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頁| 關於讀書共和國| 大量團購| 索取圖書目錄| Podcast數位傳聲
會員中心 0 FAQ 線上讀者回函
熱門搜尋關鍵字: 諾蘭 梅克爾 致光之君 萬特特 官網獨家 NEW全彩漫畫世界歷史
TOP
首頁> 生活館>生活娛樂>飲食生活> 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新版)

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新版)

The Omnivore's Dilemma: A Natural History of Four Meals

出版品牌:大家出版

作者:麥可.波倫 Michael Pollan

譯者:鄧子衿

ISBN:9789579542791

出版日期:2019-10-02

定價:NT$  450

優惠價:75NT$338

促銷優惠 |

12月全站優惠|成書單本75折

12月全站優惠|成書六本7折

12月全站優惠|成書三本73折

內容簡介 |

劃時代飲食意識覺醒之書飲食寫作的至高典範

 

是寫實、深入的關鍵報告,也是無比豐美的飲食寫作
為現代人面對的飲食難題,提出最鏗鏘有力的建言!

 

   餐飲界權威「詹姆斯.比爾德獎」飲食寫作類得獎著作
  《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出版人週刊》年度好書
  《華盛頓郵報》、《西雅圖時報》、《芝加哥論壇報》等眾多媒體好評推薦

  我們所倚賴的工業社會,正是讓人類生病的飲食源頭!
  美國飲食界的良心與革命者麥可.波倫揭開餐桌上的陷阱,追索每日的飲食選擇,如何決定你與世界的未來!

  吃,還是不吃?這是21世紀雜食性動物的兩難。
  肉食動物吃肉,草食性動物吃草,而人類作為雜食性動物,到底要吃什麼?
  要選擇吃穀飼牛還是草飼牛?有機蘋果還是傳統蘋果?該購買野生魚還是養殖魚?
  該吃低卡布丁或代糖餅乾嗎?封殺澱粉類食物的減肥法到底對不對?

數百萬年來,人類已把對食物的嘗試,融合成一套套飲食禁忌、儀式和食譜,讓我們避開有害的食物,攝取有益的食物,免去雜食者進食上的難題。人類也透過飲食,將自然界的物質轉化成我們的身體與心智,讓人類自己與萬物共享一切關連。

  然而,20世紀後半,在工業化食品和不成熟營養學的推波助瀾下,人類創造了新的食物鏈。餐桌上的食物與其源頭越離越遠,而人類則萎縮在工業化食物鏈的末端,喪失與自然之間的原始記憶,更無從判斷哪些食物該吃,重新面對雜食者的難題。

  麥可.波倫為了「完整了解一頓餐食的因果關係」,以記者的追獵精神,沿著現代人主要三條食物鏈:工業化食品、有機食物和野生食物,從產地一路追蹤到餐桌。他深入農場、研發室、養殖場、加工場到賣場,親身觀察與訪談,如偵探般揭開現代食品的面貌。

  這是深度的調查報導,是趣味的科普作品,更是優美的自然文學。越了解飲食,才能越享受飲食。解開雜食者的兩難,從目擊真相,重新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係開始。

作者簡介 |

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
 

美國首屈一指的飲食作家,著作屢獲《紐約時報》等各大媒體評選為年度好書,也是「詹姆斯.比爾德獎」得獎作者。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傳授新聞學。因開設創新課程、實驗性專題及計畫而成為Knight Professor

長期關注食物議題,企圖在工業社會與田園自然中尋求協調。他在代表作《雜食者的兩難》中實地走訪玉米田、工廠牧場、有機農莊與食品加工廠,追索現代飲食如何成為人類疾病的來源,在《飲食規則》中則收集祖母輩流傳下來的飲食智慧,整理成符合營養學知識的83條飲食建言。

長期研究使得麥可.波倫將他對食物的關注擴大至烹飪,熱愛以行動採掘知識的他,決定走訪全球,向餐廳大廚、麵包師、乳酪師、釀酒人等專業人士學習烹飪。在這過程中,他發現烹飪不僅塑造了人類的身體與心靈,維繫著家人的幸福與自然的環境,烹飪技術所蘊含的哲學與世界觀,更能告訴我們,面對自然,文明應採取怎樣的姿態。這趟宏闊的文化探索讓他完成了《烹︰人類如何透過烹飪轉化自然,自然又如何藉由烹飪轉化人類》一書。

