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商業快速成長,台灣在高度工業化社會的今天,非農村社區及非務農人口無論在數量或地理分佈上,均有上升的趨勢,造成「農村」的概念逐漸模糊,角色與功能亦逐漸改變。除了台灣內部本身政經環境的影響,WTO的全球性農業市場自由化浪潮,更使得台灣農業貿易競爭力遭遇極大衝擊,進而導致農村地區結構重組;近十年來,台灣農村之發展呈現相當多元的面貌。 本書以台灣農村的演變過程為主軸,從「傳統的農村」、「社區總體營造下的農村」、「重建再生的農村」、「休閒農業的農村」這四大農村類型,分別介紹數個具代表性農村之特色及故事,以期讓讀者更清楚認識台灣農村的精采,並作為老舊農村走向現代化之參考。
湯曉虞 1952年生,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畢業,隨後至英國亞伯丁大學地學研究所研究一年。自1975年起,曾任職經濟部農業司、經濟部農業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現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主任。從事公職三十餘年,一生致力山澤鳥獸保育工作,於水土保持局副局長任內督導農村規劃與建設,並將生態保育之觀念融入,以恢復農村應有之自然景觀。編撰及撰寫文章百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