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 Podcast頻道[哲維說書]人氣播主暨講師哲維首部力作
會說話的人,永遠貴人相助;說錯話的人,永遠敵人常駐。
學會「高能量溝通」3步驟,輕鬆成為影響力達人。
你努力想要讓對方理解你的想法,但話說出口後,卻換來一片沉默?
你在會議上極力表達觀點,卻發現別人反應冷淡,甚至感到乏味?
你渴望拓展人脈,成為受人信任、尊重和喜歡的人,卻不知道如何開始?
如果你有這些困擾,那麼本書將成為你的答案!
◆本書以「高能量溝通」為核心,專為追求自我成長、渴望突破職場局限,並希望在人際交往中締造深厚連結的你而設。無論是「聽得懂」、「想得通」還是「說得好」,每個核心步驟都旨在幫助你從內而外地釋放那份獨特能量,讓每一次溝通都成為激發共鳴、建立深厚人脈的重要契機。
◆與市面上流行的溝通書籍不同,本書主張高能量溝通不僅是一門技巧,更是一種由內而外、從心出發的生活態度。除了教你如何說話,更引導你如何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讓內向者也能以細膩而真誠的方式展現獨到的影響力,讓外向者在熱情之外更顯深度與智慧,從而在職場與生活中締造出屬於自己的影響力。
◆本書以真誠溫暖、利他共贏的溝通藝術,不僅能夠引發情感共鳴、打動人心,更能讓每一次互動都散發出無比的正能量,實現利他共贏,促進職場與生活中的雙向成長。
◆本書輔以簡明易懂的案例分析、實用技巧、工具箱及貼心叮嚀,從職場溝通、團隊協作到個人成長,提供了可操作的見解與啟發。不僅讓讀者在學習中獲得知識,更能在生活中實際運用,從中找到適合自己個性與生活節奏的溝通之道,讓每一次表達都充滿靈魂和力量。
◆無論你是中小企業主、高階主管,還是正在尋找新事業機會,本書都將成為你在溝通與協作能力提升道路上的得力助手。它不僅幫助你在職場上樹立領導魅力,也幫助你在人際交往中建立起堅不可摧的信任橋樑,更引領你在個人成長的旅程中,不斷超越自我,邁向更加豐盛的未來。
⭐這本書適合誰?
✔職場工作者:想提升溝通影響力,讓工作更順利、升遷更快的人
✔創業者&領導者:想帶領團隊、談成合作,讓事業越做越大的你
✔高敏感族群:想減少社交疲勞,讓人際互動輕鬆愉快的人
✔渴望圓滿關係的人:想與伴侶、家人、朋友建立深度連結的人
⭐為什麼你需要這本書?
✔解鎖「高能量溝通術」:讓你說話更有磁場,吸引力瞬間提升
✔擺脫尷尬對話&沉默時刻:學會讓對話自然流動,不再怕冷場
✔打造職場&社交魅力:讓人忍不住想跟你合作、交朋友
✔輕鬆創造高品質人脈:用對的方式溝通,吸引對的人進入你的生活
✔不費力提升影響力:不需刻意討好或假裝,依然能影響他人、建立連結
⭐學會「高能量溝通」3步驟,輕鬆成為影響力達人:
✔「聽得懂」——讓對方感受到理解,比任何說服都有效;
✔「想得通」——讓你的表達更清晰、更有說服力;
✔「說得好」——讓你的話語更溫暖、更有力量,打動人心!
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溝通已經不再只是單純的資訊傳遞,而是一門關乎內在連結與影響力的藝術。本書是以「高能量溝通」為核心,融合心靈成長與實踐智慧,專為尋求自我突破、追求職場與人際協作升級的人量身定製。
真正的高能量,來自於自然流暢的溝通方式,讓彼此都能舒服自在地相處。本書以溫暖真摯的文字、獨具慧眼的洞察力,打破傳統溝通書籍僅重技巧、忽略內在成長的框架,為讀者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和價值體系,並輔以簡明易懂的案例分析、實用技巧、工具箱及貼心叮嚀,讓你在生活、職場、創業、人際交往及人脈經營的溝通應用上都能如魚得水、無往不利。
「高能量溝通」不僅僅提供一套溝通技巧,而是引領讀者從內在覺醒開始,發現並釋放那份屬於自己的真摯能量,從而在日常對話中自然而然地展現影響力,締造充滿溫暖與力量的人生奇蹟。
梁哲維
公益演說家/講師/說書人,專門用書籍幫別人的人生升級。夢想是讓書帶著我到處講課旅遊,透過演講幫助聽眾達到沒有恐懼、永遠安心,找到屬於自己的內在原力。深刻體悟到閱讀與利他的重要性,致力於推廣閱讀,舉辦了多場公益演講,將部分盈餘捐給基金會,幫助更多人過得更加豐盛圓滿富足。
長期舉辦讀書會/說書會/主題工作坊,累積300多場線上及線下的場次,致力於透過分享書籍精華、搭配實作練習及主題探討,來幫助聽眾過上理想的生活方式。主題類型囊括自我探索、宇宙法則、心態思維、高效學習、目標/時間管理、情緒管理、溝通表達、品牌經營及複業策略。
目前經營Youtube頻道[哲維說書]及Podcast頻道[OHMYBOOK|哲維說書],分享書籍精華和主題探討,將艱深的觀念深入淺出,讓聽眾透過學習成長實現夢想。願世界因有我們而變得更好。
FB/IG/YouTube/Podcast/活動通/心得問卷/許願清單
Contents
推薦序:可以「治本」的溝通之道──愛瑞克
前言:從平庸到非凡,用高能量溝通翻轉人生
Part1 高能量溝通是你人生的隱藏超能力
1 為什麼高能量溝通是你人生的隱藏超能力?
