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亡者,安慰生者的文化潛意識。
從民俗與儀式,看見台灣人最細膩的情感!
◇第1本從台灣民俗談「鬼」之專書
◇第1本結合人類學田野調查+文學創作之鬼話+人類學者的民俗觀察
◇每章均有改寫之精采鬼話,兼顧田野調查之嚴謹與文學閱讀之樂趣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送別亡者,安慰生者的文化潛意識
每一則故事,都是一群人的悲歡離合生離死別
禁忌延伸為恐懼,標誌著日常幽微之處的未知
讓我們從真實檔案,跨過模糊的人鬼界線
藉由民俗與儀式彰顯出台灣人對待生死最細膩的情感
台灣有俗諺云:「有山就有水,有神就有鬼」
真人真事、隨機探訪的台灣鬼仔古(鬼故事)
分門別類歸納整理,兼附與鬼有關的民俗問答-
告訴你,在台灣民俗中:
什麼是鬼、什麼是孤魂野鬼、玩筆仙碟仙背後的民俗概念
什麼是「夢倀」、為什麼土地公跟鬼魂有關!
《壹、我在這裡遇到鬼-鬼在哪裡,怎樣撞鬼》
軍營、學校、旅館、公路,這些場所最常聽到各式不斷的鬼仔古,歷久不衰。軍營的鬼只會踢正步嗎?校園這麼平靜的場所為何總是跟鬼故事扯上關係?飯店與公路的鬼又有什麼不一樣?以場所為分類依據,收錄校園、部隊、飯店、行車中、墓仔埔的鬼、山裡面的鬼。
《貳、鬼的模樣-幫靈界朋友做分類》
怕都怕死了,誰還管祂長什麼樣子!
白衣白裙長頭髮、紅衣長髮,鬼,難道只有一個形象嗎?
其實鬼也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模樣。以鬼的本身形象為概念做分類,收錄家鬼、女鬼、水鬼、外國鬼、竹篙鬼、搗蛋鬼。
《叁、毛骨悚然撞鬼共同經驗》
八字輕、氣運低,還是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撞鬼總要有一個理由。本書將收錄新亡的魂、抓交替、喪煞、鬼壓床、鬼附身等,不同撞鬼理由的實錄。
本書獻給:
看膩恐怖小說、電影的你
確信自己八字夠重的你
想在鬼月挑戰極限的你
注意事項:
本書內容皆為真人真事,僅有文學創作部分為增加閱讀樂趣有所改寫;
訪談檔案皆以原受訪者所回答的內容刊載,或長或短,但絕對真實。
本書特色
靈異經驗是訪談節目與網路論壇不衰的話題王,但是隨著台灣民俗不被重視,
就連鬼,都被日本貞子伽椰子、泰國鬼妻娜娜、香港僵屍群給搶占文化符碼。
地縛靈、背後靈,都不是台灣民俗中鬼的模樣。
本書將藉由引人入勝的鬼話、真實的採訪檔案、與鬼有關的民俗問答,
勾勒出台灣人心靈深處、生命終點的冥界想像。
林美容
台灣南投縣人。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畢業。
美國加州大學爾文(Irvine)校區社會科學博士。
現任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作者序
台灣各地到處有魔神仔的傳說故事,這是我做了魔神仔的研究之後,才知道的事,意思是,我如果不做魔神仔的研究,不會知道台灣有那麼多關於魔神仔的傳說故事。但是台灣有很多鬼故事,這是早就知道的事,鬼故事就是鬼仔古。但是也是因為做了魔神仔的研究,我才有機會聽到很多的鬼仔古,並且把它記錄下來。魔神仔的本質是山精水怪,在台灣人們的描述的典型是矮矮小小長得像小孩子,或是有著老婆臉,會幻化,捉弄人,讓人憨憨神神,迷失或脫隊,找到的時候,滿嘴塞著亂七八糟的牛糞、蚯蚓、草螟仔腳、青蛙腿或是稻草等,這樣的一種存在叫做魔神仔,然而這絕非鬼的形象。
