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美創辦人大衛‧奧格威深信,
最棒的廣告寫手之所以特出的原因是因為──
他們對天底下的任何事物都有永不滿足的好奇心。
★國外各大媒體爭相推薦!
《紐約時報書評》、《美國科學人MIND》、《舊金山書評》、《華爾街日報》《科學家雜誌》、《圖書館學刊》、《科克斯書評》……
★閱讀本書前,請翻開19頁,看看你的好奇指數有多少!
好奇心在中古世紀是禁忌般的存在,在西方歷史中時常被視為是干擾心靈的邪念之一。在啟蒙運動時期,歐洲社會對於好奇心不再帶有偏見,反而認為它是能夠開展人類未來的利器,也因此造就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新思潮與科學上的大突破。
好奇心從破土萌芽到成長茁壯,花了好些光景。雖然人類發現好奇心這個有利的工具時如獲至寶,但隨著資訊量的暴增與取得答案的方便性,我們逐漸忘了人之所以為人的原因──好奇心。人們變得不再對各式各樣的事物感到好奇,因為我們自認懂得已經夠多;也不再自主學習,因為我們總認為時間不夠。
萊斯里認為,與其說好奇心是一種性格,不如說是一種狀態。也就是說,好奇心也會受到外界環境和所處情況的影響,因此我們也可以藉由調整生活方式來調整自己的好奇程度。知名電視製作人約翰‧洛伊德在從業十五年間製作了許多精彩的節目,創下了人生的巔峰。但一連串的失敗將他打入谷底,讓他自問:「我到底是誰?」從此開始對各種事物付出關心,抱著求知的心態,重新對這個世界燃起熱情,也因此製作出了風靡全英國的BBC益智問答節目──《QI》。
現在的職場更需要擁有強烈的學習欲望、創新、且懂得問問題的人才。未來,好奇心會是我們最珍貴的寶藏,我們需要將散落的好奇心拾回並做出最有效的管理。
萊斯里在本書中以各種科學證據、歷史事件和貼進生活的案例來說明好奇心對我們的影響。他告訴我們,保有好奇心並有效的運用,不但能夠從不同的觀點去看世界,更能開闢出一條只屬於你的人生之道。
伊恩‧萊斯里
專事寫作心理學、社會趨勢及政治相關文章,作品散見於美國網路雜誌《Slate》、《經濟學人》、《衛報》、《泰晤士報》及英國文學雜誌《格蘭塔》(Granta),曾出版過《不說謊,我們活不下去!》(Born Liars)一書,現居倫敦。
林威利
台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畢。熱愛翻譯,熱愛轉換智者言語的過程中遇到的一切感動與驚喜,相信無論在何時何地、面對何人何事,好奇心都是人類心識凝鑄智慧結晶必不可少的種子。聯絡信箱pwcate.lin@gmail.com,歡迎指教。
第四種驅力
研究人員首度發現倭黑猩猩坎茲(Kanzi)有著不平凡的天賦:他會自學語言。
在亞特蘭大近郊的語言研究中心裡,蘇‧薩維基-藍保博士(Sue Savage-Rumbaugh)和她的同僚喬治亞(Georgia),已經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心急如焚地想教會坎茲的養母瑪塔塔(Matata)利用符號來溝通。他們利用一組寫滿Lexigram[1]這種符號字的鍵盤來教學,每個符號都代表一項人類世界的事物或行動。有個按鍵代表蘋果,也有按鍵代表玩耍。
瑪塔塔並未展現什麼超凡的智慧,相反的,她的進展相當緩慢。她知道鍵盤可以用來溝通,但她無法理解每一個按鍵都有其獨特意義。她會抓著薩維基-藍保博士的手到鍵盤上,似乎想跟博士分享她的想法,隨便按下一個鍵,再滿懷期盼地看著博士,好像篤定博士絕對能瞭解她的心思一樣。她會在想吃香蕉的時候按下「果汁」,或者在想要出去戶外的時候按下「洗澡」。
研究人員訓練瑪塔塔的時候,坎茲通常也在房裡,自己在一旁玩耍。因為研究需要,坎茲六個月大時就被送到語言中心來,研究人員因此允許他在媽媽受訓的時候跟她待在一塊兒。坎茲非常好動,老是在研究室爬來爬去,跳上媽媽的頭,或在媽媽按按鍵的時候把她的手從鍵盤上推開,還偷走媽媽因為表現良好而得到的點心。
