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頁| 關於讀書共和國| 大量團購| 索取圖書目錄| Podcast數位傳聲
會員中心 0 FAQ 線上讀者回函
熱門搜尋關鍵字: 魔戒 沙丘 大谷翔平 蝙蝠俠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3) 惶然錄 德川家康 官網獨家
TOP
首頁> 人文社科館>人文科普>社會史地> 歐洲的歧路(大光:宗教改革、觀念對決與國族興衰【第二卷】)

歐洲的歧路(大光:宗教改革、觀念對決與國族興衰【第二卷】)

出版品牌:八旗文化

作者:余杰

ISBN:9789865524654

出版日期:2022-01-25

定價:NT$  520

優惠價:75NT$390

促銷優惠 |

3月全站優惠|單書75折

3月全站優惠|五本7折

3月全站優惠|三本73折

內容簡介 |

極權主義的真正起源,來自於大革命的狂熱

歐洲正是因為背離宗教改革,最終陷入政治極權與精神解構的危機!

華語世界第一部綜論清教徒歷史及英美保守主義思想的宏觀史著

深入分析西方基督教文明,如何影響近代世界歷史發展

 

**********

 

◎「宗教改革」起源地在歐陸,是如何誕生自由解放、解構傳統的啟蒙思想?

◎啟蒙運動為什麼導致精神解構、社會崩解的危機,最終引發法國大革命?

◎同樣是君主制社會,為什麼「大革命」會發生在法國,而非英國?

◎日本為什麼能在短時間內快速「脫亞入歐」、轉型成功?

◎極權主義政體(如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為什麼會出現於二十世紀初的歐洲大陸呢?

 

所謂「西方文明」,廣義上包含英美等英語系國家,以及法、德、義大利、西班牙等歐陸國家,從近代歷史來看,前者基本上沒有產生過專制獨裁的政權,社會得以長期維持穩定繁榮的發展;後者則頻繁擺盪於暴力革命與極權控制之間,造成社會長期的分裂不安、發展中斷。

 

近代歐陸的觀念秩序(Ethos),以法國的「人權宣言」及「啟蒙思想」作為代表,訴求解放人性的理想,固然對現代世界影響深遠,但也容易成為各種極端思想的溫床,如激進民主、種族清洗、共產主義,乃至於納粹及史達林的極權主義。

 

因此,可以說歐陸在追求自由解放的同時,就走上了一條不同於英美的「文化歧路」。為什麼同樣都是「西方文明」,英美與歐陸的歷史發展及觀念秩序,會有著如此巨大的差異?

 

█歐洲大陸就是因為背離宗教改革,最終才會步上從革命到極權的奴役之路!

 

近代歐陸的歷史發展,是由國家及君主等統治階層「自上而下」的推動,與英美清教徒社會「自下而上」的發展,有著本質的不同。

 

歐洲在宗教改革以降的多年動亂(三十年戰爭、荷蘭獨立戰爭)中,王權持續削弱貴族、教會,強化國家對社會的統治,最終如法國、西班牙、俄羅斯等歐陸大國,紛紛建立專制且強大的君權神授體制,人民則淪為國家機器的螺絲釘。

 

國家統治社會的專制權力,最終引發了法國大革命。但是當人民以暴力革命推翻君主後,非但沒有迎來「自由、平等、博愛」的啟蒙理想,反而陷入了以「民主」之名而遂行的恐怖統治,從法國的雅各賓政權、德國的納粹政權、俄羅斯的共產政權,近代歐陸歷史一再地循環、重現相同的現象:從革命到極權的奴役之路。

 

█歐陸歷史發展的五種模式──是追求自由還是追求革命?

