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親愛的歐巴馬總統:
8,000萬封信,由人民寫給
總統的國家日記

To Obama: With Love, Joy,
Anger, and Hope

珍.瑪莉.拉斯卡斯◎著
吳光亞、聞翊均◎譯
野人文化◎出版
定價650元

內容簡介

「每天讀信能讓我記得,擔任總統時重要的不是我自己。
重要的不是華府內的政治算計,不是政治分數。
重要的應該是外面正努力生活的人民,他們有的正在尋求幫助,
有的則很生氣我把事情搞砸了……」――巴拉克.歐巴馬

在歐巴馬執政的八年,白宮每天都會收到上萬封民眾來信;八年來,每天晚上,歐巴馬總統都會讀十封由「總統通訊辦公室」(OPC)成員選出的國民來信。他是首位堅持每天讀信回信、並為此建立明確機制的美國總統。

「我一直認為,溝通的品質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選官員認為自己在『為大眾服務』一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這與黨派及政治理念無關。」──前美國總統顧問 彼特.勞斯

OPC總共有50名職員、36名實習生和300多位輪值志工,這群白宮裡的「小人物」每天閱讀從美國各地寄來的一萬多封信(紙本信件或傳真)加上無數電子郵件和社群留言,並從中挑出十封讓日理萬機的歐巴馬過目。這就是著名的「每日十信」計畫(10 Letters A Days,10LADs)。

本書收錄上百封美國人民與歐巴馬的通信,展現了歐巴馬執政時期的政策、影響,以及常民百態:有小朋友寄信詢問能不能讓敘利亞內戰中,受難的小男孩來美國成為他的弟弟;有癌症病患的求救信讓歐巴馬決心推動「歐巴馬健保」;有父母對總統說「我把我的寶貝交給國家,但你們只還給我一口棺材」;有情緒障礙的孩子依舊能購槍自殺,痛苦的母親懇求總統替槍枝氾濫把關……

書中透過不同寫信人的社經背景,提供我們常民的視角,除了展現環繞信件的社會議題與政策過程,也描繪出美國自我認同的努力和掙扎,更從人民與領袖之間的關係,觀看「美式民主」社會。

作者‧譯者

作者簡介

珍.瑪莉.拉斯卡斯
Jeanne Marie Laskas

至今已撰寫過八本書,其中包括紐約時報暢銷小說《震盪效應》,該小說拍成同名電影,由威爾‧史密斯主演,獲得2015年金球獎提名。她是紐約時報的特約撰稿人、GQ雜誌特派員,曾兩度入圍國家雜誌獎決賽。她的故事曾被刊登在紐約時報、大西洋月刊與君子雜誌上。她是匹茲堡大學的英語教授,同時在匹茲堡大學的創意中心擔任創辦主任,如今與丈夫和兩個孩子住在賓州的農場。

譯者簡介

吳光亞

祖籍江蘇如皋,生於台北市。台大機械系畢業後赴美研修翻譯,目前定居美國,在全美排行前三名的一家翻譯公司負責供應商管理事宜。

聞翊均

淡水人,熱愛文字、動物、電影、紙本書籍。現為自由譯者,擅長文學、運動健身、科普翻譯。聯絡信箱:andorawen@gmail.com

政治‧媒體‧文化‧評論界21位重磅人物感動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 │ 沈雲驄早安財經文化發行人 │ 林昶佐立法委員 │ 柯文哲台北市長
胡忠信政論節目主持人、歷史學者 │ 胡培菱美國文學/文化評論者 │ 范琪斐資深駐美特派記者 │ 范 疇跨界思考者
張旭成美國賓州州大政治系榮譽教授,台灣政經戰略研究所CEO │ 張鐵志文化政治評論家 │ 郭崇倫聯合報副總編輯
陳其邁行政院副院長 │ 陳鳳馨News98〈財經起床號〉節目主持人 │ 黃益中高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趙少康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 │ 蔡詩萍作家、政治評論家 │ 蔣萬安立法委員 │ 鄭文燦桃園市長 │ 鄭運鵬立法委員
嚴震生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 │ 蘭 萱中廣〈蘭萱時間〉主持人

推薦文

2016 年11月8日是我人生非常重要的一個分水嶺。文◎范琪斐(資深著每特派記者)

那天美國選出了川普當總統。

我的人生頓時由彩色變黑白。

有那麼嚴重嗎?