《時代雜誌》於2010年將麥可.波倫列入全球百大影響人物。更於2013年評選他為「食物之神」,以表彰他對飲食文化的卓越貢獻。《華盛頓郵報》盛讚他的寫作:「或許只有麥可.波倫能夠調合如此多種飲食運動、哲學與研究文獻,轉化成這般意義明晰且發人深省的訊息,旁徵博引又綱舉目張。」

另著有How to Change Your Mind: What the New Science of Psychedelics Teaches Us About Consciousness, Dying, Addiction, Depression, and Transcendence(《如何改變你的大腦:迷幻藥新科學所告訴我們關於意識、瀕死、成癮、憂鬱和超驗的一切》,暫譯)。

譯者簡介 |

鄧子衿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目前專職科學編輯。幼年曾隨外祖母種菜宰雞,長大後假日喜歡逛傳統市場,希望以後有機會嘗試打獵。

目錄 |

【引言――全國性飲食失調】

【第一部――工業化的玉米】

第一章|植物:玉米的領地

第二章|農場

第三章|大穀倉

第四章|飼育場:製造肉類

第五章|加工處理廠:製造合成食物

第六章|消費者:脂肪共和國

第七章|一頓餐點:速食

 

【第二部――田園牧草】

第八章|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

第九章|大型有機

 

第十章|牧草:看待草地的十三種方式

第十一章|動物:體驗複雜性

第十二章|屠宰場:在透明的屠宰場中

第十三章|市場:來自拒絕條碼者的問候

第十四章|餐點:牧草餵養的食物

 

【第三部――個人森林】

第十五章|採集者

第十六章|雜食者的兩難

第十七章|吃動物合乎道德嗎?

第十八章|狩獵:肉類

第十九章|採集:真菌

第二十章|完美的一餐

more
書摘 |

【引言――全國性飲食失調】

 

我們正餐該吃什麼?

 

這本書很厚,但想回答的問題很簡單:「正餐該吃什麼?」在回答這個問題的同時,我也想探討,這個簡單的問題現在為何會變得那麼複雜。在目前美國的飲食文化中,以往的庶民智慧已逐漸消失,轉而浮現的是困惑與焦慮。「吃什麼」這樣的基本問題,居然也需仰賴許多專家來協助。我們需借助專業記者的調查,為我們說明食物是從哪兒來,還需要營養師幫我們決定晚餐的菜單。情況怎麼會變成這樣?

 

在二○○二年秋天,這種情況已經荒謬到了我無法漠視的地步。人類古老而珍貴的一種主食,竟突然從美國餐桌上消失――我指的是麵包。美國人幾乎在一夕之間改變了飲食方式。

 

一九七七年,卡特當政的時代,國會公布新的「飲食目標」,警告愛吃牛肉的美國人遠離紅肉,之後美國就進入「畏懼脂肪」的時代,我們迄今也一直謹遵這些方針。而現在,全民畏懼的對象改為碳水化合物,此症狀如同痙攣發作,席捲全國。

 

為何會有如此巨變?似乎是緣自一股媒體風暴,由各種飲食書籍、科學研究,以及一篇適時發表的雜誌文章共同掀起。許多新飲食書籍深受阿特金斯(Robert C. Atkins)這位聲名狼藉的醫師影響,帶給美國大眾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只要遠離麵包與麵食,不管吃再多肉都能減輕體重。

 

許多新流行病學研究也一致支持這種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並認為自七○年代以來美國人奉為圭臬的飲食方針是錯誤的。他們認為,「脂肪使人肥胖」這種官方說法並不正確,會讓人發胖的,反而是大家為了維持苗條身材而攝取的碳水化合物。二○○二年夏天,《紐約時報雜誌》針對這些研究,刊出封面故事〈如果不是脂肪讓你胖?〉,更讓飲食內容的方向起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受到這股新營養智慧的影響,幾個月內,超級市場架上的商品重新陳列,餐廳的菜單也改了。牛排的罪名被洗清,而麵包與麵食這兩種無可非議的優良食物則名聲掃地;數十家烘坊與製麵廠接連倒閉,受到糟蹋的好食物更是不可勝數。

 

