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頁| 關於讀書共和國| 大量團購| 索取圖書目錄| Podcast數位傳聲
會員中心 0 FAQ 線上讀者回函
熱門搜尋關鍵字: 諾蘭 梅克爾 致光之君 萬特特 官網獨家 NEW全彩漫畫世界歷史
TOP
首頁> 生活館>生活娛樂>飲食生活> 餐桌上的危機:基改食物大解密,靠自己的力量吃出安全的三餐

餐桌上的危機:基改食物大解密,靠自己的力量吃出安全的三餐

出版品牌:幸福文化

作者:黃嘉琳、陳儒瑋

ISBN:9789869224802

出版日期:2015-09-28

定價:NT$  380

優惠價:75NT$285

促銷優惠 |

12月全站優惠|成書單本75折

12月全站優惠|成書六本7折

12月全站優惠|成書三本73折

內容簡介 |

面對每日的三餐,唯有真正了解基改所帶來的問題,才能確保食物都是安全乾淨的。

拒絕基因改造 (GMO)食品,靠自己把關最安心。

 

 

ㄧ碗油豆腐細粉裡的基改腐皮捲引起軒大波,ㄧ張果汁盒上錯誤的「非基改芒果」標籤誤導消費者而造成恐慌,這是你我生活上可能會遇見的問題,也是台灣目前食安上的隱憂之ㄧ。

 

雖然今年七月一日起散裝基改食品就要開始實施標示新制,同時黃豆等食品原料也將納入追蹤追溯系統管制,基改與非基改品項都有專屬貨號,但是,還有很多不明確的地方等著被解開…

 

˙餐桌上有哪些是基因改造食物?

˙吃了會有哪些健康上的問題?

˙賣場的食品標籤怎麼看?

˙哪些標示指的是基因改造原料?

˙小孩的營養午餐裡到底有哪些基改食物?

˙台灣有哪些基改作物?

˙非基因改造黃豆昂貴很多?

˙不吃基改豆腐,那醬油、沙拉油、糖果、飲料安全?

 

以上都是大眾最切身的問題,等待政府實施新政策,不如靠自己把關。

 

目前台灣允許進口的四項基改食品原料為黃豆、玉米、棉花及油菜,它所延伸出來的大量食品必定有許多隱憂。雖然每天三餐都可能避免不了早餐喝的豆漿、酸辣湯裡的豆腐絲、滷味使用的醬油、解渴的甜味飲料…等等,但是多ㄧ些了解就能少ㄧ些傷害。

 

眾所皆知,全球基改作物主要掌握在孟山都、先正達等六家跨國農企公司的手上,而大量仰賴進口基改黃豆的台灣,首當其衝面臨健康上的危害。在全球展開反「孟山都」之際,台灣大眾也需自救。

 

作者發起並推動台灣「校園午餐搞非基」運動,促使全國十九縣市首長承諾,讓校園裡的孩子擁有安全健康的非基改午餐,也帶著大家一起追求基改食物存在的真相,更教你如何選擇安全的三餐。本書在食安混亂不明之際,提供一個明確的指引,排除似是而非的聽說,要告訴你有關基改的所有秘密,幫自己解除餐桌上的危機。

 

 

 

 

 

本書特色

■第一本讓你真正搞懂基因改造與非基因改造的實用工具書。

■ 揭露生活上的基因改造食物的危機,教你如何為三餐把關。

■ 釐清台灣進口基改食品的真相,不再道聽塗說造成恐慌。

■書中具備國內外基改食品的圖文查詢指引,健康隨時掌握。

■是自己與家人健康必備的飲食安全書籍。

 

 

      

作者簡介 |

陳儒瑋

出生於南部的都市俗,喜歡日本推理小說、法國電影和散步,小時候夢想是變成像印第安那瓊斯那樣的考古學家。

大學讀的是工程,研究所改學教育,論文研究歷史聚落,畢業後卻誤打誤撞進入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民間非營利環保團體之一,負責推廣飲食議題、設計教育課程、以及內部刊物與網站編輯工作,一待就是七年多。因為一個起心動念參與推動基改食材退出校園午餐的公民行動,始料未及的成為一位自由工作者,更沒想到還因此寫出人生第一本書。

