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頁| 關於讀書共和國| 大量團購| 索取圖書目錄| Podcast數位傳聲
會員中心 0 FAQ 線上讀者回函
熱門搜尋關鍵字: 諾蘭 梅克爾 1968 官網獨家 戰後歐洲六十年
TOP
首頁> 生活館>生活娛樂>戶外活動 / 運動> (紅土之王傳記套書) RAFA:拉法‧納達爾回憶錄+紅土之王:拉法‧納達爾

(紅土之王傳記套書) RAFA:拉法‧納達爾回憶錄+紅土之王:拉法‧納達爾

出版品牌:堡壘文化

作者:拉法‧納達爾、約翰‧卡林;多明尼克‧布利斯

ISBN:8667106519304

出版日期:2024-10-30

定價:NT$  1000

優惠價:75NT$750

促銷優惠 |

獨家套書75折

新書折扣

202501全站優惠 新書兩本75折

內容簡介 |

RAFA:拉法‧納達爾回憶錄

─納達爾第一本親筆傳記,首次在台發行─

他是現代網壇最傳奇的三位GOAT之一,

他的鬥志永不止息,如蠻牛般讓人感到畏懼,

更是紅土球場上絕對的王。

他創造的成就早已深映於你我腦海,

但關於他的過去,現在才要開始一一述說……

 

你要如何成為一個冠軍?

你要如何成為這個世界上最頂尖的運動員?

這些問題,拉法‧納達爾也無數次的問過自己,

但如今,他已有了答案。

 

這位從出生至今都居住在馬約卡島,與他的家人緊密連結的網球傳奇,從四歲時就由他的叔叔托尼指導,一舉踏入網球這個讓他未來人生從此徹底改變的迷人運動。

 

他的拚勁、他不服輸的勇氣,以及源源不絕的意志力,讓他在一次次對上比自己更加成熟與知名的對手時,打出讓人目不暇給的致勝球路,最終,也帶領他登上世界第一的寶座,成為無數網球迷心中的迷人典範。

 

現在,他帶我們走進屬於他傳奇故事的幕後,從他生長的馬約卡島開始,細數他的童年、他那嚴厲且毫不留情地托尼叔叔如何讓他又恨又愛、他如何決定放下自己熱愛的足球,選擇拿起球拍一次又一次的回擊,再到那場史詩般的2008年溫布頓決賽─被約翰‧馬克安諾描述為他所見過的「最偉大的網球比賽」─到2009年使他陷入低谷的家庭問題以及威脅他職業生涯的眾多傷病。

 

納達爾毫無保留,以其坦率和智慧,將你帶入他戲劇性的勝利之旅,並且看見他自始自終最重要的寶藏與勝利的源頭:家庭的團結和愛。

 

納達爾曾說:「在比賽中,你猶如身處一場永久的戰鬥中,要抵禦你的日常弱點,將你的人類情感裝入瓶中。只要你的訓練和你的比賽一樣努力,而且你和你的對手之間的天賦差距不是太大,他們越是遭遇瓶頸,你的獲勝機會就越大。與費德勒的天賦差距是存在的,但它不是幾近不可能的遙遠。它其實很近,即使在他最喜歡的場地上、在他打得最好的比賽中,我知道,如果我比他更好地壓制我腦中的懷疑和恐懼,以及過度誇張的期望,我就能打敗他。你必須把自己關在保護性的盔甲裡,把自己變成一個不會流血的戰士。這是一種自我催眠,一種你玩的遊戲,帶著致命的嚴肅性,向自己和對手掩飾自己的弱點。」

 

納達爾讓網球成為一種球技與意志力的混合戰爭,在無數次充滿力與美的揮拍中展現他強大的信念,現在,是時候讓我們一同踏入納達爾的過去,了解一代王者如何誕生,並再次讚嘆這位傳奇在球涯賽末點將近之時,如何保持著蠻牛般堅定的意志,再次超越自我。

 

各界好評

 

關於納達爾,我們已經看過許多不同角度的報導,其中獨缺一個最重要的視角─本尊現身說法。在納豆的傳奇生涯走到尾聲之際,我們需要的不是造神運動或爭執誰才是史上最佳,而是靜下來傾聽這位紅土之王從長髮飄逸一路走到童山濯濯,胸中卻依舊埋藏熊熊烈火的生命故事。

 

──《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 何榮幸

 

身為費迷,如果不如此強的納達爾為他的宿敵,我不會這麼喜歡費德勒。

 

──我只想寫寫體育 飛鳥

 

 

體育主播 許乃仁

《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 何榮幸

運動視界主編 楊東遠

作家 胡慧玲

我只想寫寫體育 飛鳥─感動推薦
 

 

紅土之王:拉法‧納達爾

史上最偉大的網球運動員

紅土之王──拉法‧納達爾

第一本最全面也最深入的傳記專書

再次回顧他締造網球界史無前例紀錄的傳奇篇章

 

如果說到誰是21世紀最偉大的網球運動員之一,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擁有22個大滿貫男子單打冠軍得主、網球場上無可爭議的王者、西班牙的憤怒公牛、紅土之王─拉法-納達爾!

