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瑜伽入門經典 新譯本
▏台灣版獨家 作者序言▕
結合科學 × 3D藝術 × 瑜伽修習之精要
從關鍵的肌肉出發,教你──
建立觀念、改善練習、突破障礙、預防受傷
──暢銷全球近20年──
瑜伽初學者必備.全球師資培育經典教學用書
審定:台灣艾揚格瑜伽協會秘書長──張怡沁
人體有640條肌肉、206塊骨頭和上百個關節,開始進入瑜伽練習,能從浩瀚的解剖知識中掌握關鍵要領和知識,對於打好基礎、預防損傷,都有著長遠的效益和影響。本書提供所有瑜伽練習最精髓的學習起點,無論入門或教學,都能以簡馭繁,幫助你將最必要的人體和瑜伽知識準備齊全。
本書教你──
▌從最基礎的「結構」,學習人體知識,例如:
→認識人體結構的相對位置,例如內外側、起止端、上下方、屈曲伸張……
→認識關鍵的骨骼和關節部位,以及其功能和作用。
→認識關鍵的肌肉、韌帶、肌筋膜組織,以及相互作用、拮抗和協同的關係。
▌從最精要的「概念」,學習瑜伽要領,例如:
→認識何為「鎖印」,收束身心能量。
→掌握「氣囊」技巧,鞏固脊椎穩定。
→了解呼吸如何連結肌肉和鍛鍊。
一套明確易行、易領會的教材,對於專注練習和精準學習,至關重要。雷隆醫師師承印度瑜伽宗師艾揚格(B.K.S. Iyengar),修練瑜伽已超過40年。在本書中,他從骨外科醫學的專業為本,結合多年瑜伽練習的領悟,從現代醫學、運動科學領域通用的語言出發,剖析人體知識和瑜伽修練的最基礎要領,讓你的瑜伽練習更安全、更專注、更穩定。
本書特色
★暢銷全球近20年之瑜伽解剖入門教科用書
★骨外科專科醫師集醫學、生物力學、生理學、解剖學之科學解析
★超過600張藝術級3D解剖彩圖
★一目了然,以簡馭繁,加倍學習領悟
作者 雷.隆 醫師(Ray Long, M.D.)
骨外科醫學博士,Bandha Yoga創辦人,美國骨科醫學會、骨科創傷協會成員及加拿大皇家醫學會會員。雷隆醫師自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畢業之後,分別於康乃爾大學、麥基爾大學、蒙特婁大學和佛羅里達骨科研究所實習和研究,目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等地執業,專攻骨外科、運動醫學及家庭醫學。
雷隆醫師學習哈達瑜伽(Hatha Yoga)超過40年,多次前往印度普那(Pune)的拉瑪瑪妮艾揚格瑜伽紀念學院(Ramamani Iyengar Memorial Yoga Institute),向瑜伽大師艾揚格(B.K.S. Iyengar)學習,認真觀察紀錄艾揚格的示範和指引。2005年,雷隆醫師首度運用自身於西方醫學、生物力學、生理學和解剖學的科學訓練,結合數位3D藝術家克里斯.麥西弗的精湛技藝,將瑜伽精髓更加具體明確地放大並分析,創作出這一套享譽全球,融合科學、藝術和瑜伽之美的瑜伽經典。
繪者 克里斯.麥西弗(Chris Macivor)
視覺藝術家,從事創作超過20年。高中即就讀於加拿大名校怡陶碧谷藝術學校(Etobicoke School of the Arts),大學就讀於辛尼加學院(Seneca College)和瑟丹學院(Sheridan College)。麥西弗涉獵極廣,擅長舞蹈、傳統藝術、電繪和動畫,從事的工作也跨越多個領域,包括電影、電視、電腦遊戲及水底影像。麥西弗認為自己在性格上兼具藝術性和技術性,在這套瑜伽3D解剖系列書中,他貢獻自己拿手的數位技術,致力於將人體和瑜伽的知識視覺化,同時兼具獨創美感。憑藉著對微妙光線的敏銳洞察力,以及對藝術精益求精的熱情,麥西弗始終追求不懈,期使圖像栩栩如生。
清華大學人類學碩士。專職譯者,譯作包括《瑜伽墊上解剖書1-4冊》《久坐人靈活解方》《藝用3D人體解剖書》《藝用3D表情解剖書》《想望台灣》《我從哪裡來》《他方,在此處》《觀光客的凝視3.0》系列等等。
張怡沁 (審定)
台大政治系學士,紐約大學碩士,曾任新聞記者、金融公關與出版編輯,艾揚格Introduction I / II初階師資認證,現任台灣艾揚格瑜伽協會秘書長。目前於Space Yoga教授艾揚格瑜伽,並譯有多本身心靈書籍。
▌台灣版獨家作者序:願本書能為台灣讀者開啟更穩健的瑜伽之道
▌審定序:清楚簡潔兼具細緻美感的入門寶典──台灣艾揚格瑜伽秘書長 張怡沁
科學之鑰:如何使用本書
導言
基礎概念
.人體構造的相對位置
.骨骼
.關節
.韌帶
.肌肉和肌腱
.動作
第一部——骨盆帶和大腿
第1章:髂腰肌
第2章:臀大肌
第3章:臀中肌
第4章:闊筋膜張肌
第5a章:恥骨肌
第5b章:內收大肌
第6章:外旋肌群
第7章:股四頭肌
第8章:大腿後側肌群
第二部——軀幹
第9章:腹部肌群
第10章:背部肌群
第11章:背闊肌
第12章:斜方肌
第13章:胸大肌和胸小肌
第三部——肩胛帶和上臂
第14章:菱形肌
第15章:前鋸肌
第16章:三角肌
第17章:肩旋轉肌群
第18章:肱二頭肌
第19章:肱三頭肌
第20章:胸鎖乳突肌
第21章:小腿和足部
第22章:前臂和手部
第23章:肌肉和器官的筋膜層
第24章:呼吸連結
第25章:鎖印
第26章:脈輪
統合運用
附錄
.46種體式中梵英文對照
.英中譯名對照
.中英譯名對照
【台灣新譯版獨家 作者序】
●願本書能為台灣讀者開啟更穩健的瑜伽之道
──醫學博士 雷.隆(Raymond A. Long)
在此向我的台灣讀者致上最誠摯的問候!