研究人員已經發現坎茲喜歡在沒有人使用鍵盤的時候跑去玩,但他們沒想太多。直到有一天,兩歲的坎茲跑到鍵盤邊,毫不猶豫地按下「追」。他看著薩維基-藍保博士,看她是否有注意到自己的動作。當博士對著他點頭微笑,他馬上跑開,一邊回頭看,咧嘴露齒而笑,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坎茲在那一天內按了一百二十次鍵盤,指定不同的食物或遊戲,或者預告他自己要做的事。薩維基-藍保博士和她的同僚非常驚訝,坎茲顯然精通於如何使用鍵盤符號,他沒有受過任何訓練,甚至沒注意看過媽媽上課。接下來的歲月裡,研究人員把全副心神轉移到這位猿中奇才的身上。坎茲接著又展現了他在手語方面的精妙天賦,扭轉了認知心理學家對人類學習能力及語言的看法。
人猿與人類之間的差別,比你想像的要小得多了。坎茲懂得超過兩百個字彙,他的閱讀與溝通能力測驗結果堪比兩歲半的孩童,某些方面甚至更優秀。他使用一套自創的獨特文法,體現了他的創造能力。他也聽得懂口語,懂得人家的口頭指示。當薩維基-藍保博士要他丟東西到河裡的時候,他就撿了顆石頭丟進去。他會利用符號字要求吃點心、請人協助開門。他熱愛玩耍,也熱愛學習。
坎茲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人類與人猿之間的共通點,不過這也沒什麼值得驚訝的,畢竟我們擁有幾乎一模一樣的DNA。但這個故事也顯示出我們之間的某個不同點──而且是非常關鍵的一點。
坎茲過去一直沒做,至今也依然沒做的一件事,就是問為什麼。他從來不會皺著眉頭趴在鍵盤上,丟出一句「你為什麼要問我這些問題?」或是「你到底想要知道什麼?」他也沒問過研究中心的圍欄外有些什麼。他會去開冰箱,但他對冰箱的運作原理毫無興趣。他總是跟對他這隻人猿非常好奇的人類待在一起,但他卻對這群人類一點都不好奇。同樣的,他對自己身為人猿的意義也不覺得好奇,他從來不曾質疑過「我是誰?」
「我是誰?」一九九三年耶誕節前夕的清晨,約翰‧洛伊德(John Lloyd)在床上醒來,如此自問。這個問題襲來的方式並不如夢似幻、或如哲學冥思,而是急迫、令人痛苦且縈繞不去的,就有如一把鑽子鑽著腦袋似的。
洛伊德並沒有失憶,他也可以用不痛不癢的方式回答這個問題:「我叫約翰‧洛伊德,今年四十二歲,六呎一吋,是個事業有成的電視節目製作人兼導演。我在倫敦和牛津郡都有房產,已婚,育有三子。」可是那天早上,這些答案卻無法緩解那個疑問帶給他的痛苦。他越是思索,就越覺得那個問題指出的不是他哪裡有問題,而是他根本少了什麼。「我終於明白,我其實什麼都不知道。」他事後這麼告訴我。
當然,洛伊德並非無知之人。他非常了解怎麼拍廣告,對拍攝喜劇片也略有涉獵。在此之前的十五年──或者套一句他的話,「狂野十五年」──期間,他的手感熱得發燙,達成了一連串非凡的空前成就,製作出幾部在英國本地大受歡迎的喜劇節目,包括《惡搞整九新聞》(Not the Nine O'Clock News)、《黑爵士》(Blackadder)和《酷似的面容》(Spitting Image)。
洛伊德是成就許多英國當代知名演員的重要人物,包括羅溫‧艾金森[2](Rowan Atkinson,豆豆先生)、李察‧寇蒂斯(Richard Curtis)、史蒂芬‧佛萊(Stephen Fry)和休‧羅利(Hugh Laurie)。他製作的節目和廣告片段,多次贏得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項(BAFTA,即英國的奧斯卡獎)。而事實上,他半是驕傲半是困窘地告訴我,「論得獎的次數,我只輸朱蒂丹契女爵士[3](Dame Judi Dench)了。」還沒四十歲,他就獲頒終生成就獎。