 

在這本圖文並茂的傳記中,藉由深度的訪談與多達近百張的精彩照片,完整記錄了他的巔峰之旅,從他早期在馬約卡被叔叔托尼指導,夢想成為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到他早期的比賽生涯,轉為職業球員,他在ATP的第一個高級冠軍,在羅蘭加洛斯的第一個大滿貫冠軍,第一個溫布頓冠軍和第一枚奧運金牌以及打破紀錄的第22座大滿貫冠軍並且精選了他漫長生涯中最關鍵的十場比賽,讓所有為這位西班牙鬥士深深著迷的讀者能再一次重溫他驚奇的旅程。

 

 

除了納達爾精彩的人生故事之外,在這本書中你更能透過許多詳細與精美的數據圖表與不為人知的小故事,從完全不同的角度深入了解這位網壇傳奇不可思議的過人之處,從他的發球速度、致勝球落點,到他在球場上為何喜愛以特定的方式擺放水瓶、為紅十字會募集1700萬美元作為支持那些遭受冠狀病毒影響的人的慈善工作等等,做為第一本讓我們能夠透徹瞭解這位紅土之王的傳記專書,熱愛網球的你我都不容錯過!

 

鬼才導演 盧建彰

體育主播 許乃仁

運動視界主編 楊東遠

我只想寫寫體育 飛鳥

跨界編輯人 黃威融

「逆境之王」 曾俊欣

作家 胡慧玲

五屆奧運網球選手 盧彥勳

──熱血推薦

作者簡介 |

拉法‧納達爾Rafael Nadal

1986年出生於西班牙的馬約卡島。網球史上最佳(GOAT)男子選手,至今已贏得22座大滿貫冠軍和職業生涯的「金滿貫」─所有四個大滿貫冠軍,外加2008年奧運會的一枚金牌,更創下法網男子單打冠軍14度封王的無敵成就,合計男子單打冠軍總數達92座。

因其在場上不放棄的精神與拚盡全力的鬥志,被媒體與球迷暱稱為「蠻牛」,亦因其在紅土球場上的驚人成就,被人稱之為「紅土之王」。

 

約翰‧卡林John Carlin

原籍英國,目前是世界領先的西班牙語報紙《El Pais》的高級國際作家。他寫的書被拍成了故事片Invictus。
 

多米尼克‧布利斯在過去25年裡一直在撰寫關於網球的文章。 他曾是《王牌網球》雜誌和《英國網球》雜誌的編輯,也曾擔任《金融時報》的網球記者,並寫過兩本關於網球的書。 多年來,他曾多次採訪過拉法,首先是在這位年輕球員開始參加ATP巡迴賽的時候,後來在巴黎、馬德里和馬略卡的雜誌上接受任務。

譯者簡介 |

楊玲萱
輔仁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碩士,現為自由譯者。從事翻譯本只是最直覺反應的語言應用,卻意外地和自己很搭。興趣廣泛,文史哲理科學都想涉獵,透過翻譯工作,正好能滿足自己汲取各種知識的欲望。熱愛學習語言,生活和工作都離不開中英西法四種語言的混搭應用;曾出走歐洲一年,目標是能帶著工作繼續出走,體驗各地生活。

聯絡方式:yang286a@gmail.com。
 

李伊婷

1980年生,高雄人。

曾任職文創產業國外行銷

興趣廣泛,多涉獵文學、藝術、瑜珈及運動領域。

現為自由工作者及譯者。

譯有《我睡不著的那一年》、《聖殿騎士懸疑系列之一聖殿之劍》等。

聯絡方式:stellayiting@gmail.com

目錄 |

RAFA:拉法‧納達爾回憶錄
紅土之王:拉法‧納達爾

more
書摘 |

 

RAFA:拉法‧納達爾回憶錄

 

 

<內文試閱>

 

