何一座青山,沿途的野花、野草、果樹,總隨著四季的變換,展現不同的風情。最喜歡來到無人的深山,在群山環繞中,看著遠方山巒層層疊翠,山花怒放繽紛,聽著野鳥此起彼落鳴唱,人在圖畫中,有如天上人間。
儘管時光流轉、人事更迭,有些植物一直在回憶的角落散發幽香。那是童年家鄉院子裡的茉莉花、水井邊的螃蟹蘭、門前小河邊的鳳凰木,南投山居歲月中的梅樹、山芙蓉……。彷彿在記憶深處,有條小路,時時等待我歸去的跫音響起。
這大千世界與人的內心,不就是一個「佛法祕密花園」嗎?我常佇足凝視、側耳傾聽、臨風懷想花園中的一花一樹、一草一木,而那些形形色色、姿態萬千的植物,正對著我訴說眾生的「無邊煩惱」:人的習氣如林中蔓澤蘭難以除盡;五蘊生滅,如相思花雲的積聚、散失;眾生的執取比鬼針草更黏人……。啟發我「修行之道」:把握當下,以免錯過今天的藍星花;尋找對治熱惱的左手香;學佛所需的長遠心,比種常春藤還長遠……。此外,更透露了「生命寂靜」的消息:走出煩惱火宅,體證竹林清涼;期待花落蓮成的圓滿;煩惱葉落,涅槃花開,就像葉片落盡,梅花綻放……。
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僧院花〉寫著:「欲悟色空為佛事,故栽芳樹在佛家;細看便是華嚴偈,方便風開智慧花。」對於一個擁有寧靜、覺悟心靈的人來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青青翠竹、鬱鬱黃花無非般若。藉由觀照外在世界與自己心念的苦、空、無常,進而放下對「自我」及「我所有」的執著,深遠廣大的「同體大悲」與清澈明淨的「無我智慧」,便在其中產生了。
我很喜歡這句話:「看穿世界無非佛」。通常人們只看到花朵開謝乃至人生聚散、成敗起落等現象,因而追悔過去或幻想未來;而隨著佛陀解脫的目光,我們卻能從花開花謝開始,透視現象背後無常、無我的真理,反觀自心,找到生命真正的依歸。
佛陀曾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讓我們跟隨佛陀賞花去吧!當你了知一切法無常,就能做個自在的賞花人。
more
詳細資料 |

書籍代號:0NFL4007

商品條碼EAN:9789865830311

ISBN:9789865830311

印刷:單色

頁數:288

裝訂:平裝

| 同類型書籍 |
一代詩僧倉央嘉措:達賴六世的佛說情詩與傳奇人生(附贈倉央嘉措詩歌經典譯本及年譜)
心的十四堂課:奧修最切合現代人需求的靜心指導(三版)
和好:療癒你的內在小孩(三版)
尋心經 一段走進《心經》世界的精神旅程
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賈伯斯唯一下載至ipad、每年重讀之書)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