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孤獨無力地被拋到陌生世界,
真正自由與自我的唯一途徑
就是「愛」
獻給:失去自由與自我且放棄活得像自己的你
韓國最高學府頂尖講座
拯救眾人於焦慮與絕望、愛的先知「佛洛姆」×
首爾大學哲學系名教授「朴贊國」=
發現內在力量的愛的哲學課!
自由解放了你,卻也孤立了你?!
孤獨感、無力感、空虛感……
看似享受著物質上的富饒與餘裕、擁有自由,
但實際上卻被焦慮與無力感所拘束,
我們喪失了主宰生活的自信與希望,
只為生存於陌生的巨大世界而惶惶努力著……
★ 為何我們總如此不安與孤獨?是誰在「逃避自由」?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大多早已掙脫了先祖們被階級束縛的制式命運。本來理應因為所被賦予的自由,得以實現生活中豐富的各種可能性、用自身力量開創渴望的生活。然而,盼望著形塑自我與生活的我們,卻因為必須在眾多可能性中做出選擇且獨自負責,感覺到孤獨;而不但無法準確預測自身選擇的結果,世間發展也往往不如期望,更令人產生了深深的無力感。
為擺脫這種孤獨與不安,打從文藝復興時代起的許多人們開始沉溺於快樂,甚至不擇手段追求權力;馬丁‧路德的新教透過「對神無條件且絕對的服從奉獻」來信仰與渴求救贖;喀爾文禁欲主義的「良心」禁止人類幸福快樂,而是要把整個生命都獻給懺悔罪過。
許多現代人則是表面上過著滿意的生活並享受安定,但事實上內心早已陷入了極度的不幸,真實地在絕望中掙扎——某些人淪為社會上部分功能的因子,為了拯救悲慘的自我,努力成為「有個性」的人,穿著最新流行服飾、拎著設計款提包,在手提包或手機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某些人成為了金錢的奴隸,賺錢不是為了享受人生的喜悅,而只是為了儲蓄、投資、取得成功。
如此種種,皆展示著人類自古以來「逃避自由」的四種方式——
◆ 受虐癖:對外部強悍力量的強烈依賴。
◆ 施虐癖:絕對掌控的欲望。
◆ 戀屍癖:破壞生命的欲望。
◆ 機械化:在社會中尋求機械式的一致性、喪失自我。
★ 首爾大學名師講座,帶你遠離焦慮與孤獨的紙上哲學課
「佛洛姆不會拋棄人類偉大遺產中的任何部分,而是要創造性地繼承,讓現代人的生活變得充實且豐饒。」
——首爾大學哲學系朴贊國教授
二十世紀哲學家中最受大眾喜愛的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在《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等著作中,診斷了人類現正經歷的各種病理現象之根本原因,例如:自殺、憂鬱症、酒精中毒、孤獨感、無力感……,並且謀求克服這些病症的方案。佛洛姆深遠且敏銳的洞察力不僅對當代人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也能使現在的我們產生共鳴、獲益良多。
本書作者、首爾大學哲學系教授「朴贊國」,善以平易近人又引人入勝的方式,向大眾介紹哲學大師們的思想,並傳播學習哲學的樂趣。在書中,他深入淺出地探討了佛洛姆的生平與思想,內容包括人類焦慮與孤獨的原因、自由與幸福的意義,以及努力將這些思索切身應用在生活上的大師——佛洛姆本人。佛洛姆善於對人類生活與世界本質做出激烈思辨與反省,而朴教授將透過本書,把「愛的先知」眼裡的世界介紹給我們。
跟著佛洛姆的生平與思想開展一路閱讀,我們除了能吸收他的哲學思想,也將能在最終理解佛洛姆所言——要克服焦慮與孤獨感,真正自由與自我的唯一途徑,就是「愛」。
★ 唯有愛,能拯救我們脫離焦慮與絕望
佛洛姆相信,只有愛才能拯救我們於不安與絕望之中。他認為,如果真正愛一個人,就會愛所有人、愛世界、愛生活本身。對佛洛姆來說,這種情感是自由且主動的,是任何精密機器都模仿不來的。而人類只有發展了理性、愛、責任感與關心等品德,才可能滿足於自己的生活,不受外在條件動搖、確保對自我的肯定感與認同感,真正以「我」為主體來生活。
《不安到受不了時,念念佛洛姆》就像佛洛姆的哲學一樣,用最簡單的語言介紹了他的哲學。透過這本書,我們能理解佛洛姆思想與其發展歷程,同時也能重新審視自我內在與所生活的世界。這本書展現了佛洛姆哲學的現在性,帶我們思考該用什麼態度面對世界,並過好自己的生活?為了不再重複「逃避自由」的扭曲歷史,應該警惕什麼?又該如何將我們從佛洛姆哲學中學到的內容適用於生活?