在溫布頓中央球場比賽時,讓人印象最深刻的,絕對是球場上的寂靜。在一片靜默中拍球,讓球在柔軟的草地上彈跳,接著,將球往上拋起,發球。揮拍擊球時,甚至還能聽見回音。而且,在之後的每一次回擊,也都會聽見回音。砰、砰,砰、砰。修剪整齊的草皮,悠久的歷史,古老的球場,身著白衣的選手,彬彬有禮的觀眾,以及神聖的傳統—放眼望去不見任何廣告看板—這種種都像泡泡紙一般,將你包裹起來,與外界隔絕。我很喜歡這種感覺。中央球場那股大教堂般的肅穆氣氛對我的比賽表現很有幫助,因為對我來說,在網球比賽中最困難的一點,就是讓腦海中的聲音安靜下來,將一切和比賽無關的思緒趕出腦袋,讓全身上下每一粒原子都能全神貫注在當前的這一分上。剛才失誤丟了分,忘掉它;出現有機會獲勝的念頭,扼殺它。

中央球場的寂靜,只有當一方漂亮得分—溫布頓的觀眾很清楚其中差異—後,才會被突然爆出的如雷聲響給打破:掌聲、歡呼聲、群眾高喊你的名字等。我雖然聽得到,但聲音卻彷彿來自遙遠的他方。我甚至會忘了場邊圍繞了一萬五千名觀眾,仔細盯著我和對手的一舉一動。雖然我當時因為全神貫注而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現在回想起來,在我生涯最重要的一場比賽,也就是二〇〇八年溫布頓決賽對上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時,全世界有上百萬人同時看著我比賽。

我從小就夢想,有一天能登上溫布頓的球場比賽。一直以來都擔任我教練的叔叔東尼(Toni),從小就灌輸我「溫布頓是各大賽事之首」的觀念。我十四歲的時候,就常常跟朋友提起這個夢想,說將來有一天,我一定會站上溫布頓的球場比賽,並且拿下勝利。不過截至目前為止,我兩次登上溫布頓的球場比賽,都只有輸球的份,而且兩次都是對上費德勒,分別是去年跟前年的溫布頓決賽。二〇〇六年輸球的感覺沒有那麼糟糕,當時我滿心歡喜且心存感激的踏上球場,想著我才剛滿二十歲就能表現得如此亮眼,一路打進溫布頓決賽。那一年,費德勒非常輕鬆地就擊敗了我,但要是我再更有自信一點,也許還不至於讓他贏得那麼輕鬆。然而,二〇〇七年那次比賽,我們一直打到第五盤才分出勝負,敗下陣來的結果將我徹底擊潰。我知道我可以表現得更好,我知道問題不是出在我能力不足,也不是我打得不好,而是我的腦袋辜負了我。比賽結束後我哭了,我在更衣室裡泣不成聲地哭了半個小時,完全停不下來。因為失望和自責,我的眼淚一直掉個不停。輸球當然會難過,但是更痛心的是看著自己平白讓機會從手中溜走。我修理自己的狠勁,大概和費德勒在場上痛宰我的力道相去不遠,我痛恨自己,因為我讓自己失望了。我的內心舉了白旗投降,我讓自己分了心,讓我的比賽策略變了調。我真蠢、真不應該。非常明顯地,這完全就是你在重要比賽時不應該有的行為!

我叔叔東尼是全世界最嚴厲的網球教練,也是全世界最不可能會安慰我的人,因為他就連我贏球的時候也會批評我。所以,我想我當時的狀況一定是糟糕得不得了,他才會改變自己一貫的作風,要我不要難過,告訴我未來還有更多機會到溫布頓比賽,還有更多機會打進溫布頓決賽。我跟他說他不懂,這可能是我這輩子最後一次站上這個舞台,最後一次有機會能贏得勝利。我非常非常清楚職業運動選手的生涯有多短暫,我無法原諒自己就這樣浪費了一生難得一次的大好機會。我知道,等到我的職業生涯結束後,我就再也開心不起來了,所以我想好好把握其中的每一分每一秒。生涯中的每個時刻都很重要—所以我總是非常努力地訓練—但是其中又有一些時刻比其他時刻更加重要,而我在二〇〇七年,就這樣錯失了一個無比重要的時刻。我錯過了一個可能再也無法重來的機會;只要這一局或那一局再多拿個兩三分,要是我再更專心一些,也許情況就會完全不同。網球比賽的勝負往往就在一線之間。我在最後一盤,也就是第五盤,以六比二輸給了費德勒,但要是我在四比二,或甚至在五比二落後的時候能保持冷靜,或是我能在這一盤一開始的時候,把握那四次破發的機會(而不是直接當機),或者,要是我能改變心態,把最後一盤當成第一盤來打的話,也許就能贏得勝利。

當時不管東尼怎麼做,都無法撫平我的傷痛。但是,他終究是對的,我又獲得了一次機會。短短一年後,我又站上了相同的舞台。我很確定我已經從十二個月前的失敗中汲取了教訓,無論這次會有什麼閃失,出錯的絕對不會是我的腦袋。我知道我的腦袋已經準備好了的徵兆,就是我堅定的信心,雖然我很緊張,但是我深深相信我會獲得勝利。

