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頁| 關於讀書共和國| 大量團購| 索取圖書目錄| Podcast數位傳聲
會員中心 0 FAQ 線上讀者回函
熱門搜尋關鍵字: 諾蘭 梅克爾 致光之君 萬特特 官網獨家 NEW全彩漫畫世界歷史
TOP
首頁> 人文社科館>人文科普>社會史地> 獨裁者的進化:收編、分化、假民主(新版)

獨裁者的進化:收編、分化、假民主(新版)

The Dictator’s Learning Curve: Inside the Global Battle for Democracy

出版品牌:左岸文化

作者:威廉.J.道布森 William J. Dobson

譯者:謝惟敏、非爾(新版作者序)

ISBN:9789869800679

出版日期:2020-03-04

定價:NT$  500

優惠價:75NT$375

促銷優惠 |

12月全站優惠|成書單本75折

12月全站優惠|成書六本7折

12月全站優惠|成書三本73折

內容簡介 |

民主、自由、人權對於世界上的人們來說,已經代表著某種特殊定義,

我們絕不能容許任何國家改變這些字眼,讓它們成為壓迫與獨裁的同義詞。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起草人愛蓮娜.羅斯福

 

這是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

在獨裁者與民主陣營的戰爭中,阿拉伯之春令人為之一振。埃及、突尼西亞與葉門的暴君都被趕下台。但阿拉伯世界只是第一戰線。從委內瑞拉到中國,從蘇聯到馬來西亞,從緬甸到伊朗,這麼多國家的威權體制還是極力鞏固權力,並設法面對最難預料與最大的威脅──人民。

今日的威權領導者與二十世紀的獨裁者不同,不像北韓那樣完全凍結在時光裡,還繼續用勞改營、暴力、洗腦的手段控制人民。新興的威權國家,如中國、俄羅斯、委內瑞拉、伊朗,並不會變成警察國家,反而是給人民許多表面與程序上的自由,並滲透這些自由。在經濟上,新的獨裁者更聰明,不再封閉守貧,切斷與世界的聯繫。他們懂得從全球體系獲得資源,卻不會失去自己的統治權。雖然獨裁者越來越靈活,反抗者的花招也越來越多。獨裁者現在要對付的人可多了:慈善家、學者、部落客、NGO與學生團體。這些人現在都有能力在片刻間透過網路將訊息傳出,比如伊朗的綠色革命甚至被稱為「Twitter革命」。

在世界各地,獨裁者與反抗者的戰爭正要開打。這是貓與老鼠的戰爭,兩邊都展現高超的鬥志,都在磨練戰力。道布森以他具有創見的報導與高明的分析,為我們揭開今日威權體制的內部運作,帶我們前往自由之戰的前線。

 

這是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

威權體制與獨裁者的後續進化,只列舉幾例:

  • 發生阿拉伯之春的各國,除了突尼西亞成功地建立了立憲民主政體之外,埃及、敘利亞、伊拉克、利比亞、葉門無一不陷入軍事政變或內戰的處境。
  • 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因癌症去世,副總統馬杜羅繼任後依行政命令統治至今。
  • 俄羅斯總統普丁和他的副手梅德韋傑夫持續在玩總統做完換做總理的遊戲,同時把手伸進了鄰國烏克蘭。
  • 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迪,聯手原政敵安華把現任總理納吉給趕下台,選前說會交棒給安華如今選後又食言。
  • 緬甸軍政府在大選中失利,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得掌權位,然而她卻消極面對少數民族羅興亞人遭種族清洗的問題。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身兼黨政軍各小組組長,又通過修憲可無限期連任;2019年香港特區政府在北京授意下推動《逃犯條例》,爆發反送中運動;201912月武漢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北京政府卻隱匿全世界。

