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的每一次點選,每一輪滾動,
都在餵養這套比資本主義更變態的新制度!
親愛的老爸,時代已經變了,
我們必須像「農奴」一樣辛勤勞動,
才能換取「領主」提供的各項雲端服務。
「這就是未來,我們這時代的主旋律,黑暗嚇人又刺激。」
──Irvine Welsh,蘇格蘭作家,《猜火車》作者
《紐約時報》暢銷第1名的經濟學家、我們這時代的修昔底德,
雅尼斯.瓦魯法克斯 Yanis Varoufakis 最爆炸性的話題之作。
※臺灣中文版作者序
全球大流行的疫情、抖音的崛起與無止境的金融危機,在在分散了我們對全球經濟運作方式的注意。藏在資本主義的外皮底下,一種更可怕的全新階級制度正在悄悄成形,名為「科技封建主義」。
今天,大型科技企業正在匯聚史無前例的龐大資金,打造屬於自己的網路雲端領地,進而獲得不成比例的現實權力。當數位平台掏空市場,雲端租金取代了利潤,而馬斯克或祖克柏這樣的科技巨擘成為新世界的封建領主,我們這些早已離不開社群媒體、串流平台與第三方支付的一般人,就成了數位時代的農奴:像農奴一樣辛勤勞動,以換取地主提供的各項服務。這就是雲端封建時代的真相。
希臘前財政部長雅尼斯.瓦魯法克斯將在本書中呈現,這種更險惡的可怕制度究竟是如何取代掉傳統的資本主義,威脅到我們習以為常的民主自由制度,促成了美中新冷戰的全球格局,甚至是永遠改變了我們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
作為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激進經濟思想家,作者也試圖對這一劃時代變革提供解方與指引。資本主義為何死去?世界為何走向科技封建主義?如何在一切太遲之前,阻止狀況惡化下去?本書將透過一段段平易近人的父子對話,帶領讀者一步步理解這些變化究竟是如何發生,以及身為小老百姓的我們,如何能夠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
得獎與推薦記錄
★《彭博社》2024年最佳新書
★《金融時報》2023年最佳選書
★《衛報》2023年度最矚目新書
★《泰晤士報》當季最矚目新書
★《紐約時報》暢銷榜第一名作者
【國際推薦陣容】
「想理解我們今日所處困境的人,都建議讀這本書──而既然我們所有人都身陷困境,那本書顯然適合所有人。」──齊澤克(Slavoj Zizek),著名哲學家
「多麼了不起的一本書,論點新穎、發人深省又通俗好懂,每個人都該一讀。這就是我們的未來,我們這時代的主題曲,黑暗嚇人又刺激。滿分一百,我給它一百分。」──威爾許(Irvine Welsh),蘇格蘭作家,《猜火車》作者
「讀了就停不下來。」──肯洛區(Ken Loach),英國電影人,《吹動大麥的風》導演
「罕有財政部長具有雅尼斯.瓦魯法克斯這種等級的經濟學天賦。」──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一位傑出的經濟學家暨政治分析家。」──喬姆斯基(Noam Chomsky),美國語言哲學家
「我們這時代的修昔底德。」──薩克斯(Jeffrey Sachs),美國發展經濟學家
「本書以優秀的敘事手法,告訴我們資本主義是如何把自己生吞活剝,變異成一頭完全不同種類的野獸。作者也呼籲我們,要把自己從數位農奴的奴役中解放出來。」──史考特(Brett Scott),《AI時代的現金戰爭》作者
「萬一沒有人注意到資本主義已死怎麼辦?就連資本家自己也沒注意到?數位平台如今篡奪了資本主義,並替換成一套更可怕的制度。這是一本有助於理解其運作方式的迫切之書。」──多克托羅(Cory Doctorow),加拿大科幻作家
「論點挑釁,文筆好讀,必將成為未來全球經濟辯論的重要試金石。」──斯奈錫克(Nick Srnicek),《平台資本主義》作者
「這本重要新書描述了現正發生的劃時代轉變。在瓦魯法克斯看來,這不僅是科技問題,而是一種全新的經濟體制與政治力量。」──卡德瓦拉德(Carole Cadwalladr),英國作家暨調查記者