我們每次到溫布頓比賽時,都會租下位在全英俱樂部對面的一棟房子。比賽前一天晚上,我和家人、朋友、團隊成員一起聚在這裡吃晚餐,近在眼前的比賽成了禁忌的話題。我沒有特意禁止他們提起這個話題,但他們都很清楚,不管我嘴上說些什麼,腦中的一個角落都已經開始比劃起明天的比賽了,而這個角落從現在起,直到比賽開始,都只由我一人獨佔。那天晚上由我下廚,在溫布頓賽事進行的那兩週,我幾乎每天晚上都會下廚。我很喜歡煮飯,家人也覺得這樣很好,有別的事能讓我分心。那個晚上我烤了魚,配上蝦仁義大利麵。晚餐後,我跟兩個叔叔,東尼和拉斐爾,玩起了射飛鏢,感覺好像就只是平常在家的晚上,好像我們還在西班牙馬約卡島,我從小住到大的馬納科鎮上。我贏了。拉斐爾叔叔後來辯稱他是故意讓我贏的,讓我在決賽前能有好心情,但我才不相信呢。我把勝負看的非常重,不管什麼事情都一樣。對我來說,輸可不是什麼有趣的事。

十二點四十五分,我準時上床睡覺,但卻怎麼也睡不著。我翻來覆去,怎麼也無法不去想我們整個晚上避而不談的話題。我打開電視看電影,直到凌晨四點才昏沉睡去。但是早上九點我就醒了。要是能再多睡幾個小時應該會更好,但我覺得整個人神清氣爽,而總是陪在我身邊的物理治療師拉斐爾‧梅莫(Rafael Maymó)也說,這沒什麼關係,因為我光靠興奮的情緒和腎上腺素就足以度過這一天,不管比賽要打多久都沒關係。

那天我吃了跟平常一樣的早餐,麥片、柳橙汁、牛奶巧克力—我從不喝咖啡—還有我最愛的家鄉味,灑了一點鹽巴和橄欖油的烤麵包。我從一睡醒就覺得心情非常好。網球比賽是這樣,你當天的心情都能成為決定一切的關鍵。每天早上起床,隨便一個普通的一天,有時候你會感覺心情開朗、身體強健,有時候你則覺得虛弱無力。而那天早上,我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專注、靈敏、充滿活力。

就這樣,在十點半時,我帶著相同的心情過了馬路,到鄰近中央球場的溫布頓第十七號球場,進行比賽前的最後練習。在開始擊球練習前,我一如既往地躺在長椅上,讓梅莫—我都暱稱他為狄丁(Titín)—幫我做膝蓋彎曲伸展、按摩腿部、肩膀,然後加強雙腳的按摩。(我的左腳是全身上下最脆弱的部位,是最常痛,也痛得最厲害的地方。)按摩的目的是要喚醒肌肉,避免受傷。通常在重要比賽前,我會做大概一小時的擊球練習當作熱身,但因為那天天空飄著雨,我只練習了二十五分鐘就走了。一如往常,練習一開始慢慢的,然後漸漸加快速度,直到我開始在場上奔跑,擊球強度也來到和比賽時差不多。那天早上訓練時,我比平常更緊張,但也比平常更專心。東尼和狄丁都在,還有我的經紀人,前職業網球選手卡洛斯‧柯斯塔(Carlos Costa),他也在場邊陪我熱身。我比平常安靜,每個人都比平常更沉默。沒有人開玩笑,也沒有人笑。當我們收拾離開時,光靠一個眼神我就知道,東尼對我的表現不甚滿意,他覺得我的擊球不夠俐落。他的眼神充滿責備—那個表情我看了一輩子—以及擔憂。他沒說錯,我當時確實沒有拿出最佳表現,但儘管他在我的網球生涯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我卻知道他所不知道,也永遠無法知道的一件事:體能上我處於最佳狀態,除了左腳腳底板還有點痛,得在上場前好好治療一下,在內心深處我有著堅不可摧的信念,相信我一定會獲勝。在網球比賽中,對上勢均力敵的宿敵,或是有機會能擊敗的對手時,一切就取決於你是否能在關鍵時刻拿出好表現。冠軍選手表現得最好的時候,不是在錦標賽一開始的前幾輪,而是在準決賽及決賽對上最強的對手時。偉大的網球選手在大滿貫的決賽上,甚至能拿出比平常更優異的表現。我也有自己的恐懼—我不斷拼命控制自己緊張的情緒—但我擊退了那些思緒,唯一一個留在我腦海中的想法,就是我今天一定能應付自如,成功奪冠。