現在每天固定讀書、整理資料、編寫部落格文章與經營臉書專頁,開始學習採訪和撰寫記錄報導,最大的挑戰是找出可以持續下去的工作模式。

黃嘉琳

數十年的人生中雖然絕少為了旅遊而出門,卻很幸運地在菲律賓小島和中國四川涼山上騎過馬、到西非象牙海岸及東帝汶逛過市集、也曾流連於台灣東海岸與美國西雅圖的好山好水好人情。

 

在學術殿堂裡接觸政治、哲學、宗教和人類學,而因為遇到花蓮的原住民孩子們獲得激勵,到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校區教育學院念多元文化教育,目前學歷頭銜是博士候選人。近期開發了一個功能是以台灣人身分做四川方言和英語的口譯。

 

工作之故接觸基改議題,對前輩們捨我其誰的投入和此全球化議題的複雜性大為驚豔,於公於私而開始鑽研一發不可收拾。由於當時無法成功遊說孩子就讀的學校午餐改為供應非基改食材,決定於2014年年底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期間共同發起「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密切關注本土校園午餐和基改食品/作物的公共政策及教育推廣,並致力於國際串連、交流。

 

書摘 |

 

【推薦序】

 

基因改造食品的健康風險逐漸被重視,非基改製品的比率也顯著增加。基改食品牽涉的領域很廣,難以掌握到全貌。本書兩位作者參與台灣無基改推廣聯盟的運作,二〇一四年九合一大選前跳出來挑戰充斥基改製品的校園午餐,獲得初步成功。過程中他們累積很多經驗,能夠在短時間把經驗化成這本易懂的書,真是讀者的福音。

 

跨國農藥/種子公司創造出龐大的基因改造食品產業,這些大財團花很多經費遊說政要學界、民間團體與消費者,讓大家誤以為基改食品安全無虞,基改科技是解決糧食短缺危機的良方等。近二十來,基改食品的健康風險連專家都沒有共識,廣種基改作物也引起社會、經濟、環境的災難。本書替大家將龐大的資訊化成簡單的文字,更重要的是作者把尋找重要資訊的方法也不藏私地介紹出來供參考。

基因改造議題不只限於實驗室的操作,看完了這本書,您也可以成為基改專家。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 郭華仁

 

 

本書作者嘉琳與儒瑋都曾任職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對推廣台灣民眾認識食物中的基改成分有高度的使命感,兩人以「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團的臉書平台累積許多最新的國內外基因改造食品的訊息,參考了台大農藝系「GMO 面面觀 」網站上超過十年的全球基改爭議議題,及親身的調查集結成這一本書,希望提供給台灣的父母親、素食及外食族最新的食物選購參考。

 

「基因改造」是生技顯學,但風險被談太少,這是因為科學界、政界與媒體早被跨國企業壟斷所致。全球廣種基改黃豆導致除草劑濫用污染土地、地下水及海洋。我們很高興因為「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修法後,基改食品的強制標示有了法源依據,業者很快反映在超市貨架的供應—非基改的豆腐、豆漿、味噌已經由「非主流」漸漸成為「主流」。本書收錄了許多符合「全球思考,在地行動」的故事,用心把基因改造的科技推廣、法規演變及具良知的科學家研究及揭密分享出來,推薦給關心生態、飲食公義及孩子健康的你,請分享給有孩子訂購校園午餐的親朋好友。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常務董事/主婦聯盟合作社理事/臺灣無基改推動聯盟召集人 黃淑德

 

 

 

 

【試閱1.】台灣基因改造食品大調查

 

隱身於三餐的基改食品有哪些?

