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重新盤點你的競爭優勢!


跨領域專家和成功斜槓,回答網友最想知道「成為斜槓」關鍵的五十個問題,一次解開你對斜槓的疑惑,讓斜槓從名詞變成動詞,潛力加值無上限!

Responsive image

當世界、各國政府都在急遽變動時, 你怎麼做?
投資領域頂尖專家安納金的產業觀察


AI 人工智慧 + 機器人 + 5G + IoT 萬物聯網時代來臨

從二〇一七年開始,各大報章媒體、出版書籍、市場專家們都在談論有關 AI、Robot、5G、IoT 的發展以及未來趨勢,因為目前這些技術的發展已經來到明顯突破,而未來廣泛被應用到商業、生產製造、服務業的領域,只是時間上或早或晚的問題,但一定會發生。也因為我們不知道何時這些科技會對我們的工作環境帶來顯著的影響,因此要盡速培養自己在未來不會被智慧機器人取代的能力/價值/產出,愈早開始培養自己在這些方面的能力,就愈有先占優勢(First-mover Advantage)。

另外一個重要的趨勢在於,無論是從區塊鏈的技術發展來看,或是從社會與商業的潮流演進來看,「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的趨勢正在加速中;若想要穩穩地待在一家公司從一而終,已經漸漸變得難償所願,因為就算公司願意給你承諾,但未來世界會給你的公司承諾嗎? 記住,沒有永遠的工作,但有永遠的能力。斜槓人生,就是一種強調個人的核心能力(無論你是擁有一種核心能力、還是多種),以及所能夠創造的核心價值的展現,只要擁有這些核心能力,就不怕沒有競爭力;只要能夠創造出這些核心價值,也就不怕沒有市場價值。

非洲有一句諺語:「要走得快,一個人走;要走得遠,你需要同伴一起走。」在未來的職涯世界當中,有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能力的機器人逐漸被運用在我們的世界當中,你要贏,就更不能單打獨鬥。因此,面對未來未知的世界,我強烈建議你一定要保住屬於人類獨有的天賦與能力、深入的培養與發揮,並且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如果你缺乏與人互動、缺乏朋友,因而長期逐漸流失屬於人類特有的能力,那麼你未來要在知識、技術、速度、力量、耐性等大多數的面向上和智慧機器人相比都缺乏競爭力。而未來世界的贏家,就是那些能夠感動別人的人、具有機器人所缺乏的創意與巧思的人。

懷才不遇? 廢材不遇?

有些人覺得有「懷才不遇」之感,這樣的想法,或許在古代我們值得給予同情,因為古代交通不發達、資訊流通速度緩慢,而人生不過數十載(古人因為醫療資源落後,因此平均壽命比我們現在人還要短),但是在網際網路和行動裝置互聯網這麼普及的現代,資訊 流通速度非常快而且四通八達幾乎沒有阻礙,會說自己「懷才不遇」,或許只是對自己能力的認知有所偏差吧,也說不定是「廢材不遇」的機率比較大一些。

我的一位姪子現在小學四年級,他說他有 YouTube 影片,問我要不要訂閱?令我非常訝異。因為我快四十歲的時候才開始有粉絲,而他年僅十歲。

基於我對於這些小學生不認真念書都在上網玩遊戲的擔憂,因此,我就試探性地問了 他一句:「你們班上還有其他人在拍 YouTube 影片嗎?」

他回答:「全班同學都有自己拍影片。」

我真不敢置信這麼誇張的回答,因此再追問:「為什麼全班同學都有?」

他說:「老師教的,這是我們學校的課程。」

這一刻我啞口無言了!突然我覺得前述那一段古代人和現代人的差別,活生生的在我和我姪子之間上演!事實上,以現在的網際網路之發達、以及行動裝置的普及,每個人隨時隨地都可以將自己的創作、或者資訊發表在公開的網路平台上,全世界所有人幾乎都可以看的到;反過來說,現在每個人透過網路與行動裝置,隨時隨地都可以搜尋到想要找的人事物,因此,如要說懷才不遇,絕對不是環境的問題,而是你沒有努力讓自己的才華和價值被看見。

本書的誕生,有一大部分的目的就是要解決個人生涯發展上的種種難題,試圖提供成功者的經驗來幫助新手突破困難;另一部分的目的則是透過跨領域頂尖專家們的智慧激盪,幫大家找出未來世界發展的可能趨勢,而提早準備因應

