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腦不是你的大腦
而你不知道的感染,正在寄生全世界!
這世界上存在許多人類肉眼看不到的隱形居民
他們入侵地球大多數物種的大腦,
把被寄生的宿主們當成司機、工廠、保母,甚至喪屍……
最終,被牠們入侵的大腦,
將受到怎樣的制約、甚至走向全面失控?!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選書
★《華爾街日報》、《科學人》雜誌、哈佛大學教授專業推薦
獅子、老虎、大白鯊可能是很多人心目中極具危險性的動物,然而在科學家眼中,寄生物可能才是人類最不願意見到的「敵人」!——中世紀歐洲有三分之一人口死於鼠疫;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將天花、麻疹、流感病毒帶到美洲,殺死95%的原住民,世界重大傳染疾病在歷史上總是不斷重演。
寄生生物與宿主數十億年來的攻防從未停歇,
人類對疾病感染的懼怕,
即來自於對寄生操縱的防衛機制。
從螞蟻、蜜蜂、貓到人類,
一個隱形的寄生世界如何改變生物行為,
甚至操控我們的人生!
●老鼠大腦被寄生後會主動接近貓?讓螞蟻自己身曝險境等待被殺死?
●寄生生物會對宿主進行祕密外科手術,而且手術後宿主就形同喪屍?
●被寄生的公蟹會變性成母蟹,活著只為了養育別人的小孩?
●花蜜中的大量咖啡因,是為了讓遭寄生的蜜蜂提升記憶力?
●人類被寄生後會變胖、仇視移民,甚至成為危險駕駛?
●為什麼住同一個社區,有人會被寄生或感染致命病毒、有人不會?
●病毒會改變我們的人格特質,對陌生的外來者或群體產生更多偏見?
你的行為不是你的行為!
這些肉眼難以察覺的寄生生物把自己藏在一道隱形的世界,牠們藉由寄生操縱宿主大腦以至人生。善良的寄生操縱者,如花朵會利用花蜜中的咖啡因來讓蜜蜂記住自己,以來回交叉授粉;然而,惡劣的寄生犯還會搶走宿主的養分,強迫宿主改變習慣、性格、價值觀,甚至自殺!
人類對感染的恐懼,對疾病與髒亂的嫌惡,對道德的價值與政治態度,都是來自對寄生生物逐步發展而來的防衛心理。這雖有助人類鋪展通往文明的道路,卻也為社會至今尚存的重大分歧埋下了未爆彈。
「數世紀以來,人類遇到會散播可怕疾病的病原就會迅速躲避與隔離,例如痲瘋、腺鼠疫、結核病、小兒麻痺症、流感病毒株,以及近代的愛滋病病毒與伊波拉病毒。然而,新出現的疾病遠比今日無藥可醫的疾病還致命可怕。
一項研究顯示,面臨傳染病威脅的人較容易支持傳統價值觀,並且更厭惡違反社會規範的人;而任何讓我們聯想到感染風險的事物,都會加深我們對於失能、毀容、肢體殘缺,甚至肥胖與年老族群的偏見。」
從基因生命一路涉足地緣政治,
一段探索寄生生物及其宿主心理與意識的偉大旅程!
