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頁| 關於讀書共和國| 大量團購| 索取圖書目錄| Podcast數位傳聲
會員中心 0 FAQ 線上讀者回函
熱門搜尋關鍵字: 魔戒 沙丘 大谷翔平 蝙蝠俠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3) 惶然錄 德川家康 官網獨家
TOP
首頁> 生活館>心靈養生>心理勵志> 一千個日子與一杯茶:一個臨床心理學家克服悲傷的故事

一千個日子與一杯茶:一個臨床心理學家克服悲傷的故事

ONE THOUSAND DAYS & ONE CUP OF TEA: A Clinical Psychologist's Experience of Grief

出版品牌:菓子文化

作者:凡妮莎‧摩爾 (Vanessa Moore)

譯者:盧相如

ISBN:9786269639618

出版日期:2022-10-26

定價:NT$  480

優惠價:75NT$360

促銷優惠 |

4月全站優惠|單書75折

4月全站優惠|五本7折

4月全站優惠|三本73折

內容簡介 |

當巨大的悲傷或意外突然來襲,

痛失摯愛的人生,又該如何逃跑或迎戰?

 

心理治療師面對自我的坦承對話,

一部突破自我、獻給生命轉折處的紀念品。

 

「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做好準備,

以面對生命中任何突如其來的悲傷。」

 

這是一本真誠治癒失落、憂傷的回憶錄。

作者肺腑之書,那些你並不想預先練習或根本不想面對的,

都在這本書裡。

 

當世界以無法接受的方式崩解,

奧秘的安慰或也將一片片羽毛落下──

 

「我是一位合格的治療師,卻突然發現自己需要心理治療,我也是一個受過訓練的研究者,卻成為我自己的研究對象。我試圖努力弄清楚發生在我身上的一切遭遇。」

 

「在這場混亂無助的過程中,我的病人總是在我的身後,提醒著我還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來處理失落和創傷,並尋找前進的道路。」

 

作者凡妮莎的丈夫在周日晨泳中意外去世,她發現生命突然把一切她理應學會的課題一次丟給她。她是一位執業心理治療師,卻發現自己亟需心理治療,她是一名研究者,突然成了自己研究的主題。她試著理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而仰賴她的周遭人們,過去的專業與經驗等也都面臨極大的挑戰。她以親身經歷書寫與悲傷對峙的過程,讓人重新省思生命的一切。

 

陳志恆 / 專序推薦;

洪仲清,蘇絢慧 ,蘇益賢 / 暖心推薦

 

內容特點

 

*中文版新增作者新序(給台灣讀者),揭露克服悲傷的祕方。

*獨家收錄作者生活剪影。

*英國專業臨床心理師真誠自剖,精采生命紀實之作。

*國內名家、臨床心理師群強力推薦。

 

悲傷是如何消失的?憂鬱來襲是如何忽隱忽現?

當失落憂傷牽動著生命底層絲線,掀開發現還有更大張的網……

 

這本既平凡又特別之書,心理專業者一邊從事心理工作,而今也一邊尋求自己內在的復原,也是成長之書。

 

一位臨床心理師真誠克服悲傷之作,心理專業者如何面對突然來襲的強大傷痛,書中有自我治療過程的珍貴風景。

全書以真實生命故事淬鍊成,細膩文字,誠實剖白,融合身為心理治療師的專業自省,感人又充滿洞見。她以堅強心靈與來自心理學的視野,帶我們看到:人可以如何從傷痛中復原。

 

推薦語

 

不管我們蒐集了如何完整的「失落」研究,又或者我們就是輔導當事人走過失落的實務工作者,親自體驗失落所帶來的生活衝擊,還是有巨大的不同。失落,讓我們的心有了個難以填補的缺口,有時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從此崩塌,並且難以生活。與其說,我們要找回失落前的自我;不如說,這個失落成為了自我的一部分,我們得試著涵容,成為一個新的我。生活中總有大大小小的失落,祝福各位朋友,一如本書作者,藉著不斷地成長,在接納生命中的各種可能之後,能獲得自由。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一千個日子和一杯茶》是一本心理治療專業人員在經歷喪偶,深度自我揭露與自我省思的文字紀錄,寫的雖然是她自己的故事,卻能為許多有相同經歷的讀者,帶來支持與力量,至少,能陪伴你走過不只一千個日子。

──陳志恆 臨床心理師

 

「悲傷的療癒之路並不好走,但有些方法對多數人來說都有幫助,好比閱讀本書,看看他人如何走過悲傷,正是其中一個。」——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摩爾博士一千多天的旅程令人低迴……,為我們提供專家評論和極具個人魅力的敘述。」──彼得·福納吉 OBE,當代精神分析教授和心理學和語言科學系主任,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