各國政府和龍頭企業已經展開變革

以最近幾年,國內外大型企業競相投入大量資金與資源於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技術研發的現況來看,很快地,產業轉型以及職場變革將因這些在全球具產業主導地位的大企業帶頭前進之下,加速對於整個社會影響的時程。

各國政府都深知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未來被廣泛應用的趨勢潮流必然會發生,因此已經陸續展開產業轉型的準備計畫,並且積極投入。台灣行政院已經於二〇一八年一月十八日宣布推動「台灣 AI 行動計畫」,預計從二〇一八年至二〇二一年,每年投入近新台幣一百億元預算來扶植與發展相關領域所需人才。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則在二〇一八年二月二日對外宣告,未來五年將投入新台幣一百億元在台灣及全世界成立人工智慧研究院、機器人研究院,增加上百位人才,自二〇一八年起的未來三年,將是集團走向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的「工作年」,郭台銘同時也表示:「未來 AI 浪潮之下,傳統產業將會有巨大的改變!」

各國政府以及具產業領導地位的大企業,都快速而且大動作地往前帶頭行動了,為什麼你會認為自己可以維持現狀都不動呢?台灣政府都跑在你前面動了,為什麼你的效率會比政府還慢呢?(我沒有要挖苦的意思,只是個體行動的速度應比總體行動的速度還要有效率,才是常態呀。)

你無法管理時間,只能管好自己

有些人會說,自己目前的工作已經夠忙、夠累了,哪有時間再發展斜槓啊?當然,也有些人是擔心自己時間管理能力不夠好,以至於除了顧好本業之外,不敢多想有關第二專長或多重角色的發展。然而,我很認同李笑來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書中的說法:「時間根本無法被任何人管理,我們應該是要管理好自己!

當你有了這個正確的認知,於是你必須在能夠掌握自已的時候,多做一點、多累積一點實力,以確保在自己無法掌控情勢時,能夠繼續以穩定的步伐往前進。當多數人遇到挫折而自怨自艾(或者怨天尤人)時,我從來沒有停止前進,因為深知有水當思無水之苦,我總是有預留了一部分,作為將來需要而先準備起來。

我的讀者都知道我是一個很有紀律的人。舉個例子,我在臉書(Facebook)上帶領著一個一萬多人的社團,叫做「讀書會:一個投機者的告白、投資最重要的事、原則、高手的養成」。每週六的早上六點多,準時會有新的文章、新的進度準時發表,而且從來沒有例外過。這樣的紀律,從何而來呢?難道我都不會遇到生病、有事、出國、睡過頭嗎?事實上,上述幾種不確定因素真的全都發生過了,但是不影響讀書會的發表進度,因為我通常提早兩、三週就會把未來需要的進度先寫好了,只是用「排程」的方式,讓這些文章按照既定的時間自動發布出來。(備註:臉書的貼文有「排程」的功能,讓你自由地設定,你所寫好的文章要在哪一天、幾點幾分發表出來。)

因為我知道世事難料,時間不是我能控制的,於是預先準備好了一切,只是等待好的時機。這種事先準備好的習慣,除了能夠避免意外發生而導致失常之外,更重要的價值,在於當機會出現時,別人還在思考該如何去掌握時,你總是已經準備好的那一個人

除了面對各種不同的人事物,你總是可以比別人早先一步去把握之外,即便是面對自己,這種好習慣也有極大的好處:在順境時累積的強大正能量,就是在黑暗中支持我繼續往前進的光,即便外在環境多麼的險惡嚴峻,自己內心就是天堂。

面對未來的科技進步、以及職涯發展的變革,沒人敢打包票說他看的一定準確,但我仍誠摯地建議你事先去研究、去了解、去準備,讓自已站在趨勢潮流的最前端,這是確保無論世界如何改變,你總是擁有比別人更多選擇權的那個人。

願紀律、智慧與你我同在!


文摘自 《斜槓的 50 道難題》,〈Chapter 1 投資領域專家安納金的產業觀察〉

缺乏企圖心,只想輕鬆度日維持現狀,不行嗎?

不要只是貪圖短期的安全感而不願意跨出舒適圈,而導致最後要面對人生下半場「不滿意卻只能接受」、無法重來的風險。

你想維持現狀已經是不可能的

「缺乏企圖心、想維持現狀」以及「要如何勇敢踏出舒適圈」,是網友票選出來的難題最高票前幾名。這兩道難題之間的差別,在於前者是連動也不想動,也就是說不知為何要動(why to move on?);而後者是想動但是不知如何動(how to move on?)。

如果你缺乏動機,那麼給你再多的方法或工具都沒有用。我們必須先解決你不知為何要動的問題,等你確認必須前進並且願意做某些改變之後,我們才能教你最佳的改變方向、以及如何有效率的達到目的地。這一篇,是要明確的讓你清楚了解到,想要維持現狀已經是不可能的了,你一定要往前、往上改變自己!