「瓦魯法克斯以其特有的迷人風格,引導讀者認識現代經濟的重要趨勢:企業大巨頭如何建立一套對自己有利的經濟體系,以及老百姓如何能把權力奪回手中。」──布雷克利(Grace Blakeley),《新冠疫情將如何改變資本主義》作者
「瓦魯法克斯讓他的讀者開始動腦思考,這可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沃夫(Martin Wolf),《民主資本主義的歧路》作者
「資本主義已死,我們不過是在其殘骸上苦苦掙扎。怎麼會沒有人發現呢?因為大家的注意力都被氣候危機、新冠疫情、烏克蘭與加薩等混亂給分散了。瓦魯法克斯認為,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正是雲端資本。」──洛文克(Geert Lovink),網路文化研究所創辦人
【臺灣讀後推薦】
「近十年來,社群媒體讓人們傳播資訊的方式有了巨大改變,而這樣的改變也讓我們的資訊獲取變得更被動。每個社群媒體就像是一個占地為王的地方君主,讓使用者透過勞動產出網站需要的內容,但也同時透過演算法來決定每個人可以看到的資訊與優先順序。這個權力甚至可以直接改變使用者對於既有權力的質疑與挑戰,例如近期TikTok透過程式的改變,鼓勵使用者可以挑戰美國國會對於TikTok必須脫離母公司『字節跳動』的這項決議。
改變人們的使用習慣並不容易,尤其在網路效應的影響下,每個人在社群平台上都有自己的好友圈,要脫離這些圈地形成的封建體制有著更高的門檻。但我們可以先從這本書開始認識這個現象,了解我們所處的網路環境,才有改變的可能。
雅尼斯做為希臘前財政部長,以及著名經濟政治學家,雖然對於中國的看法和我們站在中國第一線的看法會有相當的出入,對於加密貨幣的意見也不一定可以完全貼合科技發展的狀況,但對於資本、勞動以及企業追求的利潤與擴張等層面的見解,確實非常值得參考,尤其在這個或許即將迎來網路生態改變的前夕。」──簡信昌,資料新聞媒體《READr》總編輯
「許多人以為佃農只活在歷史課本裡,卻沒意識到自己就是雲端服務下的數位佃農。作者喚起人們的病識感,使你我看清數位地主的樣貌,以及如何可能擺脫佃農身分。」──許明恩,《區塊勢》創辦人
「如果你常關注矽谷,那麼或許熟悉這幾年較風靡的『科技樂觀主義』(Techno-Optimism)。這本書很明顯是站在對立面,以挑釁的命題帶出深刻的討論。
對於這本書,我有三個推薦理由。首先,這本書的寫作引人入勝,大量利用作者與其父親之間的對話來展開思辨,有趣且有溫度。其次,針對主要論點,作者引用了相當數量的論據,在知識量上令人滿足。最後,這本書提供了一種全新視角,使我們得以觀察數位轉型對政經體系和國家地緣戰略的影響。
然而,我也有一個提醒。如同世界上所有的著作,這本書並不全面。鮮明的立論容易使人誤入極端的二元對立思維,但我相信這並非作者本意。批判性思維並非僅使我們成為批判者,而是協助我們找到更好的建設手段。」──曼尼Manny,《曼報》創辦人
「一部誠摯而令人動容的左派家書──作者雙親歷經二戰與希臘法西斯獨裁之下集中營的磨難,終生獻身於追求自由、實現不再存在壓迫之世界的左派信念。本書正是為了答覆父親晚年的疑問所寫:『網路的興起將助長資本主義抑或消滅資本主義?』
作者為此給出了一個能告慰亡父、但令人警惕憂心的答覆。在其字裡行間,讀者也處處能感受到一位承擔著左派家族生命記憶的經濟學家,將其信仰與所學所思娓娓道來的溫度與執著。」──黃哲翰,《轉角國際》專欄作家
推薦人
【專文推薦】
黃哲翰,《轉角國際》專欄作家
蔡蕙如,臺灣大學新聞所助理教授
【好讀推薦】
唐鳳
張潔平,區塊鏈平台《Matters》創辦人
曼尼Manny,《曼報》創辦人
許明恩,《區塊勢》創辦人
馮勃翰,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劉昌德,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簡信昌,資料新聞媒體《READr》總編輯
許瑞宋
香港科技大學會計系畢業,曾任路透社中文新聞部編譯、培訓編輯和責任編輯。2011年獲第一屆林語堂文學翻譯獎。譯有《價值戰爭》、《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和《絕望死與資本主義的未來》等數十本書(http://victranslates.blogspot.tw/)。
