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頁| 關於讀書共和國| 大量團購| 索取圖書目錄| Podcast數位傳聲
會員中心 0 FAQ 線上讀者回函
熱門搜尋關鍵字: 1968 官網獨家 世界哲學史 日本 一群喵
TOP
首頁> 文學館>文學小說>歐美文學> 浮士德博士(翻譯家彭淮棟最後譯作。德文直譯,單冊經典回歸版)

浮士德博士(翻譯家彭淮棟最後譯作。德文直譯,單冊經典回歸版)

出版品牌:漫步文化

作者:托瑪斯.曼

譯者:彭淮棟

ISBN:9786269870233

出版日期:2024-10-09

定價:NT$  990

優惠價:75NT$743

促銷優惠 |

202503全站優惠|成書單本75折

202503全站優惠|成書三本73折

內容簡介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瑪斯.曼一生最鍾愛作品

翻譯家彭淮棟最後譯作

德國現代主義的傑作,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

一個關於瘋狂與理智、天才與墮落、智力成就與德國道德沉淪的故事

 

譯者導論逾兩萬字,譯注三萬五千字

附蘇珊.桑塔格回憶十四歲時,拜見托瑪斯.曼之〈朝聖〉

 

有人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可以獲得兩次諾貝爾文學獎,此人便是托瑪斯.曼;第一次可以憑《魔山》得獎,第二次則可憑《浮士德博士》。

 

「這本書於我十分珍貴。它是我一生的總結,是我所親歷的這個時代之總結,同時也是我有生以來所能給出的最為個人的東西,其坦率近乎瘋狂。」――托瑪斯.曼

 

  德國大文豪托馬斯.曼在納粹德國流亡期間,寫下他最後一部偉大的小說《浮士德博士》。雖然他已經有一長串的代表作,但現在回想起來,這似乎就是他生來要寫的小說。

 

  這個故事是對德國「浮士德」傳說的現代改編,即出賣靈魂與魔鬼交易的故事,首次發表於1947年,講述一位20世紀的作曲家,為了獲得自己渴望的藝術力量,而將自己的靈魂出賣給魔鬼,巧妙地將音樂、哲學、歷史、神話和政治交織在一起,借此探討德國文化和靈魂的危機。

 

  小說主角阿德里安.雷維庫恩是一位才華洋溢的年輕作曲家,其原型為德國哲學家尼采。少年時即顯露出天資聰穎、才華橫溢、孤傲自賞、野心勃勃的姿態,是一位有音樂天賦,前程似錦的年輕人,但他不滿足於現狀並追求「真正偉大的成功」,不遺餘力地想要達到更高的成就,因此與魔鬼交易,換取音樂靈感與創造力,得到了24年的天才歲月――日益非凡的音樂創新與進步,並與破壞性的瘋狂相互交織。

 

  隨著阿德里安的音樂作品逐漸獲得認可,他的健康狀況惡化,精神狀態日益崩潰,他的心靈也逐漸受到黑暗力量的侵襲,最終陷入瘋狂。最終,阿德里安走向了悲劇性的結局,他的音樂才華和精神都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而他的故事也成為一個對人性、藝術與道德的深刻探討。這個故事不僅是個人悲劇,也象徵了德國文化在納粹主義下的墮落。

 

  本書為托瑪斯.曼晚年最令人揪心和震撼的鴻篇巨著,作者本人也對其異常重視,視其為「一生的懺悔」、「最大膽和最狂野的作品」。在生前最後一次接受採訪中,托瑪斯.曼非常明確地表示這本藝術家小說是他的最愛:「這部浮士德小說於我珍貴之極……它花費了我最多的心血……沒有哪一部作品像它那樣令我依戀。誰不喜歡它,我立刻就不喜歡誰。誰對它承受的精神高壓有所理解,誰就贏得我的由衷感謝。」

 

  托馬斯.曼深入探索德國陷入的罪惡,成功地描繪罪惡的規模,這是只有他才能做到的。他的小說既有歷史的針對性,又有神話的普遍性。本書不但是是托瑪斯.曼最深沉的藝術表達,阿德里安的生平也是個輝煌的寓言,暗喻納粹德國的崛起,以及德國人民摒棄人性、擁抱野心與虛無主義。這也是托瑪斯.曼對德國天才與真正偉大的藝術家,對他們可怕的責任最深刻的沉思。

 

  《浮士德博士》結構複雜,探討了藝術、音樂、政治和人性等多重主題,並以德國知識分子的視角來檢視當時的社會和文化問題,對當代社會和文化現象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評論。托瑪斯.曼以其深度的思想、複雜的人物描寫和精湛的寫作技巧聞名,他在本書中展現豐富的想像力和文學才華,創造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文學世界,敘述風格沉重而富有詩意,充滿了象徵和隱喻,使小說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這本小說是對德國精神和文化的深刻反思,並且在文學史上被視為對二戰後歐洲道德困境的強烈批判。