飲食習慣出現如此激烈的改變,正是「全國性飲食失調」的病徵。一個文化若有扎實的飲食傳統,不但不會出現這種現象,也不需勞駕國會來說明國家的「飲食方針」;甚至不需要每隔幾年就發動政治戰爭,只為了制定出「營養金字塔」這種官方的詳細飲食設計。具有穩固飲食文化的人民,也不會每到一月就掏出大把鈔票來購買寫滿謊言或常識的飲食書;他們對食物的好惡不會如鐘擺般擺盪,也不會因為每隔幾年新發現一種營養素,就把某項食物捧成仙丹或是打成妖魔。這樣的社會,不會把蛋白質棒和食品補充劑與正餐弄混,也不會無法區分早餐穀片和藥物;更不會每五餐就有一餐是在車上解決,或是以速食來餵飽全國三分之一的孩子。在這種社會中,人們也不會這麼胖。

 

擁有扎實飲食文化的社會,倘若發現義大利或法國等其他國家,是以飲食樂趣與傳統這樣古老奇異而非科學的準則來決定正餐內容,也不會覺得驚訝。這些民族吃下的食物這麼「不健康」,但你瞧瞧,他們竟比美國人更健康且更愉快!面對此情此景,美國人覺得意外,說這叫「法國矛盾」(French paradox):這些人怎能吃下鵝肝、高脂乳酪等顯然有毒的食物,卻比美國人更苗條、更健康?然而,我卻覺得把這稱為「美國矛盾」似乎還比較合理:這群著迷於飲食健康概念的人,卻非常不健康。

 

在某種程度上,「正餐要吃什麼」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雜食動物。畢竟自然界的東西你幾乎都可以吃,因此決定要吃什麼,當然會引起焦慮,特別是有些食物很可能致病甚至致命。這是「雜食者的兩難」,盧梭與法國作家畢雅.薩伐杭(Brillat-Savarin)老早就指出這一點,而賓州大學心理學家保羅.羅辛(Paul Rozin)則在三十多年前提出此一名詞。我借用這個詞為本書標題,因為雜食者的兩難正可鮮明描繪出我們目前在食物上的困境。

 

一九七六年,羅辛在〈鼠類、人類與其他動物對於食物的選擇〉一文中,以只吃特定食物的動物對比出雜食者的生存狀況。對於後者,正餐問題再簡單不過:無尾熊不擔心該吃什麼,如果一個東西看起來、聞起來、吃起來像尤加利葉,那就是牠的正餐。無尾熊的飲食喜好已經烙印在基因裡,但是人類和齧齒類這樣的雜食動物,面對的是自然界中那麼多或許可以吃的東西,所以得耗費許多腦容量與時間去釐清哪些食物是安全的。我們靠著與生俱來的認知能力與記憶力,讓自己避開有毒食物(這是上星期害我生病的蘑菇嗎?)而朝向營養植物(紅色的漿果比較甜美多汁)。我們的味蕾也協助我們追尋甜味(這代表了自然界中碳水化合物的能量)、避開苦味(那是植物中有毒生物鹼的味道)。出自本能的嘔吐反應讓我們遠離腐肉之類可能致病的東西。許多人類學家堅信,人類會演化出如此大而精密的腦,就是為了解決雜食者的兩難。什麼都能吃是項天大的恩惠,但挑戰也不少。好處是人類可以成功在地球所有陸地環境中生存,而且吃的種類多,得到的樂趣也多。然而過多選擇也會造成壓力,甚至導致我們對食物產生善惡二元的觀念,亦即好食物和壞食物。

 

區分食物非常重要,一隻老鼠多少得靠自己區別哪些食物是營養的、哪些是有毒的,然後牢記下來。然而身為雜食者的人類,除了有敏銳的感官與過人的記憶,還可仰賴文化所帶來的龐大優勢,其中累積了無數前人的食物經驗與智慧。光是看到「毒鵝膏」(death cap)這樣明白的三個字,不需要任何經驗也知道這種蘑菇吃不得;而第一個大膽吃下龍蝦的人,想必就嘗到了絕佳美味。人類在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整合編彙了飲食之道的智慧,包括飲食的禁忌、儀式、烹調方式、規則。有了這些飲食傳統,身為雜食者的人類便無需餐餐面對吃與不吃的兩難。目前全美所面臨的飲食失調,可以視為雜食者的兩難從遙遠的古代重返現代來教訓人類。超市中琳琅滿目的食品,把我們丟回當年撲朔迷離的食物場景。我們再度擔心那些看似可口的食物可能會致命(速度可能比不上毒鵝膏,但是效果相同)。在美國,如此豐富多樣的食物讓問題變得更複雜。同時,人類歷史所發展出足以解決雜食者兩難的工具,目前已經不靈光,甚至完全失效。美國是新興國家,擁有各地移民,而每支移民都有自己的飲食文化,造成美國從來就沒有單一、強健又穩固的飲食文化來指引我們。