 

談到基因改造食品,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個畫面是什麼?豆腐、豆漿、豆干或豆皮這些黃豆加工製品,還是玉米粒、玉米餅與飲料中的玉米糖漿?這些答案都正確。不過,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基因改造食品數量和種類,恐怕遠遠超過一般消費者的想像。

 

依照食品藥物管理署「 基因改造食品管理專區」網頁上所公布的資料,二〇一四年商業化種植且已經在國際市場上流通販售的基因改造作物種類,有黃豆、玉米、棉花、油菜、甜菜、苜蓿、木瓜、南瓜、茄子等,美國農業部於二〇一五年還通過了基因改造馬鈴薯及蘋果的商業種植申請。意即,排除正在實驗室研發或核准通過卻未上市的基因改造作物之外,這些都是民眾真正有機會在田間看到、在貨架上買到、在餐桌上吃到的食物來源。

 

「這些在台灣都有嗎?」許多人立即反應,自然是因為關心生活周遭是否已經出現這些基因改造食品。答案是有些已經在台灣流通販售多年,有些尚未進口。

 

台灣民眾可於「基因改造食品管理專區」網頁上找到官方資料。食品藥物管理署在專區裡公布了我國流通的基因改造食品項目,截至目前為止,我國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查驗登記許可的有黃豆、玉米、油菜與棉花,都是在國外開發種植的品種。依據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九日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組科長周珮如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去年立法院修訂食安法時,針對基改產品重新審視,比照國際制度,全面開放,前提是得經過查驗登記審核。無論是基改棉花或是基改油菜,申請使用的產品都是油品。基改棉花可以淬煉棉籽油,油菜可提煉芥花油,民眾未來可在賣場中見到。」因此,台灣民眾以前多半只需留心黃豆與玉米是否為基因改造的食品原料,現在要加上棉花與油菜這兩項。

 

本書第二章中,將針對我國開放核准進口的基因改造食品原料種類及查詢辦法,做詳細的說明。想知道生活中到底有那些基因改造食品?實際到市場、超商、賣場和餐廳走一圈,看看黃豆、玉米、棉花與油菜等基因改造食品原料隱身在哪些產品當中。

 

 

 

便利商店的油豆腐與泡菜鍋便當——

標籤上的黃豆相關原料,基改標示不清楚

傍晚五點多,便利商店裡擠滿吃飯讀書聊天的人,孩子與年輕人居多。我本來應該買了東西就閃人,不過店裡瀰漫的食物香味和熱烘烘的人氣,總有一種讓人無端流連的氛圍。五、六年級的小男生買了關東煮配可樂;穿制服的國中男生女生圍著一桌子的便當、飯糰、洋芋片和飲料,嘰嘰喳喳;兩個高中生分享剛從微波爐拿出來的泡菜鍋,還舉起手機自拍。看看泡在湯汁裡的關東煮,貨架上也有盒裝的蘿蔔、杏鮑菇、黑輪、油豆腐等等…,隨手拿起「油豆腐」讀著成分標示,「水、黃豆、棕櫚油、大豆油、芥花油、食鹽、品質改良劑、焦糖色素、調味劑和乳化劑」。琢磨著「黃豆、大豆油與芥花油」等三項成分可能與基因改造有關,但完全沒有任何標示。放在一旁的超嫩豆腐,成分標示上寫著」水、(黃豆非基因改造)、葡萄糖酸—δ—內酯、氯化鎂、脂肪酸甘油脂、碳酸鈣、大豆卵磷脂」。黃豆清楚標示為非基因改造,但大豆卵磷脂則無標示,其中的差別在哪裡?

 

而剛才被當作自拍背景的韓式泡菜鍋,裡頭都有豆腐,至少是看起來像豆腐的食材,成分標示上會寫些什麼呢?