「一本能吸引不同讀者群的書。它將幫助那些失去親人並需要安慰的人,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在痛苦中並不孤單。」──露易莎‧史托帕(Luisa Stopa),南安普敦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

作者簡介 |

凡妮莎‧摩爾(Vanessa Moore)

英國臨床心理學家。在布里斯托大學學習心理學,並於倫敦大學學院獲得實驗心理學博士,且在精神病學研究所接受臨床心理學家的培訓。長期在英國國民保健署工作,於醫院與社區等單位,為兒童與親子家庭、個人和團體等進行諮商治療。除了擔任心理學家與其他醫護從業人士等的培訓,從事與研究各種廣泛的臨床問題,也常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早期以兒童心理學領域為主。對許多年輕心理學家的職涯提供專業協助之外,也負責管理一間大型臨床心理服務機構。現住在英國溫徹斯特。

譯者簡介 |

盧相如

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目前為自由譯者。譯作豐富,有《獻給心靈的生命之書:十個富足步驟,打開內在智慧與恆久快樂》、《咖啡帝國》、《吃動物:大口咬下的真相》、《最後的教父》等。

目錄 |

推薦序

那些對助人者來說,並不遙遠的真實個案故事 陳志恆

 

作者的話:致台灣讀者

 

前言

 

第一章 海嘯

第二章 災難過後

第三章 引爆手榴彈

第四章 約會困境

第五章 情感的絲線

第六章 重新出發

第七章 依附與分離

第八章 跌宕起伏

第九章 難以跨越的門檻

第十章 迎向改變

 

後記:找回失落的自我

附錄:從未有過的生活

註解和資料來源

致謝

 

more
書摘 |

作者的話:致台灣讀者

 

我最近讀了一個關於魔法門的故事。穿過這道門,往左邊方向去,你會看到二十年前的自己。往右邊去,你可以看到二十年後的自己。

 

如果我現在向左轉,我會看見自己是一個忙碌的職業婦女,生活在一個大家庭中——三個孩子還在念書、一個我崇拜的丈夫、三隻貓、一隻活潑好動的狗、一棟大房子、一份具有挑戰性、工作辛苦但回報豐厚的工作,身邊有很多朋友,父母仍在世,住在靠海邊一個恬靜的地方。

 

如果那個忙碌的職業婦女穿越大門後往右轉,她就會找到我現在的樣子——退休了,獨自住在一個格局小一點的房子,丈夫、父母、貓和狗早已離開人世,孩子們長大後離開了家。生活在短時間內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失去了很多。

 

然而,這並不全然是壞事。我搬到了一個有很多景點的大城市;我的孩子們住在附近,我很快就要當祖母了;我救了兩隻貓,牠們一直是帶給我安慰和歡笑的源泉;我的身體健康,每天散步和游泳;我也參與志工工作,其中一些是幫助失親者。

 

儘管擁有悲傷和失落的創傷,但生活中似乎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提供。我的經歷絕不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會在他們的生活中經歷悲傷,並且隨著近來世界上發生的許多動盪事件,很多人遭逢生命中巨大的創傷和意料之外的喪慟。這些破壞我們生活的衝擊往往令人難以承受,但作為一個親身經歷過喪慟並存活下來的人,我可以提供一些幫助我康復的想法:

 

在遭逢失親之後伴隨而來的巨大痛苦是創傷性的,且讓人難以忍受。許多發現自己處於這種情況下的人都會覺得自己快要發瘋。雖然事發當時你不會相信,但你要知道這些極度的痛苦都會過去,隨著一段時間之後,你將會感覺到平靜。

 

你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但你思考它的方式可以改變一切。就我而言,我是想在餘生中為自己和我失去的一切感到難過,還是我願意接納機會讓我的生活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這是我的選擇。

 

悲傷的過程往往伴隨著情緒的上下起伏。起初,糟糕的時光似乎永無止境,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你會發現悲傷終會過去,也確實會過去。所以當你感覺情緒低落的時候,要知道它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朋友和家人就是一切。花時間和那些願意傾聽你的人在一起,而不是讓他們告訴你該怎麼做或如何感受,他們會在最初的悲傷過去後一直陪伴著你。留心那些真正支持你的人或許不是你預期中的人。

 

到戶外鍛煉身體,跟上工作的步調,培養業餘的愛好。如果你沒有太多興趣,嘗試一些新的東西,直到你找到樂在其中的事物。這一切一開始很困難,但都是值得的,因為之後它會帶你找到人生的目標。

 

這本書講述了我自己遭遇的巨大悲傷和喪親的故事。我希望藉由透過閱讀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以及我長期以來面臨的掙扎,能夠幫助你做好面對生命中任何突如其來悲傷的準備。

 

凡妮莎.摩爾

寫於2022年八月

 

