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頁| 關於讀書共和國| 大量團購| 索取圖書目錄| Podcast數位傳聲
會員中心 0 FAQ 線上讀者回函
熱門搜尋關鍵字: 魔戒 沙丘 大谷翔平 蝙蝠俠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3) 惶然錄 德川家康 官網獨家
TOP
首頁> 人文社科館>人文科普>社會史地> 馬克思主義在美國:紅色思想如何滲透全美學校、媒體、科技公司和綠色新政

馬克思主義在美國:紅色思想如何滲透全美學校、媒體、科技公司和綠色新政

American Marxism

出版品牌:黑體文化

作者:馬克.萊文 (Mark Levin)

ISBN:9786269586677

出版日期:2022-06-29

定價:NT$  460

優惠價:75NT$345

促銷優惠 |

3月全站優惠|單書75折

3月全站優惠|五本7折

3月全站優惠|三本73折

內容簡介 |

 

馬克思主義無所不在

本書嚴正警告「捍衛國家自由,刻不容緩」

 

蟬聯《紐約時報》、《出版者週刊》、《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暢銷書排行榜榜首,亞馬遜3萬多名讀者4.8顆星評價

 

★第七度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no.1

★美國知名媒體人、憲法學專家剖析馬克斯思想的核心元素如何遍布當今美國社會和文化之中。

 

  「如果關心美國,並且熟悉美國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期間及以前美國對外推行「顏色革命」的歷史,就會瞭解,那時美國政府歷年的工作報告談對外使命均是推廣民主憲政及三權分立制度,按自身的模樣改造世界。這一使命經歷過歐巴馬第二任期的模糊化與川普政府放棄推行顏色革命的努力之後,拜登政府領導的美國名號依舊是美利堅合眾國,但向外推廣的價值觀是美國極左偏愛的性別多元化,與美國此前的民主憲政並無沒多少關係。這些年美國究竟發生了什麼?馬克.萊文的《美國的馬克思主義》一書就是解讀美國現實的一把合適的鑰匙。

──何清漣,《紅色滲透》作者

 

在今天,美國的資本主義市場機制及其共和立憲制,正遭受脫胎自馬克思主義的各種進步主義所侵蝕。許多美國建國的原則被拋棄了,這些原則包括私有財產權、商業的自由流動、自願交易、個人的神聖性,以及依據這些原則而建立的政府。

肇始於新左派「1968年人」的革命運動在美國名為「反越戰」,在巴黎號稱「紅五月」,在日本則為「赤軍」。這一代人深受毛澤東與文革的影響,其中的佼佼者意識到要改變西方資本主義制度需要從教育起步,與資本主義爭奪未來。運動在各國失敗後,不少人進入了大學、研究所,開始了他們所謂的「體制內新長征」。

現代進步主義運動的意識型態基礎,是從馬克思主義的子宮孕育出來。過去數十年,美國大學校園普遍教導並宣揚馬克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觀念。這些教導和宣揚建立在杜威的著作上,並採用了馬庫色及其他人闡述並信奉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將其改造,以配合美國的社會和文化。直到晚近的「批判性種族理論」、「批判性性別理論」與「去成長運動學說」的崛起,教室變成了圍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灌輸及政治宣傳的接收器,進而成為仇恨美國的革命繁殖地。

馬克思主義的核心要素早已廣泛存在於美國社會與文化之中,並從學校大舉入侵媒體、科技公司與環保運動,民主黨與拜登總統皆受其影響,這些要素被冠上「進步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社會行動主義」、「社群行動主義」、「批判性種族理論」等標籤而大行其道。

本書作者馬克.萊文直言不諱地指出美國的馬克思主義者由哪些人構成,「由於大多數美國人公開仇視馬克思主義這個名稱,因此在美國,許多馬克思主義者以下列的稱呼來偽裝自己:進步主義者、民主社會主義者、社會行動主義者(social activists)、社區行動主義者等。他們在各種新造的組織性或認同性的名稱下運作,例如「黑命貴」(Black Lives Matter, BLM)、「安提法」〔Antifa,是「反法西斯主義」(anti-fascist)的縮寫〕……而且他們聲稱他們追求『經濟正義』、『環境正義』、『種族平等』、『性別平等』等。他們發明『批判性種族理論』(CRT, Critical Race Theory)之類的新理論,以及各種措辭和術語。這些理論、措辭和術語都和馬克思主義的建構有關,或者被放入馬克思主義的建構中。」