透過閱讀心理學大師經典,我們不僅能體會到探索知識的樂趣,還能學會反思自身、喚醒內在理性潛能,停止逃避自由,學會愛的藝術。
【金句搶先看】
‧對他人生命和成長的「積極關心」與「照顧」,以及對他人的「責任」與「尊重」才是真正愛的要件。
‧哲學所涉及的所有主題實際上都是,即使沒有專業哲學知識的基礎,任何人也都能提出自身意見的。
‧對於稍微不同於自身信仰的言論,人們往往會摀住雙耳選擇不聽,尤其是在政治或宗教問題上,這種傾向加倍嚴重。
‧人們會認定自己是善良的,將不同於自己的人視為邪惡的,這是因為人們需要滿足自身的自戀需求。
‧佛洛姆認為愛才是拯救人類擺脫不安與絕望的唯一解決辦法。
‧透過與他人的關係,人們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並成長成完整的人格。
‧實現烏托邦僅靠單純的社會結構變化是不夠的,必須伴隨人類性格根本上的變化。
‧很多人選擇當物質之神的奴隸,爲了獲得死都花不完的財富而折磨自己。
‧人類的本能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理性與想像力,因此人類有了「孤獨感」、「無力感」與「虛無感」等負面情緒。
‧給予不是被剝奪,而是主動發揮自身的潛能,所以給予比接受更快樂。
‧若要實現生命性欲望而不是非生命性的欲望,我們需要溫暖的心和冷靜的智慧。
【本書特色】
★ 不用上首爾大學也能讀!剖析心理學大師經典,發現內在力量的頂級名師哲學講座。
★ 教養×品格×知識,從生平到思想,全面了解愛的先知「埃里希.佛洛姆」!
★ 焦慮、孤獨、絕望的思維解方,找回「愛」與「智慧」,停止逃避自由,學會愛的藝術。
宋怡慧|新北市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作家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歐陽立中|「Life不下課」節目主持人
鄧善庭|諮商心理師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專業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朴贊國 박찬국 (Park, Chankook)
畢業於首爾大學哲學系並在首爾大學哲學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在德國符茲堡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現任首爾大學哲學系教授。其主要研究領域是包括尼采和海德格哲學在內的存在主義哲學,佛教與西方哲學的比較為其近年重要研究主題之一。
其著作包括《元曉與海德格的比較研究》(聽松學術獎)、《尼采和佛教》(元曉學術獎)、《內在目的論》(雲際哲學獎)、《尼采超人講座》(臺灣、香港、澳門翻譯出版)、《成為自己――尼采的解構與創造哲學》、《田間路上的思想家,海德格》、《海德格是納粹嗎》、《現代哲學大師們》、《讀德勒茲的〈尼采和哲學〉》、《讀佛洛姆〈占有還是存在〉》、《叔本華與元曉》、《向查拉圖斯特拉詢問生命的意義》等。譯作包括《黑格爾哲學與現代危機》、《馬克思主義與黑格爾》、《存在主義哲學與形上學的危機》、《尼采I、II》、《基本概念》、《偶像的黃昏》、《悲劇的誕生》、《反基督》、《善惡的彼岸》、《道德譜系學》、《象徵形式的哲學I、II、III》。
陳思瑋
韓國外國語大學對外韓文翻譯研究所畢業,現為專職譯者。
期許自己用更寬廣的視野看世界,與讀者分享優秀有趣的作品。
作品與學經歷請參考 lifentranslatez.mystrikingly.com/
【目錄】
閱讀本書前 學問分類
閱讀本書前 主要關鍵字
前言:致因世界不如意而感到不安的你
第1章 唯有愛能拯救我們脫離不安與絕望
誕生於混沌世界的愛的哲學家
為拯救自己,我們現在該做什麼?
