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不是要人們以苦修的禁慾主義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在現世裡其所處地位的責任和義務」──韋伯 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韋伯想要證明,這種以職業為基礎的理性生活,並非僅是工商業演進的必然結果,宗教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基督新教要人們從工作中去證明自己是上帝的選民,以致於「必須是職業人」乃是每一個人的命運。但對於當年的新教徒而言,他們是出於宗教上的動機而主動地「想要成為」職業人,因而他們活得有尊嚴;但如今宗教精神已退場,資本主義卻成為你我生活的唯一舞台,我們雖然是職業人,卻毫無精神價值的支撐,慢慢地成為尼采所說的「最後的人」:毫無精神的專業人,毫無心靈的享樂人。 因此,這本書絕非現代「社會科學」意義下的經驗研究,而是韋伯關心現代人的命運,以科學的方式見證現代文化的發展,提醒你我正視自己的命運。
馬克斯・韋伯(1864-1920),當今世上無可爭議的社會學經典大師,社會學科的主要奠基者,與馬克思和塗爾幹古典社會學理論三大家之一。1894年任弗來堡大學的政治經濟學系教授,兩年後前往海德堡,直到去世前,都以此地為生活重心。1897年突然精神崩潰,並持續四、五年,在克服此危機並站起來後,和友人共同主編《社會科學與社會政策文庫》,再度活躍於學術領域。他的研究、著作與思想相當豐富多樣和廣泛,既是社會、法律、政治、經濟學家,也是現代文化比較研究的先趨人物,特別在宗教社會學方面有一龐大的研究寫作,並致力於「世界諸宗教的經濟倫理觀」。《經濟與社會》的龐大鉅著時未及完成他便不幸去世,其作品由遺孀瑪麗安整理出版。
於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