有。

我對川普總統的嚴重不適應症,可能很大一部分要怪他的前任歐巴馬總統。因為歐巴馬是我最喜歡的美國總統。這不是從我九零年代抵達美國開始算,是從美國開國開始算;也就是美國四十五任總統裡,我最喜歡歐巴馬。歐巴馬的繼任者跟他的落差太大,大到我哭了好幾天。

我很喜歡歐巴馬不是只因為他很帥,老婆很美,腦袋很好,還有深得我心的自由派政策,雖然這些都是真的,但對我來講,最重要的是,他是個好人。

你說我的標準很低嗎?你去看看美國現在的白宮。

歐巴馬就是台語講的人格者。

他從年輕時當社工到當參議員,到當了美國總統,到現在卸任了,我認為他從來沒有忘記初衷。他的初衷就是要幫助弱勢,幫助更多的人。

所以在他當總統的時候,我可以說:“I love my President”,而且一點都不臉紅。

但在美國卻只有一半的人跟我有一樣的想法,另一半的人非常厭惡歐巴馬,把他當洪水猛獸。我在住在新墨西哥州時,曾看過民眾自己花錢去租高速公路旁的大型廣告看板,上面大大寫著”Obama is the worst president,ever!“。

這當然美國社會嚴重極化的結果。在我看「親愛的歐巴馬總統」這本書之前,我以為這本書一定大大讚揚歐巴馬,是寫給像我這種同溫層看的。但我認真看了之後,我覺得作者珍.瑪莉.拉斯卡斯的野心遠不止於此。她透過給歐巴馬寫信的美國民眾的故事,來看歐巴馬,來看整個美國。

更重要的是後者。

因為拉斯卡斯訪問的這些人,並不是都寫信來稱讚歐巴馬的,很大一部分是來抱怨,來抗議的。這本書對我這種歐巴馬的粉絲來講,最大的價值,不是只幫我了解我的偶像歐巴馬,而是幫我了解這些反歐巴馬的人,這些後來可能投給了川普的人,這些與我政治意見相左的人,這些在我的社交圈裡被視為怪物的人。拉斯卡斯描繪的美國人有時的確讓我覺得徧執,有時讓我覺得太意氣,有時讓我覺得太自私,但有時也讓我覺得很善良很溫暖。他們有的中年失業,有的付不起健保,他們有的在九一一失去女兒,他們有的因為槍的泛濫失去兒子,他們的憤怒有根有據,有情有理,有血有肉;有時也許怪錯了人,但我對他們的挫折很有感。

在看此書時,我看到的是無數個面孔圖譜,集合起來的一張美國地圖。拉斯卡斯在描繪這些圖譜時,採的是工筆畫法。她會花很多篇幅很多細節來敘述這個人,這跟我當了三十年的電視記者的寫作風格完全不同。比如有一篇是在講一個營建工人Bobby中年失業的故事,這要是我來寫,就是住在密西西比州的營建工人Bobby 在58歲時失業,介紹完畢。但拉斯卡斯就會告訴你Bobby 最喜歡的工具是把大錘子,他最喜歡的鳥是夏天唐納雀,他最喜歡的植物是含羞草,Bobby家的庭院裡還有烏龜,Bobby 在寫信給歐巴馬時,是一邊打字,一邊把貓抱在懷裡。拉斯卡斯把讀者跟受訪者放在同一個空間裡,讓你360度的去看。

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看到在台灣有人像拉斯卡斯這樣,願意花這麼巨大的心力,去幫政治光譜兩邊的人能更互相了解,對對方的立場想法更有同理心;唯有透過互相了解,而願意在政治上各退一步,我們的民主才有機會。

精彩圖版‧書摘試閱

第五章 想法

我問歐巴馬,他怎麼想出每天讀十封信這個主意時,他思索了片刻,然後回答:「彼特.勞斯(Pete Rouse)。」他的語氣很隨意,彷彿在說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