無盡反思所留下的特殊遺產
QA問答
第2章 我們孤獨無力地被丟進陌生的世界裡
我們真的渴望自由嗎?
生活充滿可能性,所以不安
三種負面情緒與三種生命需要
是占有還是存在?
幸福生活的條件
只有好好愛自己才能愛別人
QA問答
第3章 人類有逃避自由的傾向
為什麼會逃避自由?
自由解放了近代人,同時也孤立了近代人
逃避自由的四種方式
德國人為何支持納粹?
QA問答
第4章 如何喚醒自身內在的力量?
法西斯主義是用不安與空虛灌溉發展的
尋找真正的自我與自由的道路
現在我們需要徹底地改變
發現內在的力量
QA問答
結語:讀佛洛姆的書認識新生活
【前言】
致因世界不如意而感到不安的你
朴贊國
一九四一年出版的《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 1941)是將埃里希.佛洛姆介紹給世人的第一本書。雖然這本書是佛洛姆最早出版的著作,但它囊括了佛洛姆之後發展出的所有思想核心。這本書被翻譯成二十八種語言,全世界銷售超過五百萬本。它在民眾抵抗獨裁政權的所有地方都引起高度的關注,包括一九五六年對抗共產主義獨裁而發生的「匈牙利革命」,以及被稱為「阿拉伯之春」的二○一○年阿拉伯民主化運動。
我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在高三的時候。當時離大學入學考試只剩幾個月了,某天我偶然在書店買了這本書的英語原著,也許是被書封上寫的「引起世界轟動的書」這句話所吸引吧。當時我從未聽說過埃里希.佛洛姆,所以剛開始閱讀時並不抱什麼特別的期望。但是我很快就沉迷其中,幾乎整整一週都離不開這本書,除了吃飯、睡覺和學校上課的時間外,我好像一直都埋頭於這本書中。 雖然之後也讀過許多令我著迷的哲學書籍,但卻沒有任何哲學書能像這本書一樣,帶給我如此快樂的沉浸感。儘管必須用字典查找英語生字,但閱讀本書所感受到的興奮與感動,至今我仍難以忘懷。
《逃避自由》於一九四一年出版,也就是在希特勒(Adolf Hitler)以「最終解決方案」之名開始屠殺猶太人前不久時出版的。這本書首要目的是為了調查納粹主義出現的歷史與心理原因,並揭露納粹主義的危險性。然而這本書並不侷限於分析納粹主義,還以納粹主義為線索,論述了近代各種形式的「逃避自由」。對於佛洛姆而言,納粹主義只是近代人逃避自由的其中一個例子,他認為崩潰的東歐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也是大規模「逃避自由」的例子。
我們因為自由而能實現生活中豐富的可能性,但同樣也可能陷入不安之中。雖然我們能用自身力量開創自己的生活,但世界卻並非永遠稱心如意。於是人們試圖以某種強大的力量來克服這種不安,這種強大的力量可能會以非凡的個人形象、民族、民眾或是領袖的方式展現;若是對以上事物不感興趣的人,則可能以金錢、名聲或權力的方式展現。
本來近代社會努力的目標,是要實現在中世紀被束縛住的「自由」,然而正如納粹主義和東歐社會主義所展現的那樣,最終社會卻歸結回極權主義與資本主義中,那種前所未見的瘋狂物神崇拜。人類從中世紀束縛中解脫、獲得了自由,最後反而以「逃避自由」的方式告終。佛洛姆在《逃避自由》中縝密地分析了人類逃避自由的原因,同時也思考人類如何才能實現真正的自由。
本書的目標是要以《逃避自由》為線索來介紹佛洛姆的思想;同時,本書也詳細談到了佛洛姆的生平。藉由談論佛洛姆生平,我們會探討許多思想,因為佛洛姆的思想與他的生活密不可分。在閱讀有關他生平的部分時,你將能夠切身感受到他的思想是如何深深根植於具體的生活之中。
在好一段時間裡我寫了很多關於佛洛姆的書。儘管這些佛洛姆思想的書重要性不容忽視,但它們卻沒有引起讀者廣泛的關注。在這本書裡,我試圖修正並完善這些研究,同時也期待以更清晰、有趣的方式論述,讓這本書在韓國再次吹起佛洛姆風潮。由於這是一本通識類的圖書,因此並未一一列舉我所參考的所有現有研究,這部分希望讀者能諒解。
佛洛姆的書並非單純以傳遞知識為目標,而是想讓讀者能在人格上有所轉變,希望讀完這本書後,讀者能過上更健康、更豐富的生活。最後,我要由衷感謝包括姜智恩在內的所有「首上名講」的成員,是你們成就了這本書。