1-1 溝通力如何決定你的機會與成就?
1-2 影響力不分內向外向,找到最適合你的表達方式
1-3 用高能量溝通加速職場、人際與個人成長
Part2 高能量溝通核心三步驟
2 高能量溝通核心第一步「聽得懂」——讓對方感受到理解,比任何說服都有效!
2-1 真正的聆聽,是「理解」而不是「假設」
2-2 當我們以為懂了,卻其實完全錯了
2-3 聆聽不是「等著說話」,而是要你「全心投入」
2-4 開啟「訊息雷達」,聽懂話語背後的情緒與需求
2-5 創造「共鳴」,讓對方自然而然敞開心房
2-6 與其猜測,不如學會「精準提問」
3 高能量溝通核心第二步「想得通」——讓你的表達更清晰、更有說服力!
3-1 說不清楚,往往是因為想不清楚
3-2 快速聚焦重點,只需問自己這「三個關鍵問題」
3-3 避免「資訊過載」,讓思緒更清晰乾淨
3-4 「框架思考法」幫助你組織內容,提升思考品質
3-5 掌握「底層邏輯」思考,精準理解對方的核心需求
4 高能量溝通核心第三步「說得好」——讓你的話語有溫度、有力量,真正打動人心!
4-1 開口前的關鍵決定,讓你的影響力立刻翻倍!
4-2 從資訊傳遞到情感共鳴,讓你的話語深入人心
4-3 如何讓對方主動接受你的觀點,而不是被說服?
4-4 用故事抓住注意力,讓你的表達更具吸引力
4-5 打造個人溝通風格,讓每一次表達成為你的影響力
Part3 高能量溝通讓你活出人生使命,發揮真正影響力
5 用高能量溝通打造影響力人生
5-1 你的語言,就是你內在世界的鏡子
5-2 保持高能量說話狀態,讓對方被你的熱情感染
5-3 運用高能量溝通,讓你成為真正有影響力的人
結語:願世界因我們變得更好
2 高能量溝通核心第一步「聽得懂」——讓對方感受到理解,比任何說服都有效!
如果你真的聽懂了對方,他會感受到你的理解,並自然願意信任你,甚至不需要刻意去說服,他就會願意跟隨你的想法。
為什麼你的話,他聽不進去?而別人的一句話,卻能讓人甘願行動?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在與人溝通:與家人討論生活大小事,與同事協作專案,與客戶洽談合作,甚至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觀點與價值。然而,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困擾?
‧明明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對方卻依然「不懂」你的意思?
‧談合作、談業務時,總覺得對方沒有真正「聽進去」,最後不了了之?
‧在職場與家庭中,你努力表達,卻總覺得對方的回應與你的期待相差甚遠?
很多人認為溝通的關鍵在於「表達」,但事實上,真正決定溝通成效的不是「說」了什麼,而是「聽」到了什麼。
「聽得懂」,是高能量溝通的第一步,甚至是一切成功互動的起點。
為什麼「聽得懂」才是真正的溝通高段位?
你一定聽過一句話:「話說出口前,就已經決定了它的影響力。」但你知道嗎?話語的影響力,其實在「開口前」就已經決定了80%。
如果你真的聽懂了對方,他會感受到你的理解,並自然願意信任你,甚至不需要刻意去說服,他就會願意跟隨你的想法。這就是高能量溝通的力量——當你能夠「聽懂需求」,對方就會產生「別無所求」的信任感,因為他知道,你就是那個可以真正幫助他的人。
為什麼這本書與其他溝通書籍截然不同?