 

前言

 

這本書講述了在我生命中一段喪慟的時期,這段時期徹底改變了我。我是一名合格的心理治療師,卻發現自己需要接受心理治療。同時,我也是一名訓練有素的研究者,當我試圖瞭解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時,我竟成了自己的研究對象。我還是一名身經百戰的管理者,現在卻在努力控管發生在我自己生活中的突發事件。然而,在這些生命中所遭遇到的動盪裡,我的個案仍在事件的背後提醒著我,我有許多不同的方式來處理我的喪慟和創傷,並尋找出一條前進的道路。

 

這些個案當中的許多人,像我一樣,皆面臨他們生命中預料之外的突發事件——有的人得面對孩子一出生便罹患殘疾或是自身罹患不久於人世的疾病、突然喪親、離婚,或者人生遭遇重大的挫折——這讓他們和我一樣感到不知所措、疲於應付。有時,他們甚至眼看著隨時就要喪失理智。這本書說的正是關於這些共同的經歷,這些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而這些問題通常被視為是暫時的,但感覺起來卻和身體罹患疾病一樣糟糕或者更糟。

 

這個故事是關於我如何試圖擺脫焦慮和憂鬱的深沉恐懼,並重新站起來,以及我如何開始看到在我的職業生涯和個人生活中的許多經歷和人們所能帶給我的力量,並替我指出一條坦途。

 

為了保護隱私,書中的姓名皆使用化名,其他細節也做了些刪改。

 

 

推薦序

 

那些對助人者來說,並不遙遠的真實個案故事

陳志恆

 

我是個親子教養講師,常到各處去分享,也傾聽眾多家長苗述,他們在養兒育女上的煩惱。我常感到很慶幸,自己雖然也遭遇教養上的困境,但問題相對輕微多了!我也是個心理助人者,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心理會談中。當傾聽個案訴說的故事後,常會覺得自己很幸運;我實在很難想像,如果那些悲慘際遇,發生在自己身上,該怎麼辦?

然而,身為一位心理諮商或治療的專業助人者,就會對人生中的痛苦免疫了嗎?特別是那些因為喪親、挫敗、打擊、情感斷裂或身體病痛而帶來的焦慮、憂鬱、恐慌、無力與失落,在人生的某一階段,突然來敲門,我們被迫親身經歷這些痛苦時,又該如何自處?

許多人以為,從事心理諮商或輔導的助人工作者,一定擁有健全的心理狀態,面對人生的壓力與困擾,也總能夠見招拆招,迎刃而解。事實不然!許多所謂婚姻或愛情領域的專家,自己的情感狀態也不若外界想像的如此美滿;許多所謂的教養專家,自己與孩子互動時,也是問題重重,包括我在內。

過去,我曾在中學裡擔任過多年輔導教師,後來離職成了自由工作者,除了到處演講授課外,還嘗試寫作、出版、與錄製線上課程,有時候會出現在各大媒體或網路平台中。有一次,我曾被問到:「志恆老師,你這麼忙碌,是怎麼做好時間管理,讓自己時時刻刻保持從容,看起來總是狀態良好?」

這肯定是天大的誤會!我哪裡從容了?我哪裡狀態良好了?我的時間管理也是一團亂,也常在慌亂中試圖找到平衡,就好像馬戲團雜耍表演轉盤子一樣。

而我也曾因為焦慮深受失眠所苦,調整一陣子之後,又因為發現缺少進修,而總有「不夠專業」的念頭冒出,我知道這是「冒牌者症候群」。而當初會離開教職,不是因為我有多勇敢,除了有些夢想之外,更多的是我想逃離那個逐漸令我感到窒息的位置。所以,我不僅不夠勇敢,還抗壓力不足。因此當我聽到案主傾訴的悲慘故事,又看到他們能夠撐到現在,我內心是由衷的佩服的。許多人的生命,比我們想像得還具有韌性。

簡單而言,身為一個心理助人者,個案教會我們的,比我們能帶給個案的,還要多更多。

《一千個日子和一杯茶》的作者凡妮莎,是一位訓練有素且經驗豐富心理治療師,在一個平凡的不得了的清晨,悲慘際遇找上了門——她的配偶在游泳後,猝死在更衣間中。她目睹親密愛人被急救、送醫,最後宣告死亡。接下來,是一段沉痛的哀傷期。為此,她也接受心理治療,選擇向一位陌生的助人者,傾吐那段不想再回憶起的意外經歷,訴說著內心的糾結與痛苦。 她知道,她必須這麼做,就好像有許多來找她接受心理治療的個案,也很需要把曾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痛苦際遇,好好地訴說出來一樣。