【摘文】
★ 誕生於混沌世界的愛的哲學家
出版的書,本本暢銷
埃里希.佛洛姆是撰寫了多本全球暢銷書的思想家,其著作包括《逃避自由》、《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 1956)、《占有還是存在》(To Have or To Be, 1976)等。他是二十世紀思想家中最受普羅大眾喜愛的思想家。《愛的藝術》在全球銷售了兩千五百萬本,至今仍獲哈佛大學生選為最喜歡的書籍,而《占有還是存在》則在全球銷售了一千五百萬本以上。哲學家中應該沒有其他人能像他一樣擁有這麼多普通大眾讀者。
說起哲學家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當屬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了。馬克思哲學在二十世紀下半葉成為了主宰半個世界的意識形態,但是,會直接閱讀馬克思代表作《資本論》(Das Kapital)的人應該不多。《資本論》對一般人而言是讀起來相當困難的書—然而,任何人都能輕鬆消化佛洛姆的書。
如此受大眾喜愛的事實,在專業哲學界中似乎是相當不利的因素。在專業哲學界裡,佛洛姆往往被評為沒有深度的通俗思想家。人們傾向於把晦澀當作「有深度」,通常會景仰那些說話讓人似懂非懂的哲學家,並把這些哲學家視為了解世界奧秘的人。在專業哲學界中,這種傾向又更為嚴重。
但哲學所涉及的所有主題實際上都是,即使沒有專業哲學知識的基礎,任何人也都能提出自身意見的。正如康德(Immanuel Kant)所說,哲學的所有問題都能歸結到「人是什麼」這個問題上,只不過如今的我們已經對人類的本質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正因為我們理解人是什麼,才會說出「那個人不像人」,或是「這件事沒有人性」。
基於對人類的這種一般理解,我們完全能對人的本質做出精彩的辯論。在我的課堂中,有個只有一年級學生才能參加的新生研討。這個研討會從頭到尾都是用辯論的方式進行,討論主題涵蓋哲學的核心主題,有「人類」、「幸福」、「宗教」、「正義」等題目。雖然參與的學生大多沒讀過哲學書,但這個研討會的辯論水準卻相當高。由此可見,哲學文章絕對不需要讓人覺得困難。
關於用清楚又簡單的方式呈現深奧思想,我認為佛洛姆是一位代表性的思想家。佛洛姆的著作中包括了精神分析家的經驗,所以內容非常具體,只要談論到一點抽象的部分,佛洛姆就會舉出具體事例說明。佛洛姆之所以如此寫作是因為他認為,讀者無法理解的內容是毫無意義的,我從佛洛姆的著作中看到了他對讀者的尊重。佛洛姆之所以能贏得大眾的喜愛,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佛洛姆這樣子的寫作方式。佛洛姆的著作向人們展示了如此的寫作方式,尤其為哲學性文章提供了典範。
曾經有段時間,以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與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為首的德國哲學被公認為晦澀難懂的哲學。不過,從德希達(Jacques Derrida)直到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法國哲學,其難懂程度似乎又遠遠超過了德國哲學。如果是佛洛姆這類的人,應該會厭惡這種晦澀且模糊的寫作。佛洛姆認為,無論多麼深奧的哲學內容,都應該要寫得夠清楚,讓大眾得以理解,我也贊同這個想法。當然,不論禪宗佛教中所說的「頓悟」或基督教神祕主義中所描述的「與神合而為一」恩寵體驗,都是用言語無法完全表達的。儘管如此,關於這種經歷具有怎樣的特性,一般還是可以描述得讓讀者有些大概的推測。
