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台灣是個「高山島」?你知道冰河來過台灣?台灣最高的氣象站在哪裡?阿里山是從玉山滑落下來的?海岸山脈原本不屬於台灣?台灣的火山會再噴發?本書從台灣島地形、五大山脈形成談起,介紹台灣高山風貌與地形景觀,並細述台灣高山自然生態分佈景況。《台灣地圖館-山脈》一書主要內容:(1) 五大山脈的形成與地形景觀(2) 五岳、三尖、一奇的雄偉山景。(3) 高山自然景觀之美、高山動植物的分佈區域、高山原住民的生活習俗,以及高山生態保育的功能與機構。地理教室、地圖遊戲、地理小百科。【台灣地圖館】系列是遠足出版公司繼[台灣地理百科]之後精心製作,提供你以全新的角度來欣賞台灣之美:跨頁一主題讓你知識提昇!豐富的照片使你大開眼界!細緻的圖解助你易於領悟!生動的文筆教你手不釋卷!特設的專欄令你增廣見聞!
2008年11月6日,他們集結在行政院衝撞集遊法,有人叫他們「野草莓」。2014年3月18日,他們攻進立法院要求退回服貿,這次他們成了「太陽花」。這本書是野草莓和太陽花,為了這個時代的精神而寫的台灣社會力分析。為什麼是關鍵字?這是新世代解讀新世代的社會力分析,於是我們決定要從新世代認知社會的模式出發,來展開我們的討論。在網路成為青年世代的生活方式之後,關鍵字就是他們思考與理解社會的方法。看到一個詞彙之後,透過搜尋引擎找來的資訊,對事物獲得不同層次的了解,找到定義、特質、相關敘事,再經過超連結,找到觀念的外延,這就是網路世代建構知識體系的方式。
朱文清(駐日本代表處台北文化中心主任) 邱立本(《亞洲週刊》總編輯) 胡文輝(《自由時報》總編輯) 范疇(連續創業者、《與中國無關》作者)一致推薦 中國比日本自由?台灣人染上「日式癡呆症」? 為什麼鴻海崛起、夏普沒落,Uniglo和鼎泰豐大受歡迎? 什麼樣的台灣服務讓人被騙也甘願?中國老闆的致命傷是什麼? 為什麼台灣不利於經營國際品牌、中國只能追上日本90%的技術? 剖析中、日、台的三方競合關係,照見彼此的未來之道! 中國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在東亞具有關鍵影響力,也是台灣的重要鄰居,文化上有深厚的淵源,經濟上有連動關係。理解並關注他們,是台灣的重要課題。 本書作者近藤大介為日本講談社《現代週刊》副總編輯,曾被派駐北京三年,他累積生活經驗與職場觀察,從服務品質、企業文化、年輕人的力量、技術創新能力、國家格局等項目,評比中、日各有哪些擅長項目或缺失,並提出改善的建言。 此外,能說流利中文,且家族與台灣頗有淵源的近藤大介,曾採訪台灣三位民選總統,並走遍台北,多年來累積不少對台灣政局、社會的第一手觀察。這次為了本書台灣版出版,他專程來台採訪,寫下專章,精闢分析在中華與日本文化交相影響下,台灣如何找到自己的競爭力。 台灣與中國有共通的文化背景,又曾被日本統治50年,可說是中、日兩種文化匯聚之地;而閱讀本書,看到中、日各有的缺失時,也會發現有許多缺點在台灣處處可見。中國與日本,如同兩面明鏡,台灣的缺點被映照在鏡面上,唯有正視缺點,加強自身的能力,不重蹈中、日的錯誤,台灣才能擁有更進步、更美好的未來。 本書特色 ◎觀察中、日企業文化: 中國擁有龐大的資金,為何技術尚無法超越日本? 中國的百人公司,為何每次都要招募至少30個員工? 日本企業的新提案,為何往往胎死腹中? 中國老闆的致命傷是什麼? ◎從宏觀角度分析中、日國力此長彼消的原因: 中國宛如戰國時期,年輕人勇於嘗試、單打獨鬥、追求成就感。 日本高齡化社會,資金、職位多為老人持有,年輕人沒有發展機會。 中國是大陸型國家,因地緣政治的關係,始終保持洞悉國際局勢的能力。 日本是島國,缺乏廣闊的視野,一味追求和平,形成封閉型社會。 ◎從中、日各有的缺失,綜合分析台灣競爭力與改進空間: 台灣優點:隨機應變、馬上行動;女性在社會上活躍的程度與男性相同;具有體貼入微的服務精神 台灣缺點:宣傳能力不足,不利於經營國際品牌;擅長複製外來事物,但缺乏脫胎換骨的能力;對外界變化缺乏危機意識的島國性格