首先,你一定要認清一個再簡單不過、而你卻無法抗拒的道理:「人無近憂,必有遠慮。」也可以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是兩千多年前孔子的智慧,無論套用在國內外所有人們的工作或生活上,至今一直不斷被驗證是個至理名言。在本書的前三章,三位作者們都已經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剖析了現在世界發展的趨勢,請注意,不是「未來發展趨勢」,而是現在進行式!全球的科技與職場生態正在快速變革當中,你想維持不變已經是不可能的。

以往公教人員的工作穩定,收入與退休金都不錯。但是大環境改變了,公教人員的 18% 被取消,退休金所得替代率也從 90% 被砍到 60%,如何還能維持現狀?退休金不夠,公務員又不得兼差,錢要從哪裡來?唯有認真學習投資理財,幫自己存下另一桶金。

陳重銘這樣說
面對人生下半場不滿意卻無法重來的風險

我必須很誠實地說,你目前的安逸很可能將造成未來的不安甚至痛苦,眼前無法保證未來,後者才是確定的。在財務界,有一個普遍存在的重大風險,就是多數保守型投資人因為不願意承擔投資風險,而將資金長期放在低於通膨水準的銀行定存,導致實質購買力下降,或者到了年老時存不到足夠安穩退休所需的總資產水準,或者退休之後才發覺資產 不夠用的「長壽風險」(英文為 longevity risk,也就是錢花完了,人卻還沒死,怎麼辦?) 這些都是人生財務準備不足的風險。

在職場上,也同樣普遍存在著一個重大的風險,而和前一段所描述的財務風險來對比,你會發現是多麼驚人的雷同:多數保守型上班族因為不願意承擔自我改變的風險,而將自己長期放在低於自己該有的薪資水準的位子上,導致長期財富累積不足,反而要面對將來無法保障自己人生下半場或者家庭財務不足的風險。

因此,不要只是貪圖短期的安全感而不願意跨出舒適圈,而導致最後要面對人生下半場「不滿意卻只能接受」、無法重來的風險。如果政府和產業頭龍企業都已經帶頭展開了產業變革,只要你未來十年還會繼續留在職場上,那麼這些改變一定會影響到你的職涯發展;如果你未來可能還有超過十年、二十年以上的時間會在職場當中,那麼你就要趕快醒一醒,安逸和維持現狀是不可能的,你必須盡快往前移動!愈晚清醒,你的相對競爭力持 續下降,就愈難追趕或彌補!

個人能力必須跟隨年齡增長

除了外部環境的變革之外,還有另一個你一定要知道的事實。職場上絕大多數的雇主們在聘僱新員工時,評判是否要錄取一個面試者?以及該用何種薪資待遇水準來錄用一個人? 有兩大普遍採用的基本原則:

1. 以你的年紀或年資,來比對你現有的能力

如果從你的工作經歷和能力的證明、以及面試對談過程當中的觀察,雇主或人資主管發現你目前的能力並無法跟上你年紀或年資的增長,那麼你可能就會被視為工作能力不佳甚至學習能力不佳的一個人,或者簡單的說就是競爭力不夠的一個人,是很難被錄用的。

在下圖當中,橫軸表示一個人的年齡,而縱軸則是他在職場上所展現的能力。用人經驗豐富的雇主或人資主管,大致上對於每一個職缺,合理應該呈現出來的多數人平均能力水準,心中會有一個基本的認知,類似圖中的紅色 型曲線。僱主們只會考慮錄用在 S 型曲線上方的候選人(A、B、D、E),而完全不會考慮用 C 或 F。因此,你一定要在時間不斷的消逝而自己年齡持續增加的過程中,避免讓自己落入 S 型曲線的下方。例如 F,儘管能力比 B 和 C 還要好,但並不會被錄用。