佛洛姆診斷了現代社會中人們所面臨的各種病理現象,例如:自殺、憂鬱症、酒精中毒、孤獨感、無力感的根本原因,同時也找出了克服這些問題的方案。他所講述的主題都是現代人自身會經歷或周遭的人有經歷過的現象,所以對大眾而言是很有感染力的。人們從佛洛姆描述的病態人類形象中發現了自己的影子,並對佛洛姆提出的療法產生了共鳴。
自由精神體現者
佛洛姆在大眾間引起極大關注的另一個原因是他開放且平衡的思維態度。佛洛姆廣泛吸納人類歷史上出現的各種宗教、哲學、心理學之見解,同時以自己獨有的方式綜合了這些見解。他所展現的這種綜合能力在二十世紀思想家中絕對是獨一無二的。佛洛姆不受特定宗教、哲學或心理學派的某個思潮所約束,他接受禪宗佛教、猶太教神祕主義、基督教神祕主義、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學等見解,他欣然接受一切有助於人類成長和幸福的觀點。
從這點來看,我認為佛洛姆是二十世紀裡最開放且平和的思想家,也是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所說「自由精神」的最佳體現。尼采的「自由精神」是指能夠從多種不同角度看待同一個事態,不受特定觀點侷限的精神。以「自由精神」的方式生活並從事學術研究,這看似理所當然,但實際上要做到卻並不容易。對於稍微不同於自身信仰的言論,人們往往會摀住雙耳選擇不聽,尤其是在政治或宗教問題上,這種傾向加倍嚴重。
從歷史可見,人類總是在搭建框架,並根據這些框架來詮釋一切,各式各樣的框架包括了:真基督徒與異端的框架、高貴雅利安人與邪惡猶太人的框架、優秀白人與劣等黑人的框架、偉大美國與邪惡軸心國的框架、社會主義者和反動分子的框架、愛國勢力和赤色分子 ①的框架,還有最近在韓國新登場的獨立運動勢力與土著倭寇 ②的框架等。這些立基於框架的思考方式,建立在非黑即白的邏輯上,被認定為「正常」的群體就視為「絕對的善良」;而被認定為「不正常」的群體,則被視為「絕對的邪惡」。
宗教人士與政治家常透過建立這種框架來迷惑大眾並掌握權力,而大眾往往會輕易地受框架下的煽動所騙。人們會認定自己是善良的,將不同於自己的人視為邪惡的,這是因為人們需要滿足自身的自戀需求。就連那些自稱最具批判性智慧的哲學家們也常常陷入框架之中,他們會急於證明自己所相信的哲學學派是合理的,並強烈排斥其他哲學思潮。
例如:陷入馬克思思想的人可能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是絕對真理,進而排斥其他哲學思想,將其他思想視為資產階級反動的意識形態;而陷入存在主義之中的人也同樣地排斥馬克思主義。然而,佛洛姆卻將馬克思主義與存在主義的見解都納入了他的思想中。馬克思與佛洛伊德等人將宗教視為負面事物,然而佛洛姆不僅將他們這類的人類中心主義思想家視為自己的精神導師,同時也將佛陀與耶穌視為自己的導師。
令人驚訝地,佛洛姆雖抱持如此開放的態度,他卻是一位激進派的思想家,他視資本主義為導致人類墮落的邪惡體制,並主張對資本主義全面變革。即便看到東歐實際的社會主義試圖實現馬克思理想,結果讓社會主義淪為少數官僚徹底支配國民的極權主義,佛洛姆依舊沒有喪失對烏托邦的夢想。佛洛姆認為馬克思的真正理想是「人本的社群式社會主義」(Humanistic Communitarian Socialism),他相信這樣的烏托邦終得以實現—像這樣激進的思想家一般容易陷入傲慢與自以為是,認為自身立場最正義且為之辯護,並認為其他思想是反動思想,進而排斥。
佛洛姆致力於保留人類的偉大遺產,他不放棄任何部分,而是藉由創造性的方式來繼承它們,讓現代人的生活盡可能更加充實豐富。由此可見,所謂的「大眾」思想家佛洛姆並非「通俗」的思想家,他為人類提供了新穎且平衡的哲學觀,我們能把他看作一位思想的巨人。在常被稱為「意識形態時代」的二十世紀裡,他不執著於任何思潮,開創了史無前例開放、靈活、有深度與具統一性的思想。
我認為佛洛姆的書籍之所以能引起眾人的關注,最主要是他開放且多元的思維態度所造成的。教條式的哲學往往只會引起某特定群體的關注,而難以在各種群體中都獲得廣泛關注。
夢想著愛的革命
佛洛姆認為愛才是拯救人類擺脫不安與絕望的唯一解決辦法,而且他認為真正的愛不僅是對身邊少數幾人的愛,愛還具有世界主義的特性。因此,佛洛姆是為實現世界和平與人本主義社會而努力的。