世界正在與一群隱形的敵人打仗。本書深入探索科學家迄今仍難以闡明的先進科學面貌,由此檢視這場已然成形的寄生風暴,同時揭開由古至今寄生生物的操縱真相。而或許寫出這篇文案、出版這本書,以至購買這本書的你,其實都受到了寄生生物的驅使……
名人推薦
辛致煒(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寄生蟲學科副教授)
范家堃(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分子寄生蟲暨熱帶疾病學科教授兼學科主任)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者)
怪奇事物所所長——專業推薦
「一本極富科學知識與普及性的趣味好書。」——范家堃
「當我讀到這本生動有趣的科普好書時,感到連腸子都驚呆了。原來我們有好多行為,搞不好都受到寄生蟲或微生物的影響!」——黃貞祥
「如果你曾經懷疑微生物影響社會與擴展人類生活觀的能力,這本書將讓你留下深刻印象……〔麥考利夫〕說了一個自始至終都引人入勝的故事,描述寄生蟲這種侵略性生物如何改變你我的行為與外表、損害我們的認知功能,甚至讓人變得暴力或性致高昂。」——《書籍論壇》(Bookforum)雜誌專欄作家 海瑟.哈維瑞斯基(Heather Havrilesky)
「透過令人著迷又噁心的細節描述一個隱形的世界如何影響人類……寫實記錄了科學的機緣巧合。」——《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麥考利夫以活潑筆觸探索這個新興領域,娓娓描述許多令人大開眼界的故事,其中充滿了讓你迫不及待與他人分享的趣聞……本書內容包羅萬象,與學者專家們面談的情景躍然紙上,讓人彷彿身歷其境且能感受到他們對研究的熱情……這是一本非常吸引人的著作,儘管有些恐怖的片段,依然令人愛不釋手。」——《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
「作者檢視了寄生蟲與細菌這些操縱者利用哪些奇特、而且往往戲劇化的方式影響宿主的行為,提出人類對自身行為有多少主宰性的大哉問。讀完本書,你會發現自己能控制的其實遠不如原本所想像……敘事精采生動。」——《科學》(Science)期刊
「動人地敘述了令人驚奇的一系列生物現象,這些真相直到最近才為人所知,並且證明了,只要時間夠長、可以配合的演化中物種夠多,天擇幾乎什麼都做得到。」——哈佛大學榮譽教授與《知識大融通》(Consillence)作者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
「本書具有犯罪驚悚小說的所有元素:暴力、血腥、種族與性。只不過,這裡的罪犯是寄生蟲。麥考利夫講述一個鮮明生動、有時嚇人的故事,主角是控制著我們的大腦與行為的強盜。作者引述了多位頂尖科學作家的言論,讓我們見識到現實比小說有趣得多。」——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環境健康小組主任、《別看、別碰、別吃》(Don't Look, Don't Touch, Don't Eat)作者 薇勒莉.科提斯(Valerie Curtis)
「請準備好拋開你對生命秩序的所有成見。在美國寄生蟲與瘧疾巨擘羅伯特.迪索維茲(Robert S. Desowitz)與著名科普作家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的寫作傳統之下,這本幽默詼諧、啟發人心且駭人聽聞的著作具有莫大感染力。」——京都大學首要研究院作者 麥可.赫夫曼(Michael A. Huffman)
「神祕而美麗……每每讀來總令人意猶未盡。」——《自然》(Nature)雜誌
「如果你曾經懷疑微生物影響社會與擴展人類生活觀的能力,這本書將讓你留下深刻印象。」——《書籍論壇》雜誌專欄作家 海瑟.哈維瑞斯基(Heather Havrilesky)
凱瑟琳.麥考利夫 Kathleen McAuliffe
凱瑟琳.麥考利夫是一位獲獎無數的科學作家,文章曾榮獲「最佳美國科學和自然寫作獎」(Best American Science and Nature Writing)並登上十多本國家雜誌,包含《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發現》(Discover)雜誌與《史密森尼》(Smithsonian)雜誌。她在二○一二年於《大西洋》(The Atlantic)雜誌發表的「愛貓如何讓你抓狂」(How Your Cat Is Making You Crazy)專欄,成為該雜誌史上閱讀次數第二高的文章。麥考利夫目前與家人定居美國邁阿密。
張馨方
政大阿拉伯語文學系,英國愛丁堡大學翻譯研究所畢。
現為自由工作者,專事中英翻譯,涉足心理、科學與文學領域。
相信旅行為生活帶來養分,閱讀讓自我實現成為可能。
譯作賜教: nurachang@gmail.com
前言
第一章 了不起的寄生蟲
第二章 搭便車
第三章 喪屍路
第四章 寄生催眠術
第五章 危險關係
第六章 是跟著感覺走、還是微生物走?