所以研究魔神仔的時候,我就把用魔神仔當作提詞去問,所聽到的鬼故事,把它區分開來,並且沒有把這些鬼故事的材料放在我魔神仔的書裡。但是也因為這些鬼故事的存在,以及瞭解到人們在使用魔神仔一詞的時候,有時也會泛指鬼類,因此就把魔神仔做了廣義和狹義的區分,狹義的魔神仔就是精怪之屬,廣義的魔神仔就是除了精怪,也會包含鬼類。所以這些鬼類的傳說故事,就是本書《台灣鬼仔古》的基礎資料。
作為本書的作者,其實我不是這些鬼故事的講述者,只是我還有我的學生和助理們,把聽到的鬼故事記錄下來,我的原始檔案裡,也把鬼故事做了一些還稱不上有系統的分類,鬼故事的研究應該也像魔神仔的傳說故事一樣,會有它的研究價值,我個人最感興趣的是它所呈現出來的文化心理或是社會心理,特別是校稿的過程中,沉浸在一個一個的鬼仔古當中,特別能感受到台灣人面對死亡的一種貼近的、同情的、充滿體貼的思維,但是我已經沒有餘力把它寫成像《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那樣的學術書來,因為那可能還需要單純只是去採集鬼故事的蒐集資料的過程,而不是只是因著研究魔神仔而順便聽到的鬼故事。即便是進行了前面的方式,最後可能會發現蒐集到的鬼故事的總體內容可能差異不大,但至少數量可以擴增很多。而本書的原始鬼故事的紀錄,大約是一百五十幾個在台灣蒐集到的鬼故事。
原來在時報出版工作的楊佩穎小姐知道我有意出版這些鬼仔古的資料,一直努力催生,或許終究是我們有緣合作,這本書就在她領銜的團隊和我的合作之下,要出來跟讀者見面了。對我而言,這是一本好久沒嘗試過的通俗書,早年我出版過的書裡面,《人類學與台灣》、《台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也算是通俗書,不過是雜文集的性質,而《台灣鬼仔古》算是正宗的通俗書了。我的目的無它,只是希望更多人認識瞭解台灣無盡的口說的文化傳承,而鬼故事與魔神仔的傳說故事一樣,是諸多的傳說、故事、諺語、童謠、俗語、歌仔等等的一部分而已。
台灣已經遠離了農業時代人們互相面對面,在傍晚時分或是夜晚休息時間,閒話家常,閒聊瞎扯,講古講笑詼的歡樂年代。但是一個地方,一個社會,乃至一個國家,不可能沒有故事。而鬼故事很庶民,很詭異,很陰森,很神秘,有它天然的誘惑力。但是經過本書編輯的處理,希望呈現鬼故事背後民俗相關的文化內容,這是編輯群的用心所在,期待讀者能夠欣賞按讚喔!
林美容
台灣鬼仔關係譜
*廣義的魔神仔泛指鬼類。
七月半劇場—有人在潭中抓住我的腳!
曾文溪的支流曲曲折折繞進一座無名的小山,在裡面迷了路、打了結、淤塞出一座水潭。說不清到底是曾文溪支流補充了水潭,抑或水潭也為曾文溪貢獻了心力,水潭水量不增不減,終年一脈幽幽,如古井無波。
是一個炎炎夏日的午後,一群年輕的男女環島偶然經過此地。
「看!那裡有個水潭耶!」
「天氣那麼熱,我們去那裡休息一下好不好?」
其中一位的提議很快通過大家的附議而付諸實行。潭就在離道路不遠處,四周掩映著扶疏的樹木,潭水粼粼清澈,幾乎連潭底的游魚也歷歷可見,習習涼風吹來,燠燜的暑熱也消散大半。一群男女脫下鞋襪、捲起褲管,下水嬉戲,甚至有大膽的,和衣游起泳。
「有人抓住我的腳——」
潭中突然有個男生嚷了起來,神情驚慌,雙手胡亂揮動,身體向水中傾倒。兩個比較熟諳水性的同伴立刻游過去救援。
「不要亂動!我們會抓住你的——」
話還沒說完,連過去援助的兩人也被拖入水中。只見潭中水花飛濺,潭邊的眾人面面相覷,頃刻間也想不出什麼有效的辦法。
過了好一會兒,只見兩個人冒出水面,喘吁吁急向岸邊靠來。眾人懸起的心才稍微放下。
「還有一個人呢?」
同伴中有人發聲問道。眾人仔細一看,激攪的水面已慢慢平息,毫無人要冒出頭的樣子。這時卻無人敢再下水靠近,只得等那兩人回來詢問怎麼回事?
