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頁| 關於讀書共和國| 大量團購| 索取圖書目錄| Podcast數位傳聲
會員中心 0 FAQ 線上讀者回函
熱門搜尋關鍵字: 魔戒 沙丘 大谷翔平 蝙蝠俠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3) 惶然錄 德川家康 官網獨家
TOP
首頁> 人文社科館>人文科普>社會史地> 港都人生:旗津島民

港都人生:旗津島民

出版品牌:木馬文化

作者:林佩穎、李怡志

ISBN:9789863592037

出版日期:2016-01-27

定價:NT$  300

優惠價:75NT$225

促銷優惠 |

3月全站優惠|單書75折

3月全站優惠|五本7折

3月全站優惠|三本73折

內容簡介 |


港都人生,靠海而生

探訪十五位職人耆老,手繪五十幅岸邊街景

紀錄島嶼的身世,刻劃時代的面容

 

本書探訪十五位職人耆老,或在幫傭生活流轉,或從赤貧裡翻身,或是習得一身好手藝度過時代的風雨。他們見證了日治時期的市街,經歷二戰期間盟軍轟炸,一九五五年浙江大陳遷村,眼見一九六六年前鎮加工出口區成立,一九七五年的第二港口「破港」,一九八四年過港隧道啟用。這些變化牽動了港都的發展,無可避免地左右了時代裡的小人物。

 

從以養殖為業,由淺灘貝類撐起生計的小漁村,到吞吐國際貨櫃的大港,再以觀光為主力,以海鮮餵養假期的洶湧人潮。旗津——是高雄港無法忽略的一頁歷史。

沿著海岸線,走進港都,逐頁閱讀數十年的遷徙來去。登島上岸,踏入旗津,十五位職人匠師、地方耆老,從漁村到大港,自岸邊到深巷,他們窮盡畢生的技藝,說出與這個島嶼相遇分離的記憶。他們的生命故事,描繪了旗津的身世,刻劃港都自漁業至工業的發展歷史。

 

港都人生,靠海而生。蚵田曾是養活一大家子的生計來源,手工漁網與手繪漁旗曾因輝煌漁業而有過風風火火的年代。淺灘曾有豐厚肥美貝類,岸邊人家划著舢舨航行,彼時污染尚未入侵。然而一九七五年高雄港第二港口開通,以水道劃開旗津與小港間的聯繫,旗津成為孤島。岸邊風貌改變,港邊人家的生存方式也因此改變。原有依海而生的養殖漁業因工業發展而逐漸消失,在地居民則各尋出路,留下來的人繼續依海而生。時代的風吹向造船業,船廠與相關行業因應而生,跑船、造船、修船,精巧的螺絲,高度專業的手工螺旋槳,養活了多少港邊家庭。

 

數十年間,旗津餵養的人口除了世居的家族,還來自浙江大陳、彰化、澎湖、基隆、印尼等地,外地早成在地。他們在貧瘠的漁村找到生路,於蓬勃的大港站穩腳步。

 

回首過去時光,成為崩隙郭水發記憶裡的蚵田,莊師傅的手工漁網,柯師傅親手調配染料繪製的漁旗,遠渡重洋的印尼女子秋娥,蔡阿世的造船廠,客家阿貞的烤魷魚……本書深入探訪在地的耆老、職人與老店,見證聚落的興衰,聽他們與她們細數日本殖民下的童年,經歷二戰時期緊縮的物資與密集的空襲,凝結大時代歷史的大陳新村。見識越戰期間的美軍停泊,記憶中的沙子地,跟著遠洋漁船出發,迎接每艘進港的船隻……,每個小人物的生活,每位職人的精巧手藝,都是旗津的歷史,這片海岸線所承載哺育的討海人,不管是老在地新住民,歸鄉人異鄉客,都寫下了港都多樣的人生。

 

作者簡介 |

林佩穎

林耳機,1983年出生於台東,現居高雄。高師大跨藝所期間開始長期經營對於地方的了解,關注時間的刻痕,大歷史與小片段的對立與相互消融,著迷於凝結在空間分秒間的歲月,並熱衷於市井間流傳的都市傳說。

