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資訊量太大啦!
從離島到台南鹽分地帶,誌村鑑第三輯,來到嘉義市最熱鬧的市場聚落。
市場佔據整個里2/3的地方生活是什麼模樣?
嘉義市東區民族里,有著號稱「嘉義第一街」的蘭井街,
裡頭有口足以與台南競逐老城封號的紅毛井,以及六層樓的城隍廟;
循鼎沸人聲走入巷弄,迎來東市場、共和路市場,
以及服飾、銀樓、鍋碗瓢盆、種苗等銷售品項齊全的店面。
迷走於民族里,做生意與過生活的界線逐漸模糊,
彷彿走入城市裡的巨型百貨公司。
撰文/
謝仕淵、陳正哲、陳俊文、洪綉雅、蔡郁青、林欣楷、邱睦容、馬振翰、蔡軒誠、黃美惠、李耘、張銘洋、張鑫莉、李佳芳、廖伯豪、陳英豪、康皓雲、潘麒宇、陳怡秀
謝仕淵
台師大歷史研究所博士。現為台南市文化局局長、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曾任台史博副館長。在運動、物質與食物構成的世界中,一方面享受人生,同時分析社會。
陳正哲
享受設計的美好,在回看歷史與環境的座標上,操作於城市與村落,在實驗中組織循環的途徑,奮力將過去帶向未來。
陳俊文
小鎮教師,熱愛田野踏查與文史研究,著有《嘉義小旅行》、《華麗計程車》,因常在民族里走跳和覓食,故特聘為「東市場顧問」、「嘉博館火雞肉飯研究員」。
洪綉雅
從草地搬到城裡的台南人,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研究飲食史,關注人們為何吃、如何吃。目前仍持續在飲食的田野之中,奮鬥的邊吃邊紀錄。
蔡郁青
受歷史學啟發並在就讀研究所期間開啟對台灣城鄉的好奇,持續練習以產業為支點,
INTRO 抵達之前——
Where?去民族里
Here!在民族里
History 民族里小史
Migrate 遷徙地圖
Keywords 民族里關鍵詞
INSIDE OUT 從里到外——
從哪「里」開始?由一口老井說起
木頭君下山遊嘉義
所以,民族里到底是哪裡?
TIMING 時刻:療癒、寄託與飽足,以運將視角由遠駛近民族里
GOODs 做生意——
商與住模糊的里民生活
遠海近山的市場魚攤
地位與旬味的醬菜博物館
東市場的夜間定目劇
SIGNAL 時間:從晝夜裡捕捉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