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時間暫停之術,
遙遠而來一支流浪的演歌,
鴨川之水帶去季節,留下
你與此處的祕戀。
㊕ 旅人陳彧馨的最新自由旅行書寫,詳述長期試探拘謹古都之樂與怒,從京都的「慢」裡,揀選其「快」:季節替換時萬物線條之異動、偶然與巧合裡情緒的瞬變、旅人的各種偏執與在地人的真脾性。卸下旅遊規劃的壓力,慢遊京都知其快,讓讀者重新定義下一趟京都的理由。
㊔ 京料理、神社百院、職人技藝、山野林脈之外,手握足夠京都時數才能擁有的「美
好的浪費」:無所事事的雨中午後、一杯喝不完的京咖啡、靜靜面對內心的錢湯、空等銀杏墜落的轟鳴……四季為序,緩慢鋪陳京都旅情,春櫻起始,經夏涼與秋靜,抵達冬日雪,每一環節交疊不同場域和瑣事之雜感,無論獨攬、共享,歡快與思愁……或許觀景、或許啖食、或許老巷一角……這是萬千情緒凝結成的100種京都面貌。
町家、錢湯、枯山水、新綠之森……
對你而言,京都是什麼樣的城市?
對京都而言,定居或旅居的人分別是何種存在?
春櫻起始,經夏涼與秋靜,抵達冬日雪,
記憶與人情在此匯成川流,百種京都時態。
從京都的「慢」裡,揀選其「快」:季節替換時萬物線條之異動、
偶然與巧合裡情緒的瞬變、旅人的各種偏執與在地人的真脾性。
ιξ㇏㇏㇂㇂㇂㇏㇏㇃㇃㇃ せーの───ⓀⓎⓄⓉⓄ﹗﹗㋖㋵㋒㋣﹗﹗きょうと﹗﹗﹗
100種京都∣沒有人能真正留住京都,每個人也都有專屬的京都記憶。說是城,更像一處被我們各自描繪而成的居心地,慢、淨、寂、無(也有如作者談及之躁、睏、寡、漠)。一旦交換去處,甚至記不住神社大名,但形容裡滿是氣氛、想不起町與通的脈絡,途經之櫻樹輪廓卻異常清晰、一家再也繞不到的食堂,怎麼也忘不了漬物爽脆米飯紮實湯品濃郁……彷彿一時間暫止幻境,作者淡筆速寫了古都的片刻與切面。「在不屬於自己的城市裡留下生活軌跡,何嘗不是浪漫?」書中循季節而行,十數年體驗,一百種情懷,成就筆下的清明、透徹,這座城市不打算讓你奢望或盡情,一切是它所賦予的──氣候、靈性、食材與景致。在此旅行宛如放任命運一搏,神在之城,上路即哲學,每一步伐都在尋找日與夜的祝福。
作者∣陳彧馨Jas Chen∣政大新聞畢、紐約大學碩士。曾為攝影講師、旅遊講師,以旅行與咖啡館為題進行系列演講。專欄散見《印刻文學》雜誌、《商業週刊》雜誌及「聯合新聞網」。現與丈夫、兒子多多君,旅居新加坡,一家三口皆為旅行患者。著有:親子旅遊書《把拖油瓶養成小旅伴:0-6歲親子旅遊全攻略》、咖啡館主題書《從東京到京都 咖啡物語》、走過災後日本寫下的《追櫻》,以及以東京為主題的《100種東京》等作品。
網路上的無定居所∣www.facebook.com/JasStory
多多君的旅行非日常∣www.facebook.com/iamchiendodo
恰逢春日裡,無名山中亦有霞,只是薄一些——松尾芭蕉
春散策╳安靜的櫻花╳春雨內╳午後靜香╳理想的喧嘩╳櫻神社╳窗下的誤會╳難求╳春睏天龍寺╳嵐山絕景╳風月咖啡街╳櫻夜市╳春夜瀾漫(上)╳春夜瀾漫(下)╳夜櫻╳最後的花見╳黃鶯亂啼的走廊╳美麗的遇見╳窩入象工場╳紫藤花開╳品抹茶╳獻冰祭╳大山崎山莊紀行╳葵祭(上)╳葵祭(下)
盛夏陽光裡,聽見蝴蝶相觸聲。——松瀨青青
京都躁╳漫步鴨川╳需心靜╳神之森╳相遇狐狸大神╳五百年前的蕎麥麵╳可以爬上京都塔嗎╳寂靜水族館╳攜子遊寺院--金閣寺、御金神社╳攜子遊寺院--清水寺、安井金比羅宮╳攜子遊寺院--下鴨神社群╳烏龜石╳名畫之庭╳紫陽╳來碗葛切吧!╳藍色咖啡廳╳最涼不過貴船╳清涼祭╳美秀╳最美花手水╳天橋立一日╳初夏仁和寺夜楓╳宇治亂╳週末不到奈良╳竹林中