隨著突如其來的喪偶之痛,凡妮莎陷入悲傷與失落之中,她時常感到孤獨,也對這一切感到很不真實。隨之而來,她也遇上了與孩子相處上的困難,以及因自我價值感重挫,而無法展開新的親密關係。突然間,那些教科書上提到的理論與案例,如此寫實地發生在自己身上。人生的巨變逼得我們得改變,但這些改變往往不在計畫中。凡妮莎卻發現,帶她走過這趟困境,並在糟透了的時刻獲得養分,進而踏上自我改變旅程的,竟是那些她曾經幫助與陪伴過的個案。於是她像她的個案一樣,開始去尋求心理治療的協助;她也將用在病患身上的治療技巧,用來幫助自己度過悲傷。她更把這段過程,訴諸文字;我相信,在寫作分享的過程中,又是一次療癒的旅程。

哀傷與失落也許永遠都在,但日子仍然可以過得下去。消逝的人不會再回來,但我們卻能在無止境的思念中,繼續邁開步伐踏向未知。

《一千個日子和一杯茶》是一本心理治療專業人員在經歷喪偶,深度自我揭露與自我省思的文字紀錄,寫的雖然是她自己的故事,卻能為許多有相同經歷的讀者帶來支持與力量,至少,能陪伴你走過不只一千個日子。

 

--

推薦序作者簡介: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著有心理勵志及親子教養等暢銷書共八本,為2018~2021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內文試閱

 

第一章海嘯

 

大腦創造了一個敘事,一個符合我們所見之事實的故事。故事一旦創生,就很難收回,而這個故事對我們的情緒和感受有著驚人且強大的影響力。

 

馬克‧威廉姆斯(MarkWilliams)等人合著,

《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穿透憂鬱的內觀力量》

(The Mindful Way Through Depression)

 

照例是個尋常忙碌的一周。保羅大部分時間都忙著出差,簡直累翻了。作為一家大型兒童臨床心理機構的負責人,我待在家裡的時間如同往常一樣忙著救火、購物採買、做飯、遛狗和負責開車接送等差事。

 

我們能找到時間健身的唯一辦法就是放棄週末賴床的時間。所以,周日早上,像往常一樣,鬧鐘準時在早上六點三十五分響起後,我們很快地擁抱了一下,喝了杯茶,不到一個小時之後,保羅和我已經在游泳池裡上下顛簸地游著。我和其他蛙泳者一起在泳池內緩慢自在的游泳,他則和體力較佳的游泳者一起在快速水道游著。近二十年來,我每週日都會去晨泳。起初是為了照顧我那患有腸絞痛的女兒,偷空喘口氣時,後來是為了瘦身(或者說是保持瘦身,這點取決於我在那個周日是否覺得自己有瘦下來)。保羅後來才加入我的周日晨泳運動,十一年前自從我倆結縭後,我們便一直保持相偕游泳的習慣。我知道他也想要多睡一會兒,不過他以前在學校是個運動健將,也認為在經常久坐的生活中,有必要定期從事一項運動。

 

游泳池的玻璃鉻合金屋頂已經透出了陽光,這是春天即將到來的一個可喜跡象。雪花已經造訪過我們的花園,水仙花再過不久將會綻放。游泳池裡照例有一群常客。保羅和我會替他們取些綽號,回想起來覺得很有趣,因為如此一來往往可以打發在泳道裡計數距離與來回游泳的單調感。葛雷夫婦顯然是一對退休的老夫妻,他們總是待在泳池裡,吃力地游上整整十趟來回,拖慢我們的速度;「大塊頭」十分吸睛,他的肩膀肌肉結實,有著深棕色的眼睛,當我們游過彼此身邊時,偶爾會吸引我的目光。「抬頭蛙」似乎更關心如何保持頭髮乾燥,而不在乎提升自己的泳技,她總是頑強地豎起脖子游泳,眼睛直視前方;當我注意到她準備跟我同一個泳道游泳時,我的心裡總是忍不住犯嘀咕。保羅曾經告訴過我,在快速水道有一條「殺人鯨」,他在水裡順著泳道使勁奮力地游著,絲毫不理會對向迎面來的游泳者,向四面八方濺出巨大的水花。我把戴著護目鏡的眼睛朝右邊方向移去,瞥見保羅穿著他那條寬鬆的舊泳褲,兩條結實的腿奮力地朝向泳池的盡頭游去,並未看見任何殺人鯨出現的跡象,也許他也還在睡眼惺忪。

 

事發那天早上,我感覺特別意興闌珊。在我游完二十趟來回後,很高興可以前去公共浴室沖澡。我排在一位年輕母親和她的兒子們的身後,和其他人一起等待著,也同樣與周遭人一樣因可能要在兩個小男孩面前脫下泳衣而感到有些羞赧。我隱約意識到自己飢腸轆轆,保羅照舊會等候我清洗沐浴時間,如此展開一天真是令人折騰。