 

由於缺乏堅實的飲食文化,我們非常容易受到食品科學家與商人的誘騙。對這些人而言,雜食者的兩難反而是個機會。食品工業為了自身利益,先以各種方式加深消費者對於吃的焦慮,然後再塞給我們新產品來化解這項焦慮。我們在超級市場中左右為難,這並非偶然,雜食者的兩難得以重返現代,正是根植於現代食品工業。而我發現,這一切還可追溯到愛荷華州等地的廣大玉米田。

 

於是我們發現自己在超市與餐桌前面臨雜食者的兩難,有些兩難非常古老,有些卻是前所未見。要吃有機蘋果還是一般蘋果?如果要吃有機蘋果,那要吃本地產還是進口貨?要吃野生魚還是養殖魚?要吃含有反式脂肪的奶油、一般奶油,或者「不是奶油」的奶油?應該吃肉還是吃素?如果吃素,要吃純素還是奶蛋素。當採獵時代的人在樹林裡採到一朵新奇菇蕈時,他是靠自己的感官記憶來判斷可不可以吃,同樣地,我們也在超級市場中拿起一包食物,但卻對自己的感官失去信心,反而仔細閱讀標籤,與許多費解的詞彙搏鬥:「有益心臟」、「不含反式脂肪」、「無籠飼養」、「牧地飼育」。而「天然烤肉風味」、「第三丁基氫醌」(TBHQ)和「三仙膠」又是什麼?這些林林總總究竟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我決定寫這本書,認為這是回答「到底要吃什麼?」的最佳方式。我將追本溯源,沿著供養人類的食物鏈,一路從土地追至餐桌,直到我們實際吃下的指撮之食。我想要從最根本來了解食物的取得與食用,也就是自然界中不同物種間「吃與被吃」的關係。英國作家英吉(William Ralph Inge)曾說:「整個自然界就是『吃』在主動語態與被動語態間的動詞變化。」在本書中,我嘗試以博物學家的方式來研究正餐問題,同時採用生態學與人類學的寬廣視野,與微觀的私人經驗。

 

我的基本假設是,人類和地球上其他生物一樣,都是食物鏈中的一環,人類在食物鏈(或食物網)中的地位,或多或少決定了人類是什麼樣的生物。人類雜食的特性,塑造出我們的心靈與身體本質(人類的牙齒和下顎能夠處理各種食物,既能撕裂肉類也可磨碎種子,這就是雜食造成的身體特性)。我們與生俱來的觀察力與記憶力,以及對於大自然的好奇心與實驗精神,也大多拜雜食這種特性之賜。許多適應環境的能力,包括狩獵與烹煮食物,也是為了破除其他生物的防禦措施而演化出來,好讓我們能食用這些物種。有些哲學家甚至認為,正是人類不知饜足的胃口造就了人類的野蠻與文明,因為會想把所有東西(包括其他人類)都拿來吃的生物,會特別需要倫理、規則和儀式。我們吃下的東西,以及吃東西的方式,都會決定我們成為怎樣的人。

 

人類和自然界其他動物最顯著的差異,就是我們有辦法大幅改變自己所仰賴的食物鏈。這些革命性的技術包括用火烹調、用工具狩獵、栽培作物,以及保存食物。烹調技術使許多動植物更容易消化,也摧毀許多物種為抵抗掠食者而發展出的防禦措施,讓人類的食物範圍擴展到新的領域。農耕擴充了人類喜好的食物產量,而這產量則促成人口成長。到了近代,工業技術讓人類創造出新的食物鏈,這些製品大者如人工肥料,小者如可微波加熱的杯湯(尺寸剛好能置入車中的杯架)。這種巨變對於人類與自然界健康所造成的影響,仍有待釐清。本書將說明目前維繫人類生存的三條主要食物鏈:工業化食物鏈、有機食物鏈,以及採獵食物鏈。三條食物鏈各有千秋,但系統作用多少相同:經由我們所吃的食物,將人類與土地的生產力以及太陽的能量連結起來。這種連結可能不顯著,但即便是Twinkie

