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小國的第一手文化觀察,原來,這才是真實的瑞士人
★你所不知道,最有趣而古怪的瑞士幽默和生活哲學!★
從強國環伺,缺乏天然資源的小小國,蛻變成文化多元、和平安定的富裕國度,不一樣的人們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慢活共存。瑞士人的思考和行為模式有哪些奇特之處?暢銷作家瑰娜的第一手觀察和深度解析!
美景當前,瑞士人跟說不同語言和想法不一樣的同胞慢活共存,他們的相遇有如「地球人」碰上「火星人」。他們如何看待小世界以外的「異族」呢?定居蘇黎世的瑰娜,以敏銳的觀察力,把瑞士當成研究對象,深入剖析小國人的一舉一動,探討各種語言區、各大城市、各個邦州的文化表現,發現了許多值得我們借鏡的思考和生活方式。
・不可思議的信任文化:在瑞士,部分農莊附設了農產品商店,其中不乏無人看管的鋪子。除了貨品,那兒通常留有一個錢箱或一本簿子。客人如欲買貨,只要按照標價把錢投入小盒子,在簿子紀錄買了什麼,便可帶走商品。
・瑞士的老靈魂:評論鄰居的小錯,以貼紙條的方式溝通;在花園擺設小矮人像,懸掛瑞士國旗;為了避免玻璃杯碰觸桌子,總會使用杯墊;為了不讓訪客穿外出鞋進門,總會準備拖鞋;最喜歡吃烤香腸佐馬鈴薯煎餅,連出國也照吃不誤。
・準時的偏執狂:一般來說,瑞士人重視計畫。工作與生活中的大小事,無論會晤、看病、上館子吃飯,甚至和親友聚餐都習慣事先預約,少有臨時起意的行程。有時候,只是稀鬆平常的聚會也可以提早幾個月安排。
・不擅調情的禮儀之邦:瑞士人具有防衛性,並且講究行為得宜。小國社會對於禮俗的重視,讓人們講究正確的言行,無法放膽調情。
更多最強小國不為人知的文化事實:
・瑞士人為何無法喜歡德國人?
・優雅的法國人為何被貼上「野蠻」的標籤?
・歡迎光臨瑞士天龍國:蘇黎世
・世界最棒的法文不在法國,而在瑞士?
・狗貓當大餐?震驚世人的瑞士傳統
・日內瓦其實是法國城市?
・戰口音!瑞士東部的口音讓人聽了耳朵痛?
・全裸也要有禮貌!男女混浴的桑拿,看見光溜溜的陌生人還得打招呼
・挑戰人性!比貨到付款更安心的貨「後」付款
・女權很先進?其實一九九〇年瑞士女性才獲得全面投票權
瑰娜(陳雅惠)
彰化人,定居蘇黎世,筆名「瑰娜」來自法文名Gwenaëlle的縮寫。在輔大主修法文、輔系義大利文,又在蘇黎世修習德文。淡江歐洲研究所時代,寫過很正經的政經論文,現在則把「瑞士」當作研究的對象。
旅遊世界三十餘國,跑遍瑞士二十六邦。目前人生中最不可思議的事是和雙胞胎妹妹(緹琪)一起變成瑞士人妻。因為身兼蘇黎世州居民和弗里堡州媳婦,所以遊走於瑞士德法語區之間。思考模式就像家中的電視頻道,德語和法語台之間切來切去,但最溜的還是國台語。
現任天下雜誌旗下《換日線Crossing》和《英語島雜誌》專欄作者,文章也散見於英國《華聞周刊》和瑞士官方新聞網《瑞士資訊》(Swissinfo),並著有《瑞士不簡單》等書。
臉書專頁:瑞士。瑰娜 All About Switzerland (www.facebook.com/gwenasuisse)
人人都是準時的偏執狂
論及瑞士人的性格,勤儉、低調、愛乾淨和守時幾乎都是陳腔濫調了。尤其,「準時」應屬阿爾卑斯山小國最為世人熟知的優點。在這兒生活,我深刻感受到當地人重視時間管理,講究精確。身為習慣差不多文化的台灣人,我得不時提醒自己注意細節,把皮繃緊一點兒。否則,一不小心便可能成為麻煩製造者。
瑞士以鐘錶製造聞名於世,當地人對手錶有種特殊的情感。縱使在智慧型手機普及的時代,越來越少瑞士人配戴腕錶,但他們對時間顯示儀器仍舊抱持濃厚的興趣。猶如台灣人對鳳梨酥品牌如數家珍,許多瑞士人也熟知當地鐘錶品牌,具備相關基本知識。很有意思的是,每當我和瑞士家人路過鐘錶店,他們時常駐留展示櫃對商品品頭論足,稱讚這個造型優雅或那個簡約大方。小國人喜愛鐘錶,也間接透露了對時間管理的偏執。
一般來說,瑞士人重視計畫。工作與生活中的大小事,無論會晤、看病、上館子吃飯,甚至和親友聚餐都習慣事先預約,少有臨時起意的行程。有時候,只是稀鬆平常的聚會也可以提早幾個月安排。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週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時,也有自己的生活得過,如能事先做好規劃,便能把時間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而且,一旦擬定計畫,瑞士人便會盡力如期達成目標,甚至可能提早完成。位於瑞士南部長達五十七公里的聖哥達基底隧道是世界最長的鐵路隧道。做為花費十七年與耗資一百二十億瑞士法郎興建的巨型工程,它卻比預定時間提早完工,寫下了當代的瑞士奇蹟。
尤其,阿爾卑斯山小國是講究準時的國度。我曾參加大大小小的在地活動,發現少有延遲,大都準點開始。另外,去親友家參加聚會,瑞士人也會依照約定時間或早個幾分鐘抵達。(如果太早到,反而造成困擾)。對他們而言,既然拜訪時間已經敲定,這便意味著主人家會先行應付所有雜務,做好準備。假使預知會遲到,他們也會儘快通知邀請人。然而,瑞士境內流傳一句叫做「沃州的十五分鐘」(le quart d'heure vaudois)的奇異俗語,意指容忍值範圍內的輕度遲到。這猶如法國人的「禮貌性遲到」,人們可比約定時間晚十五分鐘抵達,方便主人家有充足的時間做準備。顯而易見的,這句俗語源自比伯恩步調更加緩慢的沃州。然而,在瑞士「準時」仍舊是大家共通信守的美德,就算沃州人也得遵循。
走在小國的城市街頭或火車站,時常可見公共時鐘的裝置,似乎提醒世人時間一去不復返,也叮嚀人們查看時間,因為火車不等人呀。瑞士國鐵是歐洲最準時的火車,二〇一六年準點率高達88.8%,比二〇一五年提升1%,而旅客轉乘連結率為96.7%。(註一)搭乘瑞鐵時,我偶爾遇上11.2%的誤點。通常,如果火車預知遲到三分鐘以上,告示牌便會顯示延遲時間,而候車的乘客也開始呈現焦慮的樣子。然而,奇妙的是,好幾次我搭乘遲到的列車,後來火車駕駛似乎特別加速,因此抵達目的地時,竟然是準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