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2010年法蘭西學術院小說大獎(Grand Prix du roman de l"Académie française)
這是一部充滿原創性的作品。 ──法蘭西學術院小說大獎評審團
這冊輕薄的小說,具備了偵探片的元素且頗具節奏性以及小說鋪陳的巧妙安排,此外,它也具音樂性,將戲劇張力拉到最高點。它雖是則不起眼的社會新聞;透過作者敏銳的筆觸,揭示了人性鮮為人關切卻又切身的文明病──孤寂與疏離。
──阮若缺,政大歐文學程教授
能成功將「深度藏於表面」的作品卻不多見,《長崎》以浮士繪般的精鍊文字,集中火力扼要描述陌生個體交會的疑懼、不安與自省,從內容與形式而言,可說是一則精緻飽滿的文學演練。
──楊美紅,小說家
艾力克.菲耶的寓言千奇百怪,各有奧妙。在這本書中,他對我們說了其中一則。少少一百頁,一頁不多,卻已足夠作家揮灑;探討了幾個大主題,絕無勉強的勾勒,甚至看不出筆觸痕跡:罪惡感、羞恥心、孤獨、懊悔不甘。書中人物對於生活有一種真切的不適,在緊張得難以喘息的社會中找不到定位。
──《費加洛報》Le Figaro
為了將這則簡單卻令人難安的故事表現得恰如其分,菲耶採用了日本浮世繪般簡潔有效率的手法:沒有註釋,沒有破折號,沒有無用的偏離主題──本質,事情的重心與想法,別無其他。我們只會有一種更強烈的奇妙感受,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世界之間的關係,而這正是異想落差有趣之處。我們以為知道自己是誰,住在哪裡,與什麼人一起生活;而突然,因為一次發現,一場翻天覆地的混亂,我們內心深處與世界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逐漸消失。作者以令人讚嘆的嫻熟技巧,直接深入內心,討論人心。而本書集上述優點於一身,是一本簡單扼要又動人心弦的小說。
──《世界報》Le Monde
「一首奏得剛好的小樂曲,」法蘭西學術院院士及作家維圖(Frédéric Vitoux)表示:「我們全體法蘭西院士都明顯感受到,艾力克.菲耶能以非常簡潔、非常透明的筆觸製造一種紊亂的情緒──如德國作家霍夫曼史塔所言:深度應藏於表面。菲耶的才華即在於將深度藏在表面。」
──法國廣播電台國際台Radio France Internationale
長崎,作為書名,聽來簡潔有力;但它也是日本門戶開放之前禁鎖西方商人之島,是中間地帶,身份不明。對志村和後來躍居幕前的女入侵者而言,長崎亦代表著刻印在他們個人命運中的地理、歷史及社會危機。艾力克.菲耶混合各種書寫,風格,語氣,將一則小小的社會新聞編造成一部迷人、發人深省、感動人心的小說。
──《人道報》Humanité
《長崎》是一本簡潔有力的小說,在你身上迴響許久。以細膩的文筆,不誇張的語氣,艾力克.菲耶探討了罪惡感、記憶、擁有之脆弱,以及社會的自私。一部優雅的作品,受到秋季多項文學大賞注目青睞。
──《快報》L"Express
在《長崎》中,艾力克.菲耶展現了一種詭異迷人的手法。在這則令人輾轉難眠,隨時警醒的故事中,似乎處處是疲憊不堪的心境;在這則故事裡,關愛如此匱乏,卻仍衍生出一絲絲溫柔。
──《十字架日報》la-Croix
一篇短短的文字,尖銳辛辣。自始至終遊走在現實邊緣,這部小說以寓言的型態邀我們去探討現代社會中的人際關係。
──viabooks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