我的體能狀態很好,也很健康。一個月前的法國網球公開賽(French Open),我表現得非常好,還在決賽中擊敗了費德勒,而在溫布頓的草地球場上,我也已經打了幾輪很精彩的比賽。我們前兩次在溫布頓碰頭時,他都是最被看好的冠軍人選。雖然今年我還是覺得大家不看好我奪冠,但是和過去相比,其中有個小差異就是,我也不覺得費德勒是最有冠軍相的選手。我覺得兩個人的機會大概就是一半一半吧。

我還知道,比賽結束之後,我們兩個人在選球和擊球失誤的總數比較,也差不多會是一半一半。這就是網球比賽的特性,尤其是當比賽雙方像我和費德勒那麼瞭解對方的球路時,更是如此。你也許會以為,在揮擊了上百萬顆球之後,網球的基本擊球原理已經深埋在我體內,因此,每次揮拍都穩定地擊出又正又順且乾淨俐落的球,對我來說應該只是小事一樁。但完全不是這麼回事。這不只是因為你每天起床的身心狀態都有些許不同,更是因為每一球都大異其趣,每一球都很獨特。球被擊出之後,就會以無限多種不同的角度和速度朝你飛去;多帶一點上旋或倒旋,飛得比較平或是比較高等等。每一球之間的差別可能非常小、非常細微,但是同時,你的身體動作—肩膀、手肘、手腕、屁股、腳踝、膝蓋—在每一次擊球時也有各式各樣的變化。另外還有非常多其他的因素,像是天氣、地面、對手等。每一球來到你面前時的狀態都不一樣,這世上絕對沒有一模一樣的兩顆球這種事。因此,每一次準備揮拍擊球時,你都得在轉瞬之間判斷球的路徑和速度,然後在另一個轉瞬之間決定怎麼擊球?力道多大?回擊時,揮拍要瞄準球的什麼地方?就這樣不斷重複,一次又一次,每一局差不多都要重複五十次,每二十秒重複十五次,就這樣持續不斷,長達二、三、四個小時,同時,你還得不斷奔跑,繃緊神經。唯有當你達到完全協調、節奏順暢時,才會有好的手感,感覺你更有能力控制擊球的生理和心理技巧,讓你能一次又一次,用球拍正中央擊出乾淨俐落的球,能在扛住巨大心理壓力的同時,快速命中擊球目標。其中,我絕對深信不疑的是:你越努力訓練,你的手感也會越好。比起其他大多數的項目,網球是更看重心理能力的運動;越常能夠獲得這種手感的選手,就越能將自己和內心的恐懼,以及比賽中難以避免的士氣波動隔絕開來,並因此而能成為世界第一的選手。這就是我在費德勒之下屈居第二的那三年間,潛心靜氣為自己設定的目標。而我知道,只要今天贏得溫布頓冠軍,就離目標更近了一步。

當時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比賽到底何時才會開始?我抬起頭,雖然看得到雲縫中的幾塊藍天,但天空基本上還是烏雲密佈,黑壓壓的雲在地平線那端虎視眈眈。距離表訂的比賽時間剩下三小時,但看情況很有可能會延後,或是被迫中斷。我要自己不要擔心那個,這次比賽,我要保持腦袋清醒、專注,不管發生什麼事都一樣,絕對不能分心。我絕對不允許自己像二〇〇七年時一樣,敗在專注力。

 

紅土之王:拉法‧納達爾
 

精彩試閱:

在過去,馬納科爾(Manacor)以兩件事聞名:傢俱製造及人造珍珠。然而,自21世紀最初十年的早期,這兩個行業都因一位著名的馬約卡島人(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馬約卡島人)拉法•納達爾,其不斷增長的名聲而全然失色。而今,這位享譽全球的網球運動員(在筆者撰寫本文時)已經擁有22座大滿貫男單冠軍,這使他的家鄉變得遐邇聞名。

從宏觀角度看來,馬納科爾並不是個特別的城鎮,居於首都馬約卡島帕爾馬(Palma de Mallorca)之後,它是島上第二或第三重要中心,具體端看你怎麼想。

而旅遊指南上的描述也不是特別友善。「網球明星拉斐爾•納達爾的故鄉,工業的馬納科爾早在你到達之前就廣泛宣揚其業務了,路邊大量的看板宣傳著傢俱、鍛鐵和人造珍珠工廠,」簡明指南(Rough Guide)上這麼寫道,「憑藉這些優勢,馬納科爾已成為馬約卡島的第二大城市,它比帕爾馬小得多,但又大到足以在四面八方催生出索然無味的近郊住宅區。然而,當地人堅持認為馬納科爾是一座『大城鎮,而不只是個城市』,為了符合這點,其舊中心進行了引人注目的翻修,將其重要的建築物抛光和擦洗,在其大道和廣場上種滿了灌木及樹木。」