 

本書論述的歐洲模式,即清教徒觀念秩序和英美傳統之外的歷史發展模式,大致可分為法國、以西班牙為首的拉丁語系國家、德國、俄羅斯及日本等五種路徑,分別如下:

 

◆法國路徑:

基於法國大革命的世俗主義、啟蒙主義、理性主義原則,所成立的法蘭西革命政權與拿破崙主義,是二十世紀所有極權國家的典範。

◆拉丁路徑:

由「反宗教改革」的天主教為社會主流宗教,並在二十世紀淪為獨裁國家的義大利、西班牙與葡萄牙,以及作為西、葡殖民地的中南美諸國。

◆德國路徑:

雖然是宗教改革的起源地,但是日耳曼民族主義的推動下,國家不斷強化權力,最終在二十世紀走上極權主義的道路。

◆俄羅斯路徑:

原為政教合一的東正教社會,但在俄國大革命後,信奉馬列主義的布爾什維克黨奪權成功,最終淪為無神論的共產極權國家。

◆日本路徑:

在近代帝國主義的威脅下,透過「明治維新」的改革,「脫亞入歐」成功,迅速建立繁榮的現代化社會,但最終淪為狂熱的軍國主義極權國家。

 

關於「西方文明」的國族興衰與歷史變遷上,本書在人們耳熟能詳的「地理決定論」、「文化決定論」、「科技決定論」之外,進而提出了「宗教(基督新教)決定論」,並指出近代歐洲的歷史發展路徑,因不具備清教徒觀念秩序,社會無法自下而上的自然發展,最終都歷經了國家統治社會、人民無法反抗政府的悲慘命運。

 

本書認為,歐陸的極權歷史,對於歷經長期戒嚴及民主轉型的台灣社會而言,更有其特殊的歷史情感與意義,因此,相信本書能帶給台灣及華語讀者,一個有別於傳統史觀的全新歷史圖像。

 

================================

 

【套書介紹】

 

《大光:宗教改革、觀念對決與國族興衰》是華語世界第一部綜論清教徒歷史,及英美保守主義思想的宏觀史著。系列作品一共三卷,深入探討英美、歐洲與東亞三個地區,從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以來的五百年歷史變化,其實與基督宗教文化及清教徒的觀念秩序有著密切聯繫。三卷主題分別如下:

 

●第一卷:《清教秩序五百年》──

宗教改革孕育的基督新教精神,如何推動荷蘭、日內瓦、英國及美國等清教國家的獨立,並且在這些地方催生法治社會及憲政國家,奠定現代文明的基礎?

 

●第二卷:《歐洲的歧路》──

法國、德國、俄國與義大利等歐陸國家以及東亞的日本,為何在現代化的過程當中,持續引發暴力革命與民族衝突,紛紛陷入極權主義的災難?

 

●第三卷:《華夏轉型二百年》──

從晚清到民國的近代中國,面臨「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多次推動「西化」改革,為何總是以失敗收場,最終淪為無神論的共產專制國家?

 

「大光」一詞出自聖經,象徵了世人在黑暗中追求光明、在絕望中祈求希望的時刻。相信本書能帶給臺灣及使用華語的讀者,一個有別於傳統史觀的全新歷史圖像。

 

 

作者簡介 |

余杰

 

1973年生於成都,1992年入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1998年出版處女作《火與冰》,暢銷百萬,其文字和思想影響了中國一代年輕人。2012年赴美,拋棄如同「動物農莊」般野蠻殘酷的中國,誓言「今生不做中國人」,並致力於在思想觀念上顛覆中國共產黨的唯物主義意識形態、解構大一統的中華帝國傳統,進而在華語文化圈推廣英美清教徒精神與保守主義價值,也就是其獨樹一幟的「右獨」理念。

 

余杰集政治評論家、散文作家、歷史學者、人權倡導者於一身,著作六十餘種,涵蓋當代政治、古典文學、近代思想史、民國歷史、台灣民主運動史、基督教公共神學、保守主義政治哲學等多個領域。多次入選「最具影響力的百名華人公共知識分子」,並獲頒「湯清基督教文藝獎」、「公民勇氣奬」等獎項。

 

著作包含《徬徨英雄路:轉型時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史》、《在那明亮的地方:台灣民主地圖》、《不自由國度的自由人:劉曉波的生命與思想世界》、《人是被光照的微塵:基督與生命系列訪談錄》、《1927:民國之死》、《1927:共和崩潰》、《用常識治國》等書。

目錄 |

●自序:歐羅巴,歐羅巴,何時猛回頭?