威權政體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短暫受挫後,如今捲土重來,而且變得更精明、更有技巧、也更善用群眾原本用來進行抗爭的社群媒體: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Line成了獨裁者滲透的工具,用以傳遞假消息,用以散播仇恨,用以詆毀運動者,用以聚集自己人。在這場貓捉老鼠的鬥爭當中,眼看著為自由民主奮鬥的一方就要落敗了,然後2019年出現了一場長達半年、至今仍未止息的反送中運動。本書作者這麼說,「香港這些抗議行動規模之大讓全世界都驚訝不已,更讓大家驚訝的是他們富於策略的團隊紀律,有助於讓運動一躍而吸引到源源不絕的支持,讓這波公民抵抗能夠成功。」香港給我們的這一課,或許預示了未來反抗的方向。

 

 

名人與媒體推薦

 

台大社會系教授何明修,《為什麼要佔領街頭》作者

資深媒體人張鐵志,《想像力的革命》作者

 

本書出版於2012年,詳細記錄當時威權與反威權鬥爭的最新戰況。過了八年,如今看來,作者的考察結論仍然可以站得住脚。對台灣讀者而言,比較熟悉的「獨裁者的進化」應該是香港與中國政府如何因應反送中運動所帶來的挑戰。──《為什麼要佔領街頭》作者何明修

本書寫的不只是統治權力的擴展,也是抗爭者的勇氣和「進化」的能力。2019年的下半年,我們就一起見證了香港人的「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如何震撼全球。──《想像力的革命》作者張鐵志

本書給人希望,卻不過度樂觀。──《大西洋周刊》(The Atlantic)年度選書

解析現代極權主義的本質。──《古拉格》作者艾波邦(Anne Applebaum

結合歷史家的判斷與記者的細膩觀察,指出眾人所忽略的方向。──《後美國世界》作者札卡瑞亞(Fareed Zakaria

本書明白指出,挑戰獨裁政權已成為跨國通力協助的運動,但每個地區的方式都獨樹一格。──《大西洋月刊》特派員法洛斯(James Fallows

作者提出新的視角與詞彙,幫助我們了解現代極權主義。想要知道這波全球革命的浪潮,本書不可或缺。──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史勞特(Anne-Marie Slaughter)。

作者簡介 |

威廉.J.道布森(William J. Dobson

1973年生於紐約,畢業於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曾任職於《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新聞周刊國際版》(Newsweek International)、《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網路雜誌《Slate》以及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目前與《妖風》作者戴雅門(Larry Diamond)共同主編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期刊《民主》(Journal of Democracy)。

道布森在阿拉伯之春如火如荼時接受《華盛頓郵報》委託,前往當地進行第一手採訪。《獨裁者的進化》是他的第一本著作,聚焦於威權政體與人民之間的鬥爭,獲《外交事務》、《大西洋周刊》等重量政經雜誌選為2012年度選書。

譯者簡介 |

謝惟敏

筆名台灣懸鉤子,台灣花蓮人。台大歷史學士、多倫多大學歷史碩士。現旅英從事翻譯工作。譯有《龍在雪域》、《遮蔽的圖伯特》。

 

非爾(新版作者序)

專業但不太專心的譯者。譯有《被子》、《時光列車》、《第11本小說,第18本書》、《心向群山》、《想想20世紀》。pierrotmonami@outlook.com

目錄 |

新版作者序  不確定的年代

推薦序 威權與反威權的永恆鬥爭——台大社會系教授何明修

推薦序 這是民主的黑暗時刻,但歷史還在書寫中——資深媒體人張鐵志

 

前言

第一章    沙皇

第二章    國家的眼中釘

第三章    總司令

第四章    反對黨

第五章    年輕人

第六章    法老王

第七章    專業人士

第八章    技術官僚

 

後記

感謝詞

大事記

注釋

名詞對照

more
書摘 |

新版作者序:不確定的年代

 

