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頁| 關於讀書共和國| 大量團購| 索取圖書目錄| Podcast數位傳聲
會員中心 0 FAQ 線上讀者回函
熱門搜尋關鍵字: 魔戒 沙丘 大谷翔平 蝙蝠俠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3) 惶然錄 德川家康 官網獨家
TOP
首頁> 人文社科館>人文科普>科學百科> 21世紀諾貝爾生醫獎2001-2021

21世紀諾貝爾生醫獎2001-2021

出版品牌:鷹出版

作者:科學月刊

ISBN:9786269580569

出版日期:2022-05-05

定價:NT$  380

優惠價:75NT$285

促銷優惠 |

3月全站優惠|單書75折

3月全站優惠|五本7折

3月全站優惠|三本73折

內容簡介 |

最出色的科學家,僅有少數人可以得獎,

即使無人知曉,卻一樣很有貢獻。

看懂諾貝爾生醫獎:當研究能應用於救人性命,那喜悅無法衡量。

 

進入21世紀之後的諾貝爾生醫學獎得主,

透過再生醫學及細胞療法,為遺傳疾病和慢性疾病帶來新希望。

專研開發疫苗、找出新藥,讓病毒、細菌、寄生原蟲不再威脅人類生命。

瞭解神經記憶和辨識機制已成為人工智慧參考的系統,

他們以先驅角色,為人類福祉做出重大的貢獻。

 

◎本世紀諾貝爾生醫獎的二、三事

•科學不外人性,透過試管嬰兒技術解決不孕症,在2010年獲獎。

•重新啟動基因!2012年得主將「已分化的細胞變回幹細胞」。

•人腦中的空間定位細胞,如何幫助我們認路回家?

•C肝竟然可以根治!人類醫學史上首次成功治癒慢性病毒感染疾病。

‧2019年得主破解細胞缺氧調節之謎,改善癌症預後不良問題。

‧晝夜節律有何祕密?2017年得主破解生物時鐘的機制!

 

每年10月諾貝爾獎頒布,總在媒體和學界引來話題,從獲獎人的國家、背景、學術經歷和奮鬥歷程,到得獎感言和頒獎花絮,誠然是全球科學界每年最大的盛事,因為它代表得主在科學成就的巔峰,也能展現出科學發展的最新趨勢。

  《21世紀諾貝爾生醫獎2001-2022》集結科學月刊每年在諾貝爾獎得主公布後,邀請國內同領域的專家,分析該年各個得主生平事蹟和得獎領域,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和說明,讓讀者瞭解生醫領域研究的最新景況,前瞻地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的前景。

我們可以簡單將本世紀諾貝爾生醫獎分成五類:第一類,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第二類,生殖生物學;第三類,免疫學;第四類,神經生理學;以及第五類,感染性疾病及治療。2003年核磁造影的發明則較難列入以上五類,可單獨列為醫學儀器的發明,核磁造影的新技術使得臨床診斷可以非侵襲性診斷出各類臟器的病灶,在診斷醫學貢獻良多。

這五類當中又以細胞和分子生物學類佔最大宗,共有八個年次,主要原因是細胞是生物的基本單位,細胞的藍本分子(DNA)的結構及基因調控都歸此類。舉例來說,2009年三位科學家對DNA末端複製有關的端粒及端粒酶的研究,闡明了端粒酶活性對老化和癌症的影響;2013年三位美國科學家對細胞內囊泡運送分子機制的瞭解,尤其是發現運輸分子若發生差錯可能引起神經相關的疾病;2019年三位科學家發現細胞如何感受到周邊環境缺氧的情況所引起的生理反應而得獎。

諾貝爾生醫獎在大家最關心的感染性疾病治療上給獎也不遺餘力,包括:2005年頒發給澳洲兩位醫學科學在幽門螺旋桿菌的發現與治療;2008年楚爾郝森對人類乳突病毒(HPV)的研究,以及巴赫一桑努希和蒙塔巴艾對愛滋病毒(HIV)的發現;以及2021年三位科學家在C型肝癌病毒(HCV)的發現以及藥物等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為本書撰稿的台灣經濟學家中,有許多師出諾貝爾獎大師門下,能一窺得獎者或特立獨行的研究風格,或平易近人的為人處事一面,更神遊於他們治學的風範和精神。