 

但是,成分標示貼在塑膠盒的下方,要看的話必須翻轉過來,擔心把人家的便當弄糊了賣相難看,也不好意思在大庭廣眾之下把盒子舉高高由下往上看那張密密麻麻小紙條,最後決定,既然是田野調查就應當核撥合理經費支出,毅然買了八十八元韓式泡菜鍋回家。

 

韓式泡菜鍋的成分標示足足有十一行半,內容依序包括:綠豆澱粉、馬鈴薯澱粉、葡萄糖酸內酯、氯化鎂、脂肪酸甘油酯、乳化劑)碳酸鈣、大豆卵磷脂、矽樹酯)、大白菜、洋蔥、米、黃豆芽、豬肉、青蔥、金針菇、大豆油、豬油、蒜、蔥、魚漿、蔗糖、食鹽、味霖、黏稠劑)醋酸澱粉,磷酸二澱粉)以及剩下八行夾雜中文罕見字、英文字母和數字的成分。

 

以我的判斷,裡面與基因改造成分有關的是「大豆卵磷脂」與「大豆油」,也都沒有標示。放下聚焦過度、讓人眼睛痠痛的塑膠便當盒,拆開倒進不鏽鋼鍋裡,放到爐台上加熱,一面攪動著這紅紅白白黏黏稠稠的食物,一面疑惑著自言自語:咦,那豆腐在哪裡?後來,我打電話問便利超商的客服部門與委託製造的生產者,廠商告訴我,泡菜鍋裡的豆腐使用的是某品牌的非基因改造盒裝豆腐,但依現行法規可不標示。至於沒有看到「豆腐」二字,是因為成分標示方面,他們採用全成分展開的原則。

 

 

 

 

 

【試閱2.】基改小故事

 

莎弗番茄——全球第一項基因改造食品

 

番茄是美國重要的經濟食品,運送方式一直困擾著番茄生產業者。為減少長途運送中的耗損,必須要在果實青澀尚未變軟時採收,趁著番茄果肉仍堅硬時送往雜貨商或超市,再進行催熟工作,最終以鮮紅欲滴的樣貌販售給末端消費者。不過由於必須提早採收,消費者無法品嘗番茄自然成熟的風味。因此各家業者無不絞盡腦汁,希望能培育出一種在藤上直接成熟卻又堅硬到禁得起運送耗損的番茄。於是,加基公司)Calgene)的莎弗番茄)Flavr Savr Tomato)計畫應運而生。

 

科學家發現番茄中有一種叫做聚半乳糖醛酶)polygalacturonase, 簡稱PG)的酵素,PG 酵素與果實的成熟過程有關。因此,他們便利用基因工程的方式,將關閉PG 酵素的莎弗番茄基因轉殖入番茄植株內,希望藉由消除PG 酵素這種蛋白質,自然減緩果實成熟變軟的速度。如此一來,番茄就能延長停留於藤蔓上的時間而不必過早採收,更可以減低運輸上的耗損程度及拉長上架後的保存壽命。

 

聽起來似乎是一項不太困難的技術,只要關閉某項讓PG 酵素表現的基因就好了。然而,實驗室裡開關基因是一回事,以商品型態上架販售的生意又是另外一回事。首先,莎弗番茄計畫得先砸下大把的銀子。加基公司的科學家除了要與時間賽跑先行發表研究論文外,更要搶下技術專利權,方能在番茄市場上拔得頭籌。一九九四年之前,由於全球根本沒有基因改造食品申請上市販售的先例,因此加基公司申請許可,核准商業種植販售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評估審核程序,對所有人來說,是全新嘗試。

 

貝琳達‧瑪逖瑙)Belinda Martineau)博士是參與莎弗番茄計畫的科學家,在她的著作《番茄一號》中,用極大篇幅鉅細靡遺的描述自己與加基公司經營者及科學家,為回應FDA 提出各種安全質疑所做的諸多努力,而這一段漫長的申請程序及檢附資料,最後成為其他公司申請基因改造食品核准上市的標準參考程序。

 

一九九四年五月二十一日星期六,全球第一株基因改造食品莎弗番茄正式公開上市銷售。然而榮景不長。加基公司發現,莎弗番茄的基因改造特性主要表現於產品後半段,雖然成功延長在貨架上的保存時間,但在前端藤蔓上的成熟強度並未如預期,因此在採收及運送上與其他傳統番茄差異不大,也就是說原本期望可耐得住長期運送的堅硬特性並未出現。加上颱風天災及墨西哥種植失敗的人為因素之下,銷售成果不如預期,股價更開始持續下探,每季均以赤字收支作結。早已投入基因改造作物研發的孟山都公司於次年一九九五年入股加基公司,直到一九九七年全面收購,而虧損連連、市場一直未見起色的莎弗番茄自此完全消失於貨架上。