「彼特對於回信的態度幾近瘋狂。」他接著說道。「我剛當上議員的時候,你知道,我還是個菜鳥,那時他的資歷已經很老了。他讓我逐漸學會如何看待信件的力量。」

「彼特.勞斯。」他重複道。

談到歐巴馬的早期執政時期以及總統答信辦公室的源頭時,我一直聽到這個名字。席艾拉提過他,歐巴馬的總統府資政大衛.克塞羅德(David Axelrod)和資深顧問瓦萊麗.賈瑞特(Valerie Jarrett),還有費歐娜,都提過他。

「我不太擅長講那些軼事。」我到華府市中心的博欽律師事務所(Perkins Coie offices)拜訪他時,他這麼說。2014年他從白宮退休後就在這裡工作。「我記得的不多。」

我告訴他,歐巴馬說一開始是他想出「每日十信」這個主意的。

「不是。」他說。「我只是在他說想要每天讀十封信時認同這個想法而已。

我說,歐巴馬好像認為這一切都是他的功勞。

「我不想顯得太自大。」他告訴我,他是在歐巴馬2004年競選時認識他的。彼特從1970年代開始在國會工作,到現在已經超過30年了;有很長一段時間,他的職位是前任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湯姆.達希爾(Tom Daschle)的幕僚長,可以說是華府的固定班底,在國會山莊號稱是「第101位參議員」。達希爾在2004年敗選失去了席位,彼特這位國會識途老馬便失去了工作,而歐巴馬在同一年選上了參議員。歐巴馬邀請彼特加入他的團隊,擔任幕僚長;歐巴馬說他希望能立刻有所作為,而彼特是華府裡經驗最豐富的人。

「我拒絕了。」彼特告訴我。「那時我已經快60歲了,正打算退休做點別的事。」

歐巴馬又來找彼特一次。他想要最棒的團隊,而且非常急迫。2004這年,他在波士頓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一場演講,讓他一躍成為全美關注的焦點,而他急著想要不負眾望。

若芝加哥貧民區有一個孩子不會讀寫,就算不是我的孩子,我也會在乎。

若有一位長者付不起醫藥費,只能在買藥與房租之間做選擇,就算不是我的祖父母,我也會覺得生命更加貧瘠。

若有一個阿拉伯裔美國家庭,在沒有律師幫助或非正當程序的狀況下被逮捕,我也會覺得我的公民權利受到威脅。

正是這樣的基本信念,讓這個國家得以運作:我是所有兄弟的守護者,我是所有姊妹的守護者,就是這樣的基本信念。

正是這樣的信念,讓我們能各自追逐夢想,又能團結成為美國這樣的大家庭:合眾而為一。


彼特拒絕了。任何聽過那場演講的人都知道,歐巴馬注定要在未來競選總統。不過彼特對退休更感興趣。

歐巴馬又來邀請他第三次。「他說:『你可能已經聽說了,我正考慮在2008年參選總統。』」彼特告訴我。「他說:『但那絕對不是真的。或許未來我會競選總統,但我太太絕對不會同意。我的孩子都還太小了。我現在不打算這麼做,我只想好好當參議員。』

彼特終於答應了,但他只接受暫時的職位。「我同意協助他起步,幫他在擔任參議員時站穩腳跟,組建一個良好的團隊,擬定完善的策略計劃,打造完美的架構。我會打下這些基礎。我當時想,*反正現在沒有什麼事要做。花個一年半幫他處理這些事也沒問題。能有多難呢?*」

自彼特幫助歐巴馬建立參議員辦公室團隊之後,又過了九年——他經歷了一場總統競選、一間總統交接辦公室、一次就職典禮(彼特拒絕了就職典禮台上為他安排的座位,他比較想坐在家裡從電視上看歐巴馬宣布就職)、在歐巴馬的幕僚長拉姆.伊曼紐爾(Rahm Emanuel)於2010年離職後擔任了三個月的緊急代打(「當時我說,我對幕僚長的職務沒興趣;坦白說,我不想在凌晨三點接到宏都拉斯大地震的通知。」),又經歷了*另一場*總統競選,*又花了幾年*在白宮工作……之後彼特才終於說服歐巴馬他是認真的,他提供的協助只是暫時的,他現在想要停下來,回家,花時間陪陪他的貓。