當這本書最早出現在二一二年,民主與獨裁之間的拚搏已經達到了一個頂點高潮。一波政治性的抗議運動席捲了中東,動搖了幾個原先看似最穩定的專制政體。只有驚魂甫定、尚未回神的分析,才會斷言接下來將產生強健多元的民主政體。當時還沒有辦法預言到那麼遠,雖然長久以來,運動已經證明能夠有效地摧毁政治結構,但要建立新的體系來取代原有秩序,卻非運動之所長。然而全球各地的威權政體都因此而動搖,這點事實倒是一清二楚。沙烏地阿拉伯不惜重資,來收買他們的國民要支持政府。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在抗癌之餘,言行變得更加反覆無常。俄羅斯的普丁看到莫斯科街頭的大片人潮,站滿十幾年來數量最多的抗議群眾。中國共產黨害怕世界各地的這股氣氛會蔓延過去,危及他們的威權控制,於是加緊取締那些敢於質疑共產黨合法統治地位的人,不讓他們表達任何形式的異議。全球各地的獨裁政體有感於這個形勢,都擺低姿態嚴陣以待。

 

於是這些獨裁政體居然還逆勢繁榮。我們不可能不把過去十年,視為獨裁政體和支持獨裁政體的種種力量獲得長足發展的十年。排外心態、民粹主義以及認為獨裁專制有利於國計民生的看法甚囂塵上、大行其道,與此同時世人對民主理想的信仰為之動搖絕非偶然。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可能就是美國大眾對這個情況感到不滿的一個徵兆,對自由主義在全球國際上的現狀而言,這個警訊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一手擘畫並推動全球民主秩序的美國,變成公開反對民主。川普總統經常攻擊盟國,質疑民主夥伴的存在價值,並且撕毀奠定美國在自由世界這個領袖地位的協定與盟約。美國與原本那些民主盟友之間在意識形態上的凝聚力,眼看著岌岌不保。長久以來我們知道美國這個強權在冷戰結束之際達到最高峰,隨後在其他國家興起時相對力量會減弱。可是沒有想到,美國居然會自行放棄其領導地位。

 

與此同時在發言辭令和以身作則這兩方面,本屆美國總統都給全球各地的獨裁領袖種種援助。現行的美國政府外交政策,被《金融時報》戲稱為「好戰的單邊主義」(belligerent unilateralism),就在民粹主義日漸澎湃的浪潮席捲歐洲以及部分亞洲的同時,竟然還去攻擊國際上的機制組織與民主規範。過去堅守民主的幾個地方像匈牙利、波蘭和印度,如今極端民族主義者以及極右派和號召排外的政治領袖都大有斬獲。當本書出現在二一二年時,「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全球的政治自由程度連續六年下滑。到了今年這項調查顯示連續十四年下滑。

 

然而正如本書接下來內文所要闡明的,民主與獨裁之間的拚搏,鮮少是由一紙行政命令或者國家幾個領導人遠從千里之外就能搞定,甚至可說是聞所未聞。這樣的拚搏整個進行過程,無論輸贏都得在當場現地。而其中沒有任何一個實際的情況,會比如今的香港要更出人意表、驚心動魄。

 

這一連串的抗議是從某個判斷錯誤開始,世事往往如此。二一九年的六月,香港政府幾乎確定是在北京的指使之下,準備要強行通過一個法案,允許香港居民被引渡到內地受審。香港居民理所當然將這項措施視為一種薄懲,藉此中國共產黨想要把統治權延伸到香港的獨立司法系統裡面。於是從六月開始,數以百萬計的民眾起而挑戰,抗議人潮震撼了香港街頭。這些抗議活動,尤其是最早幾個月的那幾場,具有但凡民權運動鼓吹者無不夢寐以求的理想形式:規模盛大,有始有終,而且態度平靜。每逢週末數以十萬計的香港居民走上街頭,老老少少不分貧富,有時甚至全家出動,遊行擁護他們的政治權利,反對北京插手控制。大規模展現出公民不服從的精神,引發各式各樣令人難以置信的創造性異議流瀉,牆上塗鴉、音樂創作、街頭表演、網路媒因(memes)以及時至今日已經廣為人知的「連儂牆」,上頭貼滿一張一張的自黏便條紙,表達群眾想要保持自由的渴望。北京只能夠嘲笑以對,擺出獨裁政府的一貫態度,宣稱這些抗議是外國勢力的陰謀,領導者都是一些罪犯、惡意破壞者和恐怖分子。獨裁政府就是沒有辦法看清楚,像這樣的運動只是自發性地表達民眾不受拘束的意志。