藍天微微風,無際魚群漾秋空,露積霜意濃。──正岡子規
半盞茶╳嵯峨野風物詩╳夜戰清水寺╳朱雀之庭初觀夜楓╳觀楓列車╳神在╳東福寺之楓╳長樂館之憾╳山椒魚╳平安神宮的寧靜午後╳十牛之庭的十牛之力╳獨占詩仙堂╳柚子╳京夜梟╳毛絨絨╳秋奈良╳琉璃光院琉璃門╳櫻花楓葉兩醍醐╳京都常駐代表╳在京都逛市場╳舞伎變身╳一刀破竹簾╳竹久夢二的二年坂╳骨邊肉╳河原町
古寺越年鐘,杳杳一百零八聲,窗外雪朦朧。──三橋鷹女
宿町家╳泡錢湯╳清閒的午後╳偶然與巧合╳雪金閣‧雪銀閣╳琵琶湖畔╳吃豆腐窮講究╳吃豆腐不講究╳本願寺銀杏╳形狀╳數石頭╳京都冬穴場╳京漬物╳天津飯╳京壽司╳火爆蔥拉麵╳入一風堂不吃辣╳智積院冬趣╳六角堂散策(上)╳六角堂散策(中)╳六角堂散策(下)╳再來一杯神賜酒╳一月的春╳哲學之道上╳幸運草計程車
〈安靜的櫻花〉
春京都相當熱鬧,簡直可以說嘈雜了。你想避開人潮好好觀賞季節之美,靜靜看點春櫻日常,要不就是早起,只要起得早,就算櫻季時如同鬧市的哲學之道,也能確實散發禪思與哲學氣質。然而你說你是夜貓,你想旅行中、或說正因為是休憩中的旅行,就更不願意起早。這時候或許可以試試深夜的高瀨川。流經木屋町通的這條迷你運河,鬧中取靜,兩側有櫻,夜裡有燈光閃爍,燈下的花朦朧,也很美。只不過沿川有些路段偏是露天吸煙區,你不喜歡煙味,那就有點掃興。
如果真的想肆意享受點京都春的庶民日常,其實要我說,不如去山科。
山科是京都邊上的一個小鎮,以陶藝聞名。毘沙門堂是當地知名景點,建築以外,主要是前往堂前的石階路兩側滿是楓樹,因路狹樹密,深秋時楓葉飄落,能鋪成紅毯,列名為賞楓勝地。春天呢?你問。春季在該地疏水道兩側的櫻並木亦是勝景,起初並不有名,然而山科居民為了美觀,特意沿著櫻花樹下種植油菜,時節一到,油菜花開,粉白與金黃交錯,大批美照令此地一時聲名大噪。
雖然如此,畢竟不在鬧市中心,即便是在櫻花最勝時分,這裡也不見擁擠。
從京都或搭JR或搭京阪,地鐵也行,至山科站下,沿著水道民居,輕輕鬆鬆地走,順著山科疏水的指示牌,沿路的民宅時不時有櫻花竄出牆外,偶也有居民穿梭,一派小鎮風貌。步行不必久,約十到十五分鐘就能抵達疏水道。先入你眼的還是櫻花,要再多走幾步,金黃色的油菜花才會慢慢出現。但出現即高峰,金黃璀璨的油菜花不管是在豔陽下或陰雨天,都能以飽滿色澤豔壓櫻花,你不免要會為櫻花擔點心。總算櫻樹高,還能高傲地占著姿態之美。
終於你可以架起相機,記錄下這回的洛東櫻行;或只是愜意站在安朱橋上,俯瞰小橋流水粉櫻黃花。最好的是你通常不會看見太多人,完全可以假裝這就是你的京都日常。如果運氣夠好,還能看見琵琶湖疏水道行經此處的小船昭和號或平成號。當然,你不妨乾脆當回觀光客,搭上這琵琶湖疏水船,再順著去蹴上鐵道看另一種風情的櫻花。
試閱:〈寂靜水族館〉
先斗町早年算是京都的花街,現在雖然還有藝伎在此表演,但性質和價位上已經和花見小路一帶的風情大不相同,窄窄一條通道上櫛比鱗次的店家,清一色是飲食店,各種料理都看得到,有極奢侈的豪華料亭,也能找到價位合宜小餐館,算是京都餐飲一級戰區。即使不用餐,光是來這條細小的巷道走走,也能充分感受京都風情。原因無他,兩側都是傳統的木造屋宇,掛上各色暖簾竹幕,極窄的通路上還擁擠地搭配店家招牌,如果再配上幾個和服女子穿梭其間,就是妥妥的京式風情,非常迷人。
不過白天來這裡還不得其趣,秉承花街慣例,這裡的白天沒什麼意思,店家營業的少,遊人只能匆匆來去,一條五百五十公尺的巷弄俱是寂靜。入夜才是人流出現的時間,招牌紛紛點亮,還有點天光時候的光影最好,不少攝影人在熙來攘往的遊客間取景,就是一條這麼有魅力的巷道。