第七章 微生物讓我胖
第八章 修復的本能
第九章 被遺忘的情緒
第十章 寄生與偏見
第十一章 寄生與道德
第十二章 思維的疆域
鳴謝
前言
我們喜歡把自己當成駕駛,選擇前進的方向、增減速度,以及判斷切換車道的時機。我們做出抉擇並承受後果。這是一個簡單明瞭、甚至人人都要擁有的觀念。因為一旦我們捨棄了自由意志,規定人們對自身行為負責的法律也會開始崩解。世界會變成一個失控且令人畏懼之地;科幻故事中常出現的喪屍、吸血鬼或作為性愛機器的外星人,正是人類對於瘋狂及受唯利是圖的生物奴役的恐懼。一個令人不安的想法由此而生,我們體內存在一位隱形的乘客,他可能也在控制方向盤,迫使我們違背心意開往另一個方向;即使我們鬆開油門,另一隻無形的腳反而踩得更用力。
寄生生物便有如那名隱形的乘客。牠們擅長愚弄人們的免疫系統,偷偷潛進人們體內搗蛋作怪。牠們會導致紅疹、傷口、疼痛與不適。牠們由內而外侵蝕人類:利用我們孵育幼蟲;榨乾我們的精力;使我們眼盲、中毒、殘廢,甚至死亡。但是,牠們的影響力不止於此。一些寄生生物暗藏詭計——那是一種深藏不露的強大威力,即便是專門研究寄生生物的科學家,也對此感到訝異與困惑。簡單來說,這些寄生生物是心智控制的高手。小至病毒、大至一百八十多公分長的絛蟲,都能透過各種狡詐手段操縱宿主的行為。而如今有許多學者強烈懷疑,這些宿主也包含人類。
我會寫這本書,是因為碰巧在網路上發現一件事。我是一名科學記者,在尋找有趣的寫作題材時,得知有一種單細胞寄生蟲(single-celled parasite)以老鼠的大腦為攻擊目標;入侵的寄生蟲會透過改變老鼠大腦的神經迴路(確切方法目前仍是學界熱烈討論的議題),讓原本畏懼貓的老鼠反而被貓吸引,進而誘使鼠輩們對天敵投懷送抱。這個結果不只讓貓撿到好處,也令人震驚地有利於這種寄生蟲的生存。原來,這種單細胞寄生蟲必須待在貓科動物的腸道內,才得以完成繁殖週期的下一階段。
這個真相讓我想到了自己養的貓,牠經常把死老鼠咬來我腳邊。之前,我常被牠這習慣嚇得半死,卻仍不禁讚嘆牠高超的狩獵技巧。但如今我好奇,聰明絕頂的是牠,還是老鼠體內的寄生蟲。
我繼續閱讀相關資料,發現了更多驚人訊息:這種只能透過顯微鏡看見的生物,也是人類大腦常見的寄生蟲;只要人們持續接觸貓的糞便,就有可能受到感染。美國史丹佛大學一位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神經科學家推測,這種寄生蟲或許也在操控人類的大腦。我聯絡他,想深入了解他推測的依據,他則建議我向捷克斯洛伐克(當時還未分裂)一位生物學家求助。「他有點瘋癲,」他警告我,「但我認為找他談談是值得的。」我打電話到布拉格找那位生物學家,他在我們通話的一小時內,說了一個跟我在職涯中聽過的任何傳說一樣離奇的故事。過程中,我好幾次都覺得電話另一端的人應該是個瘋子,但我別無選擇,只能繼續專心聽他說。我對好的故事毫無抵抗力,而他說的故事,具備一流醫學驚悚小說的所有元素,以及詭異、駭人、古怪和啟發人心的環節。此外,如果確有其事,這對所有生物的健康影響深遠。
談話結束後,我四處打電話向其他專家求證是否真有這種寄生在貓體內的生物。一開始我有點怯懦,害怕自己這麼問像個笨蛋。不料專家們紛紛表示,那位科學家的主張雖尚未證實,卻值得慎重看待。他在人文領域的研究,以及追尋真相的漫長旅程,成為我為《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撰稿一篇長文的基礎,我也在本書其中一章提及他的主張及最新研究成果,以便各位讀者自行判斷。(特此警告:閱讀該章節之前,請勿驚慌失措地將愛貓轉送他人。我也將對各位詳細介紹,比起與深愛的寵物分離,還有許多方法更能有效抵抗感染。)
探究這個主題的過程中,我聽到了許多關於寄生生物控制心智的故事:例如寄生生物會迫使宿主成為牠們專屬的保鑣、保母、駕駛甚至僕人。有時科學家知道牠們如何成就這些豐功偉業;有時他們百思不得其解。在我看來,神經外科醫師與精神藥理學家或許能從寄生生物身上學到許多。