 

還不到九月,已經有超過一百七十萬的民眾走上街頭遊行抗議,氣勢延續到年底,香港公民抗拒北京影響力的勁道仍然未見衰竭減弱。在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難擋民意堅持,終於讓步宣布撤回這個爭議性法案之前,抗爭者更進一步提出了整套範圍更為廣泛的要求,包括赦免之前被捕的示威抗議者,對警方暴力進行獨立調查,以及實行真普選。

 

此外很關鍵的是,香港的抗議活動也顯示出,沒有領袖的群眾運動有一些脆弱的面向。在最熱烈支援這些抗議的人群當中,衡諸局勢而產生了高度的挫折感。二一四年發生在這個城市的雨傘革命餘怒未消,當時想要推動真普選的這個目標以失敗告終無法實現。到了二一四年從夏天開始,這一週一週的抗議行動蔓延到了秋天和冬天,香港政府當然不願意在一些主要的訴求上絲毫讓步,更多警力單位反而在應對抗議活動時變得更加殘暴。香港警方,曾經一度是專業精神的典範,後來卻常常在群眾用智慧手機蒐證下被抓到使用過當的武力。一支比較極端的勇武派示威抗議者自主對此還以激烈手段,瞄準的目標是警察或者他們懷疑由警方派來混入他們其中的臥底。

 

一種可怕的模式很快就出現,白天裡和平的抗議與遊行被夜間的對陣激戰所取代,這座城市裡原本一條一條過去以商業聞名的大街,如今看起來都變成比較像交戰地區。少了等級劃分或者帶頭領導,抗議者沒有辦法清楚表達出一整套的目標或訴求。北京自然逮住那些抗議者向警察丟擲磚頭與鋪路石塊,或者跟支持大陸的民眾打得頭破血流的畫面,來合理化他們那一套指責抗議運動非法暴力的說法。就在抗議者應該要推廣擴大他們這個運動的關鍵時刻,卻被迫顯得更加激進而不討喜。這些抗議者並不需要香港警方認同他們鬧事的理由;他們可以只把力氣花在讓警察開始質疑為什麼要效忠於當局,或者呼籲這些警察不要遵從那些最嚴酷的命令。然而事與願違,香港警方因為每天晚上都必須準備好,到外頭面對將他們視為仇敵的年輕群眾,警隊的凝聚力非常有可能還因此增強。

 

香港這些抗議行動規模之大讓全世界都驚訝不已,然而更讓大家驚訝的是他們富於策略的團隊紀律,有助於讓運動一躍而吸引到源源不絕的支持,讓這波公民抵抗能夠成功。香港不只變成兩套截然不同的價值觀相互衝突的展示櫃;這一連串竟然沒有領導者的政治運動,也給世人上了一課。

 

此外,香港民眾大聲拒絕接受中國共產黨破壞他們的核心權利,對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說,是令他難堪的強烈譴責。在香港由英國交還到中國手裡的二十三年後,北京想要把這個城市吸收進祖國的目標,看起來比有史以來都更加渺茫。香港作為一個不問政治的商業大都會,市民只關心股利股息不在乎民主制度的這個形象,至此完全破滅。北京拒絕接受這些民眾的意見,只是讓他們變得更加堅定。而且這個問題並沒有那麼容易就拋到腦後。對一九九七年香港移交沒什麼記憶,甚至於當時根本還沒有出生的年輕人,現在都變成一心一意反對北京統治的死硬派。對中國來說更糟糕的是,習近平施加於香港的強硬手段,對在台灣的觀望者而言不啻一記警告,讓那些原本主張台灣可以不用那麼堅持完整獨立地位的人,首度面對如此明確的不利證據,要多費許多口舌來自圓其說。台灣總統蔡英文在她二年的元旦文告上明白表示:「民主與威權,無法同時存在於同一國家。香港人民做了示範,告訴我們一國兩制絕對不可行。」