市面上有許多關於溝通的書籍,它們大多數強調說話術、影響力技巧,甚至是如何說服對方。但在現實世界,你應該早已發現——光是「說得好」並不夠,關鍵在於如何讓對方感覺到「你真的懂他」。
如果你曾經參加過任何溝通或影響力課程,可能已經學過許多「話術」與「技巧」,但為什麼仍然無法達到你想要的效果?因為這些技巧只是工具,而真正讓溝通發揮影響力的,是你的「能量狀態」與「理解深度」。
而這本書,將帶領你跳脫一般話術書籍的框架,從「溝通能量」的核心出發,教你真正「聽懂」對方,並以此為基礎建立深度的信任與影響力,讓你的事業與人際關係都進入全新的境界。
2-1 真正的聆聽,是「理解」而不是「假設」
那天晚上,本來應該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天,卻讓我深刻體會到「以為聽懂」與「真正理解」的差別。
我太太因為有事北上,當天晚上要從外地回到台中,回到台中時已經是深夜。她體恤我忙碌,貼心地說:「不用來接我,我自己回去就好。」但我心想,這麼晚了,怎麼能讓她自己回家?她告訴我抵達的時間,我滿懷信心地回應:「沒問題,我一定準時到!」
晚上11點多,我如約來到台中高鐵站,滿心期待著接她回家。夜色中,我站在平常接她的地方,眼神掃視著每個走出車站的人,等待那熟悉的身影。
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她卻始終沒有出現。我心裡開始焦急,但又安慰自己,或許她還沒走出來。就在這時,電話響了。
「你在哪裡啊?」她的聲音帶著些許疑惑。
「我在平常接你的地方啊,你呢?」
「我也在平常的地方,但怎麼沒看到你?」
這時候,我開始細細描述自己的位置:「我站在手扶梯下來的出口,旁邊有個黃色背心的工作人員……」
她沉默了一下,然後說:「我沒有看到黃色背心的工作人員啊……你確定你在對的地方嗎?」
我心裡一驚,這時候才想到一個可能性——「你搭的是高鐵,對吧?」
「不是啊,我今天搭的是火車。」
那一刻,我愣住了。
原來,我自始至終都假設她搭的是高鐵,因為她回到台中的時間通常是搭高鐵。而她呢?作為買票的人、坐車的人,她的「已知事實」就是她搭的是火車,所以也理所當然地認為我會知道。
就這樣,我們在台中兩個不同的車站,各自堅信自己在對的地方,直到我們聯繫上彼此,才發現了這個看似簡單卻影響深遠的錯誤。
幸好,台中高鐵站開車到台中火車站只需要二十分鐘,最終我還是順利接到了她。當她坐上車,我們對視了一眼,然後不約而同地笑了出來。
「對不起,我沒跟你確認好是高鐵還是火車。」我說。
她也笑著搖搖頭:「我也應該再提醒一次。」
這一場突如其來的「誤會」,讓我們學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我們常常以為自己聽懂了,但事實上,我們只是根據過往經驗做出了假設,我們常常以為自己聽懂了對方的意思,卻沒有真正確認。
當「假設」取代「理解」,溝通問題就會發生
我們聽見了一句話,卻沒有去確認對方的意思,而是用自己熟悉的經驗去填補細節。就像這次的接送事件,我習慣她搭高鐵,所以當她說「我會到台中」,我自動認為她的意思是「台中高鐵站」。而她呢?因為她是坐車的人,對她來說,「台中」就是她抵達的地方——台中火車站。
看似是一場生活中的小插曲,實際上這不只是一場小誤會,而是一種習慣性思維模式,它讓我們在許多對話中,以為自己明白對方的意思,卻沒有真正確認。我們都聽見了對方的話,卻按照自己的習慣、經驗與預設去解讀,最終產生了偏差。
如果這樣的情境發生在更重要的場合,例如職場決策、客戶合作,甚至親子關係,這樣的「以為聽懂」,可能會帶來更大的誤解與影響。
這場「台中高鐵vs.台中火車」的小誤會,看似無傷大雅,但在某些情境下,這種溝通錯誤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後果。例如:
‧在職場上,這樣的誤解可能導致專案延誤。
如果主管說:「這份報告我們要做簡單一點。」但員工理解的「簡單」可能只是少幾頁,而主管心中的「簡單」,則是減少七十%的內容。如果雙方沒有確認,最後提交的報告可能完全不符合預期。
‧在業務合作中,這樣的誤解可能導致客戶流失。
如果客戶說:「我希望這次的行銷活動維持去年一樣的調性。」但業務理解的是「所有細節都照舊」,結果活動執行後,客戶卻說:「怎麼跟我想的不一樣?」這就是沒有確認清楚的結果。
‧在親密關係中,這樣的誤解可能累積成心結。
「我以為你會記得今天是我們的紀念日。」
「我以為你這週很忙,所以沒打擾你。」
「我以為你會來接我。」
每一次「以為」,其實都是溝通上的一個缺口,長期累積下來,關係就會產生裂痕。
很多時候,真正導致誤解的,不是陌生的資訊,而是我們以為「熟悉」的事。因為太熟悉了,我們反而不會特別去確認細節,導致溝通上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