但沒過多久,一切就開始走樣。洛伊德完美無瑕的事業遇上了大麻煩,他被他一手創立的廣告公司給開除,好萊塢影業大老把他的電影劇本扔進游泳池裡,他想做的事沒有一件順利。他以前經歷過失落,但這次完全不一樣。他的失敗就好比過去的成功一般無可抵擋,也永無休止之時。他覺得自己就像對上一隻巨熊,任它欺凌,「一當我每次想要振作,就又被一擊倒地」。
而在那個耶誕節前夕,洛伊德還被一個可怕的想法驚醒:他至今所做的事、所成就的一切,都是一文不值。擺在架上的獎項、證書轉眼變成幾張硬紙板。雖然知道自己擁有許多值得感謝的事物,他仍陷入嚴重憂鬱。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如果有人闖入洛伊德家,大概會撞見當代最成功的節目製作人窩在書桌下暗自啜泣。
洛伊德曾經嘗試說服BBC重製《黑爵士》這部以中世紀英格蘭為背景的情境劇,而他決定拿出同樣的決心來對抗自己的憂鬱。他捨棄了常見的中年危機處理對策,像是找心理醫師、買跑車或跟太太離婚等等。相反的,他放下工作,花很長的時間散步,有時來杯威士忌。他也開始閱讀,「我在春風得意的那幾年從不看書,根本沒時間。」雖然讀的是英國頂尖名校,但是從劍橋畢業的洛伊德從來不覺得自己學問特別高。現在他總算有時間迎頭趕上了。
他閱讀的內容包括蘇格拉底和古雅典、光學和磁學、還有文藝復興和法國印象派。他沒有任何順序或計畫,單單為了滿足好奇心,想讀什麼就讀什麼。有天,他第一次看到古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的畫作,描繪工人拋光法式木地板的情況,對拋光(varnish)這項工藝的歷史產生興趣,便開始到處找書來讀。等到他再度投入廣告業的時候,他已經會在長途飛行時帶上成堆的書,努力吸收書裡的知識。他學得越多,就越感到欲罷不能。
他很驚訝,自己所知竟如此之少;他很害怕,需要追趕的距離還如此遙遠;他也很憤怒,過去從未有人對他揭露這個秘密:「我突然發覺,這個世界有趣得不得了,只要你稍加留意,這個世上的所有一切──從重力的性質到鴿子的頭部構造再到鋒利的葉緣──都充滿非凡的智慧。」從前上學不過只是必要但無聊的例行事務,但現在的自學則是令我充滿喜悅,幾乎像是一種迷戀。「你越是深入研究,就會越覺得有趣。不過沒有人會告訴你這些。」
而他如此渴望要了解生命的意義,也讓他對萬事萬物的著迷越發堅實。「我當時真的很努力在尋找,我所為何來?世上一切又是所為何來?」
在這趟知識之旅啟程的六年後,已捱過憂鬱症最低潮的洛伊德在牛津郡的家裡,被成群的書堆所圍繞。站著在讀書的他突然靈光一現,然後想著:「等等,這點子不賴,《QI》!」他發現過去幾年來讓他著迷不已的事物,或許可以轉化為娛樂節目。「這是一個關於有趣事物的節目,透過節目內容能夠帶給觀眾一個概念:『如果你從正確的角度去觀察,每件事物都可以變得趣味橫生。』」
《QI》成為BBC的益智問答節目,由史蒂芬‧佛萊主持,如今已是英國最知名且最長壽的電視節目。從量子物理到阿茲特克建築,任何事物到了這個節目都變得既有趣又充滿娛樂性,風靡了百萬觀眾。節目版權不只受到海外客戶得歡迎,相關書籍也售出上萬冊。洛伊德終於東山再起,而這個節目比過去的任何節目都讓他自豪:「這是集結了我生活一切的創意。」
洛伊德在BBC推《QI》企劃的時候,和團隊成員一起向公司高層解釋節目的深層涵義。「沒有什麼比好奇心更重要、也更奇怪的了。」洛伊德說,自達爾文開始,我們逐漸接受了這個事實:人類與我們的靈長類表親一樣,都受三種基本驅力的影響:食物、性與庇護。但人類還擁有一項不一樣的驅力:第四種驅力。「純粹的好奇心就是人類的獨特之處。動物在樹叢裡嗅嗅聞聞,都是為了尋找另外三種事物,但目前就我們所知,只有人類會抬頭望天,想著星星是什麼。」