我們看到,在橢圓形辦公室、國會廳、大學和學院的教室、公立學校、公司會議室、媒體、大科技界及娛樂界,這種運動在文化界愈來愈具影響力,並且往往以犧牲猶太教和基督教共有的價值觀和啟蒙時代的教訓為代價,而這些價值觀和教訓支撐著最寬容、自由和仁慈的社會──尤其是美國。無窮無盡的受壓迫的個人和團體的交叉網,正致力於改變並推翻美國共和制和美國社會,並且正在撕裂這個國家。

正如同「1619計畫」所主張的,美國的建國年不該是1776年,應該從1619黑奴被帶到詹姆斯鎮的那年算起。馬克思主義在社會和文化的許多領域建立了革命性改變的基礎後,查禁、取消和封口認真地展開了。壓制,而不是交流;順從,而不是發言;一致,而不是獨立;鎮壓,而不是自由。這些都是美國馬克思主義的標誌。

「當馬克思主義的信徒積極追求他們的幻想,基本的人類自由、自由意志、行動性等將逐漸凋零,最後則會完全消失。」從學校、媒體、科技公司到綠色新政,不寬容的、打擊言論的取消文化無所不在,而終局和馬克思主義的目標一樣──摧毀現存社會。如馬克思所教導的,現存社會必須廢除,包括歷史、家庭、學校和宗教,而這可能需要一段專制時期,清除社會現存的規範,並以馬克思主義的天堂取而代之。

在教育、媒體、企業、氣候與社會運動等議題上,馬克.萊文提供數十種對抗馬克思主義的策略。他認為,面對美國獨立革命的這波反革命浪潮,人們必須全力以赴,不能再退縮或置之不理,因為它們正吞食美國的社會和文化,盤旋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政治、學校、媒體和娛樂……無所不在。他並強調,美國正處於進步主義威脅著自由和民主的懸崖,十多年後美國人將被迫跳下懸崖,付出慘痛的代價,人們必須挺身捍衛自由!

 

「像往常一樣,馬克.萊文毫不留情。……無庸置疑,《馬克思主義在美國》是一本非常重要且有價值的書,正是在對的時間出現的正確的書。」──《美國旁觀者》(The American Spectator

 

「在《馬克思主義在美國》中,馬克.萊文描繪了美國被圍困的慘澹畫面,但他也給了希望,我們可以扭轉局面,並激勵我們團結在崇高的自由事業之下,拯救這個偉大的國家。」──大衛.林博(David Limbaugh)

 

「冷戰终結三十年,請千萬不要以為『馬克斯主義』已經被掃到歷史的塵埃當中!一場『翻轉價值』的『認知革命』正在組織化、系統化的運作當中,正如同當年在資本主義主導的工業化時代,因為分配不均而萌芽;如今在全球化的資本主義主導且的『民主弱化』挑戰中,美國知名媒體人、憲法學專家馬克.萊文為您深入剖析「進化版」的馬克斯主義,如何正在矛盾激化的美國社會攻城掠地……。」──黃創夏,自由媒體工作者

 

何清漣專文導讀

 

王立第二戰研所

矢板明夫|產經新聞社台北支局長

何清漣|旅美經濟學者

李正皓|政治評論員

汪 浩|國際政經學者

范世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

張宇韶|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理事長

黃創夏|自由媒體工作者

黃澎孝|政治名嘴/前國大代表

 