「彼特說:『你也知道,確保我們的答信辦公室運作良好,讓選民覺得你聽見他們說的話、你正在回應他們,這能彌補很多事。』」歐巴馬告訴我這句話時,我們正談到早期彼特在他參議員辦公室工作的日子,那時就算是信件這麼平淡的東西也是他們討論的主題之一。

彼特跟我談到當初怎麼會這樣營運收發室時,講得非常直白。「我最痛恨寫信給朋友了。」他說。「所以如果有人因為在乎你而願意坐下來寫一封信,那麼民選官員就應該關注這封信。這通常是公民能直能聯絡民選官員的唯一方式。我一直認為,溝通的品質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選官員認為自己在『為大眾服務』一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這與黨派及政治理念無關。

在2009年的就職典禮之後,歐巴馬的總統交接小組在抵達白宮時發現,布希的執政團隊沒有留下任何人、事、物來指引他們如何設置總統答信辦公室(OPC)。沒有現成的郵件分類系統可用、沒有程序手冊、沒有樣本、沒有軟體、沒有可以直接套用的信件格式。

接著他們就被信件淹沒了。每週有25萬封寄給新總統的信。成箱的信件從地板堆到天花板,排滿了好幾條走廊。而歐巴馬的團隊連文具都還沒有。當時站出來接手這個混亂狀況的,是來自歐巴馬參議員辦公室的麥可.凱萊赫(Mike Kelleher)。

彼特很驚訝。他一直以為麥可想要做的是商務部助理祕書那一類的工作,那種充滿活力與生氣的工作比較適合他這樣的人。如今麥可說他想要管理信件。「這是一項必須完成的挑戰,我很樂意接手。」他捲起袖子,寫下了OPC的目標——「傾聽美國人民,了解他們的故事,代表總統關照並回應他們。」他畫出一張組織圖,之後開始進行面試。想要在OPC工作的人必須先通過非常詳細的審查。他們必須同意在受僱之前先成為信件室中的志工;麥可想要看看他們如何與彼此互動,以及如何與長者、學生等志工交流。他想要尋找的是同理心。他告訴這些人,能夠來這裡讀信是非常幸運的事——他們將會成為最了解美國的人。

他找好工作人員、為信件室擬定了十頁的策略計劃、寫下信件代碼系統的規則、設計了個案決策樹、收集大量的政策略回函,並製作了品質控制手冊。他每天花上16個小時,包括週末假日也是,自渾沌中創造出秩序,編列出一隊具有同理心的信件閱讀大軍,其中也包含了費歐娜。

有傳言說,歐巴馬總統打算在上任當天就讀幾封信。麥可收到總統辦公室打來的電話,說總統想要看五封信。接著他們打來更正:總統想要看15封信。然後他們又打來一次:他想要在那天看十封信,之後的每一天都要看十封。

「我進入白宮時有人告訴我,說我們一天就會收到四萬封各種形式的郵件,」歐巴馬告訴我,「我開始思考,這下子我該怎麼複製我在競選時的經驗呢?」

「我最後得到的答案,是我可以每天讀十封信。這是個微不足道的舉動,但我覺得這麼做至少可以讓我避免不切實際。對我來說,每天讀信能讓我記得,擔任總統時重要的不是我自己,重要的不是華盛頓內的算計,重要的不是政治分數。重要的應該是外面正努力生活的人民,他們有的正在尋求幫助,有的則很生氣我把事情都搞砸了。

「我……或許剛開始每天讀十封信的時候,其實並不了解,到最後這個舉動對我會有多大的意義。」

延伸共讀

世界大局地圖全解讀 Mapping the World
(4/24上市)

★掌握全球趨勢不可或缺的讀本!
★地圖大師+專業地理作家+政治學家,聯手製作最詳盡的地圖 & 最權威的時事分析!
【本書特色】
◎關注面向最多元:政治╳經濟╳軍事核武╳能源環境╳國際衝突,一本就能掌握世界趨勢!
◎脈絡化的情勢分析:從「當前現況→演變過程→未來走向」,有條理的梳理出關鍵議題的前因後果。


世界金融大歷史3000年


逃難吧……


帖木兒之後

在希望與恐懼之間:
阿富汗的戰地與日常實境


停滯的帝國


失控的進步


從搖籃到搖籃


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