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吃豬油渣
很長時間裡,我一直認爲世界上最香的氣味來自一堆白花花的豬油,不管它在下鍋前的外貌是如何的猥瑣可疑,比方說夾著比芝麻還細小的煤屑,洗也洗不乾淨,細嗅之下還有一絲令人不快的膻味。但你不妨將它切成麻將牌那般大小,放在鐵鍋裡慢慢地熬。不一會,它嗞嗞地滲出了油,油膩的氣味令人欣慰地在昏暗潮濕的廚房裡瀰漫。然後,鍋裡的油多起來了,在豬油塊的邊緣興奮地沸騰著。再然後,豬油塊縮小了,變硬了,浮在透明的豬油上,像一條條小魚那樣靈活,並泛出賞心悦目的金黃色。這個時候,啊,脂肪的香味如同快樂的精靈在平民百姓的石庫門裡迅速飛揚。
西北風呼呼地刮著,透明的熟豬油在廚房窗臺上凝結,情況正在發生變化。在碗中,它的中心會稍稍凹陷下去成爲盆地。但它是那麼的可愛,彷彿老天爺特別垂憐你,在你家的青花大碗中下了一場雪。
在我讀中學時,四個哥哥全在外地工作,二哥在新疆,五哥在黑龍江,都是物資極度匱乏的地方,豬油成了他們改善伙食的恩物。那個時候買豬肉是要憑票的,每人的定量相當有限,根本不够安撫枯燥的腸子。但若是購買豬油,則可以多買一點。這個規定非常有人情味,菜場裡的老師傅都知道買豬油的人多半家裡有知青。
父親非常小心地將熟豬油裝進塑料食品袋裡,爲的是便於郵寄,或託人帶去。留下來的豬油渣就成了家裡的美味。
熬豬油是我的差使,我也喜歡做這項家務,因爲熬的過程相當有趣,當然若不是可以吃幾塊豬油渣,我的積極性也會受到極大打擊。豬油渣不要熬得太接近渣,留一點油脂,蘸鹽趁熱吃,外脆裡酥,香氣撲鼻。熬豬油的經驗豐富了,我就會分辨豬油渣的質量。比如用板油熬豬油出油率高,但豬油渣吃起來沒有什麼嚼頭。若用豬脊背上的油熬,雖然不容易熬透,但這種質地稍硬的豬油渣吃起來卻有相當的質感,在牙齒的夾擊下,一股溫熱的油脂會噴湧而出。豬油渣若是帶點肉筋,熬透後會變得特別香脆。
那時候,老酒鬼用豬油渣下酒,據說風味勝似火腿。在我家裡,豬油渣燒豆腐湯,是堪稱經典的看家菜,它的妙處還在於豬油渣是浮在湯麵上的,捕捉起來很方便。豬油渣炒塔菜或與蘿蔔同燒也特別好吃。豬油渣與青菜一起剁餡包餛飩、包饅頭也是相當不錯的,別具一種上海風味。在買豬肉需憑票的年代裡,豬油渣是最接近豬肉本味的下游產品。不過要是母親對豬油渣的深度開發遲緩一兩天,就會發現美餐一頓的計畫可能泡湯,因爲我實在擋不住它的誘惑,一次次的偷吃,導致碗裡的豬油渣嚴重流失。
在一些小飯店裡,我說的是那種在路邊搭個油毛氈棚棚,砌個灶頭,急火爆炒家常小菜的飯店,豬油渣的利用率也是相當高的,與豆腐、線粉及菠菜等需要油脂滋潤的菜蔬配伍,燒成價廉物美的湯菜,對草根階層的腸胃是一種極大安慰。還有一些小飯店乾脆就供應純粹的油渣湯,加了大量水的骨頭湯裡再加點醬油,碧綠的蔥花漂在上面,大約五分一碗。
那時候浙江路上有家飯店還外賣經過機器壓榨的豬油渣,由於取盡最後一滴油的目標非常明確,壓成的油渣餅直徑在一尺左右,厚約三四寸,得用點力才能掰開,是名副其實的渣。深受壓榨的油渣與本質很好的豆腐結盟,不僅有欺人的用意,味道也相去甚遠。不過據說這種成餅狀的油渣特別受漁民的歡迎,在海上作業時是他們獲取豬油的唯一來源。
我敢說,凡是童年吃過豬油渣的人,進入中年以後,只要看到豬油渣三個字,一定會淌口水。
現在有些菜之所以香氣不足,與今天的廚師不善於用豬油有關。比如成都蛋湯,非得先用豬油將蛋煎過不可。燒菜飯也必須用豬油。冬筍菜心或塔菜粉絲用豬油炒的話更香更糯。燉蝦皮蛋湯若擱一點豬油的話也能成爲一道美味。許多人不知道河鯽魚如何燉出奶白的湯色,其實鐵鍋內放一點熟豬油,將魚身兩面煎一下,加湯大火煮開後再用小火燉,湯色就會呈奶白色。香港美食家蔡瀾在上海開的那家飯店,就供應一款豬油拌飯,裝在原木桶裡端上桌,桶蓋一開,香氣奪人,美眉們也不惜犧牲身材和健康,搶來吃。
有一富豪請客,我吃白食,當每人一盅由香港廚師做的蟹粉魚翅上桌時,服務小姐發現少了一份。富豪笑著說:「沒事,我要一碗正宗的陽春麵。」並再三關照:「一定要放豬油!」
據說這個富豪小時候家境貧寒,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進縣城讀中學時還穿了一雙「前露腳趾像生薑、後露腳跟像鵝肫」的布鞋。
我突然想起豬油渣,就說本人也喜歡豬油,特別是豬油渣。果然他來勁了,叫了一碟剛剛熬出來的豬油渣,撒了細鹽,幾個大男人吃得不亦樂乎,而且都承認小時候偷吃過豬油渣。