(依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

馬克.萊文(Mark Levin),美國憲法專家,美國保守法律倡導組織「地標法律基金會」(Landmark Legal Foundation)的創辦人與主席,他擁有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法學博士學位,並曾擔任雷根總統內閣成員的高級顧問與行政人員。同時他也是當今美國最具知名度的廣播與電視節目主持人,擔任國家聯賣談話電台主持人,在福斯新聞(FOX News)開設《生活、自由與萊文》(Life, Liberty, & Levin)和LevinTV 等節目。

馬克.萊文已七度摘下《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包括蟬聯暢銷榜首三個月、銷售高達150本的《自由與專制》(Luberty and Tyranny),其他著作還有《拯救雪碧》(Rescuing Sprite)、《黑衣男子:最高法庭如何摧毀美國》(Men In Black: How the Supreme Court is Destroying America)、《美國烏托邦》(Ameritopia)、《自由修正案》(The Liberty Amendments)、《掠奪與欺騙》(Plunder and Deceit)、《新聞的不自由》(Unfreedom of the Press)、《重新發現美國主義:以及進步主義的專制》(Rediscovering Americanism: And the Tyranny of Progressivism)等,《馬克思主義在美國》一書是他2021年出版的最新作品。

譯者簡介 |

梅醴安,筆名,臺灣雲林縣人,研究所攻讀英美文學,過去以本名出版的譯作近百本。近來亦從事寫作,其英文基督教文學作品Singing in the Shadow of His Wings 即將由倫敦Olympia /Tallis House出版公司出版。

目錄 |

導 讀 美國民主燈塔的基座是如何被蛀空的?/何清漣(旅美經濟學者)

第一章 大軍壓境

第二章 培育暴民

第三章 「仇恨美國」公司

第四章 種族主義、性別主義,以及馬克思主義

第五章 「氣候變遷」的狂熱

第六章 政治宣傳、言論審查,以及顛覆

第七章 我們選擇自由!

註 釋

more
書摘 |

摘文

 

第一章 大軍壓境

 

一場針對美國獨立革命而來的反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我們無法不加理會,或忽視它,因為它正在吞噬我們的社會和文化,繞著我們的日常生活打轉,並且無所不在地入侵我們的政治、學校、媒體和娛樂界。先前,它多半只是一種不相關的、邊緣性的地下運動,而現在,它已大軍壓境,並且到處都是。此刻,你和你的孩子、孫子都深陷其中,而這場運動極可能摧毀這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國家,也摧毀我們的自由、家庭和安全。當然,這場反革命和美國獨立革命的最大差異,就在於前者試圖摧毀美國社會,強制施行專制統治,而後者則試圖保護美國社會,並建立代議制政府。

我所說的這場反革命或運動,就是馬克思主義。我先前寫了兩本書——《美國烏托邦》(Ameritopia)和《重新發現美國主義:以及進步主義的專制》(Rediscovering Americanism: And the Tyranny of Progressivism)。在這兩本書裡,我詳細討論了馬克思主義,我也經常在我的廣播和電視節目中,談論這個主題。有關馬克思主義的書不計其數,我無意在既有的諸多著作中,添加另一本長篇論著,況且就本書的重點和局限而言,這樣做是不可行的。雖然如此,我們必須討論並面對一個問題: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教導如何應用在美國的社會及文化,以及如何適應美國的社會及文化(此即我所說的「美國的馬克思主義」)。我們必須討論並面對這個問題,以免顯現於現代的馬克思主義,將我們壓得喘不過氣來。而且別搞錯,現況十分嚴峻。

由於大多數美國人公開仇視馬克思主義這個名稱,因此在美國,許多馬克斯主義者以下列的稱呼來偽裝自己:進步主義者(progressives)、民主社會主義者(Democratic Socialists)、社會行動主義者(social activists)、社區行動主義者(community activists)等。他們在各種新造的組織性或認同性的名稱下運作,例如 「黑命貴」(Black Lives Matter, BLM)、「安提法」(Antifa)、「四人幫」(The Squad,指四位民主黨眾議員AOC, Ilhan Omar, Rashida Tlaib 和Ayanna Pressley)。而且他們聲稱他們追求「經濟正義」、「環境正義」、「種族平等」、「性別平等」等。他們發明「批判性種族理論」(Critical Race Theory)之類的新理論,以及各種措辭和術語。這些理論、措辭和術語和馬克思主義的建構有關,或者被放入馬克思主義的建構中。除此之外,他們宣稱「優勢文化」(dominant culture)和資本主義制度既不公義,又不公平,充滿了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意味著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包含唯物主義的內涵,而且對環境極具破壞性。當然,他們的目的,就是以一千種理由和一千種方式,來拆毀、撕裂這個國家,從而讓大眾意志消沉、士氣低落,並且摧毀公民對國家制度、傳統和習俗的信心,製造接二連三的災難,從內部削弱國家,最終則摧毀我們所認識的美國共和主義和資本主義。