「快、快打電話報警!」
「水底有股力量拖我們下去……」
水面沉默,陽光依舊敞亮,四周山林依舊蟬聲噪天,水底游魚依然清楚可數,可是,人不見了。
不久,警察和救難人員到來,腰間綁了繩子,潛水找尋。如泡沫一般,碎裂了無處尋蹤。彷彿,剛剛只是一場光天化日下的惡夢而已。
人就這樣不見了。救難人員翻遍了潭底,就是搜不得那個沉溺的人曾經存在的痕跡。根據生還者的供述,推測潭底應該有股暗流,將人捲入。搜救人員搜索時,卻毫無暗流的蹤跡,只是一方安安靜靜的水潭罷了。
家屬哭哭啼啼地來招魂,搜救人員順著潭水出處往下流尋覓,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
過了幾天,警方接獲通知,水潭浮出了一具屍體,便通知家屬來認屍。
結果卻出乎意料不是。
只消看一眼就知道不是了,屍體的肌肉都爛光了,只剩一副枯骨,這不可能會是幾天內溺斃的人,不知是多少年前也有人在那裡溺斃,很可能是被搜救人員翻動潭底而浮出。
家屬雖然絕望,對於這個不知名的屍體,抱著積陰德的心態,仍然將其安葬。
夜裡,家屬夢到有人來跟他們道謝,並說,如果不是不得已,他也不會抓了他們兒子交替。潭底某個地方有塊岩石,他們的兒子就在石頭底下。
天亮後,家屬立刻找人再度搜索。果然潭底那個地方有方厚重的石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之挪開,下面赫然出現一個幽暗的洞穴,洞穴不大不小,剛好容下一個人,失蹤的那人就靜靜躺在裡面。
靈異檔案1:矮矮小小黑黑的水鬼會在橋下
報導人:蘇先生(不動產仲介)/採訪時間:二○一二年九月上旬/採訪地點:屏東縣萬巒鄉某安養院/採訪記錄:林美容
蘇先生的父親曾經跟他說,鄉下水溝橋下會有水鬼,祂們的長相矮矮小小、黑黑的。蘇先生的父親從前生活在彰化鄉下,因為受到神明喜歡、器重,被找去當乩童,且還會當關手轎的抓轎者,神明降駕讓民眾問事,作為人鬼神之間的溝通媒介。
(關手轎,又稱攆手轎、關手攆、關輦轎等,是中南部宮廟中常見的神明辦事方式。由正副轎手左右握著手轎下方,等神明下駕,轎手依其力道「寫字」來傳達神明的意思。)
靈異檔案2:縱身跳水求刺激,水中彷彿有東西在把腳往下拉
報導人:王先生/採訪時間:二○一二年十二月下旬/故事採集地點:新北市烏來區內洞森林遊樂區/採訪記錄:吳秉翰
內洞森林遊樂區是北部有名的觀光景點,不但有豐富的自然生態,沿著桶后溪還是台灣國際十大賞鳥路線之一,呼吸森林裡的芬多精與瀑布的負離子,是假日休閒的好去處。
有一次,王先生在遊樂區入口處斜對面的一個瀑布,看到很多老外從瀑布上縱身跳入水中,非常瘋狂刺激。王先生輸人不輸陣,與同行夥伴也決定涉水到對岸的瀑布,循著老外的足跡往上爬到跳水處,那高度約有三層樓,因為很高,王先生來回躊躇了好一會兒,最後不得已才鼓起勇氣往下跳。
跳下去的那一瞬間血液無法流到腦部,王先生覺得自己在進入水中前,好像短暫失去意識。因而他認為,跳樓自殺死亡的人會因為缺氧而沒有意識,應該是不會痛的。
王先生進入深水後,恢復意識,本能踢水想浮上水面,可是卻覺得腳踢不大動,在瀑布的大量水花壓力和深邃的山壁間,好像有一雙手捉住他的腳踝往下拉。他拚命地踢水想踹開那雙手,當下十分恐懼。踢了幾十下,好不容易才游到有陽光的地方,這時才覺得那雙手終於鬆開,王先生當下不敢告訴其他朋友,後來在瀑布池中,他也只敢在有光線的區域游泳。