導讀:當雲端平台控制了新聞媒體/蔡蕙如
導讀:重返封建:一場左派敘事下的資本主義變形記/黃哲翰
臺灣中文版作者序
序言
第一章 赫西俄德的哀嘆
第二章 資本主義的蛻變史
第三章 雲端資本
第四章 雲端經濟崛起與利潤消亡
第五章 為什麼是科技封建主義
第六章 科技封建如何影響全球新冷戰
第七章 擺脫科技封建主義
靈感來源、延伸閱讀和致謝
附錄一 科技封建主義的政治經濟學
附錄二 瘋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
註釋
好萊塢大片《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中,多名超級英雄齊聚一堂,希望拯救地球免於沙漠化。劇中有一場戲是閃電俠坐上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的車,以超級頑童的無禮態度問道:「你的超能力是什麼來著?」
「我很有錢。」蝙蝠俠回答。
這句話的涵義既簡單又深刻:強大的力量來自於大量的財富,而不是超人的外星肌肉或鋼鐵人的堅硬裝甲。
爸,你會說,這完全不是新鮮事。正如阿巴合唱團唱道:「這是個有錢人的世界。」但究竟是什麼原因使財富變成了一種超能力呢?從最原初的層面來說,就是對稀缺資源的不對稱獲取。想像一下,你迷失在撒哈拉沙漠中,瀕臨渴死。此時我騎著一頭載了很多壺水的駱駝向你走來。突然間,我有能力使你「自願」為我做事。同樣的,如果某丙和某丁是受乾旱困擾的兩名農民鄰居,而後來只有某丙在土地上發現水源,某丙就立即獲得了支配某丁的權力。
獨占獲得灌溉的肥沃土地,是典型的權力來源。正如你曾向我解釋,三千多年前,多利安人從北方進入希臘半島。因為擁有當地邁錫尼人沒有的鐵製武器,他們占領了肥沃土地,隨後就獲得了支配失去肥沃土地者的權力。直到不久之前,人類歷史中決定誰對誰能做什麼、誰擁有權力,誰又必須服從的,恰恰是土地和先進武器的結合。這就是封建主義。
後來,奇怪的事發生了:權力與土地脫鉤,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歸屬於擁有資本的人。什麼是資本?它不是錢,雖然錢可以為你買到資本──就像錢可以為你買到土地、各種小玩意及公關宣傳。資本也不是武器,雖然武器可以幫助你奪取別人的資本和土地。
在資本主義出現之前,資本很容易界定。它就是一些有形商品,專門為了生產其他商品而生產出來。在這個意義上,一把鋼劍不是資本,因為它除了能產生一個被砍下的頭顱或被刺穿的軀幹,什麼都生產不出來。但一個鋼犁或一根釣竿就是典型的資本財,又或者換一種說法,是生產出來的生產工具。
在資本主義出現的幾千年前,資本財就已經很重要。如果沒有古代工程師的精密工具,就不可能建造出巴比倫這樣的城市、巴特農這樣的神殿,或萬里長城這樣的防禦工事。從虛構的魯濱遜(他因為從失事船隻取得釣竿、槍枝、錘子和鑿子,得以度過艱難的日子)到為歐洲輝煌的大教堂提供資金的封建大莊園,資本財賦予人類新的力量,激發了我們的想像力,提高了我們的生產力,並且賦予我們以更高效率自相殘殺的能力。
但接著,資本主義出現了,依靠的是資本的全新能力:指揮的權力。
*
一八二九年,三十六歲的英國人皮爾(Thomas Peel)決定離開英國,前往澳洲發展事業。皮爾是個有錢人,而且政治人脈雄厚,他率領三艘良舶航往澳洲,除了他的家人,還帶上三百五十名工人(有男有女,也有孩子)、種子、工具和其他資本財,以及五萬英鎊的現金──這在當時是相當可觀的一筆錢,相當於現在的四百六十萬英鎊。他計畫在殖民地當局為他從原住民手上奪取的一千平方公里土地上,建立一個現代化的小型農業殖民地。但抵達澳洲後不久,他的計畫卻泡湯了。
皮爾的計畫其實很縝密,但失敗的主要原因卻超乎他所能設想。是的,他會遇到許多困難,包括作物歉收、澳洲土著的抵抗,以及必須與殖民地當局周旋。但憑藉他在政界的人脈、熟練的英國工人、頂級的進口資本財,以及足夠支付工人工資和購買必要原材料很長時間的資金,他自認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唉,正如馬克思數十年後調侃道,有一樣東西是皮爾未能從英國帶到澳洲的,那就是資本主義!