 

*

故事開始至此似乎有些乏善可陳:一個周日早晨的例行公事,全因我們替泳客們起了綽號而變得生趣盎然。接下來這個部分的故事則是經過不斷講述和重述,一而再、再而三重複了不下千百次。故事快轉到四個月之後,我準備把它講給一個與我素未謀面的女人聽。她住在四十分鐘車程以外的地方:如果我有心情欣賞沿途的風景,這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行經開闊的鄉間景致。事實上,我無心留意周遭,心中已被二月份那個周日早晨的回憶所吞噬。我沒有必要排練我要對那個女人說的話;儘管我很想將回憶推開,但它卻不斷清晰地印在我的腦海。我想起了一些曾經接受過我的治療的自閉症兒童,他們對那些令他們著迷的事物會像錄影帶片段般在腦海中一遍又一遍播放。正如同他們那樣:我自己的錄影帶片段也在我的腦海一遍遍重複播放著,即使我什麼都沒做,不管我願不願意,它都自動不停播放著。

 

錄影帶內容帶從我延遲離開游泳池更衣室進入停車場開始。當我到達保羅停車場的車子旁時,以為他會因為我花了這麼長時間才穿好衣服而有點生氣,但他人並不在車上。我很驚訝,通常他會比我先換好衣服,但想到有時他也會刮個鬍子,這肯定是他還沒到的原因。早晨的陽光很冷,我回到運動休閒中心的門廳等候。稍後會有鐵人三項活動,此時我的身旁聚集了一群身穿萊卡運動服的選手,他們邊聊天邊喝著能量運動飲料。又過了五分鐘,當保羅仍未出現,我開始感到一陣焦慮,後來我意識到我實際上並沒有看到他從水裡出來,所以他可能還在游泳。我走往泳池上方的觀眾席。泳道即將清場,水中只剩下幾個人,但保羅不在其中。現在我開始擔心起來。這很不尋常,但也許他在刮鬍子,或者洗了很長時間的澡——或是在淋浴時出了什麼問題?我走進更衣室查看。我穿過女性隔間進入家庭區,然後走到男性隔間,不過我猶豫了一會兒,走進這個全是男性的區塊畢竟令我感到有些羞赧。幾個男人和男孩在隔間和淋浴間來回走動,一切看起來似乎都很正常,才放心不少。返回門廳後,我要求櫃台派一名男性工作人員前去查看,以確保安全。我告訴櫃台人員,我的丈夫比起平日多花了很長時間更衣,這與平日的他不同,我只想確保一切沒事。她欣然答應我的要求,正準備透過擴音設備呼叫工作人員,但此時有個女人衝了過來,差點從樓梯上摔下來。她個子很高,留著一頭長捲髮,她對著櫃檯人員大喊:

 

「快叫一一九,派救護車來。有人在更衣室裡昏倒了。」

 

噢,不。不會是保羅?我的心開始瘋狂地跳動,失去控制。櫃檯人員在電話面前慌了手腳。櫃檯人員年紀很輕,以前可能從來碰過這樣的狀況。

 

捲髮女人十分激動,用更大的聲音重複著她的指示:「快打一一九,請他們派救護車來!」

 

我走到她身邊。「是一名男子倒下嗎?」

 

她顯得有些防備。「是啊,妳怎麼知道?」

 

「因為我認為這個人很可能是我丈夫。」

 

她的態度更加防禦,甚至略帶指責。「妳怎麼知道是妳丈夫?」

 

「因為我一直沒看見他,他待在更衣室裡很長一段時間。」

 

「他穿什麼樣的衣服?」她問。

 

我突然想到這是一個愚蠢的問題。「泳褲吧。」

 

「我去看看能找到什麼。」

 

「我跟妳一起去,」我說完,正準備跟著她前去。

 

「不,妳留在這裡。我會回來找妳。」

 

此刻,我感到恐懼不已。我仍然抱有一絲希望這個人不是他,但我的心撲通撲通跳個不停,肯定是保羅不會錯。我突然出現一種奇怪的感覺,我的思想開始與周圍發生的一切分離。

 

 

第三章:引爆手榴彈

 

手榴彈引爆。生命一直在緩慢前行,然後,砰的一聲,毫無預警的,爆炸了。

凱西‧瑞森布克(Cathy Rentzenbrink)

《心痛手冊》(A Manual for Heartache)

(摘錄)

這段期間,我已經開始守寡,但傑克的父母並不知道這一點。他們只知道我「休假」了幾個星期,他們已經將注意力轉移到建立傑克的家庭教育計劃上,並終止參加父母互助團體。

 

