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大陸上演的「十一國演義」!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必讀指南
★《新共和》雜誌、《全球主義者》評選年度最佳圖書
★ 亞馬遜網站超過3,000位讀者「五星好評」
★《國家的品格》作者科林.伍達德又一力作
剖析今日的美國為何會走上分裂?
為何南方比較多川粉,北方比較多左膠?
這是因為美國埋藏了11組彼此對立且分歧的基因!
《新共和》:「透過追溯歷史深處的種族文化差異,揭示了我們眼前分裂的根源。」
《波特蘭先鋒報》:「發人深省的佳作,打破了政治邊界的觀念。」
《華盛頓郵報》:「修正了那些忽略地區差異、過於簡化以使人安心的國家敘事。」
《科克斯書評》:「深入探討了整體美國的政治與歷史面貌。」
************
自1492年哥倫布登陸北美洲以來,來自不列顛群島、伊比利半島、法蘭西、尼德蘭、德意志、義大利的歐系移民開始墾殖北美,也帶來了各自的宗教信仰、政治理念和民族特質。從此時起,這群來自歐洲各地的移民開始爭奪北美的土地和資源,打造互不隸屬的殖民地。他們有時相互結盟,有時彼此為敵,十七世紀英國內戰時更分屬不同陣營。若不是「鴨霸」的英國政府想從他們身上榨取更多利益,北美殖民地壓根不會想要獨立,更不會有「美利堅聯邦」的出現,甚至建國後還是有許多的地區或州曾認真想要脫離,還打了一場死傷無數的南北內戰。
基於這層歷史背景,本書作者伍達德提出了兩點創見。首先,美國今天看到的許多嚴重深層的分裂,諸如「紅色州」vs.「藍色州」vs、自由派vs.保守派、資本家vs.勞動者、黑人vs.白人,都是源自美國從來都不是「一個美國」,而是有「十一個美國」,且個別「美國」間的歧異或矛盾,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其次,伍達德指出美國存在著十一種不同區域文化的同時,也打破了傳統美國的政治地圖,州與州的邊界模糊了,取而代之的是立基於歷史學和人類學的文化地圖。這解釋了為何美國東西兩岸雖相距遙遠,意識形態卻明顯親近?為何中西部是著名的搖擺州,是決定總統大位的關鍵地區?為何深南地方是保守派的大本營,老是跟進步派把持的聯邦政府反著來。
要如何建立統一的國家,又能尊重各區域的獨特性,始終是美國最大的難題。
推薦記錄
▸ 伍達德在這本傑出的著作中,用引人入勝的方式深入探討了整體美國的政治與歷史面貌。────《科克斯書評》(Kirkus)
▸ 伍達德在《美利堅國度》深入解析了美國的黨派對立問題,提出了大膽的看法:北美早期定居者在政治和宗教觀念上的鴻溝導致不可避免的文化衝突,至今無片刻和平。────《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 現在許多人將「開國元勳」神化為統一的政治祖先,這本書因此在現今別具意義。────《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
▸ 本書為我們的歷史提供了全新視角。────《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 對美國歷史和社會學有興趣的讀者千萬不可錯過《美利堅國度》。────《聖路易郵訊報》(St.Louis Post-Dispatch)
▸ 伍達德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視角,幫助我們更理解當前美國政治紛亂背後的運作機制,著實為一大創舉。────《每日野獸報》/《新聞週刊》(The Daily Beast / Newsweek)
▸ 伍達德做出了非凡的貢獻,他的分析淺顯易懂且奠基於縝密研究,對一般讀者及學術界都有具有吸引力。────《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 《美利堅國度》透過追溯歷史深處的種族文化差異,揭示了我們眼前分裂的根源,讓這本書脫穎而出。────《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