 

【試閱3.】基改疑問追追追

近幾年,台灣發生多次黑心食品事件,民眾經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食安風暴,氣憤與焦慮之餘,也只得自嘲:當學生時,上化學課看到化學式就頭痛,沒想到現在對於三聚氰胺、萊克多巴胺、順丁烯二酸這種寫成中文字也看不懂的名詞,竟然琅琅上口。

 

基因改造科技是全球最具爭議性的話題,它牽涉到人體健康、生命科學、基因工程、生態平衡、科技風險與環境倫理等等。由於和每人的飲食生活極為相關,在台灣也越來越獲得重視。然而每當出現食安事件,媒體與電子網路總會鋪天蓋地的傳播各式言論,如何判斷真偽與準確性,是必須要學習的功課。國際間,有關基因改造食品對人畜健康影響的研究仍持續發展中,全球科學家對此「尚未有定論」,是目前較為負責任的說法,因此資訊過於紛雜自是不可避免。

 

法規定義、科學名詞解釋、查詢系統教學等,較為枯燥的基本功夫已在其他章節介紹過,可視為重要的參考知識。所謂謠言止於智者,本章應用上述基礎知識和目前全球較無爭議的共識,來一一分析破解常見的基因改造流言。

 

本章所列舉的題目,皆是現場演講或網路留言互動中經常出現的話題,或許仍有不少漏網之魚,歡迎您隨時到GMO FILE 部落格和「校園午餐搞非基」臉書粉絲頁與我們討論。

 

聽說有黑色肚臍的就是基因改造黃豆,真的嗎?

 

對於期望靠肉眼分辨是否吃到基因改造黃豆的民眾來說,以下這則基因改造黃豆的流言可以說最為悠久。前些日子到市集逛逛,販賣本土雜糧的年輕攤商拿著一包標示為花蓮非基因改造的黃豆推銷,並特別強調是非基因改造,「基因改造的豆子上會有黑黑的點…」她這麼說。看圖說真相,用照片來解釋最清楚。

 

所謂的「黑肚臍」指的是大豆種臍部分顏色較深,多為深深淺淺的褐色,對照黃白或略帶青白的種皮,看起來就像是圓圓的肚子上的黑色肚臍。在下方這四罐黃豆中,從左至右分別為「台糖本土非基因改造黃豆」、「美國食

品級非基因改造黃豆」、「菜市場買來的標示為加拿大非基因改造黃豆」與「菜市場買來的基因改造黃豆」。

 

你會發現最右邊的黃豆是黑色肚臍,而剛好它正是這四種黃豆中唯一的基因改造品項。咦?黑肚臍流言果然為真!

 

再來看看第二張圖。左頁圖中的三罐黃豆全部都是黑色肚臍,從左至右分別為「高雄選10號」、「花蓮1號」與「高雄8 號」,但是,它們全都是台灣本土種的非基因改造黃豆。

 

依據目前本國農業相關規範,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台灣本土作物就是非基因改造品項」,本土許多品種都具有深色種臍的性狀,顯然並不能用黑肚臍來分辨是否為基因改造黃豆。一般人無法透過觀察種臍的顏色外觀來區別是否為基因改造作物,最可靠的方式,還是經由儀器及實驗室檢驗。

 

 

more
詳細資料 |

書籍代號:0HEN0007

商品條碼EAN:9789869224802

ISBN:9789869224802

印刷:全彩

頁數:352

裝訂:平裝

| 同類型書籍 |
這才是釀造醋:釀對了才有保健效果,蔬果穀物醋自釀手冊
小家庭的餐桌日常:從家常菜、風味食,到撫慰人心的中西甜點,幸福料理美味上桌!
Kokoma汪喵星人療癒系甜點
雄好呷:高雄111家小吃慢食、至情至性的尋味紀錄(暢銷典藏版)
發酵聖經:蔬果、穀類、根莖、豆類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