前往他們家中進行探訪令我感到十分震驚。他們住在公有住宅一個不起眼的房子裡,這裡搭蓋的都是類似的房子,但此相似性僅止於前院。他們家屋內的客廳裡沒見到什麼家具,除了客廳一角的實心櫃子上放置了一台笨重的電視機。電視開著,音量是調低的。客廳有一張破舊的沙發和幾把扶手椅,僅此而已——沒有地毯,或照片擺放,也沒有任何形式的桌子。壁紙被撕破了幾處,牆壁的下方有厚重的塗鴉。暖氣散熱片上有幾道很深的刮痕——大概是傑克用他最愛的石頭做出的傑作。傑克的父母熱情好客,儘管他們注意到我對他們簡陋的生活條件感到驚訝,並未對此多做解釋。他們熱衷於向我展示他們把其中一個小房間變成了傑克的家庭教育空間。這地方同樣沒有家具或是裝飾,除了一張兒童用的紅色塑膠桌椅,桌子兩邊各擺放一把低矮的塑膠椅。這是傑克每週接受三十五個小時家庭教育的地方。那天早上,他的老師帶他去了當地的一家托兒所,談論將他的家庭教育計劃融入托兒所的作息,所以我去的時候他並不在家。

我們移往客廳坐下,喝杯咖啡,傑克的媽媽說這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因為當他在身旁時,他們不能冒險喝熱飲。他們繼續跟我詳述距離上次我見到他們以來的幾個月時間裡,他們的生活過得如何。主要發言的多半是傑克的媽媽,她是個直言的人,時不時地請示她的丈夫,確認她告訴我的話沒有錯。

 

「傑克的行為變得更糟了,」她說。「他不聽我們的話,如果我們試圖讓他做一些事情,比如上床睡覺或準備出門,他就會大發脾氣。我們試著以堅定的態度對待他,但他又踢又抓,還咬了我們好幾次。現在更難阻止他,因為他變得越來越強壯。而最困難的是……」她猶豫了一下,看了一眼丈夫,然後繼續說道。「他開始把手伸進尿布裡,把便便塗在牆上。」

 

我不知道事情對他們來說變得如此艱難。他們從來沒有在父母互助團體中描述傑克的行為如此具有挑戰性,而他們似乎並未對此感到特別擔心。我開始向他們詢問更多關於傑克在什麼情況下出現困難的行為狀況,卻遭到他的父親阻止。

 

「妳不需要擔心這些,」他說。「他的家庭老師會處理這部分。傑克的家庭教育計劃其中一部分便是關於管理他的行為。

 

一旁的妻子額外補充道:「他開始學說話、拼圖之類的事情,並學習跟我們合作。我們也在家中實施家庭教育計畫,所以我們知道他的老師如何教導他。」

 

他們十分熱衷於這件事,以至於對於他們告訴我的內容提出任何重大懷疑似乎不恰當。與此同時,我隱約意識到電視機還開著。此時傑克的爸爸突然站了起來,走到電視機旁把音量調大。電視播放著倫敦的七月七日爆炸案一周年紀念日節目,並舉行兩分鐘的默哀。

 

「我希望妳不介意,」他說。「我認為重要的是永遠懷念那些死去的人——以及遭遇此事件影響的家庭。」

 

我們沉默地坐著。我激動得不知所措,幾秒鐘之內,眼淚就順著臉頰流了下來。我一直低著頭,淚水濺到我腿上的筆記本,導致墨水從頁面邊緣流下來。那天是保羅的生日。今天是我第一次在沒有他的情況下度過他的生日,珍妮佛很清楚我十分害怕這一天到來。我為保羅、為我自己、為爆炸案的受害者、為傑克和他的父母、為他們生活中的巨大挑戰,以及對於他們寄託在小男孩身上的期望落空感到十分遺憾。然而,他們卻對自己的處境保持冷靜和樂觀。他們真心相信他們可以找到一個方法,將他們被自閉症奪走的兒子重新找回來。他們是不是非常不切實際?我能夠從他們的樂觀中學到什麼嗎?

 

保羅去世後不久,我就開始閱讀有關喪慟的書籍。當我讀到一些專家認為失親者通常會經歷幾個悲傷階段的內容時,我突然意識到父母互助團體成員面對他們的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時的反應有許多雷同之處:許多為人父母者,尤其是嘉莉,最初對於孩子的未來遭遇到的巨大失落感表現出否認和震驚,感到不知所措;所有父母全都不同程度地經歷過這類悲傷;有些人則是感到憤怒和怨天尤人,尤其是奧莉薇婭的父母,他們決心要把失去完美的女兒這件事怪罪到某個人或事某件事上;還有一種普遍的孤獨感,有時則是表現出對於擁有「一般正常」孩子的父母的嫉妒,有時則是表現在無法理解他們正在經歷的事情,而與朋友和家人之間產生的距離感;只有極少數情況,在得知診斷早期便接受這樣的事實,並渴望回歸正常生活。