雖然這城鎮確實有一些較為美麗的建築,但素樸而工業化是對它較為公允的描述方式。這城鎮的網站以其音樂和舞蹈學校、歷史博物館、圖書館、加泰隆尼亞語言學院和劇院而自豪,不過,這些都只是次要的配角,這城鎮最主要的大事,就是它最為著名的那個男孩。

如今,拉法的名字與他出生並且仍居住的這座島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每一個馬約卡島人,無論是本地人或是外來移民,都知道他是誰,他做的事以及他長什麼樣子,稱拉法為「馬約卡先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拉斐爾•納達爾•帕雷拉(Rafael Nadal Parera)生於1986年6月3日,如所有西班牙人一樣,他的第一個姓氏(每個人都知道的姓氏)是來自他的父親塞巴斯蒂安•納達爾(Sebastián Nadal),而他的第二個姓氏則來自於他的母親安娜•瑪麗亞•帕雷拉(Ana Mariá Parera)。順帶一提,在全島使用的加泰隆尼亞當地方言馬約基語(Mallorqui)中,納達爾的意思是聖誕節,與英語單字「初生的」(natal)字根相同,就像耶穌基督的誕生一樣。

納達爾從四歲時開始打網球,地點在當地市中心東側公園大道(Avenida del Parc)上的馬納科爾網球俱樂部(Club Tenis Manacor)。自早期開始,其設施就進行了現代化改造,如今包括有五個網球場、兩個壁球場及兩個板式網球場(後兩者是在較小的封閉反彈牆球場上進行的球類運動)。但早在1990年代初期,當納達爾第一次開始去那裡打球的時候,你可能會委婉地形容那地方很不張揚,看起來很俗氣的中央會館,一樓設有一間餐廳,昔日會供應美味的披薩,旁邊是一個琳瑯滿目的酒吧,只不過,那裝潢風格帶有中世紀式的破舊,要喜歡它,確實需要一點愛。

儘管培育出有史以來最著名的歐洲網球運動員之一,但如今該俱樂部能展示出納達爾曾在此度過他絕大部分青少年時光的證據卻少得驚人,牆上貼著幾張廉價海報,但沒有這個人的雕像;沒有以他為命名的球場;沒有鼓勵年輕的馬納科爾人追隨其英雄腳步的牌匾。在附近,有著納達爾和家人們所建造的更大、更高科技、更令人印象深刻的網球中心:納達爾網球學院(Rafa Nadal Academy)及納達爾運動中心(Rafa Nadal Sports Centre),這使得他多年前學習技能的小俱樂部完全黯然失色。

 

當時,年輕的納達爾和他的家人就住在網球俱樂部對街的公寓裡,他的叔叔托尼在那裡擔任教練,那時的納達爾非常熱衷於踢足球,常常看到他和朋友們在馬納科爾的街頭踢球。有一天,他加入了叔叔正在執教的一群年輕網球運動員中。托尼說,跟足球相比,他的侄子最初覺得這項運動很無聊。納達爾本人後來回憶起,打從一開始他就是一個天生的球員。「我第一次打球時,我的手感就很好,」他說,「我從一開始就打得很好了。」

直到十三歲,在托尼開始單獨指導他之前,年輕的納達爾常常參加叔叔的小組訓練,不過,身為他的侄子並沒有得到任何特殊待遇。「托尼從一開始就對我很嚴厲,比對其他孩子更嚴厲,」納達爾在他2011年的傳記《拉法:我的故事》(Rafa: My Story)中回憶道,「他對我要求很高,對我施加很大的壓力,他會用很粗暴的言語謾罵,他會大吼大叫,我很害怕——尤其是當其他男孩不在場,只有我們兩個人的時候。如果我去訓練時發現我要和他獨處,我就會特別緊張。」

 

納達爾聲稱托尼恐嚇他,甚至對他有「差別待遇」,強迫他在訓練結束後撿更多的球(比他指導的其他年輕球員還要多得多)。每次小組課程結束後,托尼都會命令納達爾去打掃紅土球場。每當他注意力不集中時,他會毫不猶豫地從球場另一端用網球砸他,有好幾次,納達爾回家時都對著他母親淚眼汪汪。這名球員現在相信所有這些嚴厲的愛都有助於建立他後來在職業比賽中表現出的韌性和心智強度(mental strength)。