一件出人意表的事破壞了皮爾的大計:他的工人集體拋棄了他,創造出十九世紀澳洲版本的大離職潮。工人們在周遭地區為自己找到土地,自己做生意去了。皮爾的英國背景使他無法為這場災難做好準備。英倫諸島的情況使他產生掌控一切的錯覺,以為他從母國英格蘭帶來的資本賦予了他掌控員工所需要的全部權力。
皮爾假定他的工人除了從事雇傭勞動,沒有其他選擇。這項假設在英國是合理的,因為英國自十八世紀末開展了圈地運動(大規模的公有土地私有化),被驅逐的農民無法獲得任何土地。在曼徹斯特、利物浦或格拉斯哥,沒有土地的勞工如果辭去受薪工作,最終只會餓死。在澳洲西部則不同,充裕的土地(即使部分土地為原住民持有)使人們可以選擇另一條路:辭去工作,自謀生計。就這樣,不幸的皮爾先生雖然手上有錢,而且擁有許多英國製造的高級資本財,卻沒有權力指揮工人。
土地就是土地:肥沃的土壤,作物在上面生長,動物在上面吃草,建築物蓋在上面,人類也必須站在上頭,才可以奔跑、航行或飛上天去。資本則不同於土地,而是像勞動那樣具有第二種性質──爸,自從你引導我認識光的特殊雙重性之後,我開始意識到這一點。沒錯,資本的一種性質是有形且物質性的,可以顯著提升生產力。但資本的第二種性質則是一種妙不可言力量:指揮他人的力量。皮爾對這種效力強大但內在脆弱的力量有所誤解,結果蒙受巨大的損失。
封建主義變成資本主義,本質上就是指揮的權力從地主轉移到擁有資本財的人手裡。這件事要發生,農民就必須先失去對公有土地的自主使用權。這就是為什麼英國的圈地運動對資本主義的誕生至關重要:它剝奪了英國工人重要的機會,也就是皮爾的工人在澳洲西部發現的那種機會。爸,我記得你跟我說過,在你工作一輩子的希臘鋼鐵廠,許多工人每年會請一個月或甚至更長的無薪假,回到村莊採摘橄欖或收割小麥。你曾經評論過,這種選擇對工人是好事,對資本主義卻不是。
藉由限制土地使用,圈地運動幫助資本超越了它提高生產力的原初作用,使它的指揮權力快速增長。不久之後,世界各地的公有土地都普遍遭到商品化,使資本在全球各個角落取得了至高無上的地位。隨著資本對勞動的指揮權力增強,擁有資本的人積累了大量財富。隨著財富積累,他們的社會權力也跟著大增。這些人從雇主變成了政治議程的制定者,掌控了所有重大決策。很快的,資本家就可以對所有人發號施令,包括地主貴族,甚至是王室。事實上,某些國家的貴族階層只能靠一種方法生存下去:加入資本家階級,或至少順從資本家階級。
資本這隱性的指揮權力,重新形塑了全世界:從它在兩百年前左右誕生,到戰後技術官僚確立,乃至於全球米諾陶崛起及在二〇〇八年的衰落,世界的面貌大為改變。但如今我們正在目睹一種新型資本的崛起,它的指揮能力前所未見,迫使我們全面反思以資本命名的這種資本主義體制。我將這種新型資本稱為「雲端資本」。
*
「只要登入亞馬遜網站,你就離開了資本主義。雖然那裡有很多買賣,但你已經進入了一個不能視之為市場、甚至不能視之為數位市場的領域。」我經常在演講和辯論中這麼說,而聽到的人會像看到瘋子那樣看著我。但在我解釋了我的意思之後,他們就從原本擔心我是否精神正常,轉為擔心我們所有人。
想像一下這種科幻小說場景:你被傳送到一個小鎮,那裡有很多人在忙自己的事,買賣各種小玩意、服飾、鞋子、書籍、歌曲、遊戲和電影。起初一切看似正常,直到你開始注意到怪事:原來那裡所有的商店,甚至所有的建築,都屬於一個叫傑夫的人。雖然傑夫並不擁有生產商店販售商品的工廠,但他擁有一種演算法,可以從每一筆銷售中抽成,而且他可以決定什麼可以賣,什麼不能賣。
如果只是這樣,這種場景會使人想起以前常見的西部片劇情:一名孤獨的牛仔騎馬來到一個鎮上,發現那裡的酒吧、雜貨店、郵局、鐵路、銀行以及警長,全都控制在一個矮胖的強人手上。但前述科幻場景並非只是這樣,因為傑夫並非只是擁有那裡的商店和公共建築,他還控制著你走過的泥土、坐過的長椅,甚至是你呼吸的空氣。事實上,在那個怪異的小鎮,你所看見(以及看不見)的一切都由傑夫的演算法控制:你和我可能並肩而行,眼睛望向同一個方向,但演算法提供給我們的景觀是完全客製化的,是根據傑夫的優先事項精心策劃的。除了傑夫,在亞馬遜網站上瀏覽的每一個人都是在演算法建構的孤立空間裡遊蕩。