王先生事後與朋友聊起,才知道當天大家都有被往下拉的感覺。他認為可能大家的陽氣夠強,或命不該絕,才能躲過這一劫數。王先生從此更加敬畏大自然天地間,肉眼看不到的東西與場域了。
靈異檔案3:兒子在蘭潭遇水鬼抓交替
報導人:李小姐/採訪時間:二○一三年一月上旬/故事採集地點:嘉義市蘭潭風景區/採訪記錄:王招貴
蘭潭又名南潭,位在嘉義市東北郊山仔頂附近,為嘉義八景之一。每年都會有人在蘭潭失足溺斃或跳水自殺。李小姐說,相傳有一梯次的在地消防隊到此處受訓,練習游泳自救及救人技巧,其中大部分隊員在水中都有被拉的感覺,不過幸好都安然無恙。有一說法是,消防人員是領旨下凡投胎來救人的,為百姓出生入死,所以水鬼不可以隨便抓陽間的活菩薩來交替,但一般百姓就沒有那麼幸運。
李小姐的兒子在國中時曾與同學偷偷把岸邊的竹筏划到潭中央,在竹筏上玩起相撲,試圖將對方推入水中。大戰數回合後,同學們都有些疲累,最後一次入水後,慢慢游回竹筏邊,雙手靠上竹筏想要用力起身。此時李小姐的兒子忽然大喊救命,同學們以為他腳抽筋,幫忙要把他拉上竹筏,可是覺得他異常沉重,好像另一邊有人跟他們玩拔河似,有一股很強的力量想將李小姐的兒子往水裡拉。後來另外兩位同學也一起來幫忙,才幸運地把他拉上竹筏。
同學們跌坐在竹筏上,看到李小姐的兒子腳踝紅紅的,有被抓傷的痕跡,大家嚇得立刻拿起划槳拚命划回岸邊,上了岸,頭也不回拔腿就跑。兒子回家後,李小姐帶他跑了好幾間廟宇收驚,才慢慢回過神來。現在他們只會在岸上環潭,再也不下水游泳了。
靈異檔案4:陰暗的溪水裡有二三十雙眼睛盯著他看
報導人:王先生/採訪時間:二○一三年一月上旬/故事發生地點:新北市烏來桶后溪/採訪記錄:王招貴
王先生平日熱愛戶外活動,經常到烏來桶后溪騎單車。他是個無神論者,因此當大家農曆七月不太出門時,對他而言卻正是享受寧靜大自然的最佳時光。
夏天酷熱,王先生騎到終點時,還會躍入溪水中游泳消暑,溪谷在兩座山之間,下午日照開始偏斜,山的陰影則會遮掩部分水域。王先生原本在水中悠游自得,但游向對岸的陰暗處時,卻突然驚覺水的密度大得好像在果凍中游泳,非常吃力!王先生頓時全身起雞皮疙瘩,非常不舒服,立刻返向游回。說也奇怪,游到有陽光照射的水域時,那種不舒服的感覺就消失,游泳也不再費力。
王先生好奇地在水中回頭,大吃一驚,那陰影遮蔽的水中,有二、三十雙的眼睛盯著他看。他立刻加速游回岸上,起身離開,從此王先生不再獨自一人到溪水中游泳,更重要的是絕不游到沒有陽光的陰暗水域。
靈異檔案5:花蓮月眉的水鬼像「桌頭嫻」一樣小
報導人:黃先生、陳先生/採訪時間:二○一三年一月下旬/訪問地點:花蓮吉安三角市場/採訪紀錄:李茂志
在三角市場吃飯時,跟陳阿伯閒聊怪談,黃阿伯也隨之加入了話題。黃阿伯說他在幾十年前曾在花蓮月眉看過「水鬼仔」。那些水鬼仔身高大概只有十五至二十公分,像靈堂牌位旁的紙糊婢女「桌頭嫻」一樣小小的,在水上面跑來跑去。但有些人看得到、有些人看不到。那次黃阿伯就是跟女兒一起去水窟釣魚,他看到水鬼在水面上跑,女兒卻說什麼都沒看到。
黃阿伯還說,若是像溪流那樣的活水是看不到水鬼的,但若是水潭或水窟之類的死水中就會有水鬼。
鬼問
鬼月潛規則:鬼月不能戲水?