 

作者簡介 |

托瑪斯.曼 Thomas Mann

192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德國著名作家,1875年生於德國北部小鎮呂貝克,父親經商,家境小康,童年時光「幸福且受關注」。十六歲那年父親去世,一家人靠變賣父親的公司生活,他對學校課業毫無興趣,提早輟學進入火災保險公司上班,工作之餘從事寫作。後來進入慕尼黑應用技術大學選修歷史、文學等課程,當時的目標是成為記者,成年後繼承父親的遺產,成為一名自由作家。

 

  第一次大戰爆發後,托瑪斯.曼起初支持帝國主義發動戰爭,認為戰爭原則上是必要的;之後遭到希特勒迫害,1933年流亡瑞士,1940年移居美國加州,發表了「我所在之處,就是德國文化」的名言。逃亡中一再宣揚反戰思想,晚年致力於創作長篇小說《浮士德博士》,作為一生的懺悔。1952年托瑪斯.曼一家人回到瑞士,1955年因動脈硬化症在蘇黎世的醫院逝世,享年80歲。

 

  托瑪斯.曼26歲時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布登布魯克家族》,小說一經發行就在讀者和文學評論界引起積極的反響和共鳴,因為書中人物並非完全虛構而是真有其人其事。28年後,於1929年以此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內容描述兩個家族橫跨四代人物的興衰,反映出資產階級的醜惡、壟斷與激烈競爭,有如德國當時的縮影。長篇重要著作包括《魔山》、《浮士德博士》,另有《魂斷威尼斯》、《馬里奧和魔術師》和《崔斯坦》等中篇小說。

譯者簡介 |

彭淮棟

 

歷任出版公司編輯與報社編譯,譯品包括《西方政治思想史》、《鄉關何處》、《音樂的極境:薩依德音樂評論集》、《論晚期風格:反常合道的音樂與文學》、《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

目錄 |

推薦序――文豪與譯家畢生最後力作  單德興

推薦序――再次悼念彭淮棟  錢永祥

導讀――天才崩壞的瘋魔啟示錄  王敏而

 

譯者導論

浮士德博士

 

附錄

朝聖――記托瑪斯.曼  蘇珊.桑塔格

more
書摘 |

第一章

 

  我要堅決地確切聲明,我要訴說已故阿德里安.雷維庫恩的生平,為一個我所親愛,被命運可怕捉弄,舉得那麼高又摔得那麼重的人和天才音樂家,寫這第一部,當然也是相當暫備一格的傳記;而一開頭,我先來交代幾句我自己和我的情況,但我堅決地確切聲明,這絕然不是出於有意張揚自己來喧賓奪主。單單只有一個念頭使我決定以自己來入話,這念頭是,讀者――也許應該說:未來的讀者;因為此時此刻看來,我這本書沒有絲毫機會可見天日 ,除非奇蹟降臨,這些文字得以脫出我們這座陷入圍困的歐洲堡壘 ,使外界得知些許我們孤寂的秘密;――容我再說一遍:只因為我認為,未來的讀者將會希望順便知道寫這些文字的是誰、做什麼的,我才在正傳開始之前表白,略談一下我自己――但是,作此表白的時候,我不無心理準備,這麼做,會不會正好喚起醒讀者懷疑他碰到的這個人牢不牢靠,說我這個人是不是有資格擔任這一件工作任務,因為我著手這件工作任務可能是出於我這顆私心的驅策,而不是我真正適才適性。

 

  我把以上的文字再讀一遍,由不得我不察覺內心裡一絲忐忑不安,呼吸有點兒困難,這十足是我今天在我使用多年,坐落伊薩爾河畔富來興的小書房裡就座之時的心情寫照。今天是一九四三年五月二十四日,雷維庫恩死後,也就是說,他從深夜進入最深的夜之後三年,我坐下來,開始寫我這位不幸朋友的一生。他現在安息在主裡,啊,但願他是安息在主裡;――我說,我這忐忑不安和呼吸困難,十足是我就座走筆時的心境寫照:躍然難禁,有話要說的衝動,和深恐自己不勝此任的畏怯,深深交纏,令我萬分困窘。我稟性至為節制,應該說屬於健康而人性的氣質,奉和諧與理性為圭臬;我是做學問的人,是宣誓過的Lateinischen Heeres(注)成員深入拉丁人文傳統之人,和藝術也不無接觸(我拉柔音愛的中提琴),不過,我是一個偏向學術意義的繆思之子,比較喜歡自視為羅伊希林、多恩罕姆的克洛特斯、穆提亞努斯、艾奧班.赫塞等《隱昧書信晦之人書簡》時代人文主義者的後裔。魔性,我雖然不敢妄自否認其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但我永遠覺得它和我的天性是徹底枘鑿不合的。我出於本能,將它拒斥離於我的宇宙觀,從來不曾絲毫起意和那些黑暗的力量魯莽往來,或者帶著自負向他們挑戰,或者在它們主動趨近試探我的時候向它們那怕伸出小指給它們。我向這樣的態度獻上犧牲,不僅思想上如此,外在的處境亦然:我毫不猶豫就辭掉我心愛的教書志業,而且是在這個志業變得明顯和我國的歷史發展不能相容之前。這方面,我心安理得。但是,我這樣的果斷堅定,或者,你可能會說,我在道德上的這種狹隘短淺,只有更加強我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適格從事我以使命自居而著手的這件任務。