  然而,毫無疑問地,這場反革命的各路領導人,對於自己的身分愈來愈直言不諱,愈來愈明目張膽。這包括各派公開的馬克思主義教授和行動主義者,而他們背後的支持者,是一個僵屍般的「覺醒文化」(woke) 追隨者的核心團體。不管他們的稱號和自我標榜是什麼,他們的信念、聲明和政策的基本特徵,都展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教條。此外,他們佔據我們的學院、大學、新聞編輯室、社交媒體、會議室和娛樂圈,而他們的思想在民主黨、橢圓形辦公室和國會大廳裡十分引人注目。在那些多半知情以及深信不疑的人當中,在新聞報導、電影、電視節目和廣告、出版業、運動,以及全美公立學校的教師訓練及教室課程中,他們的影響明顯可見,清楚可感。他們使用宣傳和思想灌輸的策略,要求服從和順從,藉由摧毀名聲和事業的「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 這類的壓制手段,讓對立的聲音沉默;他們審查並禁止社交媒體上那些主要是愛國者的觀點,以及反對的觀點,甚至也審查並禁止了前總統川普的言論;他們攻擊高等教育的學術自由和知識交流。的確,他們瞄準一切文化層面,例如歷史紀念物(林肯、華盛頓、廢奴主義者弗雷德瑞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以及第五十四麻州黑人聯邦軍團等的紀念館……)。他們也瞄準馬克吐溫、莎士比亞、蛋頭先生(Mr. Potato Head)、蘇斯博士(Dr. Seuss)、迪士尼卡通——一切。某些代名詞被禁,並以不倫不類的字詞取而代之,以免冒犯五十八種性別認同法。過去的社交媒體貼文被拿出來審查一番,以便找出先前對今日馬克思主義霸權不夠忠誠的跡象。新聞業和社論版都清除了非信徒的毒素。

  然而,不論歷史或今日的經驗都顯示,馬克思主義和它假想的「工人天堂」造成了數千萬人喪命,以及十多億人陷入貧窮、被奴役的命運。的確,馬克思幾乎在各方面都錯了。工業革命造成了世界歷史上獨一無二的龐大中產階級,而不是一群只想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憤怒無產階級革命分子。儘管民主黨政客和他們的代理人提出馬克思主義階級鬥爭的說法,相較於其他經濟制度,資本主義已經靠著技術上和其他方面的發展,為更多各行各業的人,創造無法想像、空前未有的財富。

  馬克思堅稱,唯有勞工才能創造價值,這種說法同樣不正確。如果如他所說,那麼第三世界將不再是第三世界,而是一個繁榮興盛的世界。較長的工作日不能確保財富的創造或成長。當然,勞工是經濟價值和生產中,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然而若無資本投資、企業家精神,以及合理的冒險、明智的管理等,企業會倒閉——的確有許多企業倒閉了。任何一位商界人士都會告訴你,經營一種成功的企業必須做出許多決定。此外,並非所有的勞工都一樣——在勞動人口和某些企業中,都有不同的專業、背景和處理技巧,這一切使得談論「無產階級」顯得十分荒謬。

  此外,光是勞工無法決定一件產品或一項服務的價值。顯然,勞工對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做出貢獻。然而,消費者扮演了主要的角色,他們創造了需求,而公司和勞工依需求提供供應。換句話說,資本主義符合「大眾」(the masses)的慾望和需要。此外,利潤並未如馬克思所說,造成勞工的剝削。相反地,利潤可以增加工資、福利、安全感,以及工作機會。