個人年齡與能力的 S 型曲線
個人年齡與能力的 S 型曲線
2. 以你的能力,來比照給予對應的薪酬待遇

台灣的就業市場算是相對有效率的,因為求職 管道非常多元化而且拜網際網路與社群媒體普及之賜,資訊流通速度很快,因此每一個職缺公開釋出之後,總是很容易有數十個甚至數百個人投履歷來應徵這一份職務。加上很多家人力仲介公司或企管 顧問公司的協助統計調查促進了薪資的透明度,這使得每一份職務所對應的合理薪資待遇水準,都容易相匹配。也就是說,雇主所給予你在一份職務上的薪資待遇,通常和你在這一份職務上所具備的能力水準不會差很多。

重新看一次上面的 S 型曲線圖,我們可以說,雇主願意給付的薪資待遇,通常等於每個人所落在的縱軸位置上;相對壓榨勞工的雇主,或者一家不賺錢的公司,會給的薪資待遇則是略低於對應的水準,直到不得不調薪為止,而調薪也僅是反映到合理水準。至於會錄用 A/B/C/D 當中的哪一位?這倒要看雇主對於錄用者的能力與薪資成本之間的取捨。

D 是資歷與能力都最好的,但也最貴,公司未必付得起這麼高的薪資待遇來請這麼一個人。如果該職缺對於「年資」的要求並沒有很高的話,有些雇主是會考慮錄用 A,因為年輕而且在同儕當中能力突出、未來發展空間很大。

當然,還有能力以外的考量,例如人格特質、以及對於組織文化的契合度。倘若 A 或 D 的人格特質並沒有受到雇主的欣賞,或者評估可能較難融入這一家企業文化,那麼雇主也可能會改用 B 或 E。這也意味著,除了能力以外,具備人見人愛的特質以及高 EQ,是在職場上脫穎而出的另一關鍵。

愈晚行動,就愈沒有選擇的權利

最後給你一個忠告:假設你是 S 型曲線圖當中的 B,你展現出優於市場平均水準的能力,一旦你安於現狀,隨著時間經過而年齡增加,能力卻維持在原本水準,幾年之後,你就會落在 F 的下方,一個沒有雇主會考慮你的位置!你若問我說「是不是維持現狀就好」,你自己說說看,這結果怎麼會好?如果你因為習慣於安逸,一直待在舒適圈中太久了以至於能力並沒有跟著年齡或年資同步提升的話,停留愈久,你的下一份工作就會愈難找。現在已經沒有雇主會願意依照你的年齡或年資來決定給予你多少薪水,而是根據你的能力可以在這個職務上創造出多少價值、能夠為公司解決多少問題,來決定你的薪資待遇。你要記住,「沒有永遠的工作,只有永遠的能力!」

高手的提醒

可以搭配本書第四章的第二個問題:「怕失敗不太敢冒險,要如何勇敢踏出舒適圈?」一起閱讀,積 極地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往前邁進吧。就算不為了 自已,也要為了家人!

文摘自 《斜槓的 50 道難題》,〈Chapter 4 個人能力的問題:難題 01〉

對於單打獨鬥比較沒把握成功,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才?

打團體戰,是素人贏家們的成功要素,如果你想要一人獨吞整塊餅,那麼很抱歉,肯定連餅都做不出來!

要走得遠,你需要同伴

非洲有一句諺語:「要走得快,你一個人走;要走得遠,你需要同伴。」這是數百年來的前人智慧,直到目前應用在職場或個人生涯發展都還是如此的受用。在非洲大陸上,你不僅會遭遇到極端惡劣的環境,例如滾滾黃沙的沙塵暴、或在沙漠中迷路(沙漠中可沒有地標建築可以給你辨認啊)、甚至遇到蛇蠍猛獸等等,自己一個人走,往往走不到目的地甚至中途遇阻或危及生命。

未來,是沒有人到過的未知與茫然,人生是一場漫漫旅途,旅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你會需要有伴同行。縱使你在一家大公司工作,擁有公司上上下下的各種資源,尚且都需要團隊合作了,何況離開了公司成為自雇工作者或創業者,當然更需要夥伴相互幫忙。

單打獨鬥沒有不好,一開始不一定有資源或機會可以找到對的夥伴,找錯人常常比找不到人更糟糕。當然,有夥伴速度可以更快,自己一個人難免分身乏術,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就會發現找夥伴最理想的方向是互補。

舉例來說,如果你是一個文字工作者,也許你認識的都是文字工作者,兩個文字工作者一起創業,適合嗎?其實也是有好處,例如你趕案子的時候,夥伴可以幫忙。但是這樣的合作並沒有解決什麼問題,因為可能你們兩人都不懂提案、談判、接案等業務能力,也不懂法務、財務,不僅商業機會擴展不易,還時常吃悶虧。