近兩年不限定創作形式,嘗試以文字與畫筆觀察人群,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聯,發現:人,最可惡也最可愛。《港都人生》是寫給高雄的情書,追尋失去與留下,獻給在炙熱陽光下認真生活的人。

 

李怡志

畢業於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從小在鹽埕與三塊厝等歷史街區成長,母系家族沿著澎湖、旗津、哈瑪星到鹽埕區的路徑遷徙,是高雄早期移民社會的縮影。近年來,由於都市發展變遷快速,傳統社區面臨開發壓力和產業轉型,故,創作往往追溯成長記憶,同時藉著長時間的基地調查與口述訪談,涉及老舊社區的人文記憶和民間美學,特別是討論空間裡的身體經驗、土地倫理、社會實踐和賦權。近期嘗試以手繪速寫和漫畫,再現城鄉發展下的地方文史與人文智慧,在大歷史的政治敘事下,建構城市生活歷史的小人物。

 

 

書摘 |

【內文摘錄】

 

1.推薦序

旗津的浪漫與哀愁

王御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我所任教的學校有兩個校區,一個在楠梓。這學期,我出了個作業給楠梓的同學「請設計一條遊覽高雄的好玩行程」,其中約有百分之四十的人會到旗津,行程大概就是搭渡輪、參觀燈塔(砲台)、海水浴場看夕陽與吃海產。但若問起這些景點的歷史,多半就是照本宣科,拿出網路上資料念一遍。

是的,旗津就是一個高雄的觀光區,離市區不遠,但又得搭乘渡輪跨過高雄港,大海、渡輪、夕陽與海產,剛好滿足了觀光需要的浪漫、美景與美食,至於旗津人在做什麼,觀光客就不是那麼有興趣。

觀光客如此,來到此地的學生也如此。

我任教的另一個校區就在旗津,在這裡,我與怡志合開了一門課程,介紹旗津的人文、歷史,期末同學則要拍攝一部簡短介紹旗津的影片。上課以後發覺,來到旗津已經一、兩年的學生,對於旗津的理解只比觀光客深入一點點,這當然牽涉到臺灣的大學校區與附近社區向來互動甚少,另一個則是缺乏對旗津在地歷史文化的整理與介紹,不論是網站或書籍。所以不光是學生,問起任何一個不住在旗津的高雄市民,對於旗津的認識,大概也是渡輪、夕陽與海產。

翻開高雄市的歷史就可發現,旗津是高雄市最早發展的區域,當初受烏魚吸引而來的漁民,蓋了至今香火仍鼎盛的天后宮。每年的烏魚季節,街上仍可看到曬烏魚子的盛況。臺灣第一位醫療傳教士馬雅各所建立的旗後教會也仍矗立在旗後大街上。依傍著海洋的旗津,產業更是「靠海吃海」,不論是捕魚、造船或養殖,都展現與大海唇齒相依的關係。

但隨著高雄市區的快速發展,以及高雄港的擴增,旗津光榮時刻已成往事,取而代之是一再的犧牲。因為擴建高雄港,養殖業消失不見;為了開闢高雄港第二港口,原本是半島的旗津,被硬生生切斷;高雄港內蓋了加工出口區,旗津許多年輕女孩,每天早上搭乘渡輪到對岸上班,卻發生海難,二十五人香消玉殞;捕魚業也面臨近海無魚可捕的窘境,慶賀新船落成的大漁旗只能晾在一旁;還有因為世運會,永遠消失的舢舨船。

這些一個又一個的時空鏡頭,迄今仍沒有人整理,也使得旗津一直不被人瞭解。所幸怡志與佩穎,在完成鹽埕的故事採集後,繼續將步伐踏進旗津,讓旗津這些人文歷史,透過一個又一個的人生故事,串連起來。