這種地方絕對稱不上是市場,甚至不是某種形式的超級資本主義數位市場。畢竟就算是最醜陋的市場,人們也可以在那裡還算自由地互動和交換資訊。事實上,這甚至比完全壟斷的市場還糟糕,市場再怎麼被壟斷,至少買家還可以相互交談、組織協會,也許還可以組織消費者抵制活動,迫使壟斷者降低價格或提高商品品質。在傑夫的領地裡可不是這樣:在那裡,所有的人和事都不是由市場那隻看不見的手調節,而是由演算法控制,而這種演算法是為傑夫的利益服務,只按他的調子起舞。
如果你覺得這還不夠可怕,請回想一下,正是這種演算法透過Alexa訓練我們去訓練它來製造我們的欲望。如此離譜的狂妄行徑實在讓人反感。我們幫忙即時訓練這種演算法,使它對我們瞭若指掌,而且它既能改變我們的偏好,又能選擇和提供滿足這些偏好的商品。這就像德雷柏不但能把對特定商品的欲望植入我們的意識,還擁有一種超能力,能繞過所有潛在競爭對手,立即將那些產品送到我們家門口,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增加傑夫的財富和權力。
如此集中的權力應該足以把支持自由的人嚇得魂飛魄散。堅持自由市場理念(更不用說個人自主)的人都應該認識到,雲端資本敲響了市場的喪鐘。雲端資本也應該要使市場懷疑論者(尤其是社會主義者)不再自以為是地假定亞馬遜不好是因為它是一個失控的資本主義市場。事實上,它比失控的資本主義市場還糟。
「如果它不是一個資本主義市場,那麼當我們登入亞馬遜網站時,究竟是進入了什麼地方?」德州大學一名學生幾年前這麼問我。
「一種數位領地,」我本能地回答。「一種後資本主義領地,其歷史根源仍在封建時代的歐洲,但其完整性如今卻是由一種未來主義的、反烏托邦式的雲端資本維持。」從那時起,我開始相信這是對一個棘手問題還算準確的答案。
在封建制度下,君主會分封所謂的領地給被稱為諸侯的下屬。這些領地賦予諸侯正式的權利,使他們可以在經濟上開發王國的某些部分,例如在領地上種植作物或放牧,以換取部分收成。君主會派出他的治安官去監督領地,並收取屬於他的財物。傑夫與亞馬遜網站上供應商的關係,和封建君主與諸侯的關係並沒有很大的差異。他將雲端數位領地有償授予這些供應商,然後派出他的演算法治安官去監管他們和收取欠款。
亞馬遜只是一個開端。阿里巴巴運用同樣的技術在中國創造了類似的雲端領地。模仿亞馬遜的電子商務平台在世界各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全球南方和全球北方皆然。更重要的是,其他產業也正在變成雲端領地。且以馬斯克成功的電動車公司特斯拉為例。金融界給予特斯拉的估值遠高於福特或豐田,原因之一是該公司汽車的每一個電路都連接雲端資本。這除了賦予特斯拉遙控關閉汽車的能力(例如在司機沒有按照公司要求維修車子時),還使特斯拉可以在車主行駛時即時蒐集資料(包括車主開車時聽什麼音樂!),不斷充實公司的雲端資本。這些車主可能不認為自己是雲端奴隸,但是,唉,這些擁有光鮮亮麗、空氣動力性能絕佳的特斯拉新車並引以為豪的人,其實正是不折不扣的雲端奴隸。
我們創造出令人難以置信的科學突破、聽起來很夢幻的類神經網路,以及超乎想像的人工智慧程式,結果成就了什麼?結果是將那些在倉庫裡勞作、開出租車和送餐的勞動者變成雲端無產者。結果是創造出市場日益被雲端領地取代的世界,迫使企業成為雲端資本主人的附庸,還將我們所有人變成雲端奴隸,無法放下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熱切地為雲端資本的生產貢獻力量,使我們的新君主欣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