專業技能上,可以互補、互助、互利,這是尋找夥伴的先決條件。但是要走得長久,那就要具備相同的願景了,否則你們會很容易因為一些枝微末節的小事而拆夥。所以,你自己要先有願景,才有機會去找到相同願景的人。

李柏峰這樣說
打團體戰,是素人贏家們的成功要素

根據 Socialblade.com 於 2018 年 4 月 17 日最新公布的「台灣 YouTuber Top 50 名單」(依據訂閱人數排名,扣掉品牌、媒體、藝人等頻道後,選出網路原生的素人頻道作為排名依據)。觀察以下為前 10 名的榜單,我們可以發現他們幾乎都是團隊運作,而不是一個人可以自己做得起來。

台灣前十大 YouTuber 訂閱人數排名
台灣前十大 YouTuber 訂閱人數排名

以上台灣前10大Youtuber的年收入幾乎都超過 1000 萬元新台幣以上,雖然是團隊作戰,利潤當然要成員共享,但如果靠自己那必然打不進前10名。合力把餅做大,再把餅分著吃,可以說是以前工業時代成功的商業模式,如今跨入知識經濟時代也一致通用。如果你想要一人獨吞整塊餅,那麼很抱歉,肯定連餅都做不出來!

你要先做出一些成績,才能夠吸引優秀夥伴

如果你想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才」作為你的夥伴,那麼你自己必須先做出一些成績,讓別人看得見你。因為當你是處於「什麼都不是」(nobody)的無名小卒狀態時,除非是原本就認識你的周遭親朋好友,否則別人並無法知道你的「志」和「道」是甚麼啊,如何言及合作呢!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試驗與碰撞,經由歷練累積而成長。初期在你沒沒無聞的時候,汲汲營營尋找夥伴是沒助益的,因為害怕被拖累沒有人會選擇一個不甚了解的夥伴,所以江湖上人們常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這句話可是其來有自、道出人們的心底話啊!因此,初期你無法靠「知名度」來幫你吸引志同道合的夥伴時,靠自己主動出擊建立與別人的互動交流,來探詢是否有攜手邁進的可能性。

尋找名師或知名企業投靠是一條捷徑

在過去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上一輩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們,多半都是靠「師徒制」培養自己實力、透過「民間社團」尋找志同道合的優秀人才,藉此來累積自己人脈。因為「名師出高徒」這句千百年來不變的智慧,選擇在名師門下工作,自然更容易找到技藝精湛的高徒可以相互合作把餅做大

到了知識經濟時代,這個方法依舊行之有效,你可以主動接觸、尋求領域當中比較成功的人士(或者成功的企業),從基層做起,一方面累積自己的實力,另一方面累積優質人脈、尋找團隊合作夥伴一起出來創業的機會。

此外,也因為有這些成功人士(或者知名企業)的知名度當你的後盾或靠山,往往同行中的其他業者比較會帶著尊敬和友善的態度來和你互動,甚至想要主動找你談合作(他們看中的是你背後的資源),因此,你的機會自然比其他人還要多。

善用網際網路上的大型平台

至於民間社團,在台灣傳統的民間四大社團為扶輪社、獅子會、青商會、同濟會,都是有不少中小企業老闆或傑出人士們參加的傳統社團,也是島內選舉的重要社會經濟資源。不過這在知識經濟時代,九零後的年輕人比較不關注在這類傳統社團、也比較不熱衷此一區塊,反而網際網路上的社團漸漸成為了知識青年們群聚的主要平台。

Facebook 的社團是現代知識青年群聚的場所之一,因為這個平台符合了「宅經濟」的潮流,以及「24小時營運」的優勢,目前在 Facebook 上,只要輸入關鍵字搜尋你想要的主題,幾乎都可以找到這一類的社團或者粉絲頁。藉由在這平台上與同好者多多互動,也是延攬其他志同道合者的另一條捷徑。

高手的提醒

你個人的知名度和能否找到優秀合作夥伴,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往往隨著個人的知名度提升之後,自然吸引更強的合作對象;因此,雖然是需要一點一滴的累積,卻是積沙成塔的力量啊!

文摘自 《斜槓的 50 道難題》,〈Chapter 10 不知如何起步的問題:難題 35〉

《斜槓的 50 道難題》
※※ 終於等到!絕無僅有!台灣斜槓最強企畫!優秀斜槓齊聚! ※※

Responsive image

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