 

對如今所有那些頂著壓力追求民主制度的人來說,威權獨裁縱然能夠猖獗一時,也絕對不表示就真的有力量能夠繼續維持。很清楚的是世界各地的民眾都深深地感到不滿,而且甘冒未有的風險去尋求新的選擇來填補心中不平。除了香港之外,二一九年還有一波的抗議潮,對許多民主國家與獨裁政體都同時造成了衝擊。這一年當中,反對運動在阿爾及利亞、玻利維亞、伊拉克、黎巴嫩和蘇丹都顛覆了現有政權,其中有民主政體也有獨裁專制。另外還有大規模的非暴力抗議行動在印尼、西巴布亞省、幾內亞、加泰隆尼亞、俄羅斯、喬治亞、亞塞拜然、伊朗、巴基斯坦、智利、厄瓜多、尼加拉瓜、祕魯、玻利維亞、印度、辛巴威和一些其他地方也都風起雲湧。

 

有些像這樣的運動當初之所以會爆發,起因相對來說只是很小的事由。在智利,地鐵車資些微調漲,就激發民眾走上街頭大肆抗議。在印度,爭議點是洋蔥價格。在黎巴嫩,提議要對WhatsApp徵稅就導致政府垮台。其他一些抗議行動,像在伊拉克,民眾再也吞不下長久以來對政府極度腐敗以及日常生活種種不便的滿腹牢騷。在阿爾及利亞、玻利維亞和蘇丹,採取鎮壓手段圖謀終生掌權的國家領導人被崛起的反抗運動趕下台。從速度、規模、範圍和起因的多樣性而言,我們正在目睹的是全球各地前所未見的高度政治動員。

 

而且沒有理由將此視為一種過度的現象。根據哈佛大學切諾韋思(Erica Chenoweth)教授的研究統計,從二十世紀的最後十年到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公民抵抗運動的數量增加了將近一倍。然後從二年到二一五年,這個趨勢加快了速度,六年當中抗議運動新增的速度幾乎等於之前的十年。從二一九年層出不窮的抗議運動浪潮看起來,我們目前所見都還不算處於高水位。

 

在獨裁國家裡,民眾起而反抗鎮壓或者鼓吹更好的生活。在民主政體當中,公民不再滿足於等待傳統機制來實現先前的承諾。此刻的不穩定與不確定對任何一個民族國家都是一大挑戰,無論現行是採行怎麼樣的制度路線。人類對專制獨裁的所有這些關切,在當今這個世界上的進展,有可能取決於哪一個陣營能夠對公眾愈來愈多的要求,做出最好的回應,而這個分野,將會決定民主與獨裁這番拚搏,在未來下一章的風貌。

 

威廉・J・道布森

華盛頓特區

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more
詳細資料 |

書籍代號:0GGK0305

商品條碼EAN:9789869800679

ISBN:9789869800679

印刷:單色

頁數:464

裝訂:平裝

| 同類型書籍 |
從創傷到復原:性侵與家暴倖存者的絕望與重生
伊斯蘭的悲劇:從中東歷史和地緣政治解讀中東複合危機
世界上最爛的助理
西班牙的靈魂:宗教熱情與躁動理想如何形塑西班牙的命運
意外的和平:雷根、戈巴契夫等「四巨頭」,如何攜手結束半世紀的冷戰對峙?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