初夏來先斗町最好的安排,就是去先斗町歌舞練場看一場每年五月才有的鴨川舞藝伎表演,然後找間好餐廳痛痛快快吃一頓,再去看看路地水族館,最後挑間有納涼床的酒吧晒月光。
水族館?之中最格格不入者。路地在日本漢字的意思是建物間的狹窄小路,路地水族館就是一間窩在先斗町後巷的水族館。水族館的擁有者大約某日突發奇想,將自家家養的水族們以各種漂亮的缸子裝盛,用高矮不一的架子排列在後巷,張貼了「路地水族館」的名字,免費讓人參觀,一來把家中空間清出,再來不收費大概也就不會被鄰居抱怨。當然以上純屬胡說,但實際來看,的確就是一個這樣可愛的水族館,魚種不多也都平常,但入夜打了燈,透過流彩四溢的玻璃缸,活潑潑的小魚在平時陰暗的後巷闢出夢幻童趣的空間。正因為這樣迷你的水族館如此不合時宜地躲在燈紅酒綠的一角,特別吸引人。導致每每行經先斗町,不分晝夜,都要來此間張望兩下。
不得不說,果然是先斗町,分明無論何時都很可愛的水族館,承襲慣例非要在夜裡看最為緋麗。這也好,酒足飯飽之餘還可以來這裡清清視野,歇歇心靈,也是來先斗町的幸事啊。
試閱:〈神在〉
第一次接觸抄經是許多年前,為了賞楓而起。當時十分希望能預約到西芳寺(苔寺),希望能拍攝到紅葉散落於青苔上的美景。然西芳寺的預約麻煩,除了只能以明信片往返預約,還需限定參拜時間,且門票高達三千日圓(現已漲到四千日圓),最妙的是程序上入寺參觀前尚須抄寫一份《延命十句觀音經》經文奉祀。我不反感抄經,但是當年光要以明信片預約就令人頭痛不已,不得不放棄,轉往參觀三千院。這也是我首次知道原來京都的廟宇可以抄經。
到了三千院,出於好奇,也詢問了寺方。果然抄經一事非西芳寺獨有,繳納一點費用,三千院亦能抄經,於是信步之餘,我也正坐跪下,舉起毛筆臨摹經文,在楓紅秋綠中,極靜地與文為伴一個鐘點。
往後於京都走寺訪社,十有八九仍是為了賞櫻玩楓,因此要不就是爭天光於清晨趕至匆匆拍攝,要不落後些便只能人擠人,再沒有閒適心意。終有一次初秋訪京,沒有春櫻秋楓亂目,於是轉進了建仁寺,預備在兩足院體驗日式坐禪,此時兩足院的一應體驗中抄經兩字又落入眼簾。來此坐禪者不少,抄經室人卻寥寥。此時訪京便是圖個清靜,見此乾脆棄了坐禪改來抄經。三千院那回,尚且年少氣盛,抄經只覺有趣。然而這次抄經,許是寺院執事做足了儀式,先讓我淨手,再以香粉搓揉,香粉味淺但悠長,不多時便在四周飄逸,彷彿結界,暫闢了一處僅有我自己的空間。也可能是年歲增長,歷的煩雜事頗多,心頭渴盼清靜。抄寫過程中慢慢便心專神凝,只力求字美神在,心頭竟是一片空明。
自此再訪寺院,但凡有暇,便要問問能抄經否?京都諸院大都能行,倒非必要去名剎古寺。當然,若要有個名目,不妨去泉涌寺雲龍院抄經。此院號為日本現存最古抄經所,儀式感更強,香粉以外,還要灑聖水、含丁香。此丁香需一直含著,方確保能靜默抄經。又或可去廬山寺。這寺院門口高掛「源氏物語執筆地,紫式部邸宅址」,光此牌可知其文史淵源。既要做抄經這文雅事,那麼合併參看《源氏物語》誕生地,同時賞庭內老松,亦是可享一方清靜。抄罷可去左近梨木神社品染井名水沖泡的咖啡,亦甚美。若求與知名景點一兼二顧,知恩院、金閣寺亦能抄經。以氣氛來說,知恩院尤佳呢。
試閱:〈京漬物〉
京都之食偶爾令人惱火,或許是匠人精神作祟,壽喜燒店就只壽喜燒,豆腐料理店就只豆腐,若是鍋物,菜色也不豐富,此菜真正指菜,肉以外,鍋物內往往只有切雕成花的胡蘿蔔片,一些洋蔥,些許蔥段,難得出現一點小松菜,便十分值得高興。即使專程前往精進料理(素菜)店,花樣也是在豆腐和菇類上打轉,不是不好吃,但久待京都,就會覺得吃得寡,特別想吃菜蔬。只有早餐,若在飯店裡用自助餐,或可乾脆一氣吃夠一日蔬果所需。