這本書的分類有趣地分為漁村與大港兩部分,也就是將旗津沿岸小漁村的故事與高雄港這個「大港」的故事分開描述,也看到從漁村到大港,旗津的整體變化。而在故事的背後,更可看到貫穿整個故事的族群蹤影,除了旗津本地人,有從高雄其他地區(蚵仔寮)移民至此的蔡家,有來自臺灣其他地區如彰化來此的玻璃行老闆,也有從中國大陸來此的大陳島住民,還有來自印尼的新移民,讓這個小島充滿了豐富、多元的可能,這絕對是外人來到旗津,難以看到的真實面貌。也可以看到怡志與佩穎,在旗津走動的辛勤,才能捕獲這最在地的鏡頭。

當然,在怡志與佩穎書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永遠是他們充滿溫度的手繪圖。比起相片,經過他們訪談、觀察後才下筆的每一張圖,都有著旗津那種海風吹來的歷史感,也讓這本書格外動人。

閱讀完了這本書,或許下次來到旗津,不再只是大海、夕陽與海產,彎進旗津的小巷弄內,將會看到屬於當地人的旗津。

 

2.推薦序

非凡小人物的繁複美學

鄭順聰(作家)

 

他叫康翔(不是那個影評人),在地的文史工作者,在旗津渡輪站等著我們。彼時一九九七年,我升上中山大學三年級,擔任文社社長,除了靜態的讀書會與創作討論,還穿上布鞋,到田野采風去。

彼時,文史工作者還是稀有礦物,輾轉折騰好不容易聯絡上康翔,領著我們這群「爛漫」的大學生,跨入天后宮,講解旗津史與傳統建築構件,眼見熱鬧的街市就在前頭——景翔腳尖一轉,拐進歷史疊砌的傳統聚落,幽靜散發人情微溫,二樓臨街公媽廳的欄杆木門領著視線往藍天白雲而去,步上旗後山,景翔將砲台之紅磚砌法講得出神入化,以潔白的燈塔為背景,我們歡喜拍照。最後,繞道山腳,康翔用一根草,就釣出沙洞深處的巨螯招潮蟹。

鍾愛旗津且無所不知的康翔,在彼時,知名度微量,用最草根的方式從事文史工作,他篤實的踽行身影,孤單,令人動容。

是以《港都人生:旗津島民》書稿剛到手,我的虎口便湧起暖流。新一代的文史工作者,可以不再那麼的孤單,至少就我認識的怡志,身旁有許多志同道合者,媒體大眾的眼光肯投注,台灣社會更加重視在地文化與歷史保存(雖然路途仍長)。而且,怡志就學階段即進行相關研究,經過學院的訓練,能力與視野超拔,早早就累積實務經驗,走踏、訪談、導覽,還能將成果出版成書,無論是圖繪的氛圍與編輯的巧心,是我讀大學那個年代無法想像的。

然而,佩穎與怡志這兩位文史新人類,最強的進化點,不只是視野的衛星定位,還有視網膜科技般的如實呈現。

猶記得,康翔的導覽,集中於北旗津,著重古蹟歷史的脈絡爬梳。而這本《港都人生:旗津島民》,猶如站在旗後燈塔,將光往南探照烏松、大汕頭、赤竹仔、中洲、七柱、土地公、崩隙、過港隧道……這都是觀光客不會踏入的所在,此書帶領著讀者,探入深巷細弄,記錄非凡小人物的細碎浮生,眼前的影像如實映照於視網膜中……

猶如文件抄寫員,將旗津人移寫成文字,裡頭有漁民、船具製造商、小攤販、工廠人、黑手、大陳義胞、外配等等……這些生居於沙汕上的常民,猶如吸附於堤岸的貝類,迎接海流般的時代巨變,忍受生冷艱辛,在鋼鐵巨舶偉立的高雄港與人潮市場窄隘街巷間,討賺營生。

