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以來歐美的「西方」觀念,支配了歐洲人與美國人對歷史、文化以及政策的思考。甚至有人斷言只有西方擁有歷史,主張歐洲是現代歷史的原動力、核心,其他地區如果沒有受到與西方接觸的刺激,只能一直生活在沒有變化之中—沒有歷史。 「世界歷史」的觀念就在西方殖民侵略的策略下形成,歷史是直線發展,而西方正是歷史發展的最前鋒,其他地區只能接受西方的優位,回應西方的挑戰、模倣西方建立現代國家。此種觀念下的「World」一辭並非必然是普世的( universal ),有必要從一種世界史的觀點,推進到一種更具普世性、包含內容共廣泛、更加注重唯物主義的全球史觀點。唯有如此,「歷史」才是人類的共同歷史。
pfont size=3strong柯嬌燕/strong Pamela Kyle Crossley/font/p pfont size=31955年生, 目前擔任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的歷史教授,長期研究清史ˋ中亞史、比較歷史和全球史的歷史學者。曾獲古根海姆學者獎(Guggenheim Fellowship)、美國亞洲研究協會列文森獎。/font/p pfont size=3主要著作font size=3/font/font:/p pfont size=3《孤軍:滿洲三代家族與清世界的滅亡》(Orphan Warriors, Princeton University,1991)/font/p pfont size=3《半透明之鏡:清帝國意識形態中的「歷史」與「身份」 》(A Transucent Mirror:History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2)/font/p pfont size=3她的作品已有西班牙文、法文、日文、韓文的譯本。 /font/p pfont size=3在中國現代史方面,她著重於探討現代認同的根源,特別是認同與現代早期時帝國統治制度的關連。柯嬌燕認為中央政權的鬆動是瞭解現代中國歷史發展的關鍵,這一點很大程度的改變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係。/font/p pfont size=3關於全球史方面,柯嬌燕是暢銷著作《The EarthIts Peoples: A Global History》 、《Global Society: The World Since 1900 》的共同作者之ㄧ。/fo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