不過有時還是會忍不住,點了日式早飯,吃晶瑩剔透的日本米,配上一塊皮煎得香脆的魚肉,喝味增湯,當然,還要配上我最喜歡的漬菜。
京都出產的菜蔬都十分美味,但實在不能算是物產豐饒,然而這裡是天子所居之處,自要以最佳供奉。既然食材不豐,那便力求專精,務必使有限的食材達到最美味的程度,於是一塊豆腐也能變出不同花招,硬生生弄成一般人吃不起的樣子。這在有限的蔬菜中亦如此。雖不能說是京都獨有,但京都的漬菜堪稱一絕。
早年的京漬菜專供貴族與僧侶食用。算是高級食品。後來因為能方便保存,為需要出門作戰的武士重視,需求人增多,才逐漸開發出諸多不同滋味,又因為京都的蔬菜養得精細,滋味又分外不同。比起同為漬物的肉類魚鮮,花樣反而更多。一般來說漬菜可用糖、鹽、醬油、麴、味噌、醋和黃芥末製作,醃法差別,醃製時長都會對口味有影響,因此即便同種蔬菜,也能做出不同滋味。又因為各處愛用的味噌濃淡甜鹹各異,醃漬出的口味亦隨之而變。即便地緣接近,也會各有特色。
京都最有名氣的漬菜應該要算是千枚漬(千枚漬け),這要用聖護院的蕪菁切成薄片放在木桶醃製,因為一個木桶裡約有上千枚蕪菁薄片,是以稱千枚漬,與其他漬菜比,保存期較短,大約因為醃製過久便難保爽脆。另種源自大原的柴漬,以大原的紅紫蘇混著菜蔬醃製,其味酸且獨特,色深紫絳紅。亦很美味。
其實不管哪些種類,亦不管出自何店,我幾乎沒有不喜歡的京都漬菜,佐飯佳,下酒亦很順口,只不喜歡梅乾,實在過分鹹了。不過對於一整根可以當零食吃的胡瓜漬,可只偏愛在二年坂上小店賣的,錦市場的就完全不行啦。
試閱:〈哲學之道上〉
不耐煩擁擠,所以走在哲學之道上時,多不是春櫻,也不是秋紅時分,夏天又熱,是以大半是入秋冬後。偶爾葉仍是深綠,還不冷,偶爾天已寒,樹皆枯枝。我在這條兩公里多的步道緩步,碰到有興趣的岔路,也毫不留戀便轉身走上,不過就是漫無目的的散步罷了,多數的京都旅行,總會有這麼一兩天。
素來人多的這條路,在初冬大體是安靜的。聽說在隆冬,此處就只剩一條銀色小徑,沒有人煙。一直希望什麼時候能親眼得見,銀白的古寺小徑,應與北國平坦雪原兩樣才是。
某次在遊人已然非常稀少的哲學之道上,看見了一位素人畫家低低地戴著毛帽,專心至意地畫著些什麼,神態肅穆得讓人不好驚擾,這或許是日人的專注,做什麼都很認真。小徑旁儘有長椅,我也多得是工夫,乾脆坐下來看。
天氣好的時候,這條路上寫生的人不少,到京都四處風景甚好之處,像這樣拿著張折疊板凳、背著畫架就地作畫的人很多,多半就是業餘寫生。夏秋之際極容易碰見,但時已入冬,雖還未下雪,實在不是很適合長時間坐在戶外不動的天氣。然而畫家十分專注,彷彿這條寂靜的路上,喝水聲、翻書聲、快門聲(以上都是我)或偶經過的人聲,都不存在。
畫畢,是一幅素描,繪的是飄雪的哲學之道。
濃淡相宜的筆觸,勾勒出雪中朦朧情調,一如我心目中的冬景,沒有人,只有花瓣般的雪片,凍成冰柱的枯枝,陰天裡的雪分外白皙。那便是京都的冬日了,寧謐、乾淨、偶爾像水晶般折射出光采。看著看著,再是萬馬奔騰的思緒也靜了下來。
畫可以買,於是要了現畫的這一幅。近中年的畫家近藤先生連連搖手,表示此張不夠好。大約是指此刻無雪,不過憑空臆想,不夠真實。不過我堅持就要這幅,畢竟這是他手上唯一的一幅雪景,而我總有某種預感,不知道何時才有機會在雪中於這條小徑上散步。
那是許多年前的事,之後我也的確在各種季節繼續在這條小徑上走了無數次,但再沒有碰過這位近藤先生,也的確至今為止,不曾在雪中走上這條哲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