關於好奇心,人類最古老的的故事都是一則則警告:亞當夏娃和代表知識的禁果、飛向太陽的伊卡魯斯、潘朵拉的盒子。早期的基督教神學家譴責好奇心:聖奧斯定(St Augustine)宣稱「上帝為喜歡探問的人造了地獄」。就連人文主義哲學家伊拉斯莫斯(Erasmus)都認為好奇不過是貪婪的別名。在西方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好奇心都被認為是侵蝕靈魂與社會的干擾物──甚至是毒藥。
這也情有可原,畢竟好奇心太不按牌理出牌了,它討厭規矩,或者它認為只是因為還沒有人問出最關鍵的問題,所以必須暫時受限於規矩。好奇心蔑視前人指出的道路,喜歡旁門左道,走計劃外的路,一時興起還來個左轉彎。總而言之,好奇心是個怪咖。追著好奇心跑,有時很可能會害你跟權威起衝突,這一點伽利略、達爾文和賈柏斯都證明過了。
身在追求秩序高於一切的社會,人們習慣壓抑好奇心。但在追求發展、革新與創意的社會,人們則培育好奇心,將人民勇於探問的心智視為最有價值的資產。在中世紀的歐洲,這些勇於探問的人──尤其當他們問的問題威脅到教會教義或國家法律的時候──都因此背負罵名。在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期間,人們開始質疑傳統觀念,而到了啟蒙運動時期,歐洲社會發現人類的未來全倚靠好奇心,便開始鼓勵大眾挖掘問題,不再壓迫,結果引發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新思潮,和科學的巨大躍進。
好奇心全面解禁,也讓促成這股風潮的國家昌盛繁榮。時至今日,我們還無法肯定自己是處於這黃金年代的中段、或是末期,不過無論如何,我們的確處於間歇期。除了網路這個重要的例外,當初讓西方世界一飛衝天的革新力量,如今已是強弩之末;同一時間,亞洲和南美洲的經濟體也還未出現可與過去的西方世界相比擬的、原生的創新力量。美國維吉尼亞州喬治梅森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泰勒‧柯文(Tyler Cowen),就以「大停滯」來形容當前的社會。
柯文指出,富裕的世界正忙於應付成功招致的後果,忙得焦頭爛額。世人發現,要提高老百姓的教育程度越來越難了。比起把一批批學生送進大專院校,新的挑戰在於設法讓更多人有想學、想問、想創造的動力。同一時間,亞洲社會的領頭羊如中國及新加坡等,也因為察覺到人民對於尊長的權威過於順服以致於無法青出於藍,正在思考如何將探問及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風氣植入教育體系當中。這個世界需要更多滿腹好奇的學生。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艾德蒙‧費爾普斯(Edmund Phelps)認為,過去餵養工業革命的企業草根精神,如今已被國家和財團沉重的官僚體制給壓得窒息殆亡了。在他所舉辦的一次研討會中,一位來自紐約梅隆銀行(BNY Mellon)的資深主管就這麼告訴他:
你們所討論的問題中,有太多太多是身為大型全球金融集團的我們每天要應付的…監督者及社會大眾都希望我們能聽話辦事,而我們想要創造的卻是更追求協同合作、更具創意、更具競爭力的文化。我們需要員工們表現得更主動、更勇於詢問、更有想像力、更有點子、更有好奇心,如此一來才能創造革新。
人們對真實的好奇心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多。雇主都在尋找不只是照著規矩辦事、或聽命行事的人,他們更需要擁有強烈的學習欲望、能夠解決問題和問對關鍵問題的人。這樣的人或許一時之間不容易管理,因為他們的喜好和熱忱可能會造成許多變數,而且他們不太受人影響,很有自己的主見。不過大多數情況下,經歷這些困難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