A:年輕人最愛夏天戲水消暑,偏偏玩過頭時,總會忽略危險水域的警示。鬼月適逢盛夏,在民俗中,是嚴忌戲水的。傳說,溺斃者的鬼魂會躲在水中,趁人不備時拉扯人腳,無論是惡作劇或抓交替,都可能造成意外。建議水性好的人也不該輕忽。
水鬼與魔神仔的差別?
A:廣義的魔神仔泛指鬼類,然而各種鬼仔和魔神仔還是不同。
魔神仔本質上是山精水怪,有些受訪者常將魔神仔和水鬼交錯著談,但人們對兩者的恐懼程度是迥然不同的。我在《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中提出:「一般人談到水鬼都會提到水鬼非常危險,或說水鬼是真正『兇』的。」就連國外的人類學研究者,諸如Margery Wolf、David Jordon、Robert Weller等,都觀察到台灣人普遍對於水鬼有恐懼之情。
此外,水鬼和魔神仔對人的「目的」也不同。台灣民間認為魔神仔多半和人「玩玩的」,捉弄一下而已,而水鬼則要置人於死地,務必抓到人當替身,祂才能夠投胎。在做田野調查時聽到了非常多形容水鬼之可怕的說法,而這些說法又常常和父母長輩的告誡連在一起。
什麼是「牽水(車藏)」?
A:牽水(車藏)((車藏)又稱狀)是雲林口湖萬善爺祠於農曆六月初八舉行的祭儀,起初是為了憑弔發生在此地的慘烈海嘯而喪亡的先人。經過代代相沿,成為超渡意外身故者的祭典,已被文化部列入重要的民俗活動。不過牽(車藏)的活動,北部有些廟宇也會舉行,例如萬華龍山寺和大龍峒保安宮。
(車藏)是道教的牽魂祭器,用竹箴編紮成圓桶狀,糊上花紙,中間有一支長竹竿,以血(車藏)和水(車藏)為常見。前者糊紅色,超渡血難亡魂(例如難產);後者糊貼白色或灰色,超渡水難亡魂(例如溺斃)。
簡單來說,祭儀是透過轉輪方式引魂,召請亡魂經聽法接受超渡。由法師帶領民眾穿梭一列列水(車藏),從觸摸到搖動、戳破紙糊的(車藏)身,牽著水(車藏)旋轉,將沉淪水中的亡魂,從地獄一層一層牽引上來,以便超渡。接著進行倒(車藏),送走亡魂。再請廟方堆成水(車藏)山,用火點燃,象徵酬謝眾神相助,並且把生者的哀思與悼念升華至靈界。
城隍爺為什麼要「暗訪」?
A:在民間信仰中,神明夜間巡視轄區、訪查民情,稱作「暗訪」,主要目的是剷奸除惡、驅除鬼祟,綏靖地方。城隍爺綜理陰陽兩界,除日巡遶境外,也有暗訪活動。城隍爺暗訪通常在誕辰前兩夜,此外,若有天災、瘟疫或事故頻傳,地方不安寧時也會另作安排。
以台北霞海城隍廟的盛況來說,出動了七爺、八爺、牛頭、馬面、文判、武判、陰陽司,以及眾神將,就連神將的頭後也綁上陰神專用的高錢,儼然是陰間地府的展演,提供了民眾對鬼魂的無限想像。
傳統的夜間暗訪,往往充滿陰森而肅穆的氣氛,隊伍行經路線的民宅無不熄燈閉戶,預防煞氣入侵,甚至嚴禁孩童觀看;演變至今,已成了著名的民俗盛會,場面熱鬧而壯觀。
為什麼要祭祀孤魂野鬼?