美國早期經濟上的成功,同樣並非建立在帝國主義或殖民主義上。有人錯誤地指控美國從其他國家掠奪某些資源,然而這些資源本身,並沒有為那些國家製造財富,即使它們是那些資源的儲存庫。美國源自自由和資本主義的技能及獨創力,就是社會及經濟的發展和進步的來源。

  那麼,馬克思主義究竟有什麼魅力?美國的馬克思主義改造了烏托邦主義(utopianism)的語言和吸引力。我在我的書《美國烏托邦》裡,曾詳述這件事。這是一種「專制,但它偽裝成令人嚮往、可行,甚至天堂般的治理意識形態。烏托邦的建構……不計其數,因為人類的心智能夠製造無盡的幻想。但它們有著共同的主題。這些幻想以偉大的社會計畫或實驗的形式出現,而這些計畫或實驗的不切實際或不可行,大規模或小規模地導致了個人被制服。」的確,拜登總統和民主黨推動的經濟和文化計畫,為這種運作中的意識形態和行為提供了大量的例子。這包含大量的赤字支出、充公賦稅(confiscatory taxation)、各種大小事物的規定(充滿馬克思主義階級鬥爭的宣傳),以及大量宣稱終結許多歷史和文化不公義的行政命令。

  同樣彰顯這種意識形態和行為的,還包括他們藉由各種憲法外的計謀和其他途徑,要求對國家政體實施絕對的一黨性控制,因為馬克思主義不會容忍思想或政黨上的競爭。以下所列,就是他們在這方面所做的努力:改變投票系統,確保民主黨能夠連續數十年控制這個國家,並以消滅共和黨和政治上的競爭為目的;嘗試除去參議院的阻撓議事規則,好讓各種法令能夠不經有效審議或挑戰,就在國家強制實行;威脅以理念相同、宣導自己所追隨的思想體系的人(ideologues,指大法官),來「塞滿」最高法院,從而破壞分權和司法獨立;計畫增加民主黨在參議院的席次,以確保民主黨控制參議院;使用數百億美元的納稅人的錢,來資助並強化民主黨總部的核心部分(例如工會和政治行動主義者);幫助大量的非法移民,其目標之一,就是改變美國的人口統計資料,最終則大幅度增加支持民主黨的鐵票。這些行動和計謀,就是一種專制、急欲奪權的意識形態運動的證據。這種運動拒絕政治上和傳統上的禮節,企圖永遠擊垮反對力量,並成為唯一的政治力量和統治力量。

  後者就是針對作為總統候選人和總統的川普以及他那數千萬支持者,所發動的執著、持續不斷的戰爭的真正動機。民主黨和它在媒體、學術界及官僚巨獸的代理人結盟,共謀貶損、癱瘓川普的總統身分,並摧毀他本人。而他們的做法,就是以譭謗、陰謀論、刑事偵查、國會審查、罷免和政變嘗試,來攻擊他,這是這個國家前所未見的。這種堅持不懈、一致、兇惡的全面攻擊的目標,不只是這位前總統,還包括他的追隨者和選民。他們的目的就是擊垮政敵,打擊他們的士氣,掃除通往權力和統治的障礙。的確,民主黨繼續緊咬著已經成為普通公民的川普。他們已經藉由當選的民主黨官員的職位(包括偏袒民主黨、咄咄逼人的曼哈頓地方檢察官的職位),取得川普的稅單。

  將民主黨的政治對手非法化和邊緣化的進一步證據,就是拜登以魯莽的種族性語言,控告喬治亞州的共和黨人制定吉姆.克勞法(Jim Crow Law, 即種族隔離法),以制止黑人公民投票。這是一個可鄙的謊言,其目的就是惹怒少數族群,讓他們反對共和黨。雖然就民主黨支持奴隸制和種族隔離的歷史背景而言,或者就拜登早期以參議員身分直言不諱而積極地反對種族融合而言,把種族變成武器對於民主黨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然而,目賭民主黨荒謬地故技重施,作為一種政治工具,著實令人震驚。