 

●第一章∣拉丁路徑:一個教宗,一個世界

梵蒂岡:將靈魂賣給魔鬼,用什麼贖回來?/義大利:是綿羊,還是獅子?/西班牙:找到金山,失去帝國/葡萄牙:從歐洲的船頭到民主化的末班車/中南美洲:在「伊比利亞遺產」的重壓之下

 

●第二章∣法國路徑:革命的斷頭台為誰而設?

法國是怎樣錯過宗教改革的?/地獄之門就在天堂之路的隔壁/陽光,還是閃電:法國革命與英美革命之差異/現代法國何以成為禍害世界的左派思想之發源地?

 

●第三章∣德國路徑:黑森林裡的迷失者

兩個路德:「上帝的路德」和「德意志的路德」/「踢正步的歌德」:浪漫主義是極權主義的前戲/國家近代化了,個人沒有近代化/納粹德國:如此唯美、如此理直氣壯的邪惡/「在我的結束時是我的開始」:他們從德語世界流亡美國

 

●第四章∣俄羅斯路徑:夢想烏托邦,跌落古拉格

莫斯科是「第三羅馬」嗎?/雙頭鷹的困惑:向東,還是向西?/十月革命:馬克思未曾料到的勝利/蘇聯是「邪惡國家」,更是未完成的「普世帝國」/為什麼俄羅斯仍然不是「西方國家」?

 

●第五章∣日本路徑:從「脫亞入歐」到「脫亞入美」

未完成的明治維新/「神國」日本的櫻花與菊花/「大正民主」夭折,「昭和專制」登場/向敵人鞠躬,向敵人學習

 

●參考書目

more
書摘 |

【試閱】

〈為什麼大革命發生在法國而非英國?〉

法國大革命是法國的王公貴族、天主教會及啟蒙主義者聯手打造的歐洲歷史上空前的暴政。在英國作家狄更斯的小說《雙城記》中,法國貴族草菅人命、凶殘暴虐,讓人毛骨悚然。統治階層認為他們的體制穩如泰山,殊不知整個法國如同即將噴發的火山,啟蒙主義為人們砸爛舊制度壯了膽——既然可以不信上帝,又怎麼會尊重國王和教會?

 

舊制度的危機首先應視為君主政體、天主教會和思想觀念的危機,更具體地表現為財政危機和經濟危機,威廉.多伊爾(William Doyle)在《法國大革命的起源》一書中說:「經濟危機將民眾推進政治領域,這是數代人所經歷的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這場大革命為什麼在法國發生而沒有在英國發生?英國法學家福蒂斯丘(John Fortescue)認為,這是因為英國有憲制,法國沒有憲制。英國經過宗教改革完成政教分立,拒絕宗教改革的法國是政教合一。在英國憲制之下,國王成了一個「天使般的角色」,這並非說英國國王在人性上比法國和其他國家的國王更善良,而是英國國王不再擁有作惡的能力或權力,英國國王只擁有「負權柄」,即為國民服務的權柄——英國國王不能在宗教和精神層面對民眾指手畫腳,在英國式的「政治且王室的統治」中,國王提供的正義比較得體,人民「按照他們自己希望的那樣獲得正義」。

 

再次,在英國,國王受到法律制約,如阿奎那所言「王乃是為了王國而設立,而非王國為了王而設立」。反之,在法國,「純粹王室政府」可以儘行「邪惡之事」——比如:法國國王不容忍臣民自己製鹽來吃,除非他們從國王那裡用國王單方面制定的價格買鹽(《鹽鐵輪》之後的中國也是如此)。即便窮人寧可不吃鹽,也不願意花昂貴的價錢向國王買鹽,他馬上被迫以國王的定價,購買他家裡所供養的全體成員按照人頭配額的鹽。

 

英國平民有《大憲章》保護其基本人權,而法國平民百姓中若誰被指控犯罪,不是像英國人那樣被召喚到普通的法官面前,而是常常在君主的密室或別的私人場所被審訊。一旦被定有罪,就不再需要任何形式的司法審判,直接被裝進一個口袋,在夜間由憲兵長官的手下人把他投進河裡淹死。

 