不施加過溢的文采,也不操弄悲喜人生的戲劇槓桿,移寫小人物的成長記憶、身體感受、環境變遷,在不厭其煩的細節中,靈光漸次透入。〈玻璃行的手繪漁旗〉一文,手繪大漁旗的製造過程,這是技藝的繁複美學:「手繪大漁旗要先以竹竿穿過胚布,各邊繃緊懸掛,再以紅膏做成顏料勾勒線條,然後用糯米漿塗抹幾層,留白輪廓,待乾後擠入以硝酸調配的塗料來作畫,依序反覆曬乾、染色、定色,接著洗清,顯色,最後曬乾才算完成。」〈從漁家到船家〉,藉由主角的口吻,展開養蚵法的演進圖卷:「蔡家剛開始選擇在岩岸邊養石頭蚵,後來改養垂仔蚵,即是利用竹竿插在沙灘,讓蚵自己生長。」我是工廠出身的孩子,對於髒吵危險的環境,毫不嫌惡,反倒油然生親切感,甚至在其中想像、嬉遊,以美感觀照,我想作者跟我有同樣的感官結構,所以才能寫出這樣的句子:「中間是作業區,約有四、五十坪大小,地上鋪上一抹厚實的黃土層,屋頂除了數隻日光燈管,還有後方溫度高達上千多度的黃銅漿和鍋爐,天窗光線照射進來,細微的粉塵分佈在空氣中,伴隨金屬鏗鏘敲打撞擊,有一種教堂神聖感和天工開物的美感。」

人不只是人,而是生活在「物」之中,被包圍、困囿甚至操控。尤其,高雄是座重工業城市,龐巨的道路、貨車、工廠、貨櫃船與鋼鐵機械,無所不在,人無處不感受到「物」之存在。《港都人生:旗津島民》將「物」移寫書,書中的人在「物」翻滾掙扎,這,才是真高雄。

與怡志初識於打狗再興會社,請他擔任「打狗鳳邑文學營」的導覽,走踏哈瑪星。我中山大學讀書四年,對這一帶只有感情與記憶的熟悉,而怡志當天的講解,不僅有歷史地理的宏觀視野,還用「身體芭蕾」的描述方法,將人生活於「埋立地」〈註〉的感官體驗,細細陳述,如實呈現諸般感受與回憶,如光透入視網膜那般的符契。

導覽從頭到尾三小時,怡志毫無疲態,健壯體格的他,背脊都是直挺的。學識根柢紮實,視野全面,傳述起故事與回憶,溫柔、充滿深情,我親眼見證文史新人類之再進化。續《港都人生:鹽埕市井》此第二部曲,與佩穎合力為高雄文化奠基,一區一區一區拓展,我歡歡喜喜來寄望。

 

〈註〉

埋立地:日語,填海造陸工程之意。哈瑪星乃十九世紀初日人填築的海埔新生地,以此勉勵佩穎與怡志,為在地文化與高雄歷史,奠築更厚實的基底。

 

 

3.掌中的經緯 莊碧飛

 

本來並不是討海的

一如往常,莊碧飛坐在門前編織漁具,他它熟稔地用爬滿皺紋的雙手,將尼龍線交叉出經緯。

莊碧飛是旗津著名的耆老,設計出許多耐用的網具。但他,本來並不是討海的。除了幼時父親在內港養殖石頭蚵外,他們在崩隙還有幾塊田園,種地瓜養豬維生。他的爺爺是日本時代的保正,在村裡有點名望,接受日本政府的指派,也受到特許,開了間雜貨店,販賣什貨等生活用品,他只消偶爾幫家裡顧店,其餘的時間就是上學唸書,生活過得不錯。

皇民化當時,全家改了日本姓「濱川」,莊碧飛說這是代表海邊的住民。他的長兄在二戰時擔任台籍日本陸軍志願兵,配有軍馬,在社里間受到敬重。美軍空襲時,每戶家庭在海岸邊挖掘防空壕避難,另一部分的人則疏開到鄉村。終戰後沒多久,他們已經得知,哥哥「濱川英雄」已經戰死在南洋,幾年後,輾轉多人,才由鄰居友人的手中接回他的指甲和頭髮。

戰後,大人們在港內抓魚。中洲漁港過去很大,沙地上能停放三、四十隻以上的竹筏,漁船並不多見,其中也有往返中國載運貨品的帆船。多數的漁民在外港牽罟,這種以地曳網作業是傳統的補魚方法,在臺灣西部沿海相當普遍,由於需要眾人合作,基本上多是具有一些經濟基礎的漁戶才能招工。莊碧飛記得,每當漁汛期,他的父親和兄長會站上竹筏上,由一個人撐向外海,另一個人將網撒出,環構成一個馬蹄狀的路徑,讓網沉至海中一些時間圍困漁群,灘上眾人腰間便勾著繩網,一齊向後拉即可收穫。莊碧飛至今仍忘不掉那時的景色:黃昏時,眾多的罟網在海上各自張開,錯落有致,加上江港歸帆,畫面美不勝收。他說,如果當時有攝影器材能記錄下來,那旗津一定是世界級的景點。