逐漸了解寄生物令人驚異的舉止之後,我就很難再以過去的角度來看待世界。在我們稱為天擇的奇觀背後,我很訝異寄生生物經常是幕後坐鎮的指揮官,左右掠食者與獵物間的對抗。我也在深入認識牠們的才能後,對於生態學和演化生物學,以及瘧疾、登革出血熱等蚊媒瘟疫的散播澈底改觀。
寄生生物操控宿主的強制手段具有許多令人不安的意涵,但我們對於這方面的理解並不全是悲觀的。事實上,有些微生物能促進人們的心理健康;而來者不善的寄生蟲除了得對抗免疫系統之外,還會面臨許多阻礙。
有愈來愈多研究顯示,宿主已發展出抵抗寄生蟲的強大心理防禦機制;科學家將其稱為行為免疫系統(behavioral immune system)。實驗指出,當感染威脅逼近,宿主會啟動行為免疫系統,促使身陷危險的生物依照既定方式回應,以降低風險。舉個簡單的例子,狗在受傷時會舔舐傷口,利用富含殺菌成分的唾液包覆受創部位。然而,人類等靈長類動物的防禦行為,似乎逐漸跟日益抽象且象徵性的思考方式脫不了關係。許多看似與病原體無關的習慣和特性,例如政治信仰、性態度或堅守社會禁忌的傾向,至少有一部分源自於刻意避開感染的潛意識欲望。甚至有證據顯示,周遭環境中病菌的存在與否——例如腐臭氣味或髒亂的生活條件——會影響我們的人格。
寄生生物直接或間接操縱人們的思考、感受與行動。事實上,寄生生物與人類之間的相互作用,影響的層面不僅僅及於人的心智,甚至涵蓋整個社會的文化與地域特性。這或許也說明了世界上某些病原體無所不在的區域,以及透過疫苗接種和衛生措施大幅降低感染威脅的區域間,為何存在令人困惑的各種分歧。已有無數證據表明,寄生生物在人類族群間「橫行」的現象,會影響人們的飲食習慣、宗教態度、擇偶條件與政黨傾向。
目前,這些主張的科學基礎尚未成熟,有些研究結果仍在初步階段,有些則可能禁不起檢驗。不過,相關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一個新的學門顯然正在成形。這個新興領域被稱為神經寄生生物學(neuroparasitology)。但是,不要被「神經寄生生物」這個標籤騙了。雖然這方面的研究目前由神經科學家與寄生生物學家主導,也同時吸引愈來愈多心理學、免疫學、人類學、宗教學與政治科學等各領域學者進駐研究。
如果病原體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真的如此深遠,為什麼我們花這麼長的時間才發現這一點?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過去科學家都低估了寄生生物的複雜與奧妙。上個世紀中,這些寄生生物複雜的生命週期,加上牠們極微小的體型與巧妙隱藏在宿主體內的本領,讓相關研究不易展開。過去研究者認為寄生生物是低等、退化的生命形式,很大程度上是出於無知。他們把這些寄生生物無法獨立自主生活的特性,視為其低等地位的證據。在他們眼中,高居演化階層的宿主會被這種低級生物(也許還不具有神經系統)當成傀儡般操弄的假設,顯得荒謬可笑。
直到二十世紀末期,人類對於寄生生物的行為防禦仍被認為處在起步階段。其實人類這些最細微的適應行為——以自動化思維(automatic thoughts)與感受的形式表現——幾乎完全遭到忽視。原因或許是它們出現在大腦的意識邊緣,而事實上科學家們對於潛意識衝動的認識並不比一般人更多。因此這塊研究領域成了一團謎,也沒人試圖深入研究。
即便到了今日,寄生生物與宿主之間親密又複雜的關係,仍讓許多神經科學家與心理學家感到驚訝;而不用說,一般人在得知自然界如何導致寄生生物操縱宿主的現象後,更是嚇得目瞪口呆。其中一些手段極其巧妙狡猾,或許只有(同樣狡猾的?)人類或全能全知的上帝才想像得到。與這種操縱現象同時出現的宿主行為免疫系統,則讓人更難以領悟這些互動的起因。因此,我們在深入探討前不妨先想想,演化過程是如何出現這些轉變。
寄生生物與宿主互相競爭已達數十億年之久。最早出現的病毒,寄生在最早出現的細菌體內。等到體型較大的多細胞生物出現,這些微生物轉而在牠們身上開疆闢土。同時,寄生生物繼續演化成不同形式的生物,例如蛔蟲、蛞蝓、蟎蟲、水蛭與蝨子等。隨著生物的體型變大、構造愈趨複雜,天擇機制也向擅長躲避宿主防衛的寄生生物,以及最能擊退入侵者的宿主傾斜。