(編注:一種口感類似海綿蛋糕、內有鮮奶油夾心的甜點,吃起來就像台灣市面上看到的蛋黃派。由於Twinkie這種工業化製品的保存期限比一般蛋糕還長,在美國有「萬年蛋糕」之稱。)都可以發揮這種功用,建立與自然界的聯繫。本書所說明的也就是生態學所指出的:萬物皆相連,即便Twinkie也不例外。生態學也告訴我們,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可視為競爭物種,為太陽能而戰。綠色植物會吸收太陽能,然後儲存在複雜的含碳分子中,而所謂的食物鏈,就是讓這些能量傳遞到缺乏這種吸收能力的物種身上。本書的主題之一,在於說明二次大戰之後的工業化食物鏈,如何一舉改變基本遊戲規則。以往食物鏈都是從太陽取得能量,但是工業化農業的能量來源則大多轉為化石燃料(雖然化石燃料的能量最初也是來自太陽,不過這些燃料的存量有限、不可替代,這兩點與陽光不同)。這樣的新進展使得食物所含的總能量大幅增加,對人類算是好事(讓人口數不斷增加),但也有缺點。我們發現,豐富的食物並不意味著雜食者的兩難就此解決,反而加深這種困境,並且帶給我們各種新的問題和憂慮。

 

本書分成三大部,每一部都從一種主要的人類食物鏈展開,從源頭一路追蹤到尾端,從植物藉由光合作用取得陽光能量,一路探索到餐桌上的晚餐。我將依時序往回推,從工業化食物鏈開始,因為這是與我們關係最深、最需要關注,同時也是延伸最長又最廣的食物鏈。大規模栽培單一作物是工業化食物鏈的特徵,因此這個部分我將聚焦於一種植物:玉蜀黍(Zea mays)。這種高大的熱帶禾本科植物也稱為玉米,是工業化食物鏈的基礎物種,也因此成為現代飲食的基礎食材。在這一部,我將跟著一桶玉米,從玉米在愛荷華州的產地出發,展開綿長而奇異的旅程,最後抵達終點:加州馬林郡高速公路上一輛車子的速食餐點。

 

第二部所談的是「田園食物鏈」,內容有別於工業化食物鏈。在這一部,我將探究工業化食物之外的選擇,以及近年來興起的農耕方式。它被冠上幾種不同的形容詞:有機、本地耕種、自然耕種與超越有機等。這類食物鏈在前工業時代可能就已存在,卻在後工業時代以令人驚訝的方式捲土重來。起初我的構想是,選擇其中一條食物鏈,從維吉尼亞州一座十分新穎的農場開始(我在幾年前的某個夏天研究過該農場),而終點則是以當地草原畜養的動物所製作出的一餐。但是我很快就發現,現在這種另類農耕的故事既複雜又充滿分支,單靠一座農場或一頓餐食的菜色無法說明清楚。同時我也得將這種食物鏈冠上「工業有機」這個矛盾修飾的名詞。因此在本書的田園篇,我將端出兩份大相逕庭的「有機」餐食:其中一份的材料來自我家附近的「完整食物超級市場」(編注: Whole Foods,指未經過加工或是低加工的食物,通常也不含添加物),超市中的食物最遠來自阿根廷。另一份的食材可追溯自維吉尼亞州「波里菲斯農場」混合栽植的各種草類。

 

我將在最後一部談到「個人」的食物鏈。我會從加州北方的森林開始探索這種新石器時代的食物鏈,終點是由我親自準備的一頓餐食,其中的食材絕大部分是我親自狩獵、採集與種植得來。二十一世紀人類所吃的食物,雖然有些也是經由狩獵與採集所得(特別是魚類和野生菇蕈),不過我對這條食物鏈的興趣,與其說是實用性,不如說是哲學性。我希望可以從人類往昔的進食方式,為今日的進食方式帶來一些啟發。為了準備這一餐,我得學習一些陌生的事,包括狩獵野生動物,以及採集野菇和城市中生長的果實。身為雜食性的人類如我,在整個過程中被迫面對某些最原始的問題與兩難:如何從道德與心理的層面理解宰殺、處理並吃下一頭野生動物等行為的意涵?在森林中採集時,如何區分眼前的食物是可口的或致命的?廚房中的神奇技藝,如何將生冷的自然素材轉變成人類文化的莫大享樂?