 

我在喪偶之前負責帶領父母互助團體時,我讀過關於對診斷的反應,並試著盡可能將體貼和同理心帶到小組參與者帶出的經歷中。但我知道我將永遠被視為自己沒有殘疾孩子的專業人士。我對自閉症和當地服務的了解對這個團體很有用,但只有分享共同經歷的父母才能夠相互提供真正的支持和指導。保羅去世後,事情發生了變化,我對這個團體的痛苦和失落感的體驗不再來自教科書,而是根植於我內心深處的遭遇。我也曾感受到並持續受到深刻的震驚、悲傷和孤獨,以及對仍然擁有正常婚姻生活的朋友產生的忌妒。那麼,我能從父母互助團體的成員那裡學到什麼用以接受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我自己能否像他們當中的許多人所做的或正在嘗試做的那樣繼續前進?

 

 

第四章:約會困境

 

喪親者通常會遭受一種深刻而持久的孤獨感,而這種孤獨感在很大程度上無法被友誼所緩解。社交孤立的孤獨可以透過友誼和社交活動來緩解,但情感孤獨只能藉由參與相互承諾的關係來緩解,沒有這種關係就沒有安全感。

 

──約翰.鮑比(John Bowlby),

依附與喪親卷三:喪親》(Attachment and Loss Volume 3 : 11Loss)

 

(摘錄)

在保羅去世滿一千天的紀念日,我選擇向(友人)瑪利傾吐心聲,因為我知道她也很崇拜保羅。她寫了一封信給他。

 

親愛的保羅,

 

凡妮莎仍在數著日子:(今天正好是你去世滿一千天的日子)你沒有說再見就離開了。

今天正好是一千天,

今晚正好是一千個夜晚,

明天就是第一千零一天,

你將永遠不會出現在她的夢中,

但你仍然活在她的心中。

她一個人在與悲傷與孤單以及你留給她的孤獨孤軍奮戰。

 

保羅,請讓她明白你永遠不會回來。

這不是你的錯,但你必須做些比起送她那些白色羽毛更有意義的事情。

你是如此溫文儒雅,

沒有說一聲就離開,

也沒有說明為什麼離開,

所以她還在等候你的回覆。

如果可以的話,保羅請你幫助她。

 

愛你的,瑪利。

 

當我讀到這篇短箋時,我又開始淚流不止。我知道瑪利想幫助我,但我仍然對未來沒有明確的想法。我給她回了信,告訴她我對約會失去了信心。她立即​​回信給我,告訴我必須繼續下去。「如果妳不把自己推銷出去,如何能填補空缺?」她問道。

 

 

第五章 情感絲線

 

(選摘)

然而,我是否能夠證明孩子們能夠把他們對於完全不熟悉物體的知識融入到他們的繪畫之中?我用保麗龍做了一個「毫無意義」的東西,讓孩子們在觸摸這個東西之前和之後都畫出來。這是一個很容易繪製的物體,但研究結果十分驚人:當孩子們在接觸過物體後,他們描繪得就不那麼準確,他們如此熱衷於把新發現的知識包含在他們的繪畫中。所以,我找到了我需要的證據,這使我能夠發展自己的兒童繪畫理論,並將我的發現提出來發表,為這一研究領域做出貢獻。

*

那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事,當時我正在攻讀博士學位,但我對研究的興趣一直伴隨著我作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的職業生涯,並激勵我去調查在不同的工作環境中在臨床遭遇的一系列問題。我質疑特定患者群體的繪圖是否可能對臨床評估提供有用的幫助;我想知道如何幫助像艾瑪這樣的盲童父母與他們的孩子做出更好地溝通,如何有效管理特殊需求兒童的睡眠問題,是否能夠更加可靠地診斷出兩歲兒童的自閉症。每次我有了問題,我都會著手進行研究,試圖找到答案,並提出證據做出貢獻。

回到現在,我有一個關於白色羽毛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一直以來,當我返回工作崗位、前往森寶利連鎖超市,以及和令人失望的男性約會時,白色羽毛總是不斷出現,我一直認為它們是保羅傳遞給我的某種訊息。但真是這樣嗎?當我告訴朋友我認為它們可能是保羅傳遞給我的訊息,他們常常持懷疑態度(儘管不是當我的面,我可以從他們的眼中看出),所以我詢問替保羅主持葬禮的教區牧師,想知道他對這件事的看法,他到現在仍會來探望我。他的回答讓人感到安慰。他告訴我,最近幾年失親者經常告訴他許多這類的故事,使他相信我們仍與「來世」有所交流,儘管是間接的——因為這類交流通常以自然界中看到的跡象的形式出現,例如彩虹或是羽毛。我覺得這很有趣:這些羽毛難道當真是某種來自死者與我們之間的交流?