  二○一九年夏天和二二○春天,連續數月,許多城市爆發了搶劫、縱火,甚至謀殺的激烈暴動,而安提法和黑命貴在其中扮演了醒目的組織性角色。在這些暴動期間,民主黨領導人多半照本宣科地重複這些無政府主義或馬克思主義團體及暴動者的辭令和聲明,包括廣泛地譴責執法人員為「全面性的種族主義者」。而且他們不只不願去譴責暴力,也令人不敢置信地宣稱那些暴動分子「多半是和平的」,或者他們要求停止資助警察(後來轉為大砍他們的預算)是合理的。事實上,在二二○年的夏天,一位黑命貴的共同創建者宣稱,他們的目標之一,就是「立即讓川普下台」。民主黨控制的城市以這個團體為他們的街道命名,許多拜登的競選幕僚,捐錢給一個支付保釋金,讓被逮捕並入獄的暴動分子獲得釋放的基金。顯然民主黨和拜登的競選團隊看出,他們和這些暴動分子在政治利益和目標上,存在著部分重疊和相互增效的作用。

  民主黨試圖藉著下列的途徑讓自己獲得權力:破壞憲法的防火牆;如果不能除掉規則、傳統和習俗,就避開它們;採用馬克思的階級鬥爭語言;與某些公開的馬克思主義團體及意識形態目標結盟。此外,民主黨正在使用政府部門來追求政治的授權和目標。事實上,民主黨的利益先於國家的利益,對黨忠誠比對國家忠心更重要。這些特徵就是它和世界各地其他的專制政黨及共產黨的共同點。

  某些人特別容易被馬克思主義所吸引,並且積極支持馬克思主義。這些人基於以下幾個因素,認為馬克思主義所構建的壓迫者和受壓迫者之間的階級鬥爭,十分具有吸引力。第一,人們其實想要屬於某個團體,包括族群、種族、宗教和經濟團體。人們在依附這些團體時,找到了身分認同、共同性、目標,甚至自我價值。的確,我相信這是馬克思的典型手段中最有力的一種,因為他利用了這種直覺上的人性吸引力和心理上的情感吸引力,來創造熱情、甚至狂熱的信徒,以及革命分子。這是美國的馬克思主義及民主黨的另一個特色。

這個說明引導我進入我的第二點。在這個階級鬥爭的建構之內,馬克思主義的信徒和未來的追隨者,被鼓勵將自己和他們認同的團體視為受壓迫者,即受害者。他們的壓迫者就存在於現存的社會、文化和經濟制度中,他們必須將自己和其他同行者,從這些壓迫者當中解放出來,而這些同行者,就是認同這個團體或者同樣屬於這個團體的受害者。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強調階級歧視而不強調個人主義的主要原因。除非個人認同一個團體,一個受壓迫者和受害者的團體,否則個人會被非人化,什麼都不是。而組成反對團體或不服從團體的個人,將集體被非人化、被譴責,並且被當成可恨的敵人。同樣地,這也是美國的馬克思主義和民主黨的一個特色。

  當然,對於那些滿腹牢騷、不抱幻想、憤憤不平和心存不滿的人而言,這種說法尤其充滿誘惑力。對他們而言,個人的自由和資本主義,曝露了他們自己的缺點和弱點,曝露了他們很難或者無法正常地生活在一個開放的社會。馬克思主義提供了一個理論上和制度上的架構,在這個架構下,他們可以將自己的局限和弱點,投射在「制度」和他們的「壓迫者」上,而不是為自己真正或可以察覺的困境負起責任。同樣地,如我在我的書《美國烏托邦》所說:「對於烏托邦式的轉變所抱持的虛假希望和應許,以及對於和他們只有嘗試性的關係或甚至無關的現存社會的批評,吸引著這些人。改善這些不滿者的命運和烏托邦的目標連接在一起。」這類人當中,有許多容易被操縱,尤其是被蠱惑人心的政客和宣傳者所操縱,而且容易被革命帶來的轉變所誘惑。