 

這趟冒險的終點,是我認定的「完美的一餐」。不是由於美味(雖然就我的淺見,這一餐真的很棒),而是因為準備時付出了大量心神與勞力,並且是與採集的同夥一起分享。對過著現代生活的我而言,這是難能可貴的機會,我得以完全了解自己所吃下的每樣東西,生平首次親自承擔一頓餐食的因果。

 

雖然這三段旅程(加上四頓餐食)的內容是如此不同,但是一些相同的主題卻不時浮現。其中一個是,在邏輯上,自然界與人類工業之間有著根本的緊張關係,至少目前的狀況是如此。人類在飲食上有非凡的創造力,但是人類的科技在許多方面都與自然的運作之道背向而馳,例如我們為了追求最高產量而大規模栽種單一作物、飼育單一動物。這種狀況絕不可能在自然界發生,大自然會以各種方式維持多樣性。我們總想在食物鏈的生產端與食用端過度簡化大自然的複雜性,結果是人類生產食物的系統釀成了許多健康與環境問題。在任何食物鏈的兩端你都可以找到一種生物系統,若不是一片土地,便是一具人體,而兩者的健康息息相關。人類目前面臨的許多健康與營養問題,都可以追溯到農場的運作方式,但這些運作方式背後的政府政策卻鮮為人知。

 

我並不是說人類的食物鏈在最近才與大自然的運作邏輯起衝突,在農耕發展初期,以及更久遠的狩獵時期,人類就已對大自然造成莫大傷害。如果古早時代的人沒有把賴以維生的動物獵殺殆盡,人類可能也不需要發展農業。人類在取得食物的過程中做出蠢事,也不是什麼新聞了,不過我們今日在工業化食物鏈中所幹下的蠢事,等級要高出許多。用化石燃料取代太陽能、在促狹空間中囚養數百萬隻食用動物、餵以牠們在自然演化中不可能觸及的飼料,就連我們所吃的食物,其新巧程度也超出我們自身所能理解。凡此種種,都讓人類與自然界的健康陷入空前危機。

 

另一個主題(其實是假設)是,我們進食的方式代表了人類與自然界最深刻的關係。人類藉由進食,日復一日將自然轉換成文化,將世界轉換成我們的身體與心靈。人類的所有作為中,改變自然界最多的是農耕活動,不但重塑了地貌,也改變了生物相。動物、植物和真菌界中的數十種物種,已因人類的進食活動與我們建立起密切關係,並一同演化,直至與彼此命運相繫的地步。其中許多物種都經過特意的演化,以取悅人類的感官。這樣精巧的馴化讓這些物種和人類一起成功繁衍,遠超乎獨力能達到的地步。不過,人類與其他可食用野生物種(從採集自森林的菇蕈到讓麵包蓬鬆的酵母菌)之間的關係也未曾失色,而且還更為神祕。飲食讓我們與其他動物形成了共同體,但也讓人類與其他動物有所區別。飲食造就了人類。

 

工業化飲食最棘手與悲哀之處,在於徹底掩埋了人類與各物種的關係與聯繫。在人類把「原雞」(Gallus gallus)變成麥克雞塊的過程中,世界亦進入了一趟遺忘的旅程;在這趟旅程中,我們付出昂貴的代價,換來雞隻的痛苦以及人類的歡愉。但是這個「遺忘」正是工業化食物鏈的目的(或許一開始我們並不知道)。主因非常晦澀難解,但如果我們能夠看到工業化農業高牆背後的真相,理當就會改變自己的飲食方式。

 

一如美國作家溫德爾.貝利(Wendell Berry)的名言:「飲食就是農業活動。」然而飲食也是生態活動和政治活動,只不過許多事情都掩蓋了這個簡單事實。人類吃什麼、怎麼吃,強烈決定了人類利用這個世界的方式,以及改變世界的幅度。吃東西時更清楚了解進食的全部風險,似乎是一種負擔,但實際上這件事所帶來的滿足感,也是生命中其他事物所難以比擬的。相較之下,人們在工業化飲食中對於食物一無所知,得到的樂趣也彈指即逝。許多身處工業化食物鏈尾端的人們,對於現況十分滿足且毫無想法,那麼這本書可能不適合他們,因為書中的內容會讓他們胃口盡失。不過到頭來,這還是一本關於飲食樂趣的書,越了解飲食,從中得到的樂趣才會越多。

more
詳細資料 |

書籍代號:0CCO0054

商品條碼EAN:9789579542791

ISBN:9789579542791

印刷:單色

頁數:416

裝訂:平裝

| 同類型書籍 |
完美蛋料理全書:世上最好用食材的廚藝探索&105道蛋料理完全食譜
原味料理全圖解:120℃低溫烹調×打造低過敏體質×自然排毒抗老化×60道安心飲食手記
茶日子:從入口開始,韻的感知層次、身心,到禪修內觀呼吸的全練習
廚藝之鑰(上):完全掌握廚房,完美料理食材(廚具、蔬果、奶蛋、肉魚)二版
老滋味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