 

各界推薦

 

曾耀寰(科學月刊社理事長、中研院物理所副技師)

累積20012021年的諾貝爾經濟科學獎,年份加倍、超值的內容,宴饗大眾,值得購買珍藏。

 

導讀:羅時成(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教授)

2022年預測得生理/醫學獎呼聲最高的兩位科學家是卡塔琳(Katalin Kariko)與魏斯曼(Drew Weissman),他們發明mRNA當作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疫苗,在2020年疫情嚴重期間讓上億的人免於感染或死亡。以mRNA當作藥物是個非常突破性新發明,mRNA不只可以應用在流行性的病毒感染預防上,也可以應用在癌症的治療,我猜測他們未來一定可以獲得諾貝爾獎。

 

推薦文:寒波(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部落主、泛科學專欄作者)

科學類諾貝爾獎得主,以地理劃分,大部分位於北美、少數歐洲國家和日本;以族裔區分,多數為白人;以性別區分,絕大部分是男性。諾貝爾獎評選看的是結果,這反映出過往百年的科學研究,全人類只有少數群體參與較多;往積極面想,人類的聰明才智,仍有許多潛能可以挖掘。

作者簡介 |

科學月刊

《科學月刊》(Science Monthly)是台灣本土科普領域的代表性刊物,代表好幾個世代的台灣科學家和理工知識分子回饋社會的心意,所形成的科學沙龍風貌以及在中學科學教育和科學政策上所造成的影響,都是《科學月刊》在台灣科學社群發展以及文化影響方面的具體表徵。作為國內科普推廣的重要刊物,介紹每年的諾貝爾獎內容是不可少的任務與目標。《科學月刊》距上次將介紹諾貝爾獎文章集結成冊,已過十年,這次與八旗文化合作,十年磨一劍,刊出合集,也望在科學知識的傳遞和累積上,有所貢獻,不僅如此,《科學月刊》還會持續介紹每一年的諾貝爾獎成果,為下一個十年一書而努力。

目錄 |

序│曾耀寰

導讀 生醫獎的五大類別│羅時成

推薦文 關於諾貝爾獎二、三事│寒波

 

