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現在野外還有台灣雲豹嗎? 飛鼠跟鳥類有沒有親戚關係?啄木鳥一直啄樹為何不會腦震盪? 雁是如何排成人字形飛行?五色鳥為何稱為森林裡的花和尚? 被百步蛇咬到,走一百步的時間內會死嗎?龜與鱉有何不同?台灣有那些兩棲類動物?台灣最小的水生植物是什麼?樹木的年輪是如何形成的?含羞草為什麼一碰就會縮起來?蝸牛需不需要換殼? 7大類動物、5大類植物精采全介紹!220篇好奇、有趣的生物問題和解答!450種台灣特有或常見生物彩色圖鑑! ★ 【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育年】經典鉅獻 動植物奧妙大揭秘台灣擁有多變的氣候與豐富的生態體系,從而孕育了種類繁多的動、植物與昆蟲。對於和我們一同生活在這座寶島上的其他生物,你是否也曾有過上述那些疑問呢? ● 原來如此!220個生物疑問大解惑《生物大學問:生物多樣性保育問答集》精選220個生活中常見的生物及生態保育問題,詳細分門別類後,再由專家學者為讀者一一解惑。 ● 大特寫!一眼看穿大小生物特性書中規劃有搭配問答內容的生物小百科圖鑑,藉由物種特寫照片、精細插畫及淺顯易懂的特徵說明,帶讀者深入認識台灣多樣性的生物。
橫貫東西、縱穿南北,從人文景觀到文學名篇的創作背景,從地理環境到歷史長河中的兵法爭鬥…… 旅人筆墨涵蓋自然景觀的觀察與剖析,更兼融歷史遺跡與文學創作中所蘊藏的深厚文化內涵…… 王鑫,不只是地理學者,更是天地間最澄澈的旅人…… 《天地旅人》堪稱王鑫教授近年集大成之著作。 作者以地理學者的知識涵養,將多年來遊訪世界各地的見聞與博覽群書的感想,轉化成筆下深入淺出的散文隨筆。 本書分〈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島嶼台灣〉、〈大好河山〉、〈在山的那一邊〉、〈東西自然環境思想的差異〉等五篇,分章探討形象思維、景觀欣賞、中外歷史地理,及唐詩、宋詞等文學創作的時代背景,讓讀者由字裡行間,觀察、剖析自然景觀、歷史遺跡、文學創作中所蘊藏的地理知識與文化內涵,堪稱是一本結合了東西思想、歷史文學與地理知識的哲學地理鉅著。
☆全新18開版本、視覺大驚豔! ☆全新版面、全彩印刷、全心編製! 國內外推崇的台灣茶葉全記錄包種茶、碧羅春、東方美人、高山烏龍茶,還有近來愈益知名的台灣特有紅茶,許多年來已和台灣民眾息息相伴、深入民眾生活,從家中、冷飲攤、便利商店、餐廳、甚至咖啡廳,是我們最常見也最重要的飲品。不僅如此,台灣茶葉獨有的甘甜芳香,更受到世界許多國家的喜愛與歡迎,台灣民眾很幸運能在地、輕鬆簡單地享有此高品質茶葉,我們應該對土地上這個重要物產有更多的認識。 全國一流茶葉專家教你選好茶、喝好茶本書由一群具多年實地經驗與專業的作者,傾囊相授地告訴我們所有台灣茶葉的秘密,並搭配豐富精彩的古今攝影照片、手繪插圖,生動活現一百多年台灣茶葉開始的歷程、台灣茶葉樹種與種植環境方式、茶葉採摘製作過程,更告訴我們如何選擇好品質的茶葉,是一本對喜愛台灣茶葉的消費者、生產者、行銷業者最完整豐富專業的書籍。
威廉‧莎士比亞,遲早每個人都會認識這個名字, 他是古往今來最會說故事的一位大師。 他以生花妙筆寫出一齣齣傑出的喜劇、悲劇、歷史劇,還有精靈故事, 由當時最出色的演員在環球劇場演出。 這本書呈現了四百年前英國女王伊莉莎白治下,莎士比亞的世界及環球劇場, 也講述了當代美國演員山姆‧華納梅克的故事, 他實現了一生的夢想,在倫敦重建環球劇場。 艾麗奇精心繪製了這五幕的傑作,你絕對不想錯過! 這是關於400年前英國伊莉莎白時代,劇作家莎士比亞(1564-1616,詩人、劇作家兼演員)和他著名的環球劇場的故事;這也是一個跨越時空、夢想成真的故事。 威廉莎士比亞是世界上最會說故事的人,不管是喜劇、歌劇、歷史、神話,在莎士比亞的筆下,他都能寫出精采的劇作,並且在當時的環形劇院上演。 而山姆.華納梅克(1919-1993,生於美國芝加哥,演員、導演)結合了歷史學家、建築師等專業人士的力量,重新打造莎士比亞著名的環球劇場,花了大約30年的時間,才完成這樣偉大又艱鉅的夢想。1997年6月12號演員和音樂家終於在環形劇場隆重上演莎士比亞的劇作亨利四世。
目前台灣的原住民除了官方認定的12族(阿美、泰雅、太魯閣、布農、排灣、卑南、魯凱、賽夏、達悟、鄒、邵、噶瑪蘭),其實還包括原本居住在平野地帶但卻因為漢化已深而幾近消逝的平埔諸族(凱達格蘭、道卡斯、拍瀑拉、巴宰海、巴布薩、洪雅、西拉雅等族)。他們都是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的原住民。 《台灣的原住民》一書分為源起、社會組織、信仰、經濟生產、生命禮俗、歲時祭儀、衣食住行、藝術文化、變遷中的原住民社會等九章,從時空環境來看台灣的原住民,每一族其實都非常懂得「因地制宜」、「取之自然、用之自然」,本書除了介紹各族的傳統歷史與文化,更著重探討現代各項議題對原住民所產生的影響,例如:政治選舉、西方宗教的傳入、現代商業活動、傳統祭典的復甦、衣食住行的新舊文化融合、原住民知青的現代藝術創作、教育文化、生態環保、部落知性之旅。
台灣這座曾經貧窮的蕞爾小島,如今卻創造了傲視全球的經濟奇蹟。追根溯源,是許許多多不同行業努力的結果。然而這些行業有的因時代演進而沒落,有的因業者有心維繫仍經營的有聲有色,也有的行業改頭換面而以另一種型態存在。《台灣的老行業》分為四個篇章。先從〈總論〉概述台灣老行業的形成背景,及其式微是受到哪些因素影響,並述及老行業的特色,如3年4個月的學徒制,穿街走村的營業方式,以及特殊行業禁忌、行業神信仰等等;其次根據不同行業屬性,畫分為〈民俗工藝篇〉、〈生活器物篇〉、〈吃喝玩樂篇〉,分門別類介紹不同行業形成的歷史背景,由興盛至衰微的始末,並以圖文搭配的方式,詳細介紹各老行業產品的製作過程,並有老師傅現身訴說習藝過程、經營理念及困境,深入刻畫其執著不悔的身影。此外,還介紹在今日已難得一見的行業特殊工具。全書引領讀者循著老行業的軌跡,遙想起昔日先民生活的不易,體會老師傅的艱苦與孤獨,一窺昔日先民的生活智慧。
遠足文化於2000年成立,我們從土地出發,「因為遠足,臺灣更美」。2011年起,開拓「歷史」、「人文」、「科普」、「生活」等多元書系,透過閱讀滋養心靈、趣味人生、關懷社會,和讀者一同遠足、一同探索未知的狂喜。...
「我生活,我閱讀;我探索,我遠足。」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