▸ 記者兼歷史學家科林.伍達德所著的《美利堅國度》精采絕倫。他提出了引人注目的論點:美國的建立始於各地區相互矛盾的信念,這些信念至今仍深刻影響著我們的國家政策和社會態度。《美利堅國度》打破了政治邊界的觀念。這是本發人深省的佳作。────《波特蘭先鋒報》(The Portland Press Herald)
▸ 本書為北美的區域分裂提供了精采且富知識性的見解,成功修正了那些忽略地區差異、過於簡化以使人安心的國家敘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 我去年讀到最具原創性的書之一。擔任駐美大使的五年期間,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不同州的投票行為和研讀美國歷史,不得不說,伍達德的論點與我的觀察不謀而合。────愛爾蘭前首相約翰.布魯頓(John Bruton)
專文導讀
馮卓健|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美國記者、作家,畢業於塔夫茨大學與芝加哥大學。2012年獲頒由紐約長島大學頒發的喬治.波克新聞獎(George Polk Award)、2016年入圍普立茲獎釋義報導類決選名單。長期駐外的伍達德曾為多家媒體撰寫報導,擔任過《基督教論壇報》、《舊金山紀事報》、《高等教育紀事報》的特派員,走遍六大洲超過五十個國家,他的文章廣見於《經濟學人》、《史密森尼》、《華盛頓郵報》、《新聞週刊》、《野獸日報》、《衛報》、《彭博觀點》、《華府月刊》。伍達德另有兩本專書,分別是《海盜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Pirates,商業周刊,2014年),《國家的品格》(American Character,八旗文化,2023年)。
王琳茱
畢業於台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口譯組。譯有:《強人時代》。譯稿賜教:ljw.mainusun@gmail.com。
導讀(馮卓健)
序章
第一部 追本溯源
第一章 建立北部地方
第二章 建立新法蘭西
第三章 建立潮水地方
第四章 建立洋基之國
第五章 建立新尼德蘭
第六章 首波殖民地起義
第七章 建立深南地方
第八章 建立中部地方
第九章 建立大阿帕拉契
第二部 意想不到的盟友
第十章 共同挑戰
第十一章 六場解放之戰
第十二章 獨立抑或革命?
第十三章 北方區域文化
第十四章 第一波分離主義
第三部 西部爭霸戰
第十五章 洋基之國西進
第十六章 中部地方西進
第十七章 大阿帕拉契西進
第十八章 深南地方西進
第十九章 征服北部地方
第二十章 建立左岸地方
第二十一章 西部爭奪戰
第四部 文化戰爭
第二十二章 建立遠西地方
第二十三章 移民與身分認同
第二十四章 諸神和使命
第二十五章 文化衝突
第二十六章 戰爭、帝國與軍隊
第二十七章 第一場權力之爭:藍色區域文化
第二十八章 第二場權力之爭:紅色與紫色區域文化
尾聲
十週年後記
注釋
參考書目
內文試閱
第四章 建立洋基之國
歷史的偶然讓一群跟潮水地方仕紳有著完全不同價值觀的人,建立了新英格蘭,他們分別是抵達鱈魚角的「天路客」(Pilgrims),以及抵達麻薩諸塞灣的清教徒,這群人痛恨地主貴族階級、貴族特權、英國聖公會和保王行動,對他們的新社會有著全然不同的想像。道德感強烈的洋基之國充斥著教堂與學校,這個區域文化中的每個群體都以自治的共和體制運作,在北美大部分地區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天路客來到新世界並非為了重建英國鄉村生活,清教徒更非如此。他們的目的是打造全新的社會,即真正實踐宗教理想的烏托邦,一個根據喀爾文的教義所形成的新教神權政體。他們將在新英格蘭的荒野建立新錫安,這座「山上之城」會成為世界其他地方遭受苦難時的典範。他們深信自己一定會成功,因為他們是「神選子民」,與上帝有著如同舊約中的特殊盟約。如果他們所有人都依循上帝旨意就會獲得獎賞,只要有人不遵從,他們就會全部一起受罰。早期的麻薩諸塞沒有自掃門前雪這回事,因為要靠每個人盡自己的本分才能達成所有人的救贖。