2001|諾貝爾生醫獎 無止盡的生命探索——細胞分裂的調控

2002|諾貝爾生醫獎 1. 翻開閻羅王的生死簿

2. 細胞凋零話從頭

3. 打開細胞分化的大門

2003|諾貝爾生醫獎 核磁造影之今昔

2004|諾貝爾生醫獎 嗅覺生理知多少

2005|諾貝爾生醫獎 消化醫學的新紀元

2006|諾貝爾生醫獎 生物體內的訊息攔截戰

2007|諾貝爾生醫獎 基因改造敲開疾病研究之門

2008|諾貝爾生醫獎 揭開致病原的面紗──人類乳突病毒與愛滋病毒

2009|諾貝爾生醫獎 染色體DNA的守護者──端粒與端粒酶

2010|諾貝爾生醫獎 不孕患者的希望之歌──試管嬰兒的漫漫長路

2011|諾貝爾生醫獎 維繫健康的抗病機制──免疫系統活化的秘密

2012|諾貝爾生醫獎 反轉細胞命運──誘導式多能性幹細胞技術的突破

2013|諾貝爾生醫獎 細胞的貨運系統──抽絲剝繭囊泡運輸歷程

2014|諾貝爾生醫獎 心之所向──埋藏在腦內的空間導航系統

2015|諾貝爾生醫獎 1. 百萬人的福音──寄生蟲疾病新療法

2. 中國首位諾貝爾生醫獎得主屠呦呦―抗瘧藥物青蒿素的發現

2016|諾貝爾生醫獎 大隅良典與細胞自噬

2017|諾貝爾生醫獎 晝夜節律

2018|諾貝爾生醫獎 癌症免疫療法

2019|諾貝爾生醫獎 1. 從腎臟細胞發現呼吸奧秘

2. 破解細胞感測氧氣與缺氧調節之謎

2020|諾貝爾生醫獎 C型肝炎病毒——第一個可以治癒的人類慢性病毒感染

2021|諾貝爾生醫獎 史上最「有感」的諾貝爾獎?解開溫度與觸覺的身體感覺之謎

more
書摘 |

內文試閱

2003|諾貝爾生醫獎 核磁造影之今昔

核磁共振頻譜儀的更進一步發展,在1970年代發生了劃時代的影響。1969年,勞特柏教授初任美國紐約大學石溪分校化學系助理教授,當時因年輕、資歷淺且研究經費有限,無法自己擁有一部核磁共振頻譜儀,後來幸得系上資深教授贈予一部較老舊的頻譜儀以供研究。勞特柏教授的研究,卻常受頻譜儀的外加磁場均勻度不高所困擾。此外加磁場的均勻度非常重要,也是決定頻譜解析度與研究頻譜波峰間細微變化的重要依據。勞特柏教授為解決此一困擾許久的問題,決定自行設計一反梯度磁場,來抵銷頻譜儀內的磁場不均勻。在這過程中,他發現若在頻譜儀中再加入一梯度磁場,便可以觀察三度空間的原子於分子內的排列情形,換句話說,就是能利用磁場梯度的差異,觀察從分子內原子吸收與釋放電磁波頻率的些微差異,進而瞭解原子於分子內的位置與其周遭環境,更能明白彼此原子鍵結間排列差異的情形。最重要的是,此方法也同時能將該原子於分子或組織內的電磁波頻率以位置加註的方式表示出來。

他認為此一發現非同小可,因為這是第一次有能力將分子或組織內原子位置的排列情形以影像重建的方式呈現出來,稱為共軛攝影法,並將此發現投稿至舉世聞名的英國《自然》期刊。有趣的是,當時也許人微言輕,此發現並不受青睞而慘遭退稿,理由竟是該發現不具科學價值。當然,兩年後(1973年)此一重大發現終於獲得該期刊接受刊載。

從磁振造影引入觀念開始,到1980年代已實際進入臨床醫學應用,短短三十年間,它已成為臨床醫學上不可或缺的診斷工具。而它的進步更是神速,應用的範圍也越來越廣,舉凡臨床所需的腦病變檢查、器官病變檢查、心臟血管攝影、乳房攝影、脊椎與骨骼造影、腫瘤偵測等解剖造影,MRI 均已成為重要工具。直至2002年,全世界約有22000MRI造影儀正使用著,而每年約有6000萬人次接受檢查。近年來,它更發展出高磁場強度的功能性造影方式,如擴散、微血循環等應用。它的觀念至今仍不斷進步與更新,理論基礎也越趨複雜,軟硬體設備也越加進步,運用的領域也越加廣泛。

 

2005|諾貝爾生醫獎 消化醫學的新紀元 幽門螺旋桿菌的發現

自從馬歇爾等人成功培養幽門螺旋桿菌後,許多人也在胃炎病人的胃黏膜發現此菌,不禁令人懷疑,胃炎到底和這隻細菌有什麼樣的關聯?還是它們只是恰巧落在已發炎的胃黏膜上,彼此沒有因果關係?為了證明幽門螺旋桿菌可能造成胃炎的想法,19847月馬歇爾決定親身試

more
詳細資料 |

書籍代號:2REY0008

商品條碼EAN:9786269580569

ISBN:9786269580569

印刷:單色

頁數:272

裝訂:平裝

| 同類型書籍 |
蒐藏全世界: 史隆先生和大英博物館的誕生
考試腦科學:日本腦科學權威教你最強海馬迴記憶法,幫助備考者輕鬆過關!(學生、老師、家長超有感力薦!各級考生、職場人士、終身學習,必備好書)
一看就懂森林之島:走入大自然,認識台灣森林的第一本書
大腦會說故事:看電影、讀小說,就是大腦學習危機下的生存本能
社會生物學—新綜合理論(三)統御制度、角色、階級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