  重要的是,不管你認同受壓迫者或受害者階級,或者屬於這個階級,都是一件自我決定和自我實現的事。換句話說,不存在不能變通的法則。此外,這些人和他們的團體,也可以界定並指出對他們而言,什麼是他們的壓迫者,以及誰是他們的壓迫者。最後,馬克思和他現代的代理人,將他們的憤怒導向現存的社會和文化。這個社會和文化必須被推翻,生命才會有意義,才能在一個新造的平等主義天堂裡重新開始。

  因此,現存社會中的成功者、滿足者和快樂者受到了叨擾,成為攻擊的目標,因為他們不是屬於壓迫者,就是屬於壓迫者團體,因此必然支持並維護現狀。此外,那些認可現存社會,或者拒絕支持或默許受壓迫者的目標和要求的人,也容易受制於有害及毀滅性的壓力和行為。你不是追求解放和改變的正義革命的一分子,就是外人。因此,被說成是受壓迫者的人,變成了真正的壓迫者,並且在社會和文化中,行使可觀的權力,儘管他們沒什麼吸引力,而且人數較少。當他們對於控制和革命的慾望增加,必須經常得到滿足時,他們就變得更加好鬥、苛求,甚至充滿暴力。

  這種情況也解釋了(但只部分解釋了)社團主義者(corporatists)、職業運動員、電視台、藝術家、演員、作家和記者的膽怯。面對這樣的騷動時,他們屈服於壓力,試圖藉著各種形式的姑息政策和投降協定,來避開暴民的注意。在某些情況下,他們將自己改頭換面,甚至開腸剖肚,從裡到外徹底改變。至於其他人,他們的會議室、管理部門和勞動力,都支持革命,並且「準備投入革命」,因為在他們會議室、管理部門和勞動力裡,有被灌輸這類意識形態的大學生,尤其是常春藤名校的大學生,有教師工會的成員,或者愈來愈激進化的民主黨黨員——其實他們自己就是民主黨的黨員、同情者,或者(以及)支持者。當然,許多社團主義者索性捨棄資本主義,選擇中央集權制,以及政府和經濟的集中化,並且支持黑命貴這類的團體,和各種激進的目標,作為討好政治和官僚獨裁者(如果不是和他們合作)的手段,以摧毀他們的競爭對手,並改善他們的財務狀況。

泰德.麥克阿里斯特(Ted McAllister)是佩珀代因大學(Pepperdine University)的公共政策教授,他極具說服力地證明,今日的統治階級或精英鄙視我們的國家。在二○二一年的一篇題為〈壞精英不變的下場〉(Thus Always to Bad Elites)的文章裡,他寫道:

 

  「今日,就本質、目標、抱負、風格和行使權力的方式而言,我們的精英和美國在一九八○年代的精英迥然不同。這個時代一個最深刻的事實,就是美國有一群壞精英,一群虛假的精英,他們的技能、價值觀、目標、品味和知識類型,對於這個國家傳承的文化和多元化人民充滿了敵意。這群崛起於上一代或上二代的新精英,只對維護自己的權力有興趣。他們缺乏歷史知識和遠見,而他們以轉化和改變的力量,來取代或交換這種知識和遠見。這群精英陶醉於新興科技可能帶來的權力,並受到各種唯有孤立的全球主義者眼光才能賦予吸引力的異象的啟發,思考著在文化上展開創造性的毀滅。

  作為他們想像中的精英管理鬥爭中的贏家,他們看不到一個傳承下來的世界,有什麼東西值得為了自己的成功而保存下來。這些新精英的權力發展的一些異樣特徵,使得他們就像揮動大筆,在全球這張大畫布作畫的青少年畫家。在他們依照自己的慾望重造一切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經驗或歷史上的壓艙物將他們壓下來,讓他們放緩腳步。對於他們而言,精簡而高效率的流線化力量(streamlining power)是創造的關鍵,而他們的嶄新創造所遭遇的那些惱人的障礙,其實不是專制的抑制物,而是局限,是在他們猛然衝向改變的過程中,遭遇的不必要的摩擦力。