佛洛姆是出生於德國的猶太人,他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而流亡美國。儘管帶著這樣的傷痛,佛洛姆卻仍反對以色列建國。由於巴勒斯坦人已長期生活在那片土地上,他認為猶太人只因過去曾擁有這片土地就搶奪是不妥的行為。佛洛姆擔心以色列的建國可能導致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人不斷發生衝突與戰爭。以色列建國後佛洛姆還發起運動,幫助被以色列政府奪走土地的阿拉伯人拿回他們的土地。另外,他也和鄂蘭(Hannah Arendt)、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等人共同為了中東的和平而努力。
佛洛姆為實現世界和平更進一步地展開了持續性的行動。他曾寫信給有影響力的政治家和記者,討論廢除核武與裁軍等問題,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當時人本主義的參議員尤金.麥卡錫(Eugene McCarthy)反對越戰,佛洛姆還在他七十六歲時參與了尤金.麥卡錫的總統競選活動。佛洛姆走遍全美各地發表無數次演說,雖然最後因過勞影響健康而中斷了助選活動,他依舊沒有停止為世界和平努力。即便患有嚴重的心臟疾病,但只要是有助於實現和平大義的工作,無論演講或寫作,他都不會推辭。
★ 我們真的渴望自由嗎?
人為什麼會逃避自由?
「不自由毋寧死」這句話是在美國獨立戰爭開始前一個月,美國獨立革命領袖派翠克.亨利(Patrick Henry)為了向美國人呼籲對抗英國而說過的話。後來在法國大革命、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等受壓迫之人的抗爭中,這句話灌輸了民眾不惜犧牲生命也要追求自由的勇氣與熱情,以及看重自由勝過生命的自豪感。類似的話還有:「寧願站著死,不願跪著活。」
聽到這種話會覺得人們似乎真的很渴望得到自由,但人們真的想要自由嗎?我們真的寧願站著死,也不願跪著活嗎?就歷史的角度來看,相較於選擇自由,反而是跪著選擇奴隸生活的情況更多吧?比起爭取自由,我們是不是更願意卑躬屈膝、苟延殘喘地活著?否則奴隸制度怎麼會存在那麼久呢?
黑格爾在他著名的「主奴辯證法」中表示,大多數的人傾向於選擇卑躬屈膝地苟延殘喘,而不是選擇自由。在奴隸制度開始之前,鬥爭是為了受人認可,在這種鬥爭中,決勝負的關鍵在於一個人對死亡的態度。有些人覺得與其成為奴隸還不如一死,最終,不惜一死地戰鬥的人成為了主人;因怕死而承認對方較優越並請求饒命的人成為了奴隸。換句話說,那些重視自身尊嚴與榮譽更勝過生命的人,成為了主人。
黑格爾認為,在西方歷史上,奴隸透過長達數千年的自我修練過程,領悟到了自身的尊嚴。貴族遊手好閒,而奴隸則必須勞動。然而勞動是人類透過理性所思考出來,然後將其印刻在大自然中的形象。奴隸透過艱苦的勞動發展出自身的理性能力,從而意識到自己也是不亞於主人的有尊嚴的存在。與此同時,奴隸為獲得同等於主人的權利,發起了與主人的鬥爭,透過西方歷史展開的奴隸鬥爭在法國大革命中到達了高潮。
然而黑格爾也認為,無論如何,相較於自由,大多數的人更傾向於選擇奴隸式的生存方式。為克服這種傾向,我們需要經歷一個自我修練的過程,也因此,比起選擇自由,我們似乎更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卑躬屈膝地生存下去。老實說,如果人們本就更傾向於選擇自由而非卑微地生存的話,派翠克.亨利也不會高喊「不自由毋寧死」了吧。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的結尾寫道:
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而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的無產者,團結起來吧!