「法國在馬恩河和凡爾登展現的勇氣跑哪去了? 法國社會主義分子滿懷和平主義, 法國右派不是法西斯分子,就是失敗主義者。」 1938年,在希特勒煽動下,捷克境內蘇台德區內的德國人紛紛要求「回歸德國」,德軍頻頻在邊境騷動,捷克也軍事動員,作好開戰的準備。但英法兩國還守在和平的幻夢之中,張伯倫與達拉第緊急前往慕尼黑開會。諷刺的是,這場會議攸關捷克的命運,「在希特勒的堅持下」,捷克代表卻不能列席。 慕尼黑會議是二十世紀外交史上最令人難堪的妥協。英法強迫捷克人交出蘇台德,還自詡為帶來世界和平。法國政府、國會、軍方、報界、人民在最後一刻退縮,不敢履行對捷克的承諾,不敢對抗希特勒。 更嚴重的是,法國人徹底不相信蘇聯人,不瞭解唯有聯合蘇聯才能箝制德國。希特勒也知道這一點,隔年在處理波蘭問題時,毫不猶豫地與蘇聯簽下《德蘇互不侵犯條約》。1939年德國進軍波蘭,蘇聯也發兵進入波蘭,引起西方國家驚恐。一個月後,兩軍在布列斯特會師。 當時巴黎仍是藝文之都,兩位年輕的法國作家崛起——沙特與卡繆。法國人正從大蕭條中復甦,不願相信戰事到來,但其實那是錯覺。他們深陷癱瘓狀態,無法評估自己的實力,更重要的是,他們也無法評估結盟的力量,西方民主國家本可和俄國及東方小國結成強大的同盟,徹底摧毀納粹德國的侵略野心。
無視民意的總統,自以為是的教徒,無差別殺人兇手,著迷整型的明星, 傲嬌無理的情人,自拍成癮的少年,目中無人的同事…… 這些人為何如此? 精神科醫師 / 作家 鄧惠文——推薦 「精彩佳作。」─《新聞週刊》 「書中例證引人深思,也令人心驚。」─《紐約時報》 小心﹗不論西方或東方,自戀狂潮已經開始隨著教育、媒體和網路, 襲捲全球社會及區域文化,形成一個前所未見的「自戀時代」。 自戀,無所不在。 在這個自戀時代裡,年輕人隨時自拍上傳網路、父母稱自己的孩子是「小王子、小公主」、名流藝人炫富、裸露,搏版面搶曝光,廣告催眠你購物,「因為你值得!」;職場同事無視團隊合作,政客自我感覺良好,厚顏不顧民意,甚至罪犯為引人注目而公然行兇……面對這些現象,我們或許習以為常,或許瞠目結舌,甚至可能深受其害。探究這些現象的背後,你會發現,這些行為全暗藏了「自戀」的陰影。 自戀,另一種失控的正向思考。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愛自己、做自己」能帶來自信和力量,難道不好嗎? 很好,但自戀者不是充滿自信,而是過度自信,無視現實,不顧人際關係。這種膨脹的「正向」思考態度強調自我欣賞、追求物質財富、外貌、名人崇拜和名聲,極可能會對小自家庭教育,大至社會經濟皆造成危害。自戀就像是疾病,由某些因素引發,並透過特定管道傳染,而全球文化為何近年來會出現如此演變? 是什麼原因催化了這種現象? 戳破自戀假面,翻出背後的真實景象。 《自戀時代》以輕鬆但詳實的筆調,佐以媒體報導及趣聞逸事,觀察自戀現象在現今大眾文化中嚴重的擴散趨勢,以及對各領域造成的問題。書中從美式文化令人「嘆為觀止」的實例,切入家庭教養、學校教育、媒體網路、物質消費、宗教信仰、人際關係等層面,列舉出各樣例證及數據,幽默地就自戀現象的成因、迷思,以及對「表現自己、唯我獨尊」這種目前蔚為風潮的成功必備觀念,進行引人深思的敏銳分析,同時提出有效的對治之道,是一部讓人重新思考主流價值觀的精采之作。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