A:漢人社會普遍會祭祀因各種意外枉死,或是無後、早夭的死者,避免祂們的鬼魂沒有香火供養,而在人間作祟。這種習俗逐漸形成所謂的鬼魂信仰。
我在《媽祖信仰與台灣社會》中說過:「孤魂野鬼的祭拜也不可少,因其關係到地方的安寧甚鉅,故每逢七月要普渡,十月謝平安時也常會『普廟口』,隔一段時間有時也必須舉行建醮,最大的目的是在綏靖地方上游移的鬼魂。」
以民俗來說,鬼是無主孤魂,若有人為之蓋廟,眾人祭拜,即可從擺脫無祀的狀態,由鬼變成「陰神」。閩南人稱祖先為「公媽」,將這些集塚立祠而祀的陰神敬稱為「有應公」、「有應媽」、「百姓公」、「百姓媽」、「大眾爺」,或是客家人說的「義民爺」。因此,陰神和鬼是不同的。但是,與陰神相關的廟宇活動,也多在七月舉行。
需特別一提的是,祭祀陰界神祇的廟宇,例如:城隍廟、地藏庵、東嶽殿、閻羅宮等,這些神明和死後世界的掌理有密切的關係,民間的崇祀亦隆。
何謂「共神信仰」?
A:漢人有共同祭拜天地神鬼的文化傳統,稱為「共神信仰」。最基本的是土地公,其次是三界公,再其次是地方守護神,最後是孤魂野鬼。
◆土地公。漢人自古即有社祀,社祀指土地公,每個地方都有一位土地公,土地公是地頭神,非拜不可。
◆三界公。即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俗稱天公),是掌管天界、陰界、人界的神祇。民間通常在年初向天公祈福(即上元節)、年中普渡(即中元節),年尾謝平安演戲酬神(即下元節),都與三界公的信仰有關。
◆孤魂野鬼。指無人奉祀的遊魂,七月普渡的主要對象,俗稱「好兄弟」。台灣各地有很多萬應公祠、義民祠,都是祭祀無主的孤魂,但是一旦立祠祭祀,祂們就已呈了陰神。台灣各地神廟常有普渡、普廟口,建醮活動也有普施亡魂的儀式,均可見對孤魂野鬼的共同祭祀。
為什麼「做功德」需要「贊普」救濟餓鬼?
A:民俗中將喪葬儀禮中誦經修福、召請神佛、布施等超渡法事,稱為「做功德」,目的在於幫亡逝親人救濟生前罪業、消災解厄,免受另一個世界的苦難。針對特定亡魂的救渡儀式,是「做功德」的核心部分。此外,功德儀禮中,左鄰右舍也會拿普施的供品,來喪家「贊普」,也就是超渡亡者的同時也要普渡孤魂野鬼。這是台灣民俗對孤魂一種推己及人的體貼。
我在《臺灣的齋堂與巖仔》提過:施食儀式的對象是一般餓鬼亡魂,而非某一特定的亡魂。在功德儀式中加插施食儀式是體現了慈悲普及眾生的精神,表示佛法的救濟力量不侷限於個別的靈魂,而是具有普遍性的。
普渡的由來?