納達爾的成長過程中有著良好教養,當托尼強烈要求他的侄子在球場上要表現得無可挑剔時(直到今日,你從不曾看過他因憤怒而摔球拍),納達爾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對他反覆叮囑要有禮貌和禮儀,他們教他餐桌禮儀、禮節和尊重他人。當家裡有訪客時,他們要求納達爾要打招呼;在街上,若遇到認識的人,他被教導要問候寒喧;當納達爾的青年足球隊輸掉比賽時,他的父親甚至堅持讓兒子走上前對獲勝球隊的球員們一一表示祝賀。

作為家中的第一個孫子,納達爾的祖父母、叔叔和阿姨們總是對他過分寵愛,其中包括他的祖父唐•拉斐爾•納達爾(Don Rafael Nadal),他的外祖父佩德羅•帕雷拉(Pedro Parera),他的姑姑和教母瑪麗蓮•納達爾(Marilén Nadal),還有他的舅舅和教父胡安•帕雷拉(Juan Parera)。納達爾的小時候,這個大家庭的所有成員都住在馬納科爾或鄰近的克里斯托港(Porto Cristo)的海邊度假盛地,納達爾曾將他的成長經歷描述為「童話般的童年」。雖然他的父母現在已經離婚了,但他仍將自己在運動方面的成就歸功於這個強大、穩固的家庭背景。

在西班牙,兒女們直到結婚之前,通常會和父母住在一起。當他們最終分開住時,每到周末他們一定會整個大家族群聚,在這種文化中,人們經常在社交活動上待到很晚,通常都超過午夜時分。看到成年人晚上去餐廳吃飯,身邊帶著他們蹣跚學步的幼童或者嬰兒睡在他們旁邊的嬰兒車裡的情況十分常見。於是,小小年紀的納達爾會和他的大家族一起去酒吧及餐廳,他還記得只要一有機會就會和他的叔叔們一起踢足球。

足球在納達爾家族中佔有重要地位。塞巴斯蒂安和托尼的其他兄弟都是職業球員,拉斐爾叔叔在聯賽中成績較差的馬約卡俱樂部踢球,而米格爾•安赫爾叔叔則是達到國際足球水準的巔峰,他曾效力於巴塞隆納足球俱樂部(FC Barcelona)、皇家馬約卡(Real Mallorca)和西班牙國家足球隊的後衛和中場球員,由於他的身體素質及在空中的力量強度,被英國小報取了「巴薩魔獸」(The Beast of Barcelona)這個外號。《泰晤士報》曾將他列為史上「最努力的足球運動員」之一。他在1990年代是球隊的主力,幫助巴薩贏得多座獎盃,包括歐洲冠軍聯賽和5個西甲冠軍。在國際賽事方面,他曾62次代表西班牙國家足球隊出賽,其中包括了3屆世界盃足球賽。

小時候,納達爾經常在帕爾馬的皇家馬約卡主場觀看叔叔的比賽,在他10歲時,有一次在訓練結束後,他陪同他叔叔前往巴塞隆納俱樂部的諾坎普球場(Camp Nou stadium),與其他球隊球員一起參加比賽。所有這一切都意味著納達爾的家族已經很習慣家中有一位體育巨星,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們似乎對於納達爾後來的成功如此處之泰然。

「我的叔叔讓我了解我將要過的生活,」納達爾後來寫道。「他賺了錢,他成名了;他出現在媒體上,所到之處盡受包圍及歡呼,但他從不自覺重要。」

納達爾父親的職業生涯不像米格爾•安赫爾那麼光鮮獨特,但最終卻更為成功,他現在是馬約卡島最知名的商人之一(詳見第6章),在納達爾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已經成功經營著一家玻璃製造公司,為蓬勃發展的建築業提供門窗和桌面,這全歸功於馬約卡島是高人氣的度假島嶼而發展起來。

納達爾的母親也有經商經驗,她在馬納科爾擁有並經營一家香水店,後來她放棄一切,全心撫養納達爾和他的妹妹瑪貝爾(Maribel)。

比納達爾小5歲的瑪貝爾一直與他非常親近,對於不同年齡層的兄弟姐妹來說,兄妹倆很習慣一起參與社交活動,納達爾總是催促著瑪貝爾在晚上跟他的朋友們一起出去玩。即使到現在,當他出國參加ATP巡迴賽時,他也聲稱會想念她。

 

就像家裡的其他成員一樣,瑪貝爾從未讓她哥哥的舉世聞名改變他們之間的關係,即使她搬到巴塞隆納去念體育教育,她也絕口不提她那有名的哥哥。直到一位老師在納達爾的一場法網比賽的電視鏡頭中發現瑪貝爾之後,她密友圈之外的大學同學們才知道她的哥哥是誰。