然而各國勞工在展開與資本家的鬥爭時,失去的並非只有枷鎖,他們可能喪命,也可能危及家人們的生計,因此當資本家伸出妥協的手時,勞工們選擇了改革而非革命。為建設被馬克思所道破的共產主義理想社會,與其殉道,勞工選擇了提高工資、縮短勞動時間,以及各種福利保障,好過上安樂的生活。
列寧(Vladimir Ilyich Lenin)之所以主張共產黨這個精英集團應該領導勞工也是這個原因,如果勞工自主地抵抗資本家,情況最終很容易流於妥協。此處所言的共產黨是指:「為建設共產主義社會而奉獻生命,徹底堅守馬克思理念的集團」。共產黨要一邊領導勞工一邊灌輸勞工們使命感,告訴他們,他們就是戰士,是透過共產主義建設,解放人類於所有壓迫之中的戰士。列寧的這種想法至少在俄羅斯是成功的。
無論如何,列寧認為相較於自由,人類更傾向於選擇生存,要克服這種傾向就需要進行徹底的精神改造。但佛洛姆談論「逃避自由」時所考慮的現象並不是這種為生存而逃避自由的現象。
人類也是動物的一種,確保自己與家人生存的欲望是最強烈的欲望,當這種欲望與自由的理想相互矛盾時,我們會讚揚選擇自由的人很有勇氣,但這並不代表我們要譴責選擇生存的人。因為我們自己也很有可能會做出相同的選擇,尤其更難去指責那些為了子女而拋棄自由、選擇生存的人。
人類心甘情願當奴隸的心理
佛洛姆在談論「逃避自由」時,他談的並不是「為了生存」而放棄的自由,而是在生存未受威脅時放棄自身自由的情況。例如:陷入狂熱的宗教或政治意識形態也代表放棄自由—人們自主成為該宗教或政治意識形態的奴隸,成為自稱神或神之代理人的神職人員的奴隸,成為自稱代表民族或人民的政客的奴隸。
雖然前面提到了列寧與俄羅斯革命,但革命成功後真正掌權的不是勞工而是共產黨。勞工們也許得到了麵包,卻還是失去了自由。沙皇體制下的俄羅斯變成了共產黨獨裁的新奴隸國家,到處都閃爍著監視之眼,在共產黨這般的壓迫下,人們不得不按照共產黨制定的規則生活。
然而,就算史達林(Joseph Stalin)實施了恐怖統治,他去世時,多數俄羅斯國民依舊對史達林之死感到悲痛。當時從全國各地聚集來了很多人要參加史達林的葬禮,場面無法控制的情況下,有一百多人遭壓死。而無異於此的是,即使失敗已成定局,納粹統治下的德國人仍舊向總統宣誓效忠,並與聯軍作戰。
教會與神職人員自稱他們代表了神聖存在的神,於是人們欣然服從於他們,將自身寶貴的財產奉獻出去;政治家自稱他們代表祖國、民族或民眾,所以人們也把一切權力交給了他們,並欣然服從於他們的權威之下。我們對人們絕對服從韓國新天地教主李萬熙、希特勒或史達林等人感到驚訝,但這種現象並不罕見,反而是很常見的。
人們為了死後進入永恆的天堂,不惜忍受嚴刑拷打也不放棄「耶穌是上帝獨生子」的信念;為實現共產主義這個沒有階級、沒有競爭、沒有衝突的社會,或是為實現擁有純淨高貴血統的日耳曼人所統治的理想國,人們像草芥一樣獻出自身生命。對於信奉這些理念的人來說,天堂與理想社會比現實更真實,但對於不相信該理念的人來說,這些都只不過是荒唐至極的妄想而已。
然而,並非沒有陷入狂熱的宗教或政治意識形態,就代表選擇了自由。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很多人選擇當物質之神的奴隸,為了獲得死都花不完的財富而折磨著自己。
佛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所探索的就是以上現象,該書探究了人們為納粹主義獻出自由與生命的心理。但他並非將納粹主義當作例外事件討論,而是將其視為不只存在於過去,在今日也同樣存在的某種現象的代表案例。儘管型態有所變化,但與納粹主義本質相同的現象,如今仍然持續出現,佛洛姆將這些現象都稱為「逃避自由」。