福蒂斯丘進而比較了法國和英國的窮人的生活狀態,「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在法蘭西,是一幅窮困潦倒的畫面,人們生活在苛捐雜稅的壓力下,不能自由享有其所有,隨時遭受國王的侵奪。他們掙扎在土地上,穿着粗麻布,光著腳流浪,吃不上肉。在英格蘭,即便是窮人也擁有烤牛肉和自由,人民享受著勞動成果,吃的是肉食,穿的是羊毛品。

 

福蒂斯丘引用聖經《申命記》的經文形容說,英國人的生活是上帝「對這塊正義而溫順的土地的賜福」,法國人的生活則是上帝「對暴政的詛咒」。

 

法國大革命的發生,更有其思想根源。對法國大革命持肯定態度的歷史學家喬治.勒費弗爾(Georges Lefebvre)指出:「革命行動發生於精神領域。」也就是說,法國大革命不僅是一場權力和財富的「乾坤大挪移」,更是一場「想像的革命」和「觀念的革命」。主導法國大革命的,不是在會堂中發表長篇大論的革命領袖,也不是在街頭衝鋒陷陣的暴民和殺手,而是並未實際參與其中的人,是法國啟蒙運動的巨人們——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伏爾泰(Voltaire)以及「百科全書派」的學者、哲學家、詩人們。

 

英國思想史家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在為邁斯特的《論法國》一書所寫的導言中,特別引用俄國革命者亞歷山大.赫爾岑(Alexander Herzen)對法國大革命的評論:赫爾岑認為,一七九二年的人與眾不同,就在於他們同整個舊制度絶裂的徹底性——

 

他們不僅譴責它所有的罪惡,而且否認它的一切優點。他們不想保留任何東西,他們要把罪惡的舊制度消滅得一乾二淨,以便建立一種全新的、純潔無瑕的制度。他們不想做出任何妥協,他們不想讓自己建立的新國家,對作為地基的廢墟承擔任何舊債。這就是「十八世紀哲學家的天上之城」。

 

劍橋學派學者波考克(J. G. A. Pocock)指出,英格蘭的「普通法」具有島國特質,它作為一種歷史傳統,也就是「古老憲法」,透過一代代的教育與文化傳承,深入到英國人心靈深處,使他們擁有一種「普通法心靈」,相信「普通法保障個人自由權利,這是英格蘭自古以來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傳統,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改變」。換言之,不論是封建法,教權或君權,都不能凌駕於英格蘭的古老憲法之上。從十七世紀初以降,歷經清教徒戰爭,直到光榮革命結束,將近一百年的政治紛擾,都圍繞著「古老憲法」是不可妥協、不可侵犯、絕對自由的爭論之中。「人生而自由」這句話在英國,不是哲學啟蒙家的理想烏托邦,而是扎扎實實的根植由法律與習俗交織的社會共同體之中。

 

英國人有值得保守和發揚的傳統,英國人珍惜且活化其傳統;反之,法國人認為他們的不幸與災難都來自於傳統,要全盤推倒重來。正如伯林所說:「在人類建設的實證主義和樂觀主義時期,人們高傲地宣稱,我們馬上就能運用經濟或社會手段,消除一切弊病,但是到頭來卻歸於無效。」由此,伯林發現了法國大革命和俄國革命之間的血脈關係,「馬克思主義中更為嚴酷和狂暴的一面,都可歸因於人類希望認識這些醜惡面的願望」。

 

托克維爾晚生了半個世紀,沒有經歷法國大革命,卻親身經歷了二月革命——二月革命是大革命的延續,也是縮小版的大革命。托克維爾總結出法國大革命的一個重要特點:大革命爆發之前,文人在思想上準備好了點燃法國社會這堆乾柴的火柴,這火柴就是啟蒙思想。法蘭西民族疏遠自身的事務,厭倦了它自身的制度,又無力去改革它,同時,它又是所有民族中最具文學色彩,對高度文明最欣喜若狂的民族。這種精神分裂症的情形,解釋了知識分子怎樣成為一種政治權力並最終成為「第一號權力」的。

 