 

 

彼岸經緯

當了一年四個月的國民兵,莊碧飛才開始出海抓魚。當時兄弟還沒分開,三、四個一起賺食,有時候到台南、東港等處,一次數日或月餘。二、三十歲時後,他們也常跑到福建、汕頭等南方沿海作業,當時中國正歷經「大躍進」的時期,偶爾會見到公社專用的帆船,擠滿三、四十多個人。他記憶中裡對岸漁民的生活條件非常差,也不能靠近。但有時候他們會從台灣帶一些舊衣,在海上遇見了個體漁民,就用塑膠袋包裹,會船時丟向他們的小船。

為了躲避颱風,莊碧飛和兄長也數次進出九龍。六○年代時,香港境內還沒有太多觀光客,港邊避風塘裡居住著在水上生活的蜑家漁民,岸上還有黑社會,搶劫頻繁,治安非常差,所以大約下午五、六點,路上的商店差不多都已經關門。莊碧飛說九龍與香港就像旗津和高雄一樣,港內是繁榮的市鎮,港外則是破落的漁村。

海上水路的經驗特別,越戰時,他們的船行經海南島附近,許多越南人從海上逃亡,他便親眼目睹難民用水缸和竹竿划滑到他們的船邊,其中一個人拿了軍用的指北針,問他們香港怎麼去,莊碧飛用手比了比方向,他們就趕路離開了。

 

 

此岸經緯

大概四、五十幾歲左右,莊碧飛結束了討海的生活,回到岸上。他和父親、哥哥開始作漁網販賣。

早期是以苧麻、棉線製作「苓仔」,但因為不耐鹽水,下水後需要曬網,使用壽命也僅有三年便需再製。,所以日治時期,即改成棉網,雖然較為耐水且耐用,不必次次曬網,但仍需要定期以一種類似番薯塊根的薯榔作染料,來增強拉力並延緩腐化。

他們向紗行批來棉絮,找來村裡的人工一起製做,這是在漁村裡極為普遍的技藝,多由女性負責,完成後便可賣到南部幾個漁港。戰後一段時間,才改成塑膠尼龍。

莊碧飛長年著一件棉質背心,深藍灰的西裝褲腰串著鑰匙,雖然現年已經八十三歲,但黝黑的薄皮膚下仍有寬厚的臂膀。他常坐在港邊自家的騎樓工作,椅子上放著竹製的梭子(編網針)、紡錘、網目尺、小刀、剪刀,和收納這些工具的油亮木盒。,莊碧飛坐在板凳上並著腳,默數著網目的尺寸,快速將繩結好手持漁網,或更費時的把線索撐開,穿過梭子,構成平整規律的交叉格狀,來加強護具的耐用性。

他走到住家隔壁的小儲藏間,解開鐵鎖瑣,推開刷成湖綠色的厚門,牆邊整齊不紊的擺放大小各異的手網,插在橘色、藍色的塑膠桶,一旁還堆放像壺狀漁簍的補蝦網具,莊碧飛用金屬增加幾層防脫設計,也是他的發明。

接著他莊碧飛又拿出一副寬大的手網,是專門用在每尾重達百斤的石斑大網。其上的平口網圈,是以門前的鐵器折出來,這個設計可以讓網圈貼緊漁塭底層,魚群不至向弧形的兩邊逃脫;而扁狀木桿避免滑動,又減少手握的施力;上面的線繩接到網底的束口,因為在撈魚後,沉甸的重量不易傾倒,則可以控制開闔;網圍的尼龍繩更是鉤纏在不銹鋼網圈上的內側,沿線覆上剖開的塑膠管,防止作業時刮到壁岸及石塊而斷開。莊碧飛靠著多年的漁業知識與經驗,研究網距技術,改良繡法、網目,構法、耐水性和防刮等細節,許多養殖業者或海產店的攤商,都特別向他訂製作手持的撈網及容器護具,他也常受到政府及民間單位的表揚與關注。