我第一次接觸瑜伽是在40多年前,當時我還是密西根大學的醫科生。瑜伽課在基督教青年會(YMCA)地下室的水泥地上進行,這是當時安娜堡(Ann Arbor)唯一學習瑜伽的地方。沒有瑜伽墊,學生們自備毯子來做攤屍式。我特別提出這件事,是為了強調瑜伽練習至今已經有多麼長遠的發展了。
完成醫學院學業之後,我前往印度,第一次造訪位於普那的拉瑪瑪妮艾揚格瑜伽紀念學院。在那裡我有幸跟隨艾揚格大師進行深入學習。當我準備離開印度時,我去圖書館向艾揚格大師道別。他每天下午都在圖書館回覆來自世界各地的郵件,並撰寫有關瑜伽的文章。他叫助手給我們每人一杯奶茶。我們聊了聊我在印度的經歷,然後他停了下來,若有所思地看著我說:「我相信你會利用你的醫學訓練,從西方科學的角度理解瑜伽。」
回到西方之後,我接受了骨外科的醫師培訓,並完成了許多專業進修,包括關節重建、運動醫學和肩肘外科手術等等。在我的骨外科訓練期間,我開始將我學到的知識融入我的瑜伽練習。我清楚意識到,西方科學知識尤其是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可以直接應用於瑜伽練習。我先分析體式(姿勢)中關節的位置,然後查看涉及的結構。哪些肌肉得到了伸展?哪些肌肉在收縮?哪些結構有風險並需要保護(如半月板、韌帶)?我也開始應用西方的伸展技術,如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PNF)來輔助伸展。我分析了呼吸所涉及的肌肉,並利用這些知識來加強我的瑜伽呼吸練習。這樣的啟蒙加速了我的進步,幫助我避免受傷,使我能夠更進一步開展並增強瑜伽帶來的益處。
我開始向我的瑜伽同伴教授解剖學和生物力學,他們也體驗到了將西方科學知識與瑜伽練習結合的好處。於是他們鼓勵我寫一本關於解剖學和瑜伽的書。但如此龐大的主題,該從哪裡開始?任何知識之旅,都必須從打好基礎開始。西方科學有一些基礎知識正好可以用於瑜伽入門練習,於是我在近20年前寫了《雷隆醫師的瑜伽解剖Ⅰ:關鍵肌肉》這本書,以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的概念,引導身體在瑜伽練習中準確動作。後續再出版《雷隆醫師的瑜伽解剖Ⅱ:關鍵體式》,將前書的知識進一步融合進瑜伽體式和呼吸法中。這兩本書囊括了現代瑜伽練習中最根本的必要知識和概念,是我多年來從瑜伽中體悟的練習精髓,願這套入門知識能為台灣讀者開啟更穩健的瑜伽之道,並祝福每一位練習者在瑜伽修練中駕輕就熟、暢行無阻!
【審定推薦序】
●清楚簡潔兼具細緻美感的入門寶典
──台灣艾揚格瑜伽秘書長 張怡沁
瑜伽是一門整合身體心智的哲學,然而目前瑜伽教學和練習都以體式為主,而美國瑜伽聯盟(台灣廣泛接受的瑜伽師資認證機構)規定,師資訓練中必須涵蓋一定時數的解剖學。對於完全沒有相關背景的練習者來說,選擇一本從瑜伽角度解析身體的解剖書分外重要。
書中瑜伽體式名稱,是按照梵文原意直譯,也是艾揚格瑜伽中文教學參考書裡的統一用詞,例如uttanasana,是由uttana(加強伸展)與asana(體式)二字結合,原意為加強前屈伸展式,與一般教學現場慣用的站姿前彎有點不同,但更能點出特定體式要達成(和鍛鍊)的目標。另外在體式中啟動的肌肉,也盡量參照醫學用語和艾揚格瑜伽口令,希望能還原作者結合西方科學與東方瑜伽的本意。
瑜伽(yoga)的梵文原意是「合一」,在練習中感受身體,感受心智,感受智性,每個環節彼此扶持,並從呼吸帶來活力和滋養,達到《瑜伽經》所說:「體式是穩定舒適的狀態。」儘管書中內容焦點多放在身體架構,但每個瑜伽體式都不是靠著單一肌肉訓練就能達成。作者把呼吸和脈輪的介紹放在書裡的後半,點出整體練習要搭配呼吸,才能將肌肉行動轉化成點亮內在脈輪的效果,顯現瑜伽如何整合身體心智和靈魂,我們才得以窺見合一的狀態。
本書作者雷.隆(Ray Long, M.D.)是骨外科醫師,浸淫哈達瑜伽超過三十年,跟隨過艾揚格大師BKS Iyengar,近身觀察並記錄大師的練習。視覺上,結合數位藝術家克里斯.麥西佛(Chris Macivor)細緻的描繪,清楚簡潔地解釋主要瑜伽體式的各個肌肉行動,以及拮抗和協同的關係,不論是對瑜伽新手、練習者,還是瑜伽老師,都是很有幫助的入門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