★ 三種負面情緒與三種生命需要
「如何生活」——人類特有的欲望
哲學家中也有人認為自由是種幻想,巴魯赫.史賓諾沙和叔本華就是這樣的哲學家。他們認為,相較於宇宙這個大自然,人類不過是塵埃般的存在。尤其是叔本華,他將大自然比喻為大海,認為個人只是大海中的一個小水滴而已,以什麼形態、如何移動都不是小水滴自己能決定的,而是依據浩瀚大海的活動所決定。因此,巴魯赫.史賓諾沙和叔本華主張,即使我們認為某種行為是基於自由意志進行,但實際上這些行為早就已經被決定了。
也許他們的說法是對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比較動物與人類的生活可見,動物在極長時間裡都展現出相同的形態,而人類的行為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而且從科學和技術發展中也可以發現到,要不是人類有意識地努力,也不可能不斷地積累知識。
無論哲學方面的思辨如何,我們都覺得自己必須形塑生活,而巴魯赫.史賓諾沙和叔本華也這麼認為。能如此形塑自己的生活,人類也許會覺得自己的人生充滿了希望,但同時人類也會感覺到「孤獨感」和「無力感」。人類在眾多可能性中最後還是要選擇一個,並且終究要獨自對這個選擇負責,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感到孤獨。我們不但無法準確預測自身選擇會帶來怎樣的結果,還會因世界不如我們期望而產生無力感。
這種孤獨感與無力感在意識到死亡時最為嚴重。就算死亡並未降臨,只要一想到,人類就會覺得自己在死亡面前完全無能為力,而且還會意識到自己的死亡不能由其他任何人來替代,只能自己獨自承擔。我們甚至可能會在想到死亡之時,覺得人生中所有的努力都徒勞無功,最終依舊會空虛地以死亡作結,因此陷入「虛無感」之中。
人類的本能弱化之後,取而代之的是理性與想像力,因此人類有了「孤獨感」、「無力感」與「虛無感」等負面情緒,而人終其一生就是場企圖擺脫這些負面情緒的努力掙扎,我們希望讓生活充充滿連結感、活力與意義,而不是受孤獨、無力與虛無所困。佛洛姆認為由此可見,從根本上規定人類生活的不只是食欲或性欲等本能欲望,還包括了人類特有的欲望。佛洛姆認為,為擺脫第一項「孤獨感」,人類產生了想要結合與合而為一的欲望;為擺脫第二項「無力感」,人類產生超越與創造欲望,想藉此感受自身力量;為擺脫第三項「虛無感」,人類追求定向架構與獻身對象,想藉此賦予人生崇高的意義、方向與目標。
人類的本能弱化後,取而代之的是理性,而上述欲望就源自於人類所處的這種獨特存在情境中,因此可以稱之為「生命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存在」如海德格所言,指的是人類特有的生活方式。根據海德格的觀點,人類是「質疑自身存在的存在」、「將自身存在視為問題的存在」,意即人類是會苦惱如何生活的存在。
動物並不會為自己該如何生活而苦惱,動物只是按本能生活;但必須靠理性和想像力形塑自己生活的人類,則會苦惱該如何生活。因此,人類所處的存在性狀況是指,感覺自己的人生置於「出生前的無」和「死亡後的無」之間,這股無的力量隨時能滲透進自身存在,讓人不得不苦惱如何擺脫無的力量。
佛洛姆所提到的人類特有的三種欲望,可以被稱為生命需要,因為這些欲望源於人類所處的獨特存在情境。這種存在欲望可以用理性且健康的方式實現,但在許多情況下也可能以非理性且病態的方式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