黃昏時,莊碧飛坐在門口,隔一條水泥鋪成的馬路是中洲漁港,停靠的是玻璃纖維製的近海漁船。他說,過去叔叔將蚵殼傾倒在海岸,久而久之,囤出了這條路。偶爾,他會放下手邊的工具,規矩地收好,再沿著港邊這條小路,穿過漁民歇息的卡拉OK亭,回到旁邊紅磚造的祖厝看看。

 

 

 

4.日曆紙上的旗津 魏祺峰

 

違建

魏祺峰的夾克和襯衫口袋,永遠放著鼓脹成饅頭狀的黑色皮夾,裡面收著一張張港務公司歲末聯歡的邀請名牌,還有幾張破爛變形、薄可透光的日曆紙。那是他反覆描繪的記憶,沒有間段地紀錄,隨時放在皮夾,數年累積。當他小心翼翼地攤開的日曆紙,那個用藍色原子筆來回塗寫的「東亞海運」字跡清晰可見。

「這裡都是違建。」魏祺峰步履緩緩,牽著腳踏車避開大街上的觀光客,沿著一條常走的小路徑,指著住家旁的兩側的屋厝說。也許新蓋的透天房對魏祺峰的記憶而言,都是違建。

西元一九二七年出生的魏祺峰,身體硬朗,鼻樑上掛著一副金邊寬大的舊式眼鏡,年邁的眼皮下垂,露出澄澈的雙眼。他獨居在旗津教會後方,一棟四十年左右的洗石子老屋,木門右上方有一塊板擦大小的木片,用石綠色填寫他的名字。屋內客廳的牆壁、頂端燈飾的圓形線板,白灰已經有好幾處剝落,後方廚房有石型磁磚砌成的洗手槽和廚具,雖然乾淨,但看得出來鮮少有客人。魏老從斗櫃裡拿出三合一咖啡,添加大量的砂糖沖泡。

 

 

記憶的圖像

二戰末期,美軍在台灣密集投彈的那兩年,高雄是受空襲次數最頻繁的城市。魏祺峰在旗津的家被炸彈徹底地轟過,三合院出現一個偌大的窟窿,路也都被炸開,只有前方的教會沒倒。而魏老曾任職的「東亞海運株式會社」,則在他加入日本海軍志願兵訓練期間被炸毀,「當天正巧是會社的發薪日,同事當時都在現場。」魏祺峰因為受訓缺席,逃過一場浩劫,至今仍記憶猶存。

魏老喜歡畫圖,現在住的房子,是數十年前原址重建的三樓老屋。但他已經很少上二樓了。他改睡一樓的雅房,除了因為年邁退化的身子,另一個原因是在妻子過世後,他刻意保留的時間感。二樓幾乎維持原樣。

一樓通往二樓的牆上掛滿了許多書法字,是寫給自己勤勉的詩句,還有幾幅極為出色的水彩畫,雖然透明壓克板已經泛黃,仍可看出當時慎重地裱框。其中一幅神情優雅、姿態端莊的女人,是他為妻子所畫的肖像,用不透明水彩染上淡色,頭後方還有一輪像聖母般的暈黃光輝,在幾幅牆上的作品裡極為突出。

有一天,他用鑰匙打開深鎖的房門,玻璃窗掩著舊色的簾布,透進一點光照,細塵在空中亮晶晶地發閃,彷彿打開他的記憶。進到他們的房間,靠床的牆上,同樣擺了數件作品和照片,一件小尺幅的油彩自畫像,用古典式雕花的木框裱背,穩重的黃褐色調,表現了他青年時的自信與自持。