今日,人體幾乎各方面構造都見證了這種長久以來的競爭。我們最明顯的防禦構造是皮膚,可作為人體最外層的堅實屏障,抵禦生長在身體表面的微生物大軍。通往人體內的入口受到嚴密看守:眼睛流眼淚沖走入侵者;耳內長滿細毛阻絕小蟲;鼻子的過濾系統濾除空氣中的病原體。而試圖展開進一步攻擊的入侵者,只會遭遇更頑強的抵抗。舉例來說,呼吸道會製造黏液,包圍外來病菌;我們連同食物吃下的任何微生物,則多半會在汽鍋般的胃部慘烈陣亡,工業級強度的胃酸完全可以把鞋子燒出一個洞。萬一這些防禦全失守,還有免疫細胞挺身而出。這支免疫部隊由發現入侵者的哨兵帶領,負責吞噬病菌的白血球緊接在後,還有其他細胞記錄敵人的特徵,以便日後身體萬一遭受相同病菌襲擊時,可以迅速採取新的應變措施。
有鑑於這般密集火力,你肯定認為人類總是獲勝的一方。然而,寄生生物占盡優勢。與牠們的群體大小相比,人類的數量顯得微不足道。而牠們急速成長的繁殖率,更確保了總有少數能幸運產生變異,扭轉局勢。宿主與寄生生物的對抗,就像是一場永無止盡的軍備競賽。
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任何有辦法透過改變宿主行為、增加傳播管道(例如讓宿主靠近下一個宿主)的寄生生物,都能急速繁殖。宿主無法快速演化以阻擋寄生生物發動的每一個新招數,因此需要發展出能更廣泛保護自身的特性,例如排斥常見傳染源(陰暗的綠水、糞堆或其他表現異常的同類)的變異。這種心理調適的微妙之處在於,它抵擋的不只是單一的傳染因子,而是成千上百、甚至數千個有害病菌。這是以一擋百甚至擋萬的機會,演化機制不可能錯過。此外,人類也經由後天學習與文化傳遞,擴大與渲染抵抗傳染病的直覺反應,才能更進一步保護自己。這是正確的選擇,而事實也的確如此演變。
儘管凶猛的野獸、嗜血的鯊魚與操戈的人類是全人類的夢魘,但寄生生物永遠都是所有生物最可怕的敵人。歐洲中世紀時期,淋巴腺鼠疫(bubonic plague)導致歐洲三分之一人口死亡;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的數世紀,美洲百分之九十五的原住民死於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及歐洲入侵者與殖民者帶來的各種病菌;一九一八年,西班牙因流感浪潮中喪生的人口,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還多。當今地球上最致命的傳染原瘧疾(malaria)可謂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屠殺者。據專家估計,自石器時代以來,這項疾病已經奪走地球上半數人類的性命。如果我們能從寄生生物如何在人體間傳播、以及我們如何對抗這種海嘯般威脅中得到洞見,必定帶來莫大助益。
其中一個好處是,我們得以想出新的方法,阻止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致病原失控擴散;另一個好處是,神經寄生生物學領域的進展,可望更了解人類精神障礙的根本原因——這在過去並不被認為與寄生生物有關——也許還能在相關的預防與治療上取得成績;最後,這個領域為不遠的將來所帶來的最大希望,在於它能幫助人們更加認識自己及所身處自然界的位置。當然,一個新興領域的研究必然會提出挑釁的問題:如果病原體可以矇騙我們的理智,這在我們對於自身行為的責任上代表什麼意涵?我們真如自己所想的擁有自由意志?寄生生物在多大程度上定義了我們的身分?牠們如何影響人類的道德價值與文化規範?我在本書最後一章,也將力挽自由意志概念,但是請各位讀者注意,閱讀的同時,將會受到不小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