 

  我才一動筆,筆端不自禁流出一個令我內心有幾分尷尬局促的字眼,就是「天才」一詞;我說的是我那位故友的音樂天才。「天才」一詞,說來雖然浮誇,到底還是有其高貴、和諧與人性健康的意味和性格。像我這樣的一個人,儘管遠遠不敢自以為沾得上這個崇高的境界,或者妄稱自己有divinis influxibus ex alto(注)的福氣 ,但我也看不出有什麼充分的理由畏縮,看不出為什麼不能帶著愉悅的仰望和敬重而親近之感談論它或處理它。看來沒有理由。然而也不能否認,而且從來沒有人否認,魔性與非理性在這個光輝煥爛的境域中占有令人不安的一席之地,、這個境域和冥府之間有一種令人微微毛骨悚然的關連,而且就是基於此故,我提到天才時為了使人放心而使用的特徵形容詞「高貴」、「人性健康」及「和諧」,並非十分貼切,――即使――我痛苦而地斷然提此區分――即使是純正、天然、上主賦予或說上主懲罰的天才,而不是後天得來而容易變質的,罪惡且病態的那種天才,某種可怖交易的結果……

 

  我在這兒打住,因為我為自己藝術能力不足和缺乏沉著自制而感慚愧。阿德里安,我們可以相信,一定不會――在一首交響曲裡,――讓這麼一個主題如此過早登場,這――主題至多只可能在細膩微妙掩飾之下幾乎不知不覺潛行而至。此外,我不自禁寫下的這些文字,讀者可能覺得是模糊不清、不能信賴的暗示,我自己則徒然有輕率冒失之感,是笨拙地的開門見山。對我這樣的人,這是一件難事,而我如此近乎輕浮,自以為有本事用創作藝術家的觀點見解,舉重若輕且從容熟慮經營一個他珍視如生命且急如燃眉的題材。我因此而太過倉促提出純正和不純正天才的區分,這個區分,我認識其存在,但我馬上又自問這區分的存在是否正當。事實上,經驗迫使我至為費力、至為迫切思考這個難題,竟至於我有時候驚疑自己彷彿逾越我本質有限、性分所適的思想水平,甚至天生的資質彷彿經歷一種「不純正」的提升……

 

  我再次打住,恍悟自己談起天才,以及它不管怎麼看都受魔性影響的本質,我收住筆,為了說明我懷疑自己對這件任務是不是適性適分。但願我不斷要提到的一件事實克服我內心這個顧慮遲疑。我注定獲得和一位天才之人,本書的主角,親近度過我多年人生。從童年開始結識他,目睹他成長,見證他的命運,並且以微末幫手的角色參與他的創作。雷維庫恩青春期根據莎士比亞喜劇《愛的徒勞》譜曲的戲謔之作,改編腳本出自我手,滑稽歌劇組曲《羅馬人事蹟》和清唱劇《聖約翰的啟示》的文字整理,我也親與其事。此外,我手中有些文件、無價的草稿,是故人在他健康的日子,或者不能這麼說,應該說他在他相對健康、法律意義上仍然健康之時候,以其遺願交付給我的,是給我,沒給別人。我有意根據它們來訴說他的生平,而且在字裡行間適當必要之處直接選用。最最重要的一點――這個辯白一直我有一個最適切的理由,持之以對人類或許不然,但對上主必定最能交代的理由:我愛他,懷著懼怖和深情、懷著憐惜和忘我的贊賞愛他,而且極少疑問他對我是不是有最低程度絲毫的回應。

more
詳細資料 |

書籍代號:3MCL0003

商品條碼EAN:9786269870233

ISBN:9786269870233

印刷:黑白

頁數:768

裝訂:平裝

| 同類型書籍 |
哈德良回憶錄
巴拿馬裁縫 (二版)
小王子:哲學飛行家的寂寞情書【附小王子經典愛情語錄卡│全彩插圖精裝版】
卡夫卡《變形記》(又名《蛻變》):存在主義先驅小說(Being 哲思文學系1)
污點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