我決定,我必須做一些適當的調查。我這個研究型的心理學家需要在一些不能輕易解釋的事情上尋找證據。幾十年來,我一直在鼓吹這樣做。我無法進行大規模的實驗研究,但我至少可以嘗試評估來自不同來源的證據。我從網路資料開始尋找。我在谷歌上搜索「白色羽毛」,我對自己的發現感到十分驚訝;網路上有很多論壇,聊天室,甚至有上百個頁面專門用來描述人們在親人去世後,他們看見白色羽毛的經歷。當時我完全不知道這東西的存在。

 

 

後記:找回失落的自我(選摘)

附錄:從未有過的生活

 

經過這段漫長的分離,他們再也無法想像他們曾經共有的親密關係,也無法想像一個在任何時候可以跟你交握著彼此的手的人,如何在你身邊生活著。

 

––阿爾貝·卡繆(Albert Camus),《瘟疫》(The Plague)

 

游泳池全都關閉了,所以我改去晨跑。我不太喜歡跑步,但我現在開始喜歡跑步。在結霜的早晨跑步是最棒的,綠草清脆,裹著一層白霜,河面上波光嶙峋。今天早上,當我慢跑到公園角落,經過那棵「我們的樹」時,一根白色的羽毛從我身邊飄過。我本能地伸出手去抓它。我放慢腳步,仔細看著這根羽毛:小小一根羽毛,毛絨絨的,潔白清新,標誌著你的存在。這就像是你會做的事啊,我想,你出現在多年前我們曾經牽手親吻的地方,真切地向我展示你就待在我的身邊。但那是過去,今非昔比,我不再去細想一段早已逝去的愛情。儘管如此,我還是忍不住想知道,如果你活了下來,我們會過著怎麼樣的生活。我會在早上七點繞著這個公園跑步嗎?你是否會陪著我一起跑步?

我們曾討論過孩子們離開家後要搬到多塞特。這似乎是一個遙遠的夢想,但我們確實在韋茅斯郊區開過幾次車,幻想著我們看到出售的房子。你想靠近大海,這樣你就可以出海航行;我想靠近大海,這樣我就可以在海邊散步。然後,我們會一起做這些事情,你會堅持帶一隻狗和我們一起去。說不定你還多了幾個孫子:我們在Facebook上看著他們的照片,儘管彼此沒有正式見過面。生命中能再添上新的生力軍是件很美好的事。如今生活在這個日子異常艱困的時期,我們彼此或許只能透過Zoom或Houseparty視訊聊天。向來務實的你將會負責包辦一切購物採買,我們或許會在晚上一起在花園裡小酌一杯。你在早上會替我端一杯茶到我的床邊——這個儀式從來沒有改變過,直到今天我仍然懷念著。我們可以一起做著各自喜歡的事。當然,我無法想像還有什麼比起擁有你更幸福的事,只不過現在我突然間不再確定。

少了你的未來,一切將難以想像。它的畫面模糊,只有單色調,就像失焦的黑白照片。突然間,一切變得清晰和完美——畫面色彩鮮豔,描繪著海邊的田園風光和一個快樂的大家庭。但那是以前,如今已今非昔比。我討厭出海,我很高興我不必再忍受出海航行。你從來就不熱衷於散步;現在我自己去散步,而且走上一大段路。我總是喜歡貓而不是狗,現在我的身邊有貓跟狗圍繞。我對自己身邊的一切,以及釐清事情的頭緒有了更多的瞭解。我可以自己選擇和誰交往。我仍然想念你的陪伴,當然,還有最想念你的擁抱。我仍把你的戒指戴在手上:它帶給我力量,伴隨你而來的包袱已經消失在天空中。

在這個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的時日,對那些人生暫告段落的人我有了一些不同的想法。我對他們表示同情,同情他們經歷的痛苦,同情他們的夢想在他們面前破滅。但我知道,回首過往,我們或許可能過著不一樣的人生。結果可能一樣美好,甚至更好。

 

二○二○年四月,新冠肺炎封城兩周。

 

more
詳細資料 |

書籍代號:2QLE0004

商品條碼EAN:9786269639618

ISBN:9786269639618

印刷:黑白

頁數:352

裝訂:平裝

| 同類型書籍 |
蝸牛教我慢慢活
陪他們走一段回家的路:國際志工的微小力量
空性之舞:覺醒於你真實的自己,了悟頭腦、心以及存在的實相(二版)
法國女人教我的事--做自己
園療師的青草生活360度:把青草全方位帶進生活【附贈手繪四季植物藏書票二款,隨機出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