運動──主要是足球或網球──佔據了納達爾大部分的年少時代,若他沒有在馬納科爾網球俱樂部打小黃球,他就是在當地的馬納科爾足球俱樂部(Manacor football club)踢大白球。他自認是個足球迷,夢想成為一名職業球員。11歲時,他踢左邊鋒,幫助他的青年隊贏得了巴利亞利群島的冠軍,他描述對於那次勝利所感到的喜悅等同於多年後他贏得大滿貫冠軍的喜悅。

與此同時,在托尼和他的教練苦心栽培下,他的網球技能呈指數增長。在這個階段,納達爾每週5天,每天擊球1.5小時,托尼會嚴格訓練他,鼓勵他無止盡地分析自己的比賽。

8歲時,納達爾贏得巴利亞利群島12歲以下網球賽事的勝利,考量到他面對的是來自馬約卡島、梅諾卡島(Menorca)、伊比薩島(Ibiza)和福門特拉島(Formentera)四個島嶼的兒童開放比賽,與9歲、10歲和11歲的孩子相互競爭,這絕非易事。

雖然托尼在球場上一直嚴格督促他,但沒有人比納達爾本人更努力地督促自己。「拉法是一個非常熱愛運動的孩子,」托尼曾經說過,「我總是說我喜歡對待事物的熱情,我不喜歡看到那些對自己在做的事沒有熱情的人。這就是拉法從很小的時候就擁有的,而目標是實現這樣的潛力。」

然而,托尼拒絕放縱他的侄子。即使他的網球事業成功發展,他也不斷努力讓自己保持謙遜。托尼教會他在任何時候都尊重對手的重要性,以及在比賽中表現出冷靜、認真樣態的必要性。托尼承認他會淡化,甚至貶低納達爾在早期比賽中的成功。與其為他贏得的比賽稱讚他的侄子,他的風格是具體指出他在比賽中需要改進的地方。任何勝利的跡象都很快被抹去。

納達爾家族中的其他大人對於托尼的強硬方式並不苟同,但最終,他們都還是任由他繼續施加壓力。

特別有一件事,可以概括說明托尼會如何在納達爾贏得比賽勝利時果決地打擊他。在納達爾11歲時,他已經打得非常好,這使他成功贏得了西班牙12歲以下青少年組的全國冠軍,當然,他和他的家人們都很高興,但托尼並沒有。就在其他人都想為他慶祝的時候,這位嚴厲的叔叔冒充為一名體育記者打電話給西班牙網球協會,請他們提供納達爾剛贏得的冠軍頭銜最近的25名青少年冠軍的名字。然後他念出這所有25個名字,問他的侄子是否有聽過其中任何一位球員。在這25人中只有1/5的人在職業網球比賽上有獲得成就。根據托尼的說法,這表示納達爾他自己在職業巡迴賽上只會有1/5的成功機會。

「我對拉法要求很高,因為我非常在乎他,」托尼後來在接受BBC採訪時說。「我相信這些訓練,我相信如果一名運動員足夠強大,就能夠應付這些訓練的強度,我無法理解另一種生活方式,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對拉法這麼嚴格,我知道他能克服。」

幾年後,當納達爾在南非贏得耐吉(Nike)贊助的青少年錦標賽時,情況也差不多。在他返回馬約卡島後,他的教母在他祖父母的公寓裡安排了一場返家派對,在牆上掛上一面巨大的、略帶開玩笑的祝賀旗幟。但納達爾沒能參加這個派對,托尼在門口攔下他,將旗幟從牆上扯下,斥責了教母,並且作為對虛榮自負的懲罰,他強迫納達爾隔天早上準時起床參加晨練。

「我想要讓他知道,他在那個年紀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對於大局而言都不是很重要,」托尼後來這麼說。「我想抑制這種期望,我想要讓他知道這只是一小步,如果他想進步,他必須持續不斷地非常努力。」

more
詳細資料 |

書籍代號:Y8000207

商品條碼EAN:8667106519304

ISBN:8667106519304

印刷:部分彩色

頁數:0

裝訂:平裝

| 同類型書籍 |
62:亞倫.賈吉、紐約洋基,與追求卓越的賽季
思維誤判:好球為何判壞球?冠軍總教練真的就是好教練?棒球場上潛藏的行為經濟學
(紅土之王傳記套書) RAFA:拉法‧納達爾回憶錄+紅土之王:拉法‧納達爾
馬上開始科學化訓練!最強自主訓練套書:《用最正確的科學觀點1人健身》+《想死不如健身!改變一生的超科學理由》
心魔:前MLB天才投手瑞克‧安基爾的運動「失憶」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