  例如這些新精英已經看不到言論自由的好處了,因為對他們而言,言論自由不過是奔向目標的過程中,遭遇的磨擦力或阻力。消滅仇恨言論是他們的目標,是無可指責的好處,而這個目標和好處,正是言論自由的開放態度所要制止的。半個世代之內,數百年來的成就遭到摧毀了,而專制的操縱杆準備就緒了。」

 

事實上,這是我們對當代精英所能做出的最好的評語了。

不幸地,太多人在一種信念中尋求虛假的安慰:美國絕不可能出現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或方向的革命。他們所目睹的,不過是自由主義運動週期的另一次運動,這些運動有助於美國社會和文化的發展,因此值得我們給與贊許和消極性的支持。

  集體而言,這些就是馬克思主義者倚賴的「有用的美國白癡」,也就是對於不祥的專制陰影,持輕忽態度或不感興趣的個人和組織。更糟的是,他們參與了自己和國家的滅亡。

許多人覺得,馬克思主義總會偷偷摸摸地出現。他們個人尚未受到威脅,至少暫時尚未受到它的騷擾,或者尚未受到它的影響。還有些人只顧忙碌地過日子,不明白正在發生的事,或者將這些威脅視為難以歸類、遙遠或短暫的事件。另外還有些人不敢相信,他們的國家會屈服於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或者會屈服於馬克思主義的專制。

  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喚醒數百萬熱愛國家、自由和家庭的美國愛國者,讓他們看清一個事實:馬克思主義正在全國迅速擴展影響力。我們的國家正在發生的事,並非一時的流行,或短暫的事件。美國的馬克思主義確實存在;此時此刻它就在這兒,而且確實地滲透到全國各地。它為數眾多的混合、但經常緊密相連的運動,正在積極地摧毀我們的社會和文化,推翻我們所認識的國家。許多集體組成這項運動的個人和團體,都是大多數美國人不熟知的,或者以一些大多數美國人沒有察覺的方式運作。因此,本書的目的,就是讓你認識這些運動的代表性範例(也許有些運動較為人熟知,有些較陌生),並為你提供它們的著述、思想和活動的具體實例,讓你能夠認識它們,並得知它們的消息。當然,我在整本書裡提供了評論和分析。我也針對可能用來遏止國家沉淪和扭轉局勢的策略性行動,提出一些看法。雖然這是我目前為止最長的一本書,但是關於這個主題,還有許多部分有待探討,因此,我可能會寫第二本書。

  過去幾年,美國的馬克思主義,已經朝著制定目標往前邁進一大步。若要擊敗它(這是必須的,雖然這是一項艱巨而複雜的任務),首先我們就必須承認它的存在,並依照它的本質賦予它正確的名稱。我們必須明白情況緊急,先前溫和、分歧、好爭論,但都相信美國值得捍衛的那些社會、文化及政治的派別和力量,必須為了擊敗馬克思主義,而立即組成一個團結的愛國陣線,並且為了這個目標而結合在一起。我們必須迎接挑戰,和我們的開國元勳那樣,他們面對大英帝國,地球上最強大的力量,並且將它擊敗。無可否認地,在許多方面,今日的威脅更加地錯綜複雜,因為這個威脅佔據了我們大多數的機構,並且從內部威脅我們,使得交戰變得十分困難而複雜。雖然如此,我堅信如果我們失敗了,我們將永遠失去我們所認識的美國。

more
詳細資料 |

書籍代號:2WBB0005

商品條碼EAN:9786269586677

ISBN:9786269586677

印刷:單色

頁數:328

裝訂:平裝

| 同類型書籍 |
拜訪革命:從加德滿都、德黑蘭到倫敦,全球民主浪潮的見證與省思
圖解日本裝束
後悔當媽媽(二版)
血與土:現代奴隸、生態滅絕,與消費市場的責任
一看就懂台灣文化(新裝珍藏版)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