美國學者格特魯德.希梅爾法布(Gertrude Himmelfarb)指出,在十八世紀中葉,希望取代國王和教士來統治法國的,是一批相信人的絕對理性精神的文人們,這一特殊事件「最終確定了法國大革命的地位、發端和性質」。這批文人乃至「哲人」相信宗教的社會效用是「似是而非的」、「矛盾的」、「落後於他們對社會的思考」,這源於他們不能在世俗信念基礎上產生一個有機而整體的社會觀念。他們具體的政治觀點南轅北轍,但在一個最普遍的觀念上是一致的:應該用簡單而基本的、從理性與自然法中汲取的法則來取代統治當代社會的複雜的傳統習慣。所謂十八世紀的法國的政治哲學,就包含在這個唯一的觀念之中。

 

在法國,看似高尚的文學和哲學居然成為災難的源頭。每種公眾激情都喬裝成哲學;政治生活被強烈推入文學之中,作家控制了輿論的領導,一時間占據了在自由國家裡通常由政黨領袖占有的位置。作家們不僅向進行這場革命的人民提供思想,還把自己的情緒氣質賦予人民。當國民終於行動起來時,全部文學習慣都被搬到政治中去。那時連政治語言也從作家所講的語言中吸取某些成分:政治語言中充滿一般性的詞組、抽象的術語、浮誇之詞以及文學句式。這些新品格與法蘭西性格的舊底子完全混為一體。法國人在政治方面崇尚普遍思想,崇尚體系,崇尚誇大其詞,這種喜好或酷爱與「法蘭西精神」相關聯。

 

法國的文學之士走得太遠了——他們用抽象的體系及「簡單而基本的規則」代替一個迅速變動的複合體和古老制度。這種語言風格和模式,日後成了喬治.歐威爾所思考的語言與實際嚴重脫節的「新語」的範本。

 

政治需要以法律來約束和規範,政治不能由文學來操縱和引導。法國人偏偏迷戀於「政治上的文學精神」。托克維爾本人也具備濃烈的文學精神,他的政治學著作因而擁有史詩般蕩氣迴腸的魅力;不過所幸,他從未讓這種精神壓抑其理智的政治判斷。托克維爾發現,法國人疏遠於自己的公共事務,喪失了經驗,受制於制度,卻無力改變它們,與此同時,法國人又是世界上最具文化修養、最崇尚智慧的民族。能想到這些就很容易理解,作家何以凝成一股政治力量,而且最終成為了領導力量。他對法蘭西民族的這種「政治上的文學精神」深懷警惕:

 

它所追尋的是新奇巧妙的事物,而非真理:喜歡有趣的圖像,勝過實際的目的;欣賞舌燦蓮花的表演,而不顧後果為何;憑藉印象來判斷事物,而非仰賴理性。

 

這種「政治上的文學精神」精神貽害至今,它是各種形形色色的左派的共同點——左派和不自覺地受到左派思想觀念支配的人們,經常拿美學標準套用於政治及道德判斷。

 

法國大革命不僅是「文人」的革命,更是「邊緣文人」的革命。法國大革命及法國之後的歷史進程被那些對社會充滿仇恨的「邊緣文人」所把持,他們本已一無所有,熱衷於破壞和毀滅,興高采烈地觀賞火焰和鮮血。此種模式也成為左派革命的阿基里斯之踵(Achilles' Heel)——蘇俄獨裁者列寧(Vladimir Lenin)和史達林(Joseph Stalin)、中國獨裁者毛澤東、越南獨裁者胡志明,在階級身分和人格特質上都如此同構,用歷史學家余英時的話來說,都是「打天下的光棍」。

 

(摘自《歐洲的歧路》,〈第二章 法國路徑:革命的斷頭台為誰而設?〉)

more
詳細資料 |

書籍代號:0UEC0027

商品條碼EAN:9789865524654

ISBN:9789865524654

印刷:內文黑白印刷、另含彩圖

頁數:432

裝訂:平裝

| 同類型書籍 |
殖民地臺灣近代教育的鏡像:一九三○年代臺灣的教育與社會
消逝的日本--美麗日本的殘像
絕望者之歌: 一個美國白人家族的悲劇與重生
跳舞骷髏:關於成長、死亡,母親和她們的孩子的民族誌
大逃離:羅馬帝國滅亡如何開啟現代經濟大分流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