在美國歷史的中心思想中,洋基之國的開創者是群主張宗教自由且逃離宗教迫害的人。但這個敘述僅適用於天路客,即一六二○年落腳在鱈魚角的數百名英國喀爾文教徒,同樣的敘述則完全不適用落腳在麻薩諸塞灣的清教徒。一六三○年代,有大批拒絕在宗教上妥協的清教徒離開英國,短短十二年內有高達二萬五千人出走,他們也迅速控制了普利茅斯跟其他新英格蘭殖民地。其他的北美殖民地都歡迎任何人到來,清教徒卻禁止不符合他們宗教戒律的人駐足於他們的殖民地。他們會放逐異議者,會把貴格會教徒的鼻孔切開、耳朵割掉,或是在臉上烙印代表異端分子的字母「H」,讓人輕易辨識出貴格會教徒。清教徒對多項違規行為祭出死刑,例如通姦、褻瀆上帝、偶像崇拜或同性性行為,甚至包含青少年的反叛。對於在安息日(Sabbath)照顧牛群、耙牧草或獵鳥的農人,他們處以罰款。一六五六年,波士頓高層把船長湯瑪斯.坎柏(Thomas Kemble)掛枷示眾,因為他在時隔三年返家後,在自家門前吻了妻子,被法庭認定是「淫蕩且不得體的行為」。面對離經叛道或違反宗教禁忌的行為時,洋基之國早期的處置方式比其墾民所逃離的英國還來得嚴苛。
但就其他方面而言,清教徒打造的社會十分革新。他們取得了殖民地特許狀(透過了詐欺手段),因此不用像早期的馬里蘭和新法蘭西一樣受制於封建貴族,也不像維吉尼亞和後來的卡羅來納一樣,受制於遠在天邊的企業公司。新英格蘭人是真心想要自治。
早期近半數的洋基之國墾民都來自大不列顛島經濟最發達的東安格里亞(East Anglia),這個地區所涵蓋的東部七個郡,是英國人口最稠密、都市化程度最高、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區,有著迅速發展的中產階級,而且長久以來都在抵抗專橫治理。這個地區深受歐洲最商業化且政治進步的國家影響,即英吉利海峽對岸的荷蘭。荷蘭的喀爾文主義、共和主義、農業、建築、藝術和商業影響了這個地區,因此在這裡出現了鬱金香園、荷蘭式山牆屋頂,以及擁有大量學識的工匠和自耕農。東安格里亞人抱持德意志的自由思想,積極參與地方會議,並且選出委員管理地方自治。可想而知,這個地區在英國內戰中與國王對立,強力支持國會。東安格里亞的諸多特點也複製到了新英格蘭。
清教徒出逃人口的組成與潮水地方、新法蘭西和北部地方全然不同。洋基之國的墾民攜家帶眷前來,大多為中產階級,他們受過良好教育,且彼此財力相當。潮水地方的墾民大多為年輕且無一技之長的男性僕人,新英格蘭的殖民者則多為有謀生技能的工匠、律師、醫生和自耕農,沒有任何契約僕役。這些早期的洋基人出走並非為了逃離貧窮追求更好的生活,反而是放棄了故鄉舒適的生活,來到充滿未知的荒野。有七成的墾民都是帶著家眷而來,因此早期洋基之國的性別和年齡分布,相較其他區域文化更為平衡。這樣的人口組成優勢,再加上新英格蘭地區較少爆發流行病,使得他們從一開始的聚落快速擴張。雖然一六四○年以後的百年間只有少數移民抵達新英格蘭,這裡的歐裔人口卻隨著每個世代倍增。到了一六六○年,新英格蘭的人口來到六萬,是潮水地方的兩倍以上,而後者可是提早了整整一個世代抵達。洋基之國成為格蘭特河以北人口最多的地區,當時已經是凝聚力最高的區域文化,因為每個人都同時抵達,並且出於同樣動機而來。
清教徒並非由出身名門的貴族或仕紳帶領,沒有任何這樣的人前來洋基之國,帶領這群清教徒的其實是受過高等教育的菁英。「以他們的人口數來看,這群人的智識比現在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還來的高。」法國貴族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在一八三五年描述早期的新英格蘭時寫道,「幾乎毫無例外,所有人都獲得良好教育,而且許多人的才能與成就在歐洲都相當知名。」