魏祺峰在床邊坐下來畫圖。

他說,阿祖從福建渡海,在這裡住了好幾代。父親在一八七四年出生時,一家子從苓仔寮搬到旗後,砲台剛因牡丹社事件的影響,由清政府修建好。他們靠「牽罟」、「篙排仔」及養貝維生。據說那時旗後還有一個清兵的哨營,但清朝統治重心不在台灣,所以治安狀況與衛生條件都非常差。他描述父親口中的旗後聚落。閩式漁村已是打狗當時最繁華的市街了,酒樓、洋行、領事、醫館和禮拜堂,都成為他原子筆下描繪的場景。

魏祺峰平日獨居,但這裡曾是全家族的回憶。他是父親第三個續絃的妻子所生,前兩任太太因故過世,所以他和父親的年紀相差懸殊。說著,魏祺峰翻開一頁旗後平和公學校卒業紀念冊,原版早就散失,現在彩色翻印是同窗借給他的。他指著裡面一個「糞萁」的名字,以原子筆重重劃掉,手寫改成「祺峰」。他沒有問過爸媽為什麼,但過去一些農家為了避災,常將小孩的名字起得粗魯。他想起了一個早夭的妹妹,有一次犯了腸胃病,讓母親背到鹽埕給楊金虎醫生看診,父親還體貼地在媽祖廟前的市場買了昂貴的日本蜜桃,要慰勞可憐的小女兒,但她吃了幾口,晚上腹瀉脫水後便往生了。

 

 

逃兵

魏祺峰的母親是基督徒,他們住在教會旁,小時候他在長老教會巴克禮牧師在旗津為高雄所創的第一所幼稚園「愛兒園」就讀,所以他會用羅馬字寫台語文。後來當他自公學校畢業,應徵上高雄港站前的「東亞海運株式會社」,當時他們停靠在高雄港的船舶就多達五、六十艘,是一座極具規模的海運公司。魏祺峰擔任船舶聯絡員,白天負責遞送文件,下午回到旗津,在國民學校附設青年學校進修。一九四三年,大東亞戰爭正熾,他加入警防團,在空襲時協助警消救護受傷人員與善後,戰爭末期,又成為台籍日本海軍志願兵。

「我是被迫的。」魏祺峰說,當時他曾眼睜睜地見證日本警察以長棍毆打台灣人,一個耳光下去,口中罵著「清國奴!清國奴!」年少血氣方剛,他有股衝動,想衝進警察署裡回擊,同歸於盡就罷了,但畢竟沒有。一九四五年,青年學校的教官強制魏祺峰等年輕人全部報考志願兵。體檢後他被選上,所以他乘著空襲的契機,假借要安頓母親疏開而逃兵,卻仍被發現,抓回從軍。

「臭油抽!」魏老憶起仍難掩憤慨,用當時罵日本人的髒話嚷著。

然而,對魏祺峰來說,加入戰爭卻也是萬幸,他逃過美軍空襲,也不像許多前期的台籍日本兵從高雄港出發,往南洋赴死。

 

透光的日曆紙

魏老騎著腳踏車在旗後行動。

每逢假日,此處人潮總是川流不息。他常在曾當過廟公的媽祖廟前和日本觀光客攀談,或在福壽宮的老人亭下唱歌。但或許,這座島於他而言,已經不再是過去的模樣,所以,魏老以筆用力記住每件要事。退休後,他在日曆紙背面開始畫畫,用原子筆反覆描繪記憶裡的港邊場景、被摧毀的老家、株式會社等等,沒有間段地描繪,隨時放在夾克口袋裡那個變形的皮夾,與數年累積的港務局名牌疊放在一起。因為薄得透光的紙,已經沒有完整的邊,更看得出筆跡的深度,像歷史在他生命的鑿痕。

魏祺峰見著人,便攤開左胸口袋皮夾內的日曆紙說著時代的故事。

 

 

 

more
詳細資料 |

書籍代號:0ELG0061

商品條碼EAN:9789863592037

ISBN:9789863592037

印刷:

頁數:240

裝訂:平裝

| 同類型書籍 |
土耳其化的伊斯蘭
伊斯蘭的悲劇:從中東歷史和地緣政治解讀中東複合危機
大幻象:自由主義之夢與國際政治現實
監獄醫生:圍牆之後的痛苦與生死
紙上明治村(二冊套書)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