A:農曆七月,除了祭拜祖先,台灣民間會在十五日舉行普渡。但是,道教和佛教對普渡的由來有不同說法。
在道教中,農曆七月十五日是地官大帝的壽誕。傳說,掌管地獄的祂發了慈悲心,從七月初一起釋放鬼魂重返人間享受一個月的香火;而人間的道士則協助祂在中元節誦經、作法,普渡孤魂與眾生。
在佛教中,佛陀弟子目蓮尊者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準備五果供養眾鬼,以解救墜入鬼道的亡母,因此這天又稱「盂蘭盆節」。信徒相信這是眾僧閉關悟道的圓滿之期,此時布施十方大德,能夠增福。
無論是盂蘭盆或中元節,最終目的都在於普渡眾生,是蘊含慎終追遠與博愛的傳統慶典。
普渡公與好兄弟有什麼關係?
A:普渡時分成兩邊祭祀,一邊是普渡公、一邊是好兄弟。這是因為民間信仰認為,在陽間的亡靈都歸普渡公管理。
普渡公又有面燃鬼王、焦面大士、焰口鬼王、大士爺、大士王等不同的名稱,祂的樣貌形象通常是頂生二角、青面獠牙,高大威武,頭上有一尊觀世音菩薩。祭祀時,通常將普渡公的畫像、塑像或紙紮神像放置在供桌前,祈求順利。
關於普渡公的身分有不同說法:在佛教中,稱普渡公為「面燃大士」,顧名思義,就是面容像被火燒焦一般,這是觀音菩薩刻意化身惡形,讓佛陀弟子阿難體悟人生無常;另一說法是,普渡公原為諸鬼首領,受到教化而皈依觀音菩薩門下,成為護持中元普渡的神祇。
普渡為什麼分「家普」和「公普」?
A:整個農曆七月都是鬼的假期,初一鬼門一開,鬼魂不必待在陰間受苦,能夠到陽間來享祀。此時,民眾在自家門前舉行的普渡,稱作「家普」或「私普」;而地方社區辦的叫「公普」,依主辦單位規模的不同,而有「聯普」、「大普」,公司行號辦的叫「行業普」,由寺廟主辦的稱「廟普」。
孤魂野鬼是必須仰賴公眾祭祀之事,因為不可能憑一家之力就使好兄弟得到超渡,於是普渡也就成為庄社之事。每逢中元,或七月中擇一日舉行「公普」,已成為台灣普遍的習俗。
為了確保更大範圍的潔淨,更有聯合數庄,或在社區、鄉鎮、市區內舉行的普渡。例如:各姓宗親會輪流主辦的基隆中元祭,以及往昔台南、彰化、鹿港等地有各庄輪日普渡、彼此宴客的情形。
台灣民俗認為,普渡孤魂應以周到至上,不宜遺漏。因此,有些地方整個七月逐日輪流在各庄普渡,直到最後一天市場的攤商舉行「市仔普」。市仔普除了普渡地方孤魂之外,也普渡為了普渡而犧牲的雞、鴨、魚、豬等動物之魂,祈求牠們早日超生,來世免受割烹之苦。
為什麼要「建醮」?
A:建醮是民俗中的集體祭典,也與鬼魂信仰有關。有句俗話說:「立冬之後打大醮。」建醮多集中在冬季舉行,在台灣以祈安醮、瘟醮、慶成醮、中元醮、水醮、火醮較常見,而其中為水災、火災死者祈福的水醮和火醮,通常附屬於祈安或慶成儀式。
建醮必須豎立燈篙,象徵對神祇與鬼魂明示。中部廟前的燈篙分陰陽兩邊,左邊對天界神祇、右邊對孤魂野鬼。南部的燈篙數量則以三、五、七、九不等,一樣分天地人,天在中間,上掛天燈及玉皇旗和三清旗,左為地,上掛七星燈,右為人掛主神燈和主神旗。儘管祭神的儀式較多,而且神祇中央最高竿會懸掛天燈;然而,醮祭期間,醮域內的全體居民需茹素禁屠,市場也禁售魚腥葷,直至醮期最後一天才「開葷」,普施孤魂。
我在《祭祀圈與地方社會》也提過:「醮域的產生其實是為了在一定的範圍內潔淨地方,務使孤魂在飽受招待之餘,遠離醮域,勿要停留,免為後患。」此外,也請儀式專家書寫孤魂榜,從孤魂榜中,我們得以窺見民間對於孤魂的認知和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