清教徒對故鄉的王室和貴族特權深懷不滿,抵達美洲的他們依然抱持同樣看法。洋基之國打從一開始就反對建立地主貴族階級,並且對於繼承特權和鋪張炫富的行為充滿疑慮。他們在眾多殖民地中獨樹一格,因為他們的領袖並沒有將大片土地分發給親友或盟友,好讓他們憑藉土地致富。清教徒反而把特許狀交給經核可的開墾團體,這些人再從他們之中成立委員會並選出委員,透過委員會決定公共道路、教堂、學校和綠地位置,並且分配土地給每個家庭。人口較多或較富有的家庭有機會獲得較大片的土地,但整體而言分配方式出乎意料地平等。他們以英國東部的故鄉為城鎮命名,例如位於索夫克(Suffolk)的黑佛丘(Haverhill)、伊普斯威治(Ipswich)與格羅頓(Groton),位於艾塞克斯(Essex)的春田(Springfield)、莫爾登(Malden)與布蘭垂(Braintree),位於諾福克(Norfolk)的林恩(Lynn)、欣厄姆(Hingham)與牛頓(Newton),以及林肯郡(Lincolnshire)南部的波士頓港。這裡人人應當要為社群的共同利益一同打拚,他們認為為了土地或其他物質利益挑起爭端,會背離他們在上帝面前的真正使命。
新英格蘭聚落跟潮水地方的不同點不僅在於出現了城鎮,還有每個人握有的權力。清教徒相信每個社群都要能夠自理,不受主教、大主教或國王干擾,而且每個教會都該完全自行管理。他們對世俗事務也是一樣的態度,每個城鎮宛如小型共和國,完全掌控法律的執行、學校和房產的行政、稅收和(大部分的)支出,以及組織民兵自衛。郡毫無權力,但所有城鎮都有自己的地方政府,由教會成年男性選出的委員管理。委員會採取集體領導,而城鎮的合格選民則會在城鎮會議時發揮微型議會的作用。雖然新英格蘭不容異己,而且從諸多角度看來都相當專制,但以這個時代來看卻有驚人的民主程度,六到七成的成年男性(即三至三成五的總人口)握有投票權,富裕人家或出身名門的人在政治或法律上並沒有特權。這種自我治理、地方分治且直接民主的傳統至今依然是洋基文化的核心。直到今天,新英格蘭的偏鄉依然透過一年一度的地方會議掌管多數地方自治,討論每一項支出,而且投票人為在地居民而非民意代表。
其他北美區域文化確實難以理解洋基人對政府的信心程度,新英格蘭從一開始就相信,政府能夠保護公共利益免受有錢人的自私詭計傷害,可以透過禁止與管制不良行為來落實公民道德,可以透過公共支出興建基礎建設與學校來打造更美好的社會。洋基人比北美其他任何族群更認為政府應由自己主導並為自己服務,每個人都應當參與,且利用政治手段牟取私利是最不可饒恕的行為。洋基的理想從未消亡。
清教徒相信每個人都應該透過閱讀聖經來體會神的啟示,這點帶來極為深遠的影響。如果每個人都要讀聖經,那麼每個人都必須識字。因此一旦新城鎮建立,就會成立公立學校並為老師支薪。其他北美區域文化在十七世紀時都未出現任何學校體制,因為教育是有錢人家的特權,但新英格蘭當時就已經要求所有小孩必須上學,否則就會違法受罰。一六六○年時英國還只有少數人能讀寫,但麻薩諸塞已經有三分之二的男人和超過三分之一的女人可以簽自己的名字。基礎教育雖然普及,但整個社會高度重視和尊重高學歷人士,在其他社會這般尊重通常只保留給貴族。早期的新英格蘭有一群菁英,他們是群互相通婚的大家庭,後來也主導了政治與宗教事務,但是他們的菁英地位是來自教育而非財富。率先抵達麻薩諸塞灣的一萬五千名墾民中,至少有一百二十九人畢業於牛津或劍橋,以那個年代而言是相當驚人的數字,而這群人幾乎全部都成為社會領袖。早期麻薩諸塞或康乃狄克的總督都不是貴族,但許多都畢業於英國的大學,或是畢業於清教徒落腳六年後成立的哈佛。(一份一六四五年的宣傳手冊指出,設立哈佛大學是為了「推廣學術並使其代代相傳,深怕留下文盲牧師給教會。」)至今波士頓依